請選擇進入行動版 | 瀏覽電腦版
0918-865383
0917-959539

總編推薦

Recommend

📰 新生兒黃疸遲不消退 當心是膽汁鬱積症 

[複製連結]
 記者「Admin發佈於 2023-2-24 10:57:03 | 看全部 |閱讀模式| 列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生兒黃疸遲不消退 當心是膽汁鬱積症)

【記者 李怡函 南投報導】

 許多新手爸媽在看到寶寶因為黃疸需住院照光時,覺得相當不捨甚至落淚。其實新生兒黃疸相當常見,家長們不必太過焦慮擔憂。不過如果黃疸超過兩週,或是排便持續呈現灰白色時,有可能是「膽汁鬱積症」,建議盡早就醫診療。

新生兒黃疸遲不消退 當心是膽汁鬱積症(圖:南投醫院 提供)


新生兒黃疸遲不消退 當心是膽汁鬱積症(圖:南投醫院 提供)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江哲銘醫師(目前支援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指出,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主要是新生兒紅血球破壞後,產生膽紅素累積造成的,表現的症狀為皮膚變黃。每位新生兒都會經歷這個過程,然後慢慢消退。黃疸的膽紅素,亦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質,因此適當的膽紅素濃度對新生兒是有益處的。

 江哲銘醫師表示,造成新生兒黃疸原因很多,若兩周左右可以自然消退,多為生理性黃疸。若膽紅素數值達照光標準,醫師會建議住院接受照光治療。然而如果紅血球破壞過多,或是膽紅素處理及排泄機制出問題,有可能產生病理性黃疸情形。

 倘若嬰兒黃疸時間超過兩周,或大便持續呈現灰白色,得評估小寶寶是否有延遲性黃疸問題,盡早找尋求兒科醫師診治是否為膽汁鬱積症。江哲銘醫師表示,依照兒科醫學會專家共識,評估新生兒延長性黃疸是否為肝膽疾病,除了追蹤大便顏色,建議需抽血檢測膽紅素數值,以便進一步確診與治療。

 新生兒膽汁鬱積有很多原因需要列入鑑別診斷,包含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膽道囊腫、阿拉吉歐症候群(Alagille syndrome)、先天性代謝疾患等,皆為可能的臨床診斷。江哲銘醫師表示,父母可在兒童健康手冊看到膽道閉鎖疾病的說明,因為據研究統計,此病症於60天內診斷並接受葛西手術後,膽汁順利排出的機會較高,相較於60天後手術有較好的預後。台灣每20萬新生兒中,大約有30-40人會罹患膽道閉鎖的狀況,後續有可能進展成肝硬化,甚至需要換肝。目前膽道閉鎖疾病在台灣已被歸類為罕病,此病發生的原因,醫學上至今無法完全明瞭,可能是產前感染、胚胎發育異常或其他因素引起,造成嬰兒膽道不通、膽汁持續鬱積。

 醫師提醒照顧新生兒的家長,除了觀察寶寶的吃、喝、活動力之外,仍應對照兒童手冊中的大便卡,若有持續型的黃疸或大便顏色異常,應至門診請兒科醫師協助評估或轉介諮詢。



廣告刊登、新聞當事人、店家、地點、糾錯、指正、爆料、投訴、申訴請聯絡:QQ319242777@Gmail.com、0918-865383、0917-959539

使用道具 違規舉報

業採諮詢
0918 865383
0917 959539

星期一~星期五 Am10:00~Pm 19:00






Copyright © 2023 萬順傳媒 All rights reserved、圖 ‧ 文 版權所有、採訪供稿:QQ319242777@Gmail.com、統一編號:92290316、開發維護:晉鑫坊科技 Professional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