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給亞斯天使愛的舞台

【記者 劉夢緣、曹小滿 台中報導】

今(12月16日)BPW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於台中市臻愛花園會館舉行,除台灣分會的會務報告外,亦邀請當責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文隆演講「當責」的精義,並邀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的台灣夢想起飛樂團,來為晚宴開場表演,給天使愛的舞台,郭壽珍總會長致贈給每一個孩子紅包,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台中第二分會成立林秀芬理事長贈送孩子們可愛的小熊,讓孩子們一整晚都在歡呼。
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總會長郭壽珍致詞表示,2023年12月16號是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的日子。今年對我們而言,是個非常精彩與豐收的一年,除了增加三個新的分會,嘉義、新竹及台中第二分會;我們的會員人數從505人增加至786人。
郭壽珍表示,BPW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今年在國際舞台上也是大放異彩,我們在巴林,取得了2025年進入世界總會,接下亞太區域召集人的門票。對此,我們非常感謝來自大高雄分會會姐-簡赫琳博士的努力,因爲她的表現,讓世界看見台灣。
郭壽珍說明,今年11月底至12月在杜拜舉行的COP28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我也到場參與數場研討會,從中看見台灣的軟實力,TNFD生物多樣性。台大森林系、國泰金控和玉山金控,除了報告其在SDGs的實踐外,更讓世界看見了各種金融的可能性,台灣未來在ESG的範籌,也將佔一席重要的角色。
郭壽珍指出,透過今天各分會的會務報告,大家可以看到各個分會,不論是在教育,平權,生態,社福,能源管理等各領域,均表現出相對優異的佳績。此外,為了讓分會會長及未來的領導團隊對會務運作有更高執行力,我們在今天上午舉辦了一場講座,邀請張文隆執行長,前來講解「當責」的精義,讓大家了解負責與當責的不同。張文隆執行長是「當責式管理」的先驅與發揚者,悉心研究並推廣應用已30餘年。

今日會員大會晚宴上,郭壽珍會長特別邀請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台灣夢想起飛樂團,來為晚宴打開場鼓表演,郭壽珍會長表示:希望藉由孩子們舞龍舞獅與太鼓的演出,讓大家看見希望、看見愛!這也是我常念茲在茲的核心價值「因為愛責任在!實現價值觀,所以堅持!」。

spot_img

相關新聞

雲科大邀請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師攜手推動創新設計教育交流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於2025年10月21日舉辦「2025台芬跨文化設計教育講座與論壇(2025 Finland and Taiwan Cross-Cultural Design Education Forum)」,特別邀請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設計教育領域權威──Pirita Seitamaa-Hakkarainen教授與Kai Hakkarainen榮譽教授蒞校演講與交流。活動由本系主任謝修璟教授主持,並邀請設計學院副院長周玟慧教授、創意生活設計系杜瑞澤教授、彭立勛副教授與蔡旺晉副教授共同參與論壇對談。 上午舉辦之兩場專題講座分別為 「Creativity and Studio-Based Design Education」 及 「Cultivating Social-Creative...

彰化縣長王惠美親到為代表隊加油/稱贊雲林縣擁有符合國際的運動場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全國運動會在雲林於10月18正式開幕後,各項賽事陸續展開,今(20)日下午彰化縣長王惠美到雲林縣立田徑場及縣立滑輪溜冰場慰勞選手並觀摩競賽場地,縣長張麗善率團隊給予熱情接待及詳細的導覽解說。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天非常歡迎王惠美縣長率隊前來關心彰化縣出賽的選手們,很棒的是已經拿到兩金了,後續還有一些比賽,希望大家都能夠如願以償,達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金牌數。雲林縣目前離目標還有一點點距離,現在還在加把勁繼續努力,希望都能夠達標。同時也感謝所有的裁判跟教練,在競賽期間撥出時間與精力,確保比賽公平公正、順利進行及指導每一場競賽。 張縣長也仔細解說雲林縣立田徑場及縣立滑輪溜冰場,指出雲縣府團隊以600天、21億元經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興建符合國際級水準的全運會主場館-雲林縣立田徑場,是台灣目前唯一擁有九彎十直跑道的運動場地,更可同時進行跳遠及跳高等比賽;而新建的雲林縣立滑輪溜冰場耗資1.2億,屬於拋物線型賽道,場地寬7公尺長200公尺,是符合國際標準之競速滑輪溜冰場,兩場館可以說都是為全運會精心打造的,更可提供為日後大型賽事場地。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恭喜雲林縣擁有這麼棒、符合國際的運動場-雲林縣立田徑場及滑輪溜冰場。彰化今天約有500位選手及教職員前來參加盛會,我們到目前為止已拿下2金6銀7銅的成績,接下來還會繼續努力,也期許所有選手都能夠突破自我、再創佳績,為自己的縣市、為國家來努力。

《雲林縣志》與《鄉鎮市志》同步編纂— 共書在地記憶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縣志與鄉鎮市志編纂工作,開啟全縣歷史文化記錄的新頁。縣史第一部《雲林縣志》自110年啟動,記載上起本縣開拓、下迄民國112年的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發展沿革,為雲林地方史與區域史研究的重要典藏文獻,也象徵雲林文化底蘊的深厚與歷史記憶的再現。 《雲林縣志》共分9志(每志為一卷),包括沿革志、地理志、政事志、經濟志、教育志、社會志、宗教志、文化志與人物志,另設卷首與卷尾,合計11卷34篇,總篇幅約710萬字。邀集45位國內專家學者組成撰稿團隊,攜手完成雲林縣史上首次修志任務,預計於115年正式出版。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十分重視地方歷史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感謝陳璧君處積極策劃並推動這個歷史大業的文化工程,不僅啟動《雲林縣志》編纂,更積極推動「一鄉鎮一志書」。除已出版之北港鎮志、斗六市志、口湖鄉志、四湖鄉志、西螺鎮志、虎尾鎮志與古坑鄉志外,其餘未有鄉鎮志之林內、莿桐、斗南、土庫、大埤、二崙、崙背、麥寮、臺西、元長、褒忠、東勢、水林等13鄉鎮及續修之北港鎮,縣府考量地方財政能力,各鄉鎮補助經費280萬元(70%),公所自籌120萬元(30%),公所自113年起陸續啟動編纂,讓雲林的歷史記憶能自上而下、由點至面,完整呈現,共同完成這項文化工程,拼出臺灣地方志書的最後一塊拼圖。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雲林縣志》與《鄉鎮市志》的同步推動,是全體雲林人的共同歷史使命。《雲林縣志》目前已至期末修正階段,將於114年底完成結案文稿撰寫,屆時於縣府及20鄉鎮市公所辦理公開閱覽,歡迎各位鄉親閱覽提供意見,預計115年10月正式出版。而各鄉鎮志方面,14鄉鎮公所已都完成委託作業,由專業團隊進行編纂工作中,預計於115至116年間,全縣20鄉鎮市均完成志書編纂,讓雲林每一個鄉鎮的故事都被看見,這不只是文化保存,更是歷史教育與社會凝聚的基礎。讓地方志成為連結世代的文化橋樑,從縣志到每一個鄉鎮的志書,都是雲林整體文化版圖的一頁。 其中,水林鄉公所於今(16)日舉辦『《水林鄉志》編纂啟動記者會暨第一場地方人士座談會』,正式揭開水林文化志業的新篇章。活動由張東凱代理鄉長、縣府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社會處林文志處長、各村村長、鄉民代表、地方仕紳鄉親以及編纂委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水林歷史的重要時刻,並邀請鄉親提供老照片、文獻與口述資料,使志書更具在地生命力。《水林鄉志》由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承辦,副研究員游維真率領團隊執行,編纂期程19個月,預計於116年(2027)完成,結合文獻蒐集與田野訪談,全面呈現水林的歷史風貌與人文特色,完整呈現自然環境、聚落變遷、人物事蹟、產業發展、藝文與宗教信仰等多面向內容。 雲林縣政府表示,從縣志到鄉鎮志的同步推進,不僅是文化保存的工程,更是凝聚地方力量、強化雲林文化自信的重要行動。透過全民參與與專業團隊合作,雲林將以文化為根,以歷史為基,持續書寫屬於全體雲林人的共同記憶,為後世留下珍貴而永續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