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科大邀請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師攜手推動創新設計教育交流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於2025年10月21日舉辦「2025台芬跨文化設計教育講座與論壇(2025 Finland and Taiwan Cross-Cultural Design Education Forum)」,特別邀請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設計教育領域權威──Pirita Seitamaa-Hakkarainen教授與Kai Hakkarainen榮譽教授蒞校演講與交流。活動由本系主任謝修璟教授主持,並邀請設計學院副院長周玟慧教授、創意生活設計系杜瑞澤教授、彭立勛副教授與蔡旺晉副教授共同參與論壇對談。
上午舉辦之兩場專題講座分別為 「Creativity and Studio-Based Design Education」 及 「Cultivating Social-Creative Knowledge Practices: Finnish Approach to Innovation Education」,由兩位赫爾辛基大學教授分享芬蘭以創造力為核心的設計教育理念與實踐經驗,內容精彩、迴響熱烈。
下午進行國際論壇,主題為「AI、創造力與設計教育(AI,...

彰化縣長王惠美親到為代表隊加油/稱贊雲林縣擁有符合國際的運動場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全國運動會在雲林於10月18正式開幕後,各項賽事陸續展開,今(20)日下午彰化縣長王惠美到雲林縣立田徑場及縣立滑輪溜冰場慰勞選手並觀摩競賽場地,縣長張麗善率團隊給予熱情接待及詳細的導覽解說。
縣長張麗善表示,今天非常歡迎王惠美縣長率隊前來關心彰化縣出賽的選手們,很棒的是已經拿到兩金了,後續還有一些比賽,希望大家都能夠如願以償,達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金牌數。雲林縣目前離目標還有一點點距離,現在還在加把勁繼續努力,希望都能夠達標。同時也感謝所有的裁判跟教練,在競賽期間撥出時間與精力,確保比賽公平公正、順利進行及指導每一場競賽。
張縣長也仔細解說雲林縣立田徑場及縣立滑輪溜冰場,指出雲縣府團隊以600天、21億元經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興建符合國際級水準的全運會主場館-雲林縣立田徑場,是台灣目前唯一擁有九彎十直跑道的運動場地,更可同時進行跳遠及跳高等比賽;而新建的雲林縣立滑輪溜冰場耗資1.2億,屬於拋物線型賽道,場地寬7公尺長200公尺,是符合國際標準之競速滑輪溜冰場,兩場館可以說都是為全運會精心打造的,更可提供為日後大型賽事場地。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恭喜雲林縣擁有這麼棒、符合國際的運動場-雲林縣立田徑場及滑輪溜冰場。彰化今天約有500位選手及教職員前來參加盛會,我們到目前為止已拿下2金6銀7銅的成績,接下來還會繼續努力,也期許所有選手都能夠突破自我、再創佳績,為自己的縣市、為國家來努力。

《雲林縣志》與《鄉鎮市志》同步編纂— 共書在地記憶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雲林縣政府積極推動縣志與鄉鎮市志編纂工作,開啟全縣歷史文化記錄的新頁。縣史第一部《雲林縣志》自110年啟動,記載上起本縣開拓、下迄民國112年的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等發展沿革,為雲林地方史與區域史研究的重要典藏文獻,也象徵雲林文化底蘊的深厚與歷史記憶的再現。
《雲林縣志》共分9志(每志為一卷),包括沿革志、地理志、政事志、經濟志、教育志、社會志、宗教志、文化志與人物志,另設卷首與卷尾,合計11卷34篇,總篇幅約710萬字。邀集45位國內專家學者組成撰稿團隊,攜手完成雲林縣史上首次修志任務,預計於115年正式出版。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十分重視地方歷史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感謝陳璧君處積極策劃並推動這個歷史大業的文化工程,不僅啟動《雲林縣志》編纂,更積極推動「一鄉鎮一志書」。除已出版之北港鎮志、斗六市志、口湖鄉志、四湖鄉志、西螺鎮志、虎尾鎮志與古坑鄉志外,其餘未有鄉鎮志之林內、莿桐、斗南、土庫、大埤、二崙、崙背、麥寮、臺西、元長、褒忠、東勢、水林等13鄉鎮及續修之北港鎮,縣府考量地方財政能力,各鄉鎮補助經費280萬元(70%),公所自籌120萬元(30%),公所自113年起陸續啟動編纂,讓雲林的歷史記憶能自上而下、由點至面,完整呈現,共同完成這項文化工程,拼出臺灣地方志書的最後一塊拼圖。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雲林縣志》與《鄉鎮市志》的同步推動,是全體雲林人的共同歷史使命。《雲林縣志》目前已至期末修正階段,將於114年底完成結案文稿撰寫,屆時於縣府及20鄉鎮市公所辦理公開閱覽,歡迎各位鄉親閱覽提供意見,預計115年10月正式出版。而各鄉鎮志方面,14鄉鎮公所已都完成委託作業,由專業團隊進行編纂工作中,預計於115至116年間,全縣20鄉鎮市均完成志書編纂,讓雲林每一個鄉鎮的故事都被看見,這不只是文化保存,更是歷史教育與社會凝聚的基礎。讓地方志成為連結世代的文化橋樑,從縣志到每一個鄉鎮的志書,都是雲林整體文化版圖的一頁。
其中,水林鄉公所於今(16)日舉辦『《水林鄉志》編纂啟動記者會暨第一場地方人士座談會』,正式揭開水林文化志業的新篇章。活動由張東凱代理鄉長、縣府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社會處林文志處長、各村村長、鄉民代表、地方仕紳鄉親以及編纂委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水林歷史的重要時刻,並邀請鄉親提供老照片、文獻與口述資料,使志書更具在地生命力。《水林鄉志》由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承辦,副研究員游維真率領團隊執行,編纂期程19個月,預計於116年(2027)完成,結合文獻蒐集與田野訪談,全面呈現水林的歷史風貌與人文特色,完整呈現自然環境、聚落變遷、人物事蹟、產業發展、藝文與宗教信仰等多面向內容。
雲林縣政府表示,從縣志到鄉鎮志的同步推進,不僅是文化保存的工程,更是凝聚地方力量、強化雲林文化自信的重要行動。透過全民參與與專業團隊合作,雲林將以文化為根,以歷史為基,持續書寫屬於全體雲林人的共同記憶,為後世留下珍貴而永續的文化資產。

守護成龍濕地特有魚種⌈成龍青鱂⌋進行移池搬新家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雲林縣政府與宜梧國中自去年起合作辦理成龍濕地生態教育特色課程,本月16日帶領師生將成龍濕地的特有魚種「成龍青鱂」進行移池保育工作,指導學生進入室內暫養池操作撈網集中,隨後前往戶外龍鬚菜養殖池釋放魚群,延續特色課程中觀察成龍青鱂利用龍鬚菜穩定野外族群數量,以在地特色自然生態知識增進科普思考創新能力,共同為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目標貢獻一己之力。
雲林口湖鄉地區因早年養殖業超抽地下水而引發地層下陷和海水倒灌,後來又因民國75年韋恩颱風與85年賀伯颱風的侵襲,導致農田長期積水逐漸形成草澤濕地,多年來縣府與地方社區、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等單位通力合作經營,辦理濕地生態基礎調查與相關生態保護工作;於112年重新釐整成龍濕地魚種資料,確認「成龍青鱂」屬於臺灣特有種魚類,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義雄教授以成龍濕地為模式產地正式對外發表,讓成龍濕地之名躍上世界學術舞台。
張麗善縣長感謝國立嘉義大學王柏青老師團隊帶領宜梧國中進行本次成龍青鱂魚搬新家活動,藉由實作學習方式讓師生瞭解雲林濕地特色所在,培養對於自然環境理解和生態科學興趣,也感謝巧味芽李水對先生能夠提供室內暫養場域做為種原保存使用,與改善戶外海菜養殖池環境提供成龍青鱂穩定的生存環境,實踐公私協力合作改善濕地關注生態議題。
張麗善縣長也表示,近年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極端降雨條件讓成龍濕地水文環境及棲地面臨難以調控及預測威脅,也讓成龍青鱂小型魚類的保育工作增加相當難度,縣府未來仍將持續與各方單位合作,探討成龍濕地經營管理及青鱂魚復育之可行性,依據科學性調查成果進行水文調控與棲地營造,尋求增進成龍濕地生態服務功能與生態復育的最佳方案,守護雲林沿海重要濕地與兼顧地方產業發展。
雲科大「以智慧水環境計畫」首創學生STEM獎助/科研領域一樣是她們的舞臺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為鼓勵更多女性投入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於10月16日中午舉辦「女性典範與科技創新論壇暨女性學生 STEM 專設研究型獎助案審查」,出席會議的包括力麗集團張玄芳副理、雲科大郭昭吟教授、孔祥慧助理教授、王斯弘助理教授及元培科大鄭紘凱助理教授等人。其中外部專家之一,張玄芳博士現任力麗集團旗下山林水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她專業涵蓋水環境治理與資源循環策略。作為女性科技專業的典範,她以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帶領團隊落實永續工程方案。張副理展現女性在科技領域的領導力,也成為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的重要典範。
本次會議聚焦於教育部補助的「以智慧水環境監測及改善培育綠領女性人才計畫」之女性學生 STEM 專設研究型獎助案,截止至114年9月30日共收到計畫內參與老師萬騰州、黃瓊瑤、潘志龍老師等推薦之四件申請案,經外部專家審查全數通過,每案將獲該計畫經費補助,用於研究課題支出,並將於115年4月計畫成果展展示。
這四件研究計畫涵蓋多元且前瞻的主題,包括運用 Transformer 模型優化染整廢水泡罩塔處理系統、發展智慧水情監測與通報系統,以及創新 AI 智能水杯「飲水健康大管家」的研發,結合科技與健康管理,提供智慧化健康飲水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件由會計系學生提出,聚焦 IFRS S2《氣候相關揭露準則》在不同產業的適用性與揭露挑戰,並透過半導體與金融業的產業比較分析與情境模擬,提出水資源韌性與揭露優化策略。這不僅展現跨領域學習的可能,也突顯非 STEM 學生在永續水研究上的創新能力。
計畫主持人也是本校工學領域STEM唯一女性入選全球2025「終身前2%頂尖科學家名錄」的郭昭吟教授表示,這項獎助案不僅支持女性學生進行 STEM 研究,也希望透過實作與產業合作,讓學生從校園走向真實場域,親身體驗智慧水環境監測與永續應用的挑戰與價值。她指出:「不敢自稱典範,但希望以實際行動帶頭,讓更多非 STEM 領域的師生也能一同探索永續環境的可能性。」作為女性 STEM 科研代表,郭教授的努力象徵女性在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中的重要力量。她說:「我希望成為學生的同行者,讓更多人相信自己能在科研舞台上發光發熱。」
此次論壇與獎助案審查,不僅肯定女性學生的科研能力,也為培育更多綠領女性人才提供實際支持,展現雲科大在 STEM 教育與性別平等上的承諾與努力。
「2025雲林縣第五屆風箏衝浪公開賽及體驗活動」邀你來雲林逐浪追風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2025雲林縣第五屆風箏衝浪公開賽及體驗活動」將於11月8日至9日在四湖鄉三條崙海水浴場盛大展開。縣長張麗善15日邀請國內外風箏衝浪好手及民眾,來雲林逐浪追風,在藍天、海浪與繽紛風箏交織的壯麗景色中,感受西部海洋熱情與魅力。
「2025雲林縣第五屆風箏衝浪公開賽及體驗活動」宣傳記者會於三條崙海水浴場親水公園濱海大樓舉行。由飛沙國小龍鳯獅團熱鬧開場,縣長張麗善、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徐振能、海洋委員會簡任技正洪國堯、海清宮主委蘇金志、議員吳蕙蘭、四湖鄉長吳勁葦、鄉代會主席吳顯志等貴賓共同觸碰大型液晶螢幕,啟動「三條崙風箏海」壯闊動畫,邀請國內選手與民眾一起來感受濱海的熱情與魅力。
縣長張麗善表示,四湖鄉三條崙海水浴場有穩定風力,與平整的沙灘,海域寬闊與完善公共設施,是國內最佳風箏衝浪場域。風箏衝浪公開賽已邁入第五屆,過去幾屆獲得國內外好手一致好評,每年吸引眾多熱愛風箏衝浪民眾參賽,今年更是台灣唯一的一場國際賽事。
張麗善縣長指出,三條崙海水浴場曾是彰雲嘉地區唯一海水浴場,是四、五、六年級年少回憶,後因海域環境轉變一度沒落。她上任後,在前四湖鄉長蘇國瓏等地方人士與縣府努力下,規劃整理環境,同時配合三條崙教育農園整建變身海洋教育中心,重現風華,成為民眾親近海洋、了解海洋生態場域。未來,縣府會逐步投更多經費與心力,打造成安全、舒適,符合國際競賽標準的海洋生態園區。
張縣長進一步指出,三條崙海水浴場同時也是推動「海洋平權」及「海洋無障礙」的重要基地,展現雲林縣在運動休閒與社會共融上的努力,實踐過程中也成功以「雲林親海動無礙」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SDG10銀獎殊榮。她感謝海洋委員會、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挹注經費,優化三條崙海水浴場軟硬體建設,舉辦風箏衝浪比賽與各項活動,吸引更多人親近海洋。
縣府計畫處長李明岳表示,今年活動全面升級,從專業賽事到親子體驗,從創意市集到藝術展示,海陸空活動一次滿足。「風箏衝浪及風翼水翼公開賽」更是今年國內唯一的比賽,雲林縣風箏衝浪公開賽及體驗活動躍升台灣極限水域運動的重要代表,更是展現「海洋觀光」與「國際運動交流」的重要平台。
李明岳處長指出,今年賽事連續兩天登場,包含繞標競速與花式跳高表演,選手將在浪尖展現速度與力量。今年特別在風箏衝浪繞標競速賽與風翼水翼繞標競速賽中,增設公開男、銀壯男及金壯男組別,讓賽事更具層次與看點。同時,也是雲林縣首度辦理「水翼Pump交流表演賽專場」,結合最新潮流玩法與專業解說,讓觀眾能於觀景平台近距離感受追風震撼。
計畫處指出,除了專業賽事,今年水域活動體驗推出「風箏衝浪陸上操箏」與「先鋒舟」體驗,邀請民眾親身感受乘風破浪的暢快!風箏衝浪陸上操箏,由專業教練帶領,從地面基礎操箏到風向判斷,讓新手也能安心體驗控箏樂趣。
今年活動特別加入三大亮點,海上將矗立象徵在地文化的「Q版包公氣墊」成為拍照新地標;天空中有國內外好手帶來精采風箏衝浪賽事;陸地上規劃創意風箏展示,大小朋友漫步其中,宛如走進海岸版的風箏美術館。
水域體驗活動即日起開放第2波報名,請至「海young三條崙」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antiaolunBeach/)查詢報名連結,線上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全運會跆拳道黃卓乘為雲林榮獲首金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114年全國運動會雲林首金入帳。跆拳道好手黃卓乘在男子58公斤級決賽以2:1擊敗對手
潘奎安,拿下金牌。縣長張麗善擔任頒獎人,親自將金牌頒給黃卓乘,致贈榮譽榜,期
許雲林代表隊為地主留下更多面獎牌。
跆拳道58公斤級決賽,由黃卓乘對上代表桃園市的潘奎安,前二回合各取一局,戰況緊
張。最後一回合潘奎安先取得優勢,倒數30秒,黃卓乘果斷出腳,先以俐落前踢追平比
分,再趁勢追擊搶分,完成逆轉,取得勝利。
黃卓乘表示,最後一刻逆轉,從縣長張麗善手中接過金牌,真的很開心。感謝比賽過程
教練在場邊不斷給予他信心,以及隊友的加油聲,讓他堅持到最後一刻,擊敗對手。
黃卓乘目前就讀彰化師大體育系,曾於全中運拿下冠軍,並於2025德國世界大學運動會
獲得男子團體銀牌。本屆是黃卓乘首次參加全運會舞台,就一舉奪金,也是雲林縣第一
面金牌,意義非凡。他將目標放在即將舉行世錦賽與年底的亞運決選,期許自己能再次
突破,挑戰世界舞台。
「114年雲林縣【公益健行.幸福同行】暨救國團績優義工表揚大會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由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與雲林縣博愛温馨關懷協會聯合主辦的「114年雲林縣【公益健行.幸福同行】暨救國團績優義工表揚大會」,將於10月19日(星期日)上午7時30分,在斗六棒球場旁廣場熱鬧登場。今年活動以「園遊會結合公益健行」為亮點,並融入ESG環境永續概念,邀請縣內各社福單位、公益團體及民眾共襄盛舉,一起用行動實踐公益、傳遞愛心。
活動內容豐富多元,不僅有全民參與的公益健行與年度救國團績優義工表揚典禮,現場更規劃近20個園遊攤位,集結在地特色與公益理念,包括:社會福利宣導、雲林特色美食小吃,以及趣味性十足的「公益擲筊慶團圓」等主題攤位。民眾可透過購買園遊券享用美食,也能以小額捐款換取「愛心祈福券」參與擲筊活動,贏得GP125機車、335公升電冰箱、12公斤洗衣機、65吋大電視、電動沙發椅、筆電、小型3C家電等總價值逾30萬元的豐富獎項。值得一提的是,擲筊活動所得全數將投入公益基金,讓民眾在歡樂中也能一同做公益、助弱勢。
主辦單位表示,活動當天凡報到完成即可領取礦泉水及摺疊扇,完成健行路線3圈,即可兌換運動毛巾或袖套(擇一領取),更可獲得摸彩資格!摸彩內容相當豐富,獎項包含電視、黑晶爐、咖啡機、氣炸鍋、果汁機、電子鍋、微波爐、除濕機、空氣清淨機、氣炸烤箱、料理鍋等電器與商總22家食品業者410份的美食、食品及用品禮盒。
今天出席的與會貴賓有振合營造事業(股)公司李銘洲董事長、浚利鋼鐵材料(股)公司莊知和董事長、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主任委員賴淑娞、薄力瑋總幹事、斗六市團委會王立安會長等近百人,主任委員賴淑娞指出:「這場活動不只是一次健行,更是一次讓愛流動的行動。我們誠摯邀請每一位雲林的朋友帶著家人、朋友一同參加,在享受健康步伐的同時,也能支持公益、傳遞關懷,讓這個秋天因為彼此的陪伴而變得更有意義。」
這場結合運動、公益與美食的秋季盛會,不論是親子同遊、好友相約,或是想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民眾,都絕對不容錯過。10月19日上午7點30分,相約斗六棒球場旁廣場,一起邁開步伐、傳遞愛心,讓公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健行報名:https://qrpass.cc/to/walking2025/activity-info.aspx
全運會聖火返縣「競艷雲林」全縣20鄉鎮市傳遞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114年全國運動會聖火完成全台傳遞,13日經西螺大橋回到雲林縣。縣長張麗善親自迎接聖火回到雲林,宣布啟動「競艷雲林」全縣20鄉鎮市聖火傳遞。她邀請全縣鄉親共襄盛舉,陪伴聖火傳遞。點燃熱情,迎接全國運動會盛會。
全國運動會聖火於9月26日引北港朝天宮萬年香火點燃母火,隨即展開全國傳遞儀式。聖火歷經全國各縣市、上千公里旅程,今天上午經由西螺大橋進入雲林西螺鎮。張麗善縣長、謝淑亞副縣長、曾元煌秘書長率領縣府一級主管迎接聖火;立委張嘉郡、丁學忠、議員李明哲、游淑雲、廖偉晴及全運會籌備處人員共襄盛舉。
張麗善縣長表示,聖火今天起將於縣內20鄉鎮市傳遞,請各鄉鎮市居民,在聖火經過當地公所時共同迎接聖火,展現雲林人的熱情,為114年全國運動會喝采。同時歡迎鄉親18日到虎尾縣立田徑場參加開幕典禮與選手之夜,也請鄉親給予每位選手及前來加油民眾,最棒的接待服務,展現雲林人熱情好客精神。
張縣長強調,雲林縣已經準備好了,提供最優質、最安全的運動競技場地,讓每個選手都有最好的表現,最棒的成績。全國的民眾來欣賞全國最高水準運動競技賽事,同時深度體驗雲林美食、美景,與豐富多元的人文風情。立委張嘉郡、丁學忠表示,全運會在睽違20年再度於雲林舉辦,鄉親都是滿滿感動與期待。縣府團隊已完成所有場館新建、修整工作,提升運動環境品質,相信能夠打造一場安全、優質、高水準的運動賽事,讓全國看見雲林團結的一面,看見雲林最美好的一面。
教育處長邱孝文指出,全運會將於18日下午於縣立田徑場舉行開幕典禮。序幕表演是5點20分就正式開始,晚會持續至7點半結束,請持有門票的民眾於下午4點半開始入場,5點20分之前要就座完畢。若看台區座位區已經坐滿,請民眾先在場外等候觀看400吋大螢幕轉播。
另選手之夜於8點開始,開幕典禮結束(約7點50分開放給沒有門票民眾入場,欣賞精彩的節目。詳細規劃請密切注意官方網站。
全運會籌備處指出,聖火縣內傳遞活動分別為:
10月13日:西螺森活武樹園區(08:00—09:35)、西螺鎮公所(10:30–11:20)、二崙鄉公所(13:40–14:30)、崙背鄉公所(15:00–15:50),林內鄉公所(17:00–17:50)。
10月14日:麥寮鄉公所(社教園區,09:20–10:10)、台西鄉公所(10:40–11:30)、四湖鄉公所(14:20–15:10)、土庫鎮公所(15:40–16:30)。
10月15日:口湖鄉公所(09:20–10:10)、水林鄉公所(10:30–11:20)、北港鎮公所(14:00–14:50)與元長鄉公所(15:20–16:10)。
10月16日:東勢鄉公所(09:30–10:20)和褒忠鄉公所(10:40–11:30)。
10月17日:大埤鄉公所(09:30–10:20)、古坑鄉公所(11:00–11:50)、莿桐鄉公所(14:00–14:50)。
10月18日:斗六市公所(09:30–10:20)、斗南鎮公所(10:50–11:40),以及虎尾鎮公所(14:00–14:50)。
聖火將於10月18日17點抵達雲林縣立田徑場,並在此舉辦盛大的「大造勢活動」,邀請全縣民眾一同見證這場體育盛事的最終準備。主辦單位誠摯邀請各鄉鎮市居民,在聖火經過當地公所時,踴躍前往,共同迎接聖火,展現雲林人的熱情,為114年全國運動會喝采。
徐飴鴻受邀瑞士代表處舉辦國慶酒會將台灣雲林古坑咖啡帶向國際舞臺飄香國際
中華民國駐瑞士代表處昨9日在瑞士伯恩美景飯店舉辦國慶酒會,由駐瑞士代表王思為主持,瑞士國會議員、聯邦與邦政府官員、地方政要、友邦及友好國家駐瑞士官員、僑胞及瑞士各界重要人士約200多名貴賓出席,也特別邀請排灣族原音歌后桑梅絹至現場演出,雲林古坑咖啡達人、雲林古坑咖啡企業有限公司徐飴鴻先生及兒子徐華隆受邀參與盛會,並應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駐瑞士大使王思為之邀,將台灣精品咖啡帶向國際舞台,傳遞一杯有溫度的台灣好咖啡到瑞士,在國際舞台上與國際接軌讓世界看到台灣。開始台灣咖啡國際化的里程碑。瑞士首都伯恩市前市長對台灣的咖啡讚不絕口,我們也致贈台灣咖啡豆給市長。開啟TGC台灣咖啡國民外交的道路。
王思為大使也介紹瑞士首都伯恩市政府安全環境及能源主委葛拉芙恩里德與雲林古坑咖啡企業有限公司徐飴鴻董事長認識,相談甚歡,好客之雲林人亦送其精美咖啡請國際友人來品嚐,與會還有駐瑞士台北文化經濟代表團 一等秘書李俊志、TAS瑞士台商協會張綉慧會長、歐洲台灣青年協會王語樓、日內瓦辦事處大使銜處長李冠德等多位國際友人,共同見證台灣咖啡的驕傲。
雲林古坑咖啡企業有限公司徐飴鴻、徐華隆父子表示,該公司多年來秉持「用心烘焙、誠心待客」的精神,致力推廣在地咖啡文化,所生產的咖啡豆香氣濃郁、口感溫潤,深受國內外咖啡愛好者與外國賓客一致讚賞。長年推動雲林古坑咖啡品牌化與精緻化,不僅多次榮獲全國精品咖啡評鑑特優獎、行政院農委會優質農產品金質獎、台灣國際咖啡評鑑金牌獎等多項殊榮,更代表台灣參與多場國際咖啡交流展覽,以專業烘焙技術與香醇風味,成功讓「古坑咖啡」在國際間嶄露頭角,成為台灣咖啡界的領航者。能代表雲林、代表台灣站上國慶外交舞台,是莫大的榮耀與肯定。
此次參與國慶酒會,不僅展現雲林農產的精緻實力,也象徵「古坑咖啡」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讓「雲林之光」閃耀國際。徐飴鴻先生此次受邀參與國慶酒會,不僅是對徐飴鴻多年努力的肯定,更是「雲林古坑咖啡」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在他的堅持與用心下,一杯杯香氣四溢的古坑咖啡,不只是飲品,更是台灣農業與人情溫度的最佳代言。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雲林之光飄香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