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沽桥海河畔夜景

【記者劉夢緣天津報道】

天津的美在夜幕降臨時,漫步在天津大沽橋上,獨特的日月雙拱橋設計在藝術燈光效果成為海河畔璀璨耀眼的明珠,夜晚燈光勾勒出88跟斜拉的橋索,遠程看好似一把豎琴橫跨海河兩岸,與兩岸歐式風格的建築相互呼應。

大沽橋是由世界著名橋樑設計大師鄧文中院士設計,其構思為“日月生輝”。於2003年7月6日正式開建,一年多建成,成為海河首批新建座橋樑中最先通車的一座。

夜色漸暗,旅客們紛紛漫步在橋樑兩側設有延伸至海河中的半圓形觀景平台,環繞360°欣賞海河風光,橋下穿梭的遊輪,感受著天津獨特的夜景。

spot_img

相關新聞

「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深耕培力展新猷」在西螺盛大開幕/讓傳承百年的西螺七崁武術扎根深耕蓬勃發展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深耕培力展新猷」活動,在西螺「森活武樹園區」盛大舉辦,三天熱鬧精彩的活動,已於9月20日展開,今(27)日下午舉辦開幕儀式,除了西螺七崁武術大會師暨七崁庄頭廟會的表演外,還有「走讀西螺(武術文化•庄頭信仰)之數位典藏與發表」、七崁書坊繪本展、漆扇及彩繪傘廊道、四崁仙女紡紗裝置藝術等常態性活動,和各社區鼎力參與的「西螺七崁武術市集」,吸引許多大人小孩一同來參與。 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丁振源董事長表示,西螺七崁地區曾經是武術界的瑰寶,百年前原鄉武術師父帶來「拳頭」,曾擁有著豐富的武術傳統和功夫蓋世的武術家。為了武術復興運動,實現「武術生活是傳承・生活武術是創新」的願景,基金會十餘年來,辦理獨具特色的武術嘉年華活動,希望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比肩齊步、兼籌並顧,為「西螺七崁武術文化」的傳承開創新境界,這次活動,許多里長和校長都親自帶著里民及學生們來參與活動,從3歲到99歲、老中青少幼都有,從這裡就能感受到,七崁武術的扎根實在,復興之路也一步步邁進中。 謝淑亞副縣長指出,「森活武樹園區」過去是片荒蕪的土地,因為環保局的努力,投入許多心力重新規劃整理,才有了現在綠草如茵、能夠舉辦活動也能在這裡散步休閒的舒適場地,這就如同西螺七崁武術一樣,曾經因為要保家衛國而學習,後來因為時代變遷而漸漸沒落,還好在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的辛勤耕耘下,透過創新傳承找回來大家對武術的熱情與興趣,也讓七崁武術復興並有了躍上舞台的機會,10月18日全國運動會開幕中,我們將有機會看見七崁武術盛大展演,將武術精神展現在國人的面前,讓更多人對雲林在地的武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雲林縣政府也正積極籌設「西螺七崁武術文化園區」,冀望建立新基地,讓傳承百餘年的西螺七崁武術扎根深耕,進而蓬勃發展。 立法委員張嘉郡也提到,她在立法院提案,鼓勵中華奧委會要把武術納入奧運的比賽項目當中,雖然是很艱難的路,但是一定要有人發起,因為這是我們的文化,也是雲林乃至於台灣的驕傲,讓堅毅不拔的武術精神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這是我們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雲林縣議會議長黃凱說,看到現場這麼多老老少少,為了七崁武術的復興這麼努力學習,真的很令人感動,除了今天的武術展演外,9月28日一大早,還有非常讓人期待、開放報名就秒殺的「2025西螺七崁路跑」活動,期待參與的跑者都能透過精心規劃的路線,體驗西螺七崁文化的魅力。 「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深耕培力展新猷」開幕活動,包括副縣長謝淑亞、縣政總顧問張清良、立法委員張嘉郡、教育部訪視委員鄭志富、雲林縣議會議長黃凱與議員李明哲、游淑雲、洪如萍、顏忠義、林深、吳蕙蘭都出席參與。 SDGs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雲林縣政府舉辦「兒童權利公約教育訓練」/強化兒童及少年權利保障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雲林縣政府為強化兒童及少年權利保障,9/26於縣府社會處禮堂舉辦,來自各機關團體專業人員共88位參訓,顯見社會對兒少權益議題的高度重視與熱烈回應。   本次課程由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規畫辦理,依據《兒童權利公約》四大原則為核心,並透過事前問卷票選進行授課,帶領學員了解如何將公約精神落實於業務推動。參訓的謝社工說,講師群結合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與國內政策措施個案分析,精闢且受用;陳社工督導則認為,讓兒少相關同業共同參訓探討議題,彼此交流心聲與第一線觀點,更能感同身受。   雲林縣府社會處處長林文志強調,「兒少是社會未來的希望,期盼透過系統性的教育訓練,讓公部門與民間團體更熟悉CRC精神,彼此深入理解並落實融入業務規劃與施政方針,持續建構更友善、保障兒少發展的環境。   救國團總幹事薄力瑋表示,第二梯次訓練將於10/3上午及下午假虎尾綜合社會福利館舉行,歡迎縣內從事兒少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踴躍參與,為兒少權益努力。

雲警宣示打詐、識詐刻不容緩/提升打詐量能、再創佳績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雲林縣警察局於114年9月25日召開局務會報暨打詐記者會,由警察局長、副局長、刑警大隊長、直屬隊長、科室主管、各分局長、偵查隊長及各派出所所長等中堅幹部共同與會,會中報告當前打詐成效,並宣示打詐決心。局長強調宣誓要求各級幹部打詐、識詐工作分秒不能鬆懈,將持續全面動員,提升整體打詐量能,全力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公開數據,雲林縣114年8月受理詐欺件數317件,較去(113)年8月479件,減少162件(減少33.82%),財損金額9824.9萬,較去年8月2億3,982.5萬,減少1億4157.6萬(減少59.03%),受理數及財損數皆大幅下降,顯示整體防詐工作已明顯看見成效。不過在各類詐騙手法中,「假投資」仍是財損最高的詐欺類型,警方持續強力查緝集團,114年1-8月已破獲119團,比去(113)年全年77團增加42團,查獲集團人數687人,較去年464人增加223人,緝獲車手共748名,較去年575名增加173人,並查扣不法利得4,634餘萬元,成效卓著;另宣導識詐部分,分析本縣為高齡長者、家管及學生為高風險族群,警察局以該族群為中心,積極透過社區、學校、產業場所等多元管道精準宣導,全面提升民眾防詐免疫力。  近期一件典型案例,凸顯防詐宣導的即時效益。一名民眾遭詐騙集團誘騙後,在美容、美髮店看到警方宣導單張,心生警覺前往派出所求證。經警方研判確屬詐騙,隨即報請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彭彥儒檢察官指揮,佈下誘捕行動,最終於宮廟前成功逮捕前來面交的車手,並查扣新臺幣100餘萬元贓款、收據、提款卡、工作證及手機等證物。全案依詐欺及洗錢防制法送辦,法院並裁准羈押。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從車手群組對話發現,詐騙集團成員普遍對雲林「心生畏懼」,甚至迷信面交或提款前先拜拜祈求保祐,卻因逮捕現場宮廟燃放鞭炮,誤以為警方開槍,不敢反抗乖乖就逮,形成另類諷刺。另警方亦強化防制ATM熱點車手勤務,並溯源查緝外籍車手詐騙集團,刻正積極偵辦中。  局長黃富村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充當車手,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來一個抓一個」是警方不變的態度。也提醒民眾務必關注各項防詐宣導資訊,增強自身防詐免疫力,才能避免受騙。若遇疑似詐騙,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若情況急迫,應立即撥打110報案專線,警方將第一時間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