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仁小太陽Fun心營 靈鷲山多位前得獎學生擔任志工 攜手推動善的循環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新北市報導】

普仁20,以愛傳善!靈鷲山慈善基金會2003年在各地設立「普仁獎學金」,今年成立滿20周年;2010年增設全國普仁獎,第13屆靈鷲山全國普仁獎頒獎典禮,3月12日在新北市貢寮區福容飯店芙蓉廳舉行,表揚60位品德優秀的國中、小學生,其中高雄市一對兄弟檔同時獲得榮耀,13年來首見!

普仁獎創辦人、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前一天才從緬甸弘法回台,親自出席頒獎典禮,為活動圓滿開示。他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勉勵大家學習佛陀的慈悲心,讓佛光像太陽一樣,普照溫暖每個角落。他一生推動靈性生態,愛和平、愛地球的事業,從人與人的和平,到人與自然的和平,希望能為全人類和地球盡一份心力。深信只要每個人發起善的心念,集合眾人力量,擴大生命與生命間的友誼,就能用靈性的愛澆灌、愛護地球生態。

普仁小太陽Fun心營 靈鷲山多位前得獎學生擔任志工 攜手推動善的循環(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提供) … …

12日頒獎典禮這天,陽光普照,春風徐徐,如同小太陽般讓人暖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任秘書張永傑、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與教育處處長王禮民、新北市貢寮區長柯建輝、高雄市前教育局長王進焱、全台數十位校長均到場,見證孩子們發光、發熱的生命故事,現場洋溢溫暖與感動氛圍。穿插台東青年演奏家郭政鑫小提琴獨奏演出,悠揚樂音為活動增添光采。

善循環 大太陽做志工服務小太陽

靈鷲山普仁獎著重學生的品德與孝行,透過學校師長推薦,志工實地家庭訪問,評選過程嚴謹,推動20年來,各地累計2萬592位學生申請,選拔出1萬720位得獎國中、小學生。今年有967位小朋友獲獎,再由各地推薦進入全國決選,最後60位孩子脫穎而出。

「善,是一切美好的開始,美好的品德,帶來尊貴美好的生命。」這次頒獎典禮,邀請多位以前得獎的大太陽回娘家擔任志工,與靈鷲山國際青年團成員,攜手執行兩天一夜的「普仁小太陽Fun心營」活動,讓善的循環,愛的力量不斷延續。

靈鷲山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蔡高忠致詞時,引用墨子「志不強者智不達」,帶來現代新解,饒富趣味又寓意深遠的有獎問答,並以英文字stressed(壓力)、desserts(甜點)正反拼字不同,意義南轅北轍,鼓勵大家追夢過程遇到挫折也要換位思考,用正面思惟面對。

普仁小太陽Fun心營 靈鷲山多位前得獎學生擔任志工 攜手推動善的循環(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提供) … …

兄弟同獲獎 全國普仁13年來首見

全國普仁獎得主分為正面、積極、樂觀、愛心、願力5組,分別上台領獎。特別的是,就讀高雄市五福國中的蔡博丞、四維國小的蔡智涵兄弟倆同時獲獎。他們父親去年因腦癌驟逝,家中頓失經濟依靠,即使被迫搬家,仍積極勤勉、認真學習,輪流協助打掃、洗碗、曬衣服等家務。兩人最敬佩的都是媽媽堅強、不放棄的精神,勇往直前、咬緊牙關的人生態度。

博丞對科學及程式設計非常有興趣,希望成為讓世界變得更方便的工程師,在校加入數理研究社,參加程式設計競賽獲得佳績,堅定往目標邁進;熱心班務,人緣極佳;遇到困難,正面思考,並積極面對;看到媽媽喜歡吃的東西,都會交代弟弟要留給媽媽,兼具愛心與願力,足堪楷模。

智涵誠實守規,耐心為同學解決課業難題;喜愛閱讀,1年內讀了400多本課外讀物;興趣廣泛,多才多藝,圍棋、籃球、羽球、游泳、創作積木、繪本、寫程式都難不倒他;孝順乖巧,主動幫媽媽提重物、按摩;貼心有禮,格外讓家訪志工印象深刻。

普仁小太陽Fun心營 靈鷲山多位前得獎學生擔任志工 攜手推動善的循環(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提供) … …

離島生跨海來台 得獎喜悅溢於言表

就讀連江縣仁愛國小的吳品盛,孝順善良,成熟穩重,與媽媽、弟弟相依為命,一家人感情很好。悟性高,吸收力強,質樸不浮誇,感謝導師帶領,與同學合作完成「就愛馬祖藍」繪本創作參賽,獲得國小組亞軍。他還是個運動健將,對籃球的喜愛,勝於3C產品,不管再忙再累,不放棄任何一場練球機會;參加大隊接力、木球、馬拉松等賽事及角力訓練,表現可圈可點。

就讀澎湖吉貝國中的陳韋伶,爸爸長年在外工作,姊姊為了跆拳道的夢想,獨自在桃園讀書,她與弟弟主動分擔家事,平時多在客廳神明桌唸書。懂事好學,樂於助人,用心做好每件事,在繪畫與運動方面有天分,國小參加競走比賽獲獎無數,國中轉往標槍及鐵餅發展,希望追隨姊姊腳步,在體壇發光發熱。這次與校長吳憶如遠從澎湖離島,搭船、飛機、捷運、公車、遊覽車才抵達福隆。

 

普仁小太陽Fun心營 靈鷲山多位前得獎學生擔任志工 攜手推動善的循環(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提供) … …

感恩學校推動 頒贈成效卓越感謝獎座

為感謝學校積極推動普仁獎,主辦單位參照「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針對推薦學生參選並連續3年獲得地區普仁獎的學校,致贈「推動品德教育楷模」感謝狀,今年有67所獲獎。另針對推薦學生參選並累計3次獲得全國普仁獎的學校,致贈「推動品德教育成效卓越」感謝獎座,今年獲獎學校有6所,由新北市光榮國中校長黃居正、雙溪高中附設國中校長葉俊士、台中市神圳國中校長劉夏豪、連江縣仁愛國小主任陳麗珠、桃園市中興國中主任顏杏潔、自強國中老師歐宜婷到場接受表揚,以實際行動肯定這個獎項。

普仁小太陽Fun心營 靈鷲山多位前得獎學生擔任志工 攜手推動善的循環(圖:靈鷲山佛教教團 提供) … …

最後,全體小太陽手拿「星願球」,在靈鷲山國際青年團及大太陽帶領下,搭上「093夢想號」,

進行一段感人的互動表演,台上演出者、台下貴賓以寧靜的一分鐘平安禪共同集氣,祈願小太陽勇敢追夢,不放棄任何機會與希望,所有人美夢心願都能成真,為典禮畫下圓滿句點。

第13屆靈鷲山全國普仁獎名單,詳見:https://puren.ljm.org.tw/page3.aspx?cid=105&lid=116&id=125

 

 

 

spot_img

相關新聞

「與星星同行,共築社交之橋」音樂野餐社交活動/促進閩臺星青年的交流與融合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 9月17日下午,一場以“與星星同行,共築社交之橋”爲主題的音樂野餐社交活動在廈門市思明區龍山南路廈門心理諮詢中心溫馨舉行。本次活動由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主辦,閩臺星青年俱樂部協辦,旨在通過輕鬆愉快的戶外互動,幫助自閉症和阿斯伯格症青年學習社交禮儀,展現才藝,促進閩臺兩地特殊青年的交流與融合。 活動於下午15:30正式開始,自閉症、阿斯伯格症青年及家長、監護人、老師齊聚廈門陳嵐心理諮詢有限公司(誠益光學第2棟二樓),在帶隊老師陳習珍(二級心理諮詢師、兩岸融合教育師)的引導下,開始了愉快的野餐分享與社交禮儀學習環節。孩子們在自然放鬆的氛圍中互動交流,分享食物與心情,初步打破了社交的壁壘。 傍晚時分,活動移至草坪,開啓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晚餐。晚宴上,星青年們展示了令人驚歎的藝術才華。首先,陳書君以一首小提琴獨奏《鼓浪嶼之波》打動全場,琴聲悠揚,情感真摯;隨後,來自臺灣的星青年張揚任帶來了古箏表演《浪漫玫瑰花》,旋律優美,展現了兩岸文化的交融與共鳴。活動中,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與星青年們一起歌唱互動,現場氣氛熱烈而溫暖。最後,全體參與者手拉手,共同唱響《我們是一家人》,並隨着音樂翩翩起舞,將活動推向高潮。這一刻,愛與理解跨越了障礙,溫暖了每一位在場者的心。 此次音樂野餐社交活動不僅爲星青年提供了展示自我、鍛鍊社交能力的平臺,更促進了兩岸特殊青年與家庭之間的深入交流與情感共鳴。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表示,未來將繼續開展類似活動,助力更多星青年融入社會,共築包容、友好的社交之橋。我們相信,每一顆星星都值得被看見,每一次努力都讓世界更溫暖。 主辦單位: 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 閩臺星青年俱樂部

華山歌聲傳愛 送愛到家每月1250元 守護孤老真情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當面臨生活中的孤單或情感上的困境時,音樂與陪伴成為許多老人的支持力量。像是陳阿公透過旋律填補了獨居生活的空白,而李阿嬤則因學唱歌逐漸走出愛犬過世的陰影,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華山基金會8月21日(四)上午將在草屯鎮公所前,舉辦「華山歌聲傳愛,一(奕、義)同唱響真情」活動,邀請在地歌手陳奕珊與洪義洲老師帶領長輩們合唱。  現場由班長-草屯鎮簡賜勝鎮長帶領,以「起立、敬禮!」的響亮口號揭開序幕,兩位歌手親自指導愛唱歌的爺爺奶奶,輕快旋律與幽默互動中,長輩們紛紛開懷高歌。當大家齊唱〈桃花舞春風〉時,長輩忍不住起身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笑聲與歌聲交織成一片美好的景象。  華山基金會南投區13個鄉鎮設立愛心天使站,免費提供到宅訪視、陪醫拿藥、護甲、物資援助、三節關懷及促進社會參與等服務。服務來自各界善心支持,每位長輩每月1250元認助,送愛到家,守護弱勢無依的老人。愛心專線:049-224-4612,賴先生。

“鋼琴公主”劉夢緣再次受邀天津進行融合教育演講/促進津台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

  【記者夢夢天津報道】 8月15日——8月17日,由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主辦,星童融合孤獨症康復中心承辦的“月亮媽媽伴星計畫全國影子老師培訓”在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成功舉辦。 此次培訓主要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入學先備技能、隨班支持專業輔助、常見案例分析等內容向參訓老師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星童融合理事長霍老師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強調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要努力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從多個層面幫助孩子順利融入普校。 星童融合小學部主管董老師從入學先備技能出發,幫助現場老師和家長們暸解特需學生入學基本能力以及常見問題的干預方法,進一步提升融合教育質量,提升影子老師以及陪讀家長的隨班就讀效率。星童融合教學主任高老師針對學校十大環節分解,幫助老師家長細分入校各項能力指標,並幫助家長有效制定合理的干預計畫,確保特需學生的入校基本能力。 培訓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們認真聽講並記錄,同時在答疑環節與三位老師積極交流,共同解決日常干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星童融合有幸邀請到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和融合教育專家張如鳳老師進行分享,幫助特需學生家長減少焦慮,同時積極賦能,爲家長提供合理化建議。 劉夢緣來自臺灣台中市,祖籍四川,母親是臺灣第19屆“大愛獎”陳嵐。4歲時不幸被診斷患有孤獨症,6歲時才開口叫媽媽,情緒非常不穩定,曾是個火爆的“緣小妞”。無意間,她在憑藉音感記憶、無師自通竟然彈出聽過的曲子。於是在母親的堅持和引導下,患有重度孤獨症的女兒不斷成長,終發生質的蛻變,成長爲我們熟知的“鋼琴公主”。如今的劉夢緣更是多家企業及機構代言人,並跟隨母親多次站在哈佛自閉症國際論壇上演講,母女倆常年奔走兩岸,已經做過上千次公開演講。 張如鳳老師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爲家長介紹適合孩子有效的干預方法,並且告訴家長們不要輕言放棄,要對孩子們有信心,只有不斷的努力進步才能幫助孩子達到最好的干預效果。霍老師爲劉夢緣和張如鳳老師頒發聘書,特別聘請她們爲星童融合教育顧問,同時感謝她們爲兩岸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做出的貢獻。 星童融合教育理事長霍老師表示,十年前就與夢緣結緣天津,看到夢緣與十年相比不僅在臺上的演講表達和臺下與人的交流中展露出的樂觀自信的個性,了解自身的優勢,將其轉化為正向的能量與技能提升,不僅在演講、唱歌、彈鋼琴持續發展,更發掘自身對美術的興趣,正在潛心進行油畫的創造,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更體現在她能夠獨立的到各地進行融合教育的交流,對於孤獨症家庭而言起到了非常大的激勵和信心,更加促進了津台對於融合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此次培訓不僅傳遞了融合教育的政策、技能與實操經驗,更是星童融合“專業賦能,協同支持”理念的深度實踐。我們深知,融合教育的核心在於構建接納的環境與專業的支持系統。影子教師,正是連接特需學生與普校生活的關鍵橋梁。星童融合將持續深耕,凝聚專業力量,賦能更多師資與家庭,讓每一個特需學生,都能在愛與專業的守護下,自信融入,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