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町複合商場盛大開幕 南投招商成果豐碩

【記者 范志韋 南投報導】

南投縣長許淑華上任後積極招商,並展現豐碩成果。精英開發公司在埔里投資的日月町複合式商場於1日盛大開幕。這座商場以生活為核心概念,匯集購物、觀賞、休憩、餐飲及心靈放鬆,讓顧客一次滿足,進一步帶動地方繁榮。

引進蔦屋書店與WIRED CAFÉ日月町成為南投新地標

「台北有西門町,日月潭是國際知名景點,南投也要有日月町!」日月町複合式商場一開幕,精英開發公司董事長洪乙彥便展現強烈企圖心。許縣長親自前往道賀,埔里鎮長廖志城,縣議員林芳伃、王秋淑、陳宜君、蘇昱誠及商界人士也到場剪彩,共同見證企業在南投投資生根,開拓國際市場的雄心。

許縣長表示,日月町在埔里開幕,不僅將國際視野帶進南投,還與縣府共同打造觀光首都及宜居城市的理念。此外,商場內展示了南投13鄉鎮市的農特產品,主要分成三個區塊。一是引進全球知名的日本書店品牌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以及東京超人氣咖啡店「WIRED CAFÉ」。還有聚集眾多品牌餐飲的餐車限定店,利用在地食材供應消費,包括日月本家、朝霧茶莊、有益帖、洪鑼灣等。此外,商場內還設置了中油加油站及特爾電力超充旗艦站。

洪乙彥展望南投未來 日月町將迎向全世界

日月町位於國道6號埔里交流道旁,投資人洪乙彥信心滿滿,指著店內的裝置藝術說:「商場內的洪鑼灣其實也是埔里之窗,窗子一打開,就是台灣中心,也是台灣之心。在這裡可以看到日月町的未來發展,日月町將迎向全世界。」由於日月潭吸引大量國內外觀光客,這座商場位於前往日月潭的必經之路,因此他對南投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日月町的開幕,面寬近三百米,洪乙彥認為,這只是投資南投的起步,未來將進一步投資南投。第二期投資計畫是規劃中的「魔法森林」;第三期則是建立人才平台、農產品平台、商品平台及藝術家聚集的創意平台,他相信這些計畫在不久的將來都能實現。

日月町複合商場盛大開幕 南投招商成果豐碩

許縣長的招商努力取得成果。去年四月,她見證了精英開發公司與日本知名蔦屋書店簽約,期望精英開發公司與蔦屋書店聯手,結合南投在地資源,帶動南投觀光產業發展。如今,隨著日月町的開幕,這一願景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Elite_video_player id=\”1\”]

spot_img

相關新聞

天津第十屆“愛媒▪講”未來媒體人體驗營參訪成功在津創業台灣青年

【記者劉夢緣 天津報道】 2005年8月13日天津第十屆“愛媒▪講”未來媒體人體驗營參訪成功在津創業台灣青年 天津陶樂養老院創辦人台灣青年井然 是以家庭式設計、親情化服務為核心的專業養老連鎖機構,其創始人井然是到天津創業的85後台灣青年,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社會科系畢業,精通多國語言,受家族養老事業的薰陶,2009年畢業後回到祖國投身國內養老事業,多年來一直積極爲中國老齡化社會分憂,成爲兩岸融合發展的踐行者,熱愛創造與開拓性工作,管理理念人性化,致力爲養老行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管理人才。2014年在天津創辦陶樂家至今10年間打造全國連鎖機構覆蓋津京冀板塊、西南地區開設多家分院 ,立志做一套適合中國人養老的模式,將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分享到全國各級城市,普及到更多普通家庭,讓更多普通家庭都能享受得起高品質的照護,從養老到享老。 井然談到中國逐步老齡化的嚴峻問題,他的事業版圖繞開了一線城市而是以二三線城市為主要服務對象,在各地創辦養老機構並不採取一體化的連鎖經營模式,而是會根據個工程師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用熟悉的環境,貼近生活人性化的多業態模式,提供給各地老人養老服務的需求,尤其是他在四川富順縣沿河村張家灣,通過改造廢棄小學,成功解決了當地失智老人養老問題。其中提到了他在創業期間,品牌可以發展到中國各個城鎮鄉村,離不開各地政府的強力支持。 井然表示現在的台灣青年想要在大陸發展創業,沒有過去老一輩的時代紅利,只要敢拼就能贏。現在的創業成本很高,各行各業都卷的厲害,但也有這個時代的機遇。中國從一產、二產,到現在大力推動三產的發展,也是臺灣服務業的優勢。天津現在有許多台青,正在將台灣的手搖茶、手衝咖啡、小吃、早餐等餐飲快速複製。要降低試錯成本,也建議抱團取暖,不能單打獨鬥,多業態協同發展,能更好應對當下的營商環境。有效的把大陸的廣度、速度和高度,跟臺灣的深度和溫度,做好結合。相信台灣青年在大陸一定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侯岬台灣手作料理創始人台灣青年Tony 曾是法式主廚的Tony,二十幾年廚藝生涯,從小眷村長大,三代人的遷徙,從寧波渡海的梅乾菜壇,到台北眷村飄香的三杯雞,終在天津創業安家,2022年開始經營侯岬手作料理台式餐廳,店內擺設裝潢處處展露出細緻,對台灣的思念情懷。老闆肩上站著可愛的鸚鵡,完全是鐵漢柔情的代表,有著剛毅的外在與溫柔的內在並存。菜品更是獨具特色,台灣米酒碰撞津門醬油,讓北方食客品嘗九層塔的辛香,侯岬(台語‘好吃’),兩者完美結合,兩岸共通的味覺臍帶,在舌尖上重逢了!Tony在聊天中表示,從小店做起,慢慢擴大,現在已有分店,感謝當地政府的對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大力支持,身邊很多朋友都是在大陸就學後直接就業的,都發展的不錯,有幾個學醫的朋友,現在也成為主治醫生了。 台灣青年的成功創業經歷離不開自身優勢與大陸資源的結合,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就如天津陶樂養老院創辦人井然所說的有效的把大陸的廣度、速度和高度,跟臺灣的深度和溫度,做好結合。相信台灣青年在大陸一定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輝達進駐北士科 21世紀不動產解析房市轉折關鍵 揭示城市新板塊潛力

【記者 蜀女 台北報導】  全球 AI 晶片龍頭輝達(NVIDIA)日前宣布,將於台北市士林北投科技園區(簡稱北士科)設立亞太營運總部「NVIDIA Constellation」,市場普遍解讀為其亞太區戰略佈局的核心據點。21世紀不動產指出,此一關鍵設點不僅重塑產業地理格局,更象徵台北市西北區正式邁入「科技×生活融合」的新一輪都市轉型,將成為推動房市結構重估的重要觸媒。  根據過往大型企業設點經驗與市場第一線觀察,21世紀不動產從四大面向解析此次發展契機: 1 住宅市場:話題加持,價值重估啟動  輝達進駐北士科帶動的高度關注與資金聚焦,預期將快速推升士林、北投、社子島等周邊區域的房價與租金表現,其中中高端住宅產品最為吸引目光,租賃市場也同步升溫。  長期而言,若輝達深化在台研發與營運布局,將帶動就業人口穩定成長,吸引科技族群移居,形成以職場導向為主的「微遷徙潮」。以竹北為例,台積電擴廠後五年內房價成長超過四成,並帶動當地形塑出全新生活聚落。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指出:「士林北投具備相似潛力,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科技新貴生活圈』,重塑區域居住輪廓。」 2 商用地產:企業群聚效應釋放空間紅利  輝達總部的落腳預期將吸引眾多供應鏈體系、技術服務商與創新型中小企業相繼進駐,推升企業聚落效應,進一步擴大商用空間需求。這不僅凸顯北士科本身強勁的開發動能,也同步帶動周邊區域對高機能、捷運共構型商辦產品的關注與青睞。  21世紀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襄理董家菱指出,未來市場對「複合式商用空間」的需求將日益多元,涵蓋研發辦公、共享空間、展示場域與輕型零售等整合型態。特別是高坪效、彈性租期與智慧設施兼備的空間產品,將成為吸引企業青睞的關鍵。隨著就業人口導入,也將進一步活化生活圈機能,促進工作與消費場域的共生發展。  以士林與劍潭商圈為例,過去以觀光與傳統零售為主,如今在地理位置與交通節點優勢下,具備轉型潛力。未來若結合老舊商業空間活化、智慧建設導入與街廓再造政策,有望轉化為以「科技×生活混合場景」為核心的創新型商圈,重新形塑城市商業文化與空間價值。 3 區域發展與人口結構:高知識族群驅動精緻生活圈  隨著輝達帶動大量科技人才進駐,區域將逐漸導入高學歷、高收入的知識型人口,對教育、醫療、親子、休閒等機能提出更高要求,進一步推升區域生活品質。  研究室指出:「這不僅是產業設點,更是城市社會結構的再造契機。隨高知識族群匯聚,區域消費型態與生活質感也將同步升級。」 4 外溢效應:磁吸效應向周邊擴張  除北士科核心區外,社子島重劃區、三重疏洪道沿線等周邊潛力區亦受矚目。這些地段房價相對親民,且發展潛能尚未完全釋放,將成為首購族群與科技從業者進場的熱門選擇。  21世紀不動產指出:「若交通建設與生活機能陸續到位,將具備接棒成長的條件,有望形成自北士科向外擴張的房市連鎖效應。」 結語:城市格局轉向下的關鍵窗口期  21 世紀不動產建議,購屋與置產者可聚焦於具備產業支撐、交通節點清晰、機能成熟的核心發展軸線,例如北士科園區、捷運劍潭站周邊與美崙重劃區等地段。這些區域在產業驅動下,具有長期保值與發展潛力。  輝達選址北士科,不僅為企業戰略落地,更象徵城市格局進入重組階段。隨著高科技產業北移,台北市房市重心也正逐步由南港、內科轉向士林、北投,成為未來結構轉移的重要接棒區。  相較於短期價格波動,購屋者與投資人更應關注區域是否具備「產業落地、就業擴散、機能升級」三大長期支撐條件。這不只是觀察城市變局的契機,更是一個值得精準進場的黃金窗口期。

陸客減少致觀光產值大幅滑落 台灣業者盼政策調整

【記者 蜀女 台北報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日發布報告指出,2024年1至8月台灣出入境逆差已達641萬人次,預估今年觀光產值逆差將突破新台幣73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業界分析認為,陸客市場對台灣觀光至關重要,尤其是疫情前,陸客來台的時間與產值均遠高於其他國家旅客。  在今日召開的「國家觀光政策檢討座談會」上,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指出,儘管COVID-19疫情解封已經三年,台灣觀光產業仍未復甦。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去年台灣出境旅客接近1180萬人次,旅遊總支出超過新台幣7100億元,但來台旅客僅有600萬人次,創下超過4000億元的觀光產值逆差,其中陸客大幅減少,造成觀光收入損失。  陳宜民強調,若今年來台旅客未能達到750萬人次,台灣的觀光復甦將面臨更大挑戰。他表示,台灣觀光業需加強整合行銷與創新,才能吸引更多有消費能力的國際旅客。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則指出,雖然兩岸關係緊張,但陸客仍是台灣最大的觀光市場。他表示,陸客的平均停留時間比日本與南韓旅客長兩倍,對台灣觀光產值影響巨大。李奇嶽也提到,台灣的國際安全形象不佳,警示燈號為橙色,可能影響旅客選擇來台的意願。  為應對困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建議新政府調整政策,包括修正陸客限縮措施、設立觀光研訓院及召開觀光國是會議等。陳宜民表示,基金會將繼續收集業界意見,並向立法院反映,期盼改善台灣觀光產業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