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豫劇名家王寬老師|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為這段師徒藝緣發文哀悼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

秋風含悲,藝壇痛失良師。當我們再次提及豫劇名家王寬先生的名字,除了追憶他在豫劇舞臺上塑造的一個個經典角色、聆聽他字正腔圓的唱段,一段跨越海峽的藝術情緣更讓人難以忘懷——那便是他生前喜收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爲徒的往事。

王寬先生一生致力於豫劇的傳承與推廣,從舞臺上的光彩綻放,到臺下對後輩的傾囊相授,他始終將這門傳統藝術的薪火傳遞視作己任。而劉夢緣作爲臺灣知名鋼琴家,4歲時被診斷爲自閉症,卻在音樂上展現出非凡天賦,憑藉努力成長爲舞臺上耀眼的“鋼琴公主”。她對底蘊深厚的豫劇心生嚮往,曾直言”喜歡豫劇,喜歡王寬老師,因爲他德藝雙馨,我想跟他學唱豫劇,更要跟他學做人,做一個正能量的人”。一次藝術交流中,兩人因對藝術的共同熱愛結緣,王寬先生被劉夢緣的赤誠與天賦打動,劉夢緣也深深敬佩王寬先生的藝德與造詣,拜師之事水到渠成。

彼時,師徒二人常圍坐探討藝術,王寬先生逐字逐句教劉夢緣體味豫劇的唱腔韻味,從吐字歸音到情感表達,毫無保留;劉夢緣也將鋼琴的旋律思維融入對豫劇的理解,嘗試爲傳統唱腔尋找新的表達可能。他們更約定攜手義演,爲自閉症兒童的康復治療籌集善款,這份跨越劇種、連接兩岸的師徒情,不僅是個人藝術道路的交匯,更成爲兩岸文化交流與公益事業中的一段佳話。如今先生雖已遠去,但這段藝緣早已刻入時光,提醒着我們藝術無界、傳承不息,王寬先生對豫劇的堅守與對後輩的扶持,也將永遠被銘記。

追憶王寬老師:海峽兩岸藝壇佳話,曾攜臺灣劉夢緣續寫師徒情

提及王寬老師,豫劇界無人不曉他的分量——那副飽含滄桑卻依舊清亮的嗓音,那雙能將角色喜怒哀樂演繹得入木三分的眼睛,還有他作爲2015年”感動中國”人物,爲公益事業奔走的身影,早已成爲無數人心中的藝術與道德標杆。而今先生駕鶴西去,我們在追憶他生平點滴時,一段與臺灣鋼琴家劉夢緣的師徒情緣,恰似一顆溫潤的珍珠,在歲月中愈發閃耀。

那是在河南第二屆兩岸自閉症康復教育新思維論壇期間,王寬老師作爲”星星兒童村”公益形象代言人出席活動,與受邀前來的劉夢緣母女相遇。彼時的劉夢緣已憑藉鋼琴天賦在兩岸嶄露頭角,雖曾因自閉症33次被幼兒園開除,卻在母親的陪伴下逆襲成長,常年投身特殊羣體公益事業。她早聞王寬老師的大名,對豫劇的獨特韻律心生嚮往,主動通過主辦方提出拜師請求。

一來二去的交流中,王寬老師看到了劉夢緣對豫劇的真摯熱愛與藝術悟性,更欽佩她與母親在困境中堅守的勇氣,欣然應允:”這是我第一個臺灣徒弟,而且她還是個很獨特、非常有天分的小姑娘,我很高興”。在”圓夢中原”慈善音樂會前,劉夢緣身着白衣莊重行三鞠躬禮,正式拜師。這一幕不僅是簡單的師徒結對,更是兩岸藝術與公益精神碰撞出的美好火花。如今王寬老師雖已離開,但這段跨越海峽的師徒情,早已化作藝壇佳話,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致敬王寬先生:其生前收臺灣鋼琴家劉夢緣爲徒的往事,成藝壇難忘印記

在 豫 劇 的 發 展 史 上 , 王 寬 先 生 的 名 字 注 定 是 濃 墨 重 彩 的 一 筆 。 他 用 數 十 年 時 光 在 舞 臺 上 詮 釋 豫 劇 魅 力 , 更 以 ” 感 動 中 國 ” 人 物 的 擔 當 踐 行 公 益 , 即 便 到 了 晚 年 , 依 舊 不 忘 爲 傳 統 藝 術 尋 找 新 可 能 、 爲 後 輩 鋪 路 。 而 他 生 前 收 臺 灣 鋼 琴 家 劉 夢 緣 爲 徒 的 往 事 , 如 今 再 被 提 及 , 更 像 是 一 枚 深 刻 的 印 記 ,鐫 刻 着 他 對 藝 術 的 包 容 與 對 公 益 的 熱 忱 , 成 爲 藝 壇 難 以 忘 懷 的 溫 暖 記 憶 。

那時的王寬先生雖已年過古稀,卻始終對新鮮的藝術力量保持關注。當得知臺灣有位投身自閉症公益的”鋼琴公主”劉夢緣對豫劇感興趣時,他主動敞開交流之門。初次見面,劉夢緣便帶着對豫劇的敬仰而來,她坦言想把河南豫劇這張”名片”帶回臺灣,讓更多人聽見傳統藝術的聲音[__LINK_ICON]。王寬先生被這份純粹的心意打動,更認可她在藝術與公益上的堅持,決定收她爲徒。

拜 師 後 , 王 寬 先 生 並 未 因 劉 夢 緣 是 ” 跨 界 弟 子 ” 而 敷 衍 , 反 而 從 豫 劇 常 識 講 起 , 手 把 手 教 她 身 段 唱 腔 , 還 鼓 勵 她 : ” 藝 術 本 就 不 分 家 , 你 把 鋼 琴 和 豫 劇 結 合 , 說 不 定 能 走 出 一 條 新 路 子 ” 。 在 先 生 的 指 導 下 , 劉 夢 緣 逐 漸 探 索 兩 種 藝 術 的 契 合 點 , 更 將 這 份 師 徒 情 誼 融 入 公 益 實 踐 , 踐 行 着 共 同 爲 自閉 症 兒 童 籌 善 款 的 約 定 。如今王寬先生雖已離世,但他種下的”藝術融合”與”公益傳承”的種子,早已在兩岸藝壇生根發芽,而這段飽含緣分與大愛的師徒往事,也成爲人們致敬他時,心中一份格外溫暖的回憶。
(附注: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寫給她師父的話)

致我敬愛的王寬師父:此生長念,藝緣永牽
「文/劉夢緣」
師父,昨夜聽聞您遠行的噩耗,我握着您當年贈我的《豫劇經典唱段選》,指腹反覆摩挲扉頁上“以藝爲橋,以心爲壤”的字跡,眼淚怎麼也止不住——彷彿又回到2016年的音樂會後臺,您拉着我的手教唱“誰說女兒不如男”,一句一句糾正我的咬字,說“豫劇的魂,在字裡,更在心裡”。

還記得您從鄭州寄來的老唱片嗎?封皮上您手寫的唱段註解,我至今夾在鋼琴譜裏。每次練琴時看到,就像您還在我身邊,笑着說“夢緣,試試把豫劇的拖腔融進鋼琴裏,別怕創新”。
親愛的老師:去年您帶病從醫院出來陪我公益演出的模樣,我更不敢忘:您穿着深藍色戲服,手臂上還留着輸液的針孔,卻依舊挺直脊背唱《三哭殿》,候場時悄悄握我的手說“別緊張,師父陪着你”。那時候我就想,您不僅是教我豫劇的師父,更是把溫暖與力量渡給我的人。

師父,您總說“藝術沒有海峽”,如今您雖離開了,可您教我的唱段、您傳遞的大愛,我會一直記着、傳着——我會把豫劇與鋼琴融得更好,把您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就像您當年希望的那樣。

此去山高水遠,願師父在另一個世界,仍有絃音相伴,仍有好戲可唱。弟子夢緣,此生永念師恩,不負所托。

spot_img

相關新聞

2025年WTBA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前往山西文化經貿參訪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World Taiwan Benevolent Association (簡稱WTBA),已經是在美國聯邦政府正式註冊核准的非營利組織,屬於501(C)(3))類,宗旨「心繫台灣放眼世界,服務同鄉聯誼全球」,世界各地分會遍佈全球六大洲,是個完全獨立的非營利團體;不隸屬任何其他組織或類似同鄉會性質團體。 WTBA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於2025年9月中旬起舉辦2025年「山西文化經貿參訪團」;在世界總會長吳睦野團長帶領下,世界永久名譽總會長吳毓苹擔任領隊,一行19位來自世界各地分會會長及代表成員展開10天的文化經貿交流與歷史人文之旅。 此次參訪以「深化文化交流、促進經貿合作、凝聚鄉親」為宗旨,行程涵蓋山西多處著名歷史文化景點,包括: 1. 世界文化遺產-雲崗石窟,感受北魏佛教藝術的宏偉與莊嚴 2. 聳立於絕壁上的建築奇蹟-懸空寺 3. 佛教聖地-五台山,體驗宗教文化薈萃之美 4. 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市風貌-平遙古城 5. 展現晉商風華的喬家大院 參訪團不僅欣賞山西的歷史古蹟與人文底藴,亦拜會山西台聯與山西台資企業經貿單位,就文化、觀光、產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透過座談與互動,雙方期望藉此機會開啓更多台灣或海外與山西在文化、經濟上的交流契機。 回程最後一天拜會了全國台聯,由副會長楊毅周接待,雙方互贈禮物,團員們有個座談會,完成一場非常有建設性的交流。 團長吳睦野總會長表示,此次行程讓大家更深入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厚積澱,同時也見證了台灣鄉親在世界各地凝聚的向心力與影響力。領隊吳毓苹亦指出,文化與經貿交流並行,不僅有助於加強兩岸民間往來,更能促進共同繁榮。 「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WTBA」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團結鄉親、服務僑社的宗旨,持續推動國際交流...

全國跑友齊聚雲林參加2025西螺七崁路跑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2025 西螺七崁路跑-武動四崁 全運上場」活動今(28)日上午在西螺鎮熱鬧開跑,本次活動延續創辦理念,以「武術生活是傳承、生活武術是創新」為主軸,結合西螺七崁在地武術文化,邀請全國跑友齊聚雲林,體驗在地歷史文化、盡覽雲林精彩美景。副縣長謝淑亞也誠摯邀請大家於10月18日再度回到雲林,參加114全國運,一同見證「雲林競豔、精彩無限」。 今年報名依舊非常踴躍,開放報名僅30分鐘,各組別即全數額滿,顯示賽事深受全國跑友喜愛。本次共有2400名跑者參加,賽事分為4K休閒組、9K挑戰組及21K半馬組三大組別。 教育處指出,西螺七崁路跑每年都會推出一款專屬完賽紀念龍珠,今年的設計以七崁武術動作「仙女紡紗」為設立理念,整體造型精美。這一系列活動規劃連續舉辦七屆,若跑者參加七次,即能收集完整七款不同造型龍珠,成為獨一無二的收藏。 今日賽事由謝淑亞副縣長親自鳴槍,其中4K組賽道自西螺森活武樹公園出發,沿途經過西螺大橋,展現濁水溪沿岸風光與西螺特色地標。謝副縣長致詞時特別提醒跑者注意補充水分、關心自身狀況,並在完賽後記得領取豐富的完賽禮。 今年的完賽禮包含全國獨一無二的武術動作造型龍珠、雲林在地生產的運動毛巾、保溫保冷袋、完賽獎牌,以及西螺名產醬油禮盒等,雲林縣府也鼓勵跑友完賽後安排在地旅程,繼續感受雲林之美。 謝副縣長說,雲林縣即將於10月18日至24日舉辦全國運動會,目前各賽事場館及規劃均已整備完成,準備迎接來自全國的運動好手齊聚雲林。屆時,誠摯歡迎大家再度蒞臨,共享運動激情、人民熱情與文化風情,一同發現雲林的美好。 o   SDGs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WTBA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前往山西進行文化經貿參訪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World Taiwan Benevolent Association (簡稱WTBA),已經是在美國聯邦政府正式註冊核准的非營利組織,屬於501(C)(3))類,宗旨「心繫台灣放眼世界,服務同鄉聯誼全球」,世界各地分會遍佈全球六大洲,是個完全獨立的非營利團體;不隸屬任何其他組織或類似同鄉會性質團體。 WTBA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於2025年9月中旬起舉辦2025年「山西文化經貿參訪團」;在世界總會長吳睦野團長帶領下,世界永久名譽總會長吳毓苹擔任領隊,一行19位來自世界各地分會會長及代表成員展開10天的文化經貿交流與歷史人文之旅。 此次參訪以「深化文化交流、促進經貿合作、凝聚鄉親」為宗旨,行程涵蓋山西多處著名歷史文化景點,包括: 1. 世界文化遺產-雲崗石窟,感受北魏佛教藝術的宏偉與莊嚴 2. 聳立於絕壁上的建築奇蹟-懸空寺 3. 佛教聖地-五台山,體驗宗教文化薈萃之美 4. 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市風貌-平遙古城 5. 展現晉商風華的喬家大院 參訪團不僅欣賞山西的歷史古蹟與人文底藴,亦拜會山西台聯與山西台資企業經貿單位,就文化、觀光、產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透過座談與互動,雙方期望藉此機會開啓更多台灣或海外與山西在文化、經濟上的交流契機。 回程最後一天拜會了全國台聯,由副會長楊毅周接待,雙方互贈禮物,團員們有個座談會,完成一場非常有建設性的交流。 團長吳睦野總會長表示,此次行程讓大家更深入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厚積澱,同時也見證了台灣鄉親在世界各地凝聚的向心力與影響力。領隊吳毓苹亦指出,文化與經貿交流並行,不僅有助於加強兩岸民間往來,更能促進共同繁榮。 「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WTBA」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團結鄉親、服務僑社的宗旨,持續推動國際交流 。此次山西參訪團活動,不僅加深了與當地的聯繫,更凝聚了團員彼此的情誼,為未來的跨領域合作奠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