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參訪珠海留學文化館及孫中山故居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11月14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在綿綿細雨中走進了中西結合的建築群珠海市高新區唐家古鎮山房路留學文化館,文化館記載著“百年留學潮,報國遊子心”尤其是展館內展出遊輪一角及一輪明月懸掛展廳中央“月是故鄉明”,仿若重演了遊子遠渡重洋在遊輪上歷經數月抵達萬里之外的陌生國度心繫故鄉學成歸國的雄心壯志。

百年前第一批官派留學是由容閎提議,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一百二十名學生赴美留學。當看到照片上年均只有十二歲的留美幼童照片時,在場台灣媒體人驚呼連連,這不是我們歷史教課書上學過的歷史嗎?在展區討論一些留存下來的文件公文中看到孔祥熙簽名字跡,在懸掛的照片中看到熟悉的近代名人學者詹天佑、梁思成、錢學森以及楊振寧等,推動了中國以及台灣發展的歷史足跡。

來到廣東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孫中山故居,映入眼簾不再是歷史教科書上的文字圖片,親身走進孫中山紅磚青釉,紅白相間的兩層仿西式建築的洋樓中,正門上掛著一副對聯:「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據說是樓宇落成後孫中山親筆撰寫的。

對聯旁「孫中山故居」的牌匾是由宋慶齡題寫,房屋右側有一口水井旁的院落原是孫中山誕生時的祖屋所在。周邊是翠享村的村民樓群,隨著講解孫中山少時的頑皮趣事。這是歷史教科書中感受不到的體驗。

 

期許更多的台灣青年能夠前來遊歷探尋這些歷史名人的足跡。

 

spot_img

相關新聞

閱讀翻轉雲林 跨世代閱讀接力!雲林首屆 「微冊愛閱讀生活節暨閱讀路跑」開啟閱讀生活化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雲林的閱讀地圖,正從圖書館延伸到城市的每個角落!11月22日(六) 雲林首屆 「微冊愛閱讀生活節暨閱讀路跑」,將以「閱讀生活化」為主軸,結合親子路跑、故事 演出、文創市集、草地音樂與策展活動,用最輕盈的腳步與最溫暖的書香,跑出屬於雲 林的閱讀故事!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今(20)日上午舉辦活動啟動記者會,由張麗善縣長親自領 銜,與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雲林縣幼兒教育發展協會總會長廖文秀、贊助單位不動產 同業公會代表及VDS活力東勢公司總經理王文星、縣議員林岳璋、王鈺齊、簡慈坊、賴 淑娞秘書、顏忠義秘書、斗六市代表會黃尤美副主席等多位共襄盛舉,正式揭開雲林閱 讀品牌新篇章。 啟動儀式以「閱讀接力‧點亮雲林」為主題,融入「親子路跑 × 閱讀品牌 × 未 來願景」三大精神,透過接力的方式,象徵教育界的傳承、社會力量的支持及公部門施 政的決心。 縣長張麗善指出,「微冊角落」是雲林的閱讀品牌,是雲林閱讀的根基,而未來的 總圖書館『耕雲圖』,將是這棵知識之樹茁壯的象徵。縣長特別感謝雲林縣不動產開發 商業同業公會及VDS活力東勢公司的熱心贊助本次閱讀路跑活動,共同為推動閱讀文化 注入實質能量。今天的啟動儀式,除了宣告今年11月22日即將登場的「2025 微冊愛閱 讀生活節暨閱讀路跑」活動,更以「閱讀接力‧點亮雲林」象徵縣府將串起雲林在地閱 讀品牌「微冊角落」的深耕精神與未來縣總圖書館「耕雲圖」的遠景,象徵從種子到大 樹的永續閱讀傳承。 文觀處陳璧君處長表示,閱讀是家庭教育與城市文化的根基,而雲林正以行動打造 閱讀的日常風景。「微冊角落」是縣府攜手縣內特色店家,加入這場閱讀推廣運動,目 標是「讓整個雲林都是你的圖書館,讓閱讀成為日常」。「2025微冊愛閱讀生活節暨閱 讀路跑」邀請親子家庭、青年文青及閱讀愛好者一起用腳步閱讀城市,感受雲林書香的 力量。 微冊角落閱讀路跑活動從早上7點半開始,自文化觀光處出發到斗六行啟記念館, 全程 3 公里,串聯斗六城市閱讀風景,邀請親子大手牽小手,在初秋的早 晨一起奔跑、閱讀、歡笑! 早上10點至下午5點,於行啟紀念館廣場一整天的微冊角落愛閱讀生活節登場!現 場有豐富的親子活動,包含說故事、草地音樂會、完成任務兌換特製專屬野餐墊,文創 市集、二手書交換、微冊角落暨耕雲圖展覽、韓國繪本行旅展等等,無論你是愛跑步的 運動咖、愛閱讀的文青,還是喜歡野餐的親子家庭,都能在這場活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 閱讀角落,與雲林一起讀出生活、跑出故事。 本次活動中的重頭戲之一,即「微冊角落暨耕雲圖展覽」,將於 11/22(六)至 11/30(日)下午1點到6點,於行啟紀念館展出。這不僅是對雲林在地閱讀推廣成果的 展現,更是縣府團隊為雲林縣總圖——「耕雲圖」未來規劃所設下的重要里程碑。誠摯 邀請所有關心雲林未來閱讀發展的鄉親與各界人士,把握這段時間前來看展!展覽將呈 現「耕雲圖」的初步構想與願景藍圖,讓您一窺雲林未來縣總圖的面貌。更重要的是, 現場設置了留言板與意見回饋區,歡迎您大方地留下您對雲林未來推廣閱讀的願景與想 法。您的每一個建議,都是打造更美好「耕雲圖」的寶貴動力! 誠摯邀請所有朋友,11月22日一同來雲林用雙腳閱讀城市,用笑容傳遞書香,在音 樂與書香中感受秋日閱讀的美好時光。 更多活動詳情與即時資訊,請持續關注「微冊角落」及雲林縣公共圖書館粉絲專 頁。

雲科大國際處舉辦印度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多元文化共融校園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際事務處於2025年11月19日舉辦「印度文化交流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吸引眾多本地與國際學生熱情參與。活動現場熱鬧繽紛,充分展現雲科大推動多元文化共融校園的成果。 本次活動由國際事務處葉惠菁國際長、校務發展中心俞慧芸主任、國際人工智慧管理研究所張貴忠所長、國際師生組楊孝淳組長及國際交流組黃宥婷組長共同出席。並特別邀請雲科大印度籍桑亞倫特聘教授(Distinguished Prof. Dr. Arun Kumar Sangaiah)介紹印度文化特色,帶領印度學生示範曼海蒂彩繪(Mehndi Painting)及藍果麗沙畫體驗(Rangoli Art),讓參與者透過親手創作,深刻感受印度藝術的細膩與獨特美感。 活動中,印度學生帶來的傳統舞蹈、瑜珈展示與歌唱演出成為全場焦點。此外,活動安排印度傳統遊戲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齊聚一堂,在合作與競賽中拉近彼此距離,現場洋溢著歡笑與活力。 國際處亦準備香料風味濃厚的印度特色餐盒,讓參與者在體驗文化的同享受地道料理。活動最後,每位參加者皆獲得一份象徵祈福與光明的印度傳統蠟燭小禮物(Diya),為活動增添文化意義與溫暖祝福。 在活動尾聲,葉惠菁國際長致詞表示:「透過曼海蒂彩繪、藍果麗沙畫與印度美食體驗,我們不僅看見了印度文化的繽紛與深度,更體驗到多元文化交融的美好。這樣的文化活動,正是國際事務處推動『多元共融校園』願景的縮影。文化交流不只是學習他者的語言或藝術,而是打開心門、理解差異、彼此尊重的過程。」 葉國際長同時感謝所有參與活動的師生與籌備團隊,肯定大家的熱情與投入讓此次活動更加豐富而有溫度。未來,國際事務處將持續舉辦更多文化體驗與國際交流活動,讓每一位雲科人都能在校園中感受世界的多樣與精彩,持續建立一個包容與支持的國際社群。

温情跨海峡|陈习珍心理咨询义诊进社区传递暖心支持

台湾萬順傳媒讯(记者 小錕、夏娃/厦门报道)今(18日)上午9时,厦门嘉莲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大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海峡隔不开温情,公益聚得起力量”的心理咨询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厦门陈岚心理咨询中心的两岸特教专家陈习珍老师,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支持与服务。 活动现场,陈习珍老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聚焦情绪管理、亲子教育、压力应对等常见心理问题,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与针对性建议。她结合两岸特殊教育及心理辅导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实用的自我调节技巧,助力居民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不少参与群众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更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关怀的温暖。 “公益路上,步履不停”,陈习珍老师在活动中表示,希望以专业力量为社区居民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她强调,海峡无法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公益服务能够凝聚更多力量,推动社会心理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嘉莲街道相关负责人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心理服务进社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街道将继续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进一步营造和谐、健康的社区氛围。 此次心理咨询义诊活动,既为居民提供了面对面的专业心理支持,也彰显了公益服务在促进社区融合与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陈习珍老师与参与团队以专业与爱心并行,用实际行动为厦门的冬日注入了阵阵暖流。 作者:小錕、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