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毓苹總會長受邀參加分會聯合交接典禮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吳毓於127、15及21日,分別應邀參加中華民國總會南區高雄市會、大愛會及陽光會三個分會聯合交接桃竹苗區新竹縣會及桃園市會聯合交接中一區台中市會、忠孝會、仁愛會及中時青會聯合交接典禮。

國際傑人會中華民國總會於12月開始進入各分會會長交接熱潮,127舉行南區三個分會聯合交接典禮,高雄市會由輔導會長王宗熙代表交給黃福堂會長大愛會由黃寶玉會長交給梁嘉生會長陽光會由彭招懷會長交給藍黃玉鳳會長。典禮首先由大愛會長黃寶玉代表三個分會敲下會議鐘,邀請南區副總會長郭阿月代表高雄三個分會致歡迎詞。隨後邀請世界總會長吳毓中華民國總會總會長陳孟謙、世界前總會長林栢根、世界前總會長陳國書致詞祝賀。南區分會聯合交接典禮中,世界總會長吳毓分別致贈祝賀獎牌給高雄市會黃福堂會長、大愛會梁嘉生會長陽光會藍黃玉鳳會長等三位新任會長今日交接典禮也邀請傑人會歌作詞作曲者沈立音樂家出席觀禮。

12月15日舉行桃竹苗區新竹縣會及桃園市會聯合交接典禮,新竹縣會由呂其原會長交給楊文德會長;桃園市會由劉顏會長交給廖家慧會長。典禮邀請世界總會長吳毓、中華民國總會總會長陳孟謙、世界前總會長傅忠雄、世界前總會長林栢根、亞洲總會長范明忠、桃竹苗區副總會長林秀烜等祝賀致詞。聯合交接典禮中,世界總會長吳毓分別致贈祝賀獎牌給新竹縣會楊文德會長、桃園市會廖家慧會長等二位新任會長吳毓總會長並頒發洲總會長當選證書給亞洲總會長范明忠。今日交接典禮邀請加拿大總會總會長鄭秀明、美國丹佛會創會長翁妙鳳、澳洲昆士蘭會長林寶蓮等親臨觀禮祝賀

12月21日接著舉行台中市中一區四個分會會長交接,台中市會由王銘志會長交給田嘉昇會長;忠孝會林育慧交給洪文糧會長;仁愛會何岳晉會長由交給陳秋蓮會長;中時青會劉敏華會長交給吳玄明會長。典禮邀請世界總會長吳毓、中華民國總會總會長陳孟謙、中一區副總會長許清水等祝賀致詞。聯合交接典禮中,世界總會長吳毓分別致贈祝賀獎牌給台中市會田嘉昇會長、忠孝會洪文糧會長仁愛會陳秋蓮會長及中時青會吳玄明會長等四位新任會長。世界總會長吳毓表示:「感謝中華民國總會各分會將卸任的會長一年的努力會務,祝福新任會長會務昌隆,再創會務高峰。也感謝南區副總會長郭阿月、桃竹苗區副總會長林秀烜及中一區副總會長許清水,團結帶領各區分會辦理各項活動國際傑人會於1968年成立於台中,1994年成立世界總會,這二年來世界總會成立21個分會,2023年成立美國芝加哥、西雅圖、英國倫敦、荷蘭海牙、澳洲維多利亞及嘉義等6個新分會,2024年至今在美國成立舊金山、聖荷西及菲利蒙三個分會、香港大灣區、泰國曼谷、菲律賓馬尼拉、法國巴黎、葡萄牙里斯本及西班牙馬德里、南非約翰尼斯堡、德國卡斯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日本關西、巴西聖保羅及南非開普敦15個分會。目前世界總會全世界有85個分會。今年也成立六大洲總會,目前全世界六大洲都有傑人會旗幟飄揚。世界總會長吳毓苹致贈祝賀獎座給南區三位新任會長。 「左起:高雄市會黃福堂會長、世界總會長吳毓苹、陽光會藍黃玉鳳、大愛會梁嘉生會長。」

世界總會長吳毓苹致贈祝賀獎座給南區三位新任會長。 「左起:高雄市會黃福堂會長、世界總會長吳毓苹、陽光會藍黃玉鳳、大愛會梁嘉生會長。」

聯合交接典禮後與傑人會歌作詞作曲者合影。
「左起:世界前總會長陳國書、傑人會歌作詞作曲者沈立、世界總會長吳毓苹、南區副總會長郭阿月。」

高雄市南區三會交接典禮。
「左起:世界前總會長陳國書、北美洲總會長吳睦野、世界總會長吳毓苹、高雄市陽光會會長彭招懷。」世界總會長吳毓苹致詞

世界總會長吳毓苹致贈祝賀獎座給二位新任會長。「左起:新竹縣會楊文德會長、世界總會長吳毓苹、桃園市會廖家慧會長。」

新竹縣會及桃園市會聯合交接典禮前合影。
「左六起:世界秘書長劉天倫、世界總會長吳毓苹、世界前總會長傅忠雄、亞洲總會長范明忠。」世界總會長吳毓苹(左)頒發洲總會長當選證書給亞洲總會長范明忠(右)。

世界總會長吳毓苹致贈祝賀獎座給台中市中一區四位新任會長。「左起:忠孝會洪文糧會長、台中市會田嘉昇會長、世界總會長吳毓苹、仁愛會陳秋蓮會長、中時青會吳玄明會長。」

台中市中一區四會聯合交接典禮前合影。
「左起:中華民國總會總會秘書長詹永良及總會長陳孟謙夫婦、世界秘書長劉天倫、世界前總會長林栢根、2025年世界候任總會長賴文針、世界總會長吳毓苹、北美洲總會長吳睦野、世界前總會長傅忠雄、世界財務長郭阿月、世界常務理事蕭家權夫婦。」

spot_img

相關新聞

“鋼琴公主”劉夢緣再次受邀天津進行融合教育演講/促進津台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

  【記者夢夢天津報道】 8月15日——8月17日,由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主辦,星童融合孤獨症康復中心承辦的“月亮媽媽伴星計畫全國影子老師培訓”在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成功舉辦。 此次培訓主要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入學先備技能、隨班支持專業輔助、常見案例分析等內容向參訓老師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星童融合理事長霍老師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強調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要努力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從多個層面幫助孩子順利融入普校。 星童融合小學部主管董老師從入學先備技能出發,幫助現場老師和家長們暸解特需學生入學基本能力以及常見問題的干預方法,進一步提升融合教育質量,提升影子老師以及陪讀家長的隨班就讀效率。星童融合教學主任高老師針對學校十大環節分解,幫助老師家長細分入校各項能力指標,並幫助家長有效制定合理的干預計畫,確保特需學生的入校基本能力。 培訓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們認真聽講並記錄,同時在答疑環節與三位老師積極交流,共同解決日常干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星童融合有幸邀請到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和融合教育專家張如鳳老師進行分享,幫助特需學生家長減少焦慮,同時積極賦能,爲家長提供合理化建議。 劉夢緣來自臺灣台中市,祖籍四川,母親是臺灣第19屆“大愛獎”陳嵐。4歲時不幸被診斷患有孤獨症,6歲時才開口叫媽媽,情緒非常不穩定,曾是個火爆的“緣小妞”。無意間,她在憑藉音感記憶、無師自通竟然彈出聽過的曲子。於是在母親的堅持和引導下,患有重度孤獨症的女兒不斷成長,終發生質的蛻變,成長爲我們熟知的“鋼琴公主”。如今的劉夢緣更是多家企業及機構代言人,並跟隨母親多次站在哈佛自閉症國際論壇上演講,母女倆常年奔走兩岸,已經做過上千次公開演講。 張如鳳老師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爲家長介紹適合孩子有效的干預方法,並且告訴家長們不要輕言放棄,要對孩子們有信心,只有不斷的努力進步才能幫助孩子達到最好的干預效果。霍老師爲劉夢緣和張如鳳老師頒發聘書,特別聘請她們爲星童融合教育顧問,同時感謝她們爲兩岸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做出的貢獻。 星童融合教育理事長霍老師表示,十年前就與夢緣結緣天津,看到夢緣與十年相比不僅在臺上的演講表達和臺下與人的交流中展露出的樂觀自信的個性,了解自身的優勢,將其轉化為正向的能量與技能提升,不僅在演講、唱歌、彈鋼琴持續發展,更發掘自身對美術的興趣,正在潛心進行油畫的創造,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更體現在她能夠獨立的到各地進行融合教育的交流,對於孤獨症家庭而言起到了非常大的激勵和信心,更加促進了津台對於融合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此次培訓不僅傳遞了融合教育的政策、技能與實操經驗,更是星童融合“專業賦能,協同支持”理念的深度實踐。我們深知,融合教育的核心在於構建接納的環境與專業的支持系統。影子教師,正是連接特需學生與普校生活的關鍵橋梁。星童融合將持續深耕,凝聚專業力量,賦能更多師資與家庭,讓每一個特需學生,都能在愛與專業的守護下,自信融入,綻放光彩!

天津大沽桥海河畔夜景

【記者劉夢緣天津報道】 天津的美在夜幕降臨時,漫步在天津大沽橋上,獨特的日月雙拱橋設計在藝術燈光效果成為海河畔璀璨耀眼的明珠,夜晚燈光勾勒出88跟斜拉的橋索,遠程看好似一把豎琴橫跨海河兩岸,與兩岸歐式風格的建築相互呼應。 大沽橋是由世界著名橋樑設計大師鄧文中院士設計,其構思為“日月生輝”。於2003年7月6日正式開建,一年多建成,成為海河首批新建座橋樑中最先通車的一座。 夜色漸暗,旅客們紛紛漫步在橋樑兩側設有延伸至海河中的半圓形觀景平台,環繞360°欣賞海河風光,橋下穿梭的遊輪,感受著天津獨特的夜景。

天津第十屆“愛媒▪講”未來媒體人體驗營參訪成功在津創業台灣青年

【記者劉夢緣 天津報道】 2005年8月13日天津第十屆“愛媒▪講”未來媒體人體驗營參訪成功在津創業台灣青年 天津陶樂養老院創辦人台灣青年井然 是以家庭式設計、親情化服務為核心的專業養老連鎖機構,其創始人井然是到天津創業的85後台灣青年,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社會科系畢業,精通多國語言,受家族養老事業的薰陶,2009年畢業後回到祖國投身國內養老事業,多年來一直積極爲中國老齡化社會分憂,成爲兩岸融合發展的踐行者,熱愛創造與開拓性工作,管理理念人性化,致力爲養老行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管理人才。2014年在天津創辦陶樂家至今10年間打造全國連鎖機構覆蓋津京冀板塊、西南地區開設多家分院 ,立志做一套適合中國人養老的模式,將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分享到全國各級城市,普及到更多普通家庭,讓更多普通家庭都能享受得起高品質的照護,從養老到享老。 井然談到中國逐步老齡化的嚴峻問題,他的事業版圖繞開了一線城市而是以二三線城市為主要服務對象,在各地創辦養老機構並不採取一體化的連鎖經營模式,而是會根據個工程師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用熟悉的環境,貼近生活人性化的多業態模式,提供給各地老人養老服務的需求,尤其是他在四川富順縣沿河村張家灣,通過改造廢棄小學,成功解決了當地失智老人養老問題。其中提到了他在創業期間,品牌可以發展到中國各個城鎮鄉村,離不開各地政府的強力支持。 井然表示現在的台灣青年想要在大陸發展創業,沒有過去老一輩的時代紅利,只要敢拼就能贏。現在的創業成本很高,各行各業都卷的厲害,但也有這個時代的機遇。中國從一產、二產,到現在大力推動三產的發展,也是臺灣服務業的優勢。天津現在有許多台青,正在將台灣的手搖茶、手衝咖啡、小吃、早餐等餐飲快速複製。要降低試錯成本,也建議抱團取暖,不能單打獨鬥,多業態協同發展,能更好應對當下的營商環境。有效的把大陸的廣度、速度和高度,跟臺灣的深度和溫度,做好結合。相信台灣青年在大陸一定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侯岬台灣手作料理創始人台灣青年Tony 曾是法式主廚的Tony,二十幾年廚藝生涯,從小眷村長大,三代人的遷徙,從寧波渡海的梅乾菜壇,到台北眷村飄香的三杯雞,終在天津創業安家,2022年開始經營侯岬手作料理台式餐廳,店內擺設裝潢處處展露出細緻,對台灣的思念情懷。老闆肩上站著可愛的鸚鵡,完全是鐵漢柔情的代表,有著剛毅的外在與溫柔的內在並存。菜品更是獨具特色,台灣米酒碰撞津門醬油,讓北方食客品嘗九層塔的辛香,侯岬(台語‘好吃’),兩者完美結合,兩岸共通的味覺臍帶,在舌尖上重逢了!Tony在聊天中表示,從小店做起,慢慢擴大,現在已有分店,感謝當地政府的對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大力支持,身邊很多朋友都是在大陸就學後直接就業的,都發展的不錯,有幾個學醫的朋友,現在也成為主治醫生了。 台灣青年的成功創業經歷離不開自身優勢與大陸資源的結合,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就如天津陶樂養老院創辦人井然所說的有效的把大陸的廣度、速度和高度,跟臺灣的深度和溫度,做好結合。相信台灣青年在大陸一定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