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海峽·2025鷺台兩岸書畫交流」筆墨間盡現中華美學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
2025年9月21號,廈門陽光美術館內墨香四溢、琴韻悠揚,「翰墨海峽·2025鷺台兩岸書畫交流」活動在此隆重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書畫藝術家、文化學者及藝術愛好者齊聚一堂,以筆為媒、以墨為橋,共同譜寫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本次活動由中華書畫文創研究協會、廈門陽光美術館聯合主辦,廈門陳嵐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旨在通過書畫藝術深化兩岸文化共鳴與情感聯結。開幕式上,主持人劉夢緣以“筆墨迎盛會,丹青繪同心”為題,歡迎遠道而來的台灣藝術同仁及大陸書畫界嘉賓,強調藝術在跨越地理隔閡、凝聚文化認同中的獨特作用。
兩岸藝術界名家薈萃。台灣代表團包括中華書畫文創研究協會理事長廖梓汐及多位著名書畫家;大陸方面則特邀工筆畫與書法名家跨界藝術家熊劍忠老師等傑出代表。熊劍忠老師以其多元藝術背景——自由畫家、作家、美食家——成為現場焦點,生動體現當代藝術家的跨領域創造力。
台青代表劉夢緣與母親陳習珍主持整個活動,陽光美術館副總監李想、在致辭中表示,兩岸文化同根同源,書畫藝術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希望通過此類活動搭建持續對話的平台,推動更深層次的人文交流,歡迎台灣嘉常來常往。藝術無界,文化同根,他說:這次交流不僅是一場藝術的盛宴,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美好見證。希望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加深我們的情誼,共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音樂會環節以台灣古箏王子張揚任表演古箏傳統樂器演奏拉開帷幕,悠揚旋律為現場營造出靜謐而高雅的藝術氛圍,為後續揮毫創作環節奠定基調。

在揮毫作畫環節中,兩岸藝術家們即興創作,以“山河共韻”“家園情懷”為主題共繪長卷,筆墨間盡顯中華美學的深邃與包容。自由交流時段,嘉賓與觀眾近距離欣賞作品、探討創作理念,現場互動熱烈,情感交融。兩岸書畫家創作的作品贈送給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希望這些作品未來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一灣淺水,隔不斷文化血脈;濃濃墨香,連接起兩岸真情。兩岸書畫家以筆為舟,以墨為槳,共渡藝術之海,共同書寫兩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spot_img

相關新聞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29公頃花海引進國際IP花毯帶來震撼視覺衝擊

【記者如風/臺中報道訊】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重磅登場!11月5日,市府觀旅局盛大舉辦記者會,由張大春副秘書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新社區長林淑惠,以及各區相關單位主管、新社農會代表、休閒農業協會成員、在地里長、長者及愛苗幼兒園孩童等嘉賓踴躍參與,共同揭開這場年度花海盛事的序幕,預告新社已萬事俱備,誠邀海內外遊客共赴花之約。 本屆活動以「花開三盛事」為核心,集結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三大亮點,將於1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精彩上演,為期23天的盛宴將全方位演繹山城獨特魅力。此前,主辦單位已於農業部舉辦展前記者會,三大特展亮點提前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活動核心,本屆盛會圍繞三大主軸打造沉浸式體驗:以「愛與勇氣」為主題的新社花海,用6萬株一串紅、千日紅、波斯菊等多樣草花鋪陳13.5公頃大地畫布,色彩繽紛宛如自然交響;引進國際知名IP打造的2公頃絕美花毯,將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帶來震撼視覺衝擊;更有串聯臺中、苗栗、彰化等8縣市的「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匯集「臺中領鮮」「豐味苗栗」「幸福嘉義」等特色農產品牌,讓遊客在賞花之餘暢享購物樂趣。 總面積達29公頃的展區,將自然景觀、文創藝術與在地農業深度結合,不僅是視覺與感官的雙重饗宴,更為中臺灣觀光產業注入強勁動能。11月8日起,誠邀各界遊客走進新社,在花海中徜徉、在花毯前駐足、在農展中尋味,共度充滿詩意與歡樂的美好時光!  

厦门嘉莲街道携手多方力量探路公益助残|以爱爲翼让大龄“星娃”逐光而行

萬順傳媒據台湾共工新闻社消息「记者夏娃/厦门报道」嘉莲街道陈清语主任一行调研陈岚心理谘询中心|以爱爲桥,爲大龄“星娃”拓闢公益助残新航道,11月4日上午,暖阳洒遍鹭岛,厦门市嘉莲街道主任陈清语在阳光书画院馆长罗萍的陪同下,带队奔赴辖区内陈岚心理谘询中心,一场聚焦大龄自闭症群体(“星星的孩子”)帮扶新路径的公益助残调研温情啓幕。此次调研以整合社区优质资源、织密特殊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爲核心,深度探寻机构在大龄自闭症干预康复领域的专业实践与暖心成效,爲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入注入政企社协同的新动能。 在机构负责人陈习珍的引导下,陈清语主任一行实地探访了温馨雅致的谘询室与功能多元的特色教室,认真聆听核心业务开展情况的详细彙报。谈及公益路上的暖心伙伴,陈习珍老师格外动容:“上次我回台湾期间,多亏罗萍馆长始终牵挂公益助残事业,给予中心诸多支持与关照。”她手指牆壁上琳琅满目的油画,分享了一段治癒人心的故事——经由罗萍馆长热心引荐,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熊剑忠老师爲刘梦缘提供了爲期一个月的专项艺术指导。在老师的耐心陪伴与专业引导下,梦缘用画笔勾勒心声,成功创作数十幅作品,让色彩成爲跨越沟通壁垒的桥梁,打开了与世界温柔对话的窗口。据悉,厦门陈岚心理谘询中心始终坚守“客製化干预”核心,从社交能力培养、沟通技巧提升、生活适应训练等关键维度精准发力,搭配专业心理支持与家庭指导服务,已助力数名大龄自闭症星青年逐步融入生活、绽放光彩。现场展示的鲜活案例与扎实服务数据,赢得调研团队的一致认可与高度讚誉。 深入暸解中心运作模式与梦缘的创作故事后,陈清语主任深受触动,当场爲机构发展支招:“希望你们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不妨以公益绘画工作坊爲载体,爲大龄自闭症群体搭建非语言表达的专属平台,让他们借助色彩与创意传递内心世界,更快融入社会大家庭。”她高度评价中心长期深耕大龄自闭症领域、提供专业且有温度的服务,同时爲阳光书画院及厦大艺术名师等社会力量的公益担当点赞。 “大龄自闭症群体关爱绝非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多方合力的系统工程。”陈清语主任强调,嘉莲街道将持续加大对这类专业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政府资源、专业服务、艺术力量与高校资源的跨领域深度协作,共同构筑包容友善、互助共融的社区生态。 此次调研搭建起政府、专业机构、文化单位与社会力量的多元沟通桥梁,各方凝聚共识:将以此次走访爲崭新起点,持续打磨可持续、可複製的公益合作模式,用协同之力爲大龄“星星的孩子”照亮成长征途,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关爱与支持中闪耀独特光芒。 作者: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山海同音 兩岸同心——2025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演出永春綻放融合之花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11月1日晚,"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演出"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來自臺灣、西藏、寧夏、新疆、吉林五地的殘疾人藝術家齊聚一堂,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臺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受邀助陣,以藝術爲橋,共同演繹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盛宴。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在晚會授旗儀式中接過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旗幟,成爲活動重要亮點。 本次交流演出是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會於19時30分準時開幕,永春人民會堂內座無虛席。在《白鶴雄風》的武術表演中,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永春白鶴拳的剛柔並濟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 授旗儀式凝聚兩岸共識 晚會中場舉行的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將活動推向高潮。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陳習珍作爲臺灣代表受邀上臺,鄭重接過志願服務隊旗幟。她雙手握旗,眼眶溼潤,這一刻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兩岸助殘事業共同理念的象徵。 陳習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面旗幟代表着責任與承諾,將激勵我們繼續爲兩岸殘疾人藝術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多元藝術展現融合之美 整場演出分爲"源·山海禮讚"、"緣·兩岸情深"、"圓·同心築夢"三個篇章。西藏的堆諧非遺民歌《卓姆仁青崗》、寧夏的秦腔《火焰駒·表花》選段、新疆的舞蹈《絲路花開》等節目輪番上演,臺灣藝人徐承剛演唱的《甲天拼輸贏》配以手語翻譯,充分體現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活動理念。 吉林殘聯王琦主席在觀演後深有感觸地說:"臺灣有個日月潭,吉林有個淨月潭,兩潭相映,情誼相連,我們非常願意邀請臺灣陳嵐老師一行攜手創辦兩潭音樂交流會,讓兩岸藝術之花在山水之間綻放。"吉林籍歌手王凱與嗩吶吹手張亮亮也現場表態,將正式向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發出邀約,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在吉林同臺獻藝,延續這場跨越海峽的藝術之約。 新疆昌吉州殘聯理事長阿力木在演出間隙,與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一行同遊永春山水。一行人漫步於永春的青綠景緻中,暢談兩岸文化特色與助殘心得,歡聲笑語不斷,還頻頻駐足合照,定格下兩岸同胞相知相近的美好瞬間。阿力木理事長當場誠摯發出邀請:"新疆有獨特的民族音樂與人文風情,盼陳習珍老師能帶團前來交流,讓兩岸殘疾人藝術家共奏民族團結與文化融合的樂章。" 鄉愁主題串聯情感紐帶 晚會中,鄉愁主題貫穿始終。董麗娜朗誦的《鄉愁》與臺灣嘉賓吳洪峯的情境表演相得益彰,當《一字鄉愁》的旋律響起時,不少臺胞觀衆輕聲跟唱,展現出兩岸共同的情感記憶。 陳習珍動情地說:"從《鄉愁》詩朗誦到《一字鄉愁》的演唱,每一句都觸動心靈。今晚,鄉愁不再是遺憾,而成爲連接兩岸的橋梁。" 演出在《歌唱祖國》的合唱中圓滿落幕。劉夢緣、張揚任與兩岸藝術家們相互擁抱、交換聯繫方式,約定繼續推動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在永春這個有着"永遠春天"美好寓意的地方,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