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琪接掌理事長 台灣新住民協會展新局
【記者 蜀女 台中報導】
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近日順利完成第三屆理監事改選。在眾多優秀人選中,徐雅琪以高票當選新任理事長,充分展現會員對她領導能力的肯定與期待。
徐雅琪理事長曾服役職業軍旅十年,個性正直、堅毅,外表剛強卻內心溫暖,長期投入公益領域,關懷自閉症兒童、推動反毒教育、支持新住民家庭、關懷高齡社區居民,並擔任圖書館故事媽媽等角色,展現無私奉獻的精神。
她表示,能加入協會並承擔理事長一職,來自與創會長陳習珍女士的深厚緣分。陳女士以其溫柔堅定的愛心,成為許多新住民與弱勢族群的依靠,也深深啟發了她繼續傳遞這股溫暖與力量。
「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仍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未來將以謙卑之心與團隊攜手,讓協會更加茁壯,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徐雅琪表示。
本次當選理監事名單如下:理事長:徐雅琪、副理事長:吳碧雪、常務理事:吳慧娟、理事:陳令婕、王敬儀、廖志達、陳睿凱、高子羚、唐瑞、陳錫平、高琴、劉夢緣、陳柏颖、張又芳、常務監事:周萍、監事:賈正芳、劉俊芳、呂廷惠、莊千慧等。
新一屆團隊將持續深化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推動新住民的融合與成長,並以愛與行動,開創更溫暖、充滿希望的新局。
台灣女神生日 縣長許淑華感謝媽祖庇佑眾生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生日,各地媽祖廟張燈結彩、演戲,慶祝媽祖生。南投縣長許淑華昨(20日)到名間朝聖宮、竹山連興宮、南投市新興宮參拜,祈求國泰民安。
許縣長表示,天上聖母媽祖是台灣女神,受到大家敬愛,信眾虔誠禮拜,媽祖聖誕日,各地媽祖廟非常熱鬧,感謝媽祖扶持,庇佑平安。許縣長上午偕同立委游顥、縣議員林儒暘、張秀枝等人,先到名間朝聖宮參拜,受到香客歡迎。
朝聖宮內供奉開基軟身媽祖,是名間重要信仰中心。許縣長表示,媽祖信眾多,生日這一天,朝聖宮舉辦祝壽福宴慶典等活動,答謝媽祖,縣府也感謝朝聖宮推動宗教文化的用心。朝聖宮主委沈順水則表示,許縣長重視環保,感謝縣府投入經費,興建朝聖宮環保爐。
隨後,許縣長前往竹山連興宮媽祖廟祝禱,立委游顥、縣議員蔡孟娥也到場參拜。連興宮是南投縣歷史最久的媽祖廟,為慶祝媽祖生日,連興宮前搭棚演布袋戲,廟內有國樂演奏,一連五天舉辦法會等活動。許縣長感謝連興宮的努力,各項宗教科儀及活動,都十分莊嚴,相信在媽祖庇佑下,竹山及南投縣民都可以平安、順利,鄉親賺大錢。
此外,中和國小學生許韶玲參加全縣英語文競賽獲獎,許縣長特別在獎狀上簽名,並書寫「品學兼優」,用以鼓勵學生,成為參拜媽祖活動插曲。
許縣長及立委游顥等人,中午左右也到南投市新興宮參拜媽祖,新興宮媽祖是彰化南瑤宮分靈,香火鼎盛;配合媽祖生日,許縣長贈匾「慈澤新興」,祈求國泰民安;包括南投市長張嘉哲、縣議員張婉慈、林儒暘也到場感謝媽祖護佑眾生,大家平安。
中油公司液化天然氣工程處 辦理「採購履約中的圖利風險及相關案例分析」專題講習
【記者 劉婷 台中報導】
為強化同仁的廉潔意識與法令遵循觀念,台灣中油公司液化天然氣工程處(以下簡稱液工處)於114年4月18日舉辦廉政專題講習,由副處長李瑞堂親自主持,特別邀請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陳君瑜擔任講座,講授「採購履約中的圖利風險及相關案例分析」。課程透過實務案例剖析與偵辦經驗分享,協助同仁深化法紀觀念,進一步培養機關廉潔與效率並重的良好文化。
李瑞堂副處長表示,液工處肩負國內天然氣接收站等重大能源工程興建任務,其工程品質與執行效能不僅攸關國家整體能源政策的推動,也深切影響全民的日常生活。他強調,同仁在面對重大工程履約管理時,應以正確的法令認知為基礎,結合專業技能,確保政府交付的重大能源建設任務順利推展,並同步營造公司樹立「廉安」企業形象。
本次講習特聘陳君瑜檢察官,以其豐富實務經驗,針對圖利罪構成要件、公務員採購履約過程中高風險缺失態樣、廠商常見違法行為類型以及貪污治罪條例與刑法中偽造文書相關罪名等議題進行深入解析,提醒同仁依法行政、謹慎履職。
另為呼應「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本處主辦政風於課程開始前播放法務部與知名插畫品牌「柴語錄」合作製作的反詐騙宣導影片,並由陳檢察官依據法務部本(114)年度反詐騙宣導計畫進行反詐騙宣導,以提高同仁「防詐免疫力」,建構同仁「識詐防護網」,講習過程中,陳檢察官穿插有獎徵答與互動問答環節,課程氛圍熱絡、生動有趣,獲得與會同仁一致好評。
閩台攜手點亮星光 自閉症公益音樂晚會溫暖舉行 幫助特殊群體走向未來
【記者 蜀女 福建報導】
2025年4月13日,由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服務服務中心及多個兩岸公益與康復機構共同主辦的「廈台自閉症交流會暨關愛特殊群體公益慈善音樂晚會」在廈門溫暖舉行。本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台灣、山東、天津、廣東、江西等地的專家、家長與志願者,透過藝術與交流為自閉症群體搭建愛與理解的橋樑。
由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公益服務中心主辦,平潭兩岸圓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由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潭經貿文化協會、閩台數藥醫學研究院、院門門市四院心理諮詢中心、平潭經貿文化協會、閩台數藥研究院、法門門市大院花神院神教中心、平暉綜合神草中心,鼓藝運動協會台南市體育總會-龍獅藝陣委員會、台灣夢起飛樂團、國際獅子會300C-1區台灣台中市德馨獅子會、國際獅子會300C-3區台灣台中市快樂獅子會、嬅藝歌唱演藝經紀有限公司、廈門遨遊記縣旅行社、江西玉山文化有限公司聯合中心旅遊有限公司聯合中心旅遊有限公司。廈門衛視、海峽導報、台灣國際新聞視角報社、台灣萬順傳媒報社、台灣前傳媒報社、台灣八方新聞、台灣e郵報等媒體支持。
活動中,來自台灣的公益人士、兩岸著名親子專家、兩岸孤獨症特教領域專家、台灣十大傑出媽媽得主陳習珍,老師發表感人致詞,強調自閉症不只是兒童階段的挑戰,更是終身性的康復需求,需要社會在篩查、教育和就業等方面形成系統支持。她呼籲社會各界從理解、給予機會、積極參與三方面出發,共同為自閉症孩子創造「幼有所學、青有所為、老有所依」的完整照顧體系。
活動現場同步啟動「閩台關愛孤獨症兒童家庭指導中心」籌備儀式,將結合兩岸資源,推動專業培訓、融合教育與家庭支持,為自閉症家庭提供更全面服務。此外,特別舉辦了電影《慢半拍的鋼琴公主》的啟動儀式,該片取材自陳習珍與其女兒被譽為「台灣鋼琴公主」的劉夢緣——的真實故事。
劉夢緣原為重度自閉症兒童,曾被醫生判定終生無法開口說話,母親陳習珍在患癌期間仍不放棄,通過藝術與自然療育,陪伴女兒逆轉人生,不僅打破預言,更創辦「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幫助千餘個特殊家庭重燃希望。該電影的拍攝將向社會呈現一段歷經20年奮鬥的母女傳奇,也將進一步提升大眾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注與理解。
晚會上,來自兩岸的「星星的孩子」同台演出,以音樂、畫作與舞蹈,展現特殊孩子的潛能與純粹感動。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場面溫馨動人。陳習珍老師表示:「我們堅信,以慈善為紐帶,以專業為支撐,閩台的合作將助力更多‘星星的孩子’跨越障礙,在包容社會的星空下閃耀光芒。」
本次活動不僅是公益的具體行動,也像徵著兩岸攜手在特殊教育與融合社會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攜手社區雙連埤復育衛星濕地 中華青鱂野放重現生命力
【記者 山風 宜蘭報導】
宜蘭雙連埤早期因為有諸多珍稀水生動植物生育棲息,因而由宜蘭縣政府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然而因外來種魚類入侵以及周邊慣行農業影響,埤塘中部分物種已不復存在。由於入侵種移除與水體污染改善難以立即奏效,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年結合在地農民,積極在雙連埤周邊引水將旱田回復為水田,建立衛星濕地,已新增5.88公頃湛水面積。20日並與中央研究院將合作復育的2000隻中華青鱂野放至由在地農友復育的水田濕地,希望先建立穩定的衛星族群,再逐漸拓展至雙連埤埤體水域。
中華青鱂是臺灣原生淡水魚,俗稱稻田魚,棲息於稻田、溝渠、湖泊等低海拔緩流或靜水水域,對水質有一定要求,且對農藥極為敏感。過去曾廣泛分布於臺灣中北部,是農田生態系代表物種之一。然而受到外來種入侵、水污染及棲地破壞等影響,一度被認為在台灣已滅絕超過40年。直至81年,才在雙連埤重新發現原生族群,但由於外來入侵種食蚊魚(俗稱大肚魚)會捕食中華青鱂的魚苗或魚卵,加上棲地水質污染,使雙連埤中華青鱂原生族群逐面臨威脅。
林業保育署於112年起,委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黃世彬進行中華青鱂調查及復育,發現雙連埤地區仍殘存數個中華青鱂原生族群,研究團隊選擇其中遺傳多樣性最高的族群作為種源,在人工環境下繁殖出2000隻健康的中華青鱂個體,再經過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疾病檢測無虞後,野放至在地友善農友近年復育的友善水田,希望能重現雙連埤中華青鱂族群的生命力。
林業保育署表示,此次雙連埤的中華青鱂復育專案,歷經五年的社區保育推動過程,尋求多位在地農友合作,將已陸化的草生旱地重新引水,營造成適合中華青鱂棲息繁衍的水田濕地。其中在地農友簡奉如長期關注雙連埤地區的自然生態,獲悉林業保育署在主埤周邊復育擴大濕地環境的構想後,立即投入復耕水田的行動。他採用無農藥、無化肥的耕作方式,面積已達4.2公頃,除了生產名為「簡單米」的友善稻米,他的水田也成為中華青鱂的良好棲地,為復育計畫提供了最佳的野放基地,兼顧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
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也補充說明,為執行擴大雙連埤主埤周邊濕地面積,增加湛水生態環境的任務,自109年起即積極尋求在地居民共同合作,推動雙連埤周邊水田溼地棲地營造,並藉由工作假期修復古水圳,搭配引水工程從揀水溪以管流方式引水挹注,作為雙連埤周邊溼地復育的補充水源,以減緩溼地陸化;110年起更透過「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補助願意參與的友善農民,113年已有14位在地農友投入,湛水及友善農作面積已擴大至5.88公頃,建構三生一體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里山環境。
林業保育署強調,國內水稻田環境常因休耕導致長時間無水,且水田間之聯通性差,難以找到適合中華青鱂的棲地。因此水田溼地棲地營造是本次中華青鱂復育工作的重點任務,除了作為中華青鱂的庇護所,亦可透過聯通水道讓中華青鱂自然補充至粗坑溪中,成為中華青鱂重返雙連埤野地的種源中心。未來期能提高雙連埤中華青鱂逐漸基因單一化的族群遺傳多樣性,藉此建立數量多而穩定的族群。後續也將妥善維護與在地居民好不容易建立的夥伴關係,持續深化社區保育,與農友共同監測生態和巡護復育濕地,維護雙連埤及其周邊衛星濕地的生態環境。
日月潭泳渡成水上嘉年華 前總統馬英九建議將活動提升至年度盛事
【記者 劉婷 南投報導】
2024年9月15日,日月潭迎來第42屆萬人泳渡活動,吸引了22,606人參與,分為1,869隊伍。此次活動不僅有來自38國的365位國際人士參加,更為中秋節前夕的日月潭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彷彿成為一場水上嘉年華會。
前總統馬英九第11次參加日月潭泳渡活動,他笑言自己是唯一「下水的貴賓」,並表示日月潭泳渡已成為南投縣的知名活動,也是台灣的重要象徵。馬前總統回顧2002年首次參加泳渡時自己52歲的情景,感慨今年已74歲,時間過得如此迅速。
馬前總統指出,日月潭每年僅舉辦一次泳渡,實在是「暴殄天物」,建議能在六月或七月增加一次活動。他強調,隨著泳渡活動規模的擴大,應該邀請來自各縣市及國際的重要人物參與,讓更多人見識南投的美麗,從而創造更好的紀錄。
南投縣長許淑華接受訪問時表示,媒體報導此次為馬前總統「最後一游」,但她已經力邀馬前總統未來仍可擔任嘉賓。許縣長指出,馬前總統是泳渡活動的重要人物和靈魂指標,儘管75歲以上參加活動存在保險限制,但未來仍會通過領游等方式邀請他參與。此外,縣府計劃邀請總統賴清德、立法院長韓國瑜、台北市長蔣萬安及各縣市長一同參加日月潭泳渡,將其打造成年度盛事。
對於馬前總統建議增加泳渡次數,許縣長表示,考量水溫和氣候等因素,需與相關單位深入研究,以確保救護體系能夠應對。明年,南投縣還將爭取2025 FINA世界馬拉松游泳系列賽及AASF亞洲公開水域游泳錦標賽在日月潭舉辦,以提升南投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開學季到來 馬公警前進澎科大校園交通安全宣導
【記者 山風 澎湖報導】
9月份為交通部訂定之交通安全月,更適逢大學開學季,為強化年輕學子的交通安全觀念,馬公分局特別派員至最近剛開學的澎湖科技大學進行校園交通安全宣導,針對交通事故常見肇事因素分析及說明機車防禦駕駛的技巧,並灌輸大學生交通安全觀念。希望藉由宣導讓大學生能很快地清楚了解交通安全月主題「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的正確觀念,一同響應交通安全月,守護路口安全。
經馬公分局統計,交通事故肇事因素多為未注意車前狀態以及未依規定讓車,因此透過簡報說明各種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肇事因素,並配合防禦駕駛的觀念,提醒學生們行駛於道路要隨時觀察路況,預測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而採取預先防禦措施,同時配合今年交通安全月的宣導主題,透過簡單的宣導標語提醒大學生支道禮讓幹道、保持行車安全距離、禮讓行人等交通安全規定宣導。
澎科大學生上下學多以機車作為主要代步工具,有時疏於警覺性與危機意識,發生交通事故。希望透過持續的交通安全宣導,讓出外求學的莘莘學子能夠建立安全駕駛觀念,盼有效降低年輕族群交通事故發生,馬公分局也將持續與轄區各機關、學校合作,深入各階層宣導,以防制交通事故發生。
廈門迎來首屆投資貿易對接交流會 跨界合作推動大健康與文旅產業發展
【記者 陳嵐 廈門報導】
2024年9月13日,廈門——首屆廈門投資貿易對接交流會於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九八」投洽會)上成功舉行。本次交流會吸引了大健康及文旅產業的眾多企業參與,包括世界中醫協會主席李民欽、瑞士武壇總會長彭雪人、國際武術協會副主席高顯峰、廈門市婚禮旅遊協會會長吳擁軍、廈門市科學養生協會會長黃金菊,以及中華兩岸和平網總策劃林建忠、世界吳氏宗親總會會長吳國榮、原廈門農業局處長謝永剛、原廈門市文旅局鄢飛處長、原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會員組織部部長譚元生、廈門市科學養生協會監事長週麗紅等近兩百位業界人士共同出席了此次盛會。
本次交流會以大健康及文旅產業為主題,內容涵蓋專案推廣、論壇對話和洽談交流等多個環節,旨在促進資訊共享及市場活躍度,為企業和投資商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平台。廈門,憑藉其獨特的海峽地理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繼續在商貿服務及全球投資貿易橋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中國「健康中國2030」發展計畫的推進,大健康領域的多產業蓬勃發展,創新健康產品和文旅康養服務產業也在不斷擴張。此次交流會充分依托「九八」投洽會的優勢平台,為大健康及文旅產業的企業和投資商開闢了新的資訊資源和合作夥伴通道。
此次交流會由金廈資本、廈門市婚慶旅遊協會、廈門市科學養生協會聯合主辦,廈門利他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吉汽車裝備有限公司協辦,北京功夫福龍文化院、廈門市婚慶旅遊協會文旅康養專委會、福建利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利他健康聯盟)、廈門一城萬合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愛幸福(廈門)文創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此外,廈門市婚禮旅遊協會文旅康養專委會在活動當天還舉行了啟動儀式,進一步推動了文旅康養產業的發展。
福建利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利他健康聯盟)在現場與十多家企業簽署了商家聯盟協議,簽約企業包括Eagle Eye鷹視力眼訓中心、漳州澳羚牧業有限公司、福建嘉寶果酒業有限公司等。此外,首批顧問團隊也正式成立,李民欽主席為顧問頒發了榮譽證書,吳擁軍和黃金菊會長則為參與活動的貢獻企業頒發了紀念證書。
交流會的亮點還包括人文投資者、生命覺醒禪育師、高維度策略指導投資顧問張文君帶來的茶道演示。在答謝晚宴上,吳擁軍和黃金菊會長為首批文旅康養委員會成員頒發了聘書,聘請林建忠為委員會主任,李志強為副主任,徐小龍為副秘書長,其他委員包括陳桂蘭、李子秀、鐘點通、林健輝。兩大協會將在婚慶、旅遊和養生行業相融合,致力於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繁榮發展,宣傳和普及健康知識,提高養生健康意識,推廣健康技術,並為優質企業提供品牌宣傳、項目對接、商品推廣及合作服務,助力健康產業的發展。
隨著「九八」投洽會的圓滿舉行,本次交流會成功催生了具有廈門地方特色的服務品牌——廈門投資貿易對接交流會。根據計劃,主辦單位將每年在廈門舉辦兩屆交流會,充分發揮廈門的多項獨特優勢,舉辦不同專題產業對接活動。
2024竹塘米Bonjour 法式米食饗宴9/28竹塘慈航宮登場
【記者 劉夢緣 彰化報導】
竹塘鄉農會為推廣「竹塘米」,特邀請新天地餐飲集團-彰化唯愛庭園主廚,以竹塘米為基底,把竹塘米、竹塘洋菇及竹塘蛋等食材做出法式米食料理新創意,開創米食新吃法。12日在彰化市唯愛庭園餐廳舉辦「竹塘米Bonjour 法式米食饗宴」記者會,彰化縣長王惠美應邀與會,竹塘鄉農會常務監事陳森麟、總幹事詹光信等人共同行銷推廣,邀請全國鄉親9月28日到竹塘慈航宮參加「113年農業推廣成果展暨竹塘米系列產品行銷活動」,選購最優質的在地農特產及品嚐米食新饗宴。
王縣長表示,竹塘鄉農會發揮巧思,開發米冰棒、米餐包、米乳酪、米排餐等創意料理,積極推廣竹塘飄䅨米,將在9月28日於竹塘慈航宮活動中心舉辦「113年農業推廣成果展暨竹塘米系列產品行銷活動」,現場備有1,200份法式米食饗宴餐盒要讓大家品嚐。這次更與慈善公益合作,推出每份1,688元,共150份法式米食餐點供民眾訂購,還有驚喜好禮包組合讓民眾帶回家,且農會將把每份訂餐收入捐688元給喜樂愛加倍庇護工廠,價值超過3千元,竹塘盛產稻米、洋菇、雞蛋,歡迎大家利用機會來竹塘一遊,嚐米食欣賞竹塘田野風光,吃在地、享當季的各項優質農產品。
竹塘鄉農會總幹事詹光信表示,竹塘鄉農會持續努力,找回吃米的人,不論是從稻米培育、品質管控都嚴格把關,希望能將最好吃的竹塘米呈現給國人享用,這次活動邀請新天地餐飲集團-彰化唯愛庭園主廚來設計法式米食饗宴,將米食料理更加精緻化,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以及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協助推廣行銷,號召中彰投觀光店家來享用法式米食饗宴,希望能把竹塘米推銷到中彰投觀光店家,讓竹塘米的銷售力道更大更加深遠,歡迎全國鄉親來竹塘慈航宮參加,現場還備有1,200份法式米食饗宴餐盒要讓大家品嚐,更提供米漿及竹塘鄉家政班創意料理。
交通部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曹忠猷表示,觀光就是要有吃又有玩,竹塘鄉農會用心栽種優質竹塘米來榮耀台灣,推廣在地特色,讓國內外遊客來體驗竹塘米,並聯合中彰投地區的餐廳及飯店一起來推廣,讓遊客把竹塘米帶回家,期能帶動觀光產業的發展。
與會貴賓還有立法委員謝衣鳯、交通部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曹忠猷、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場長楊宏瑛、農糧署中區分署長徐煇妃、彰化縣農會總幹事張建豐、線西鄉農會總幹事王嘉琪、和美鎮農會總幹事謝燕如、永靖鄉農會總幹事陳翠玲、二林鎮農會總幹事邱士平、大城鄉農會總幹事蔡南輝、員林市農會總幹事黃豐盛、溪州鄉農會總幹事彭顯賦、彰化市農會總幹事白閔傑、田尾鄉農會總幹事吳政憲、社頭鄉農會總幹事蕭良珍、芬園鄉農會總幹事黃翊愷、鹿港鎮農會總幹事梁竣傑、田中鎮農會總幹事張瑞欣、埔心鄉農會總幹事張旗聞、花壇鄉農會總幹事顧碧琪、秀水鄉農會總幹事吳明信、溪湖鎮農會總幹事陳金源、伸港鄉農會總幹事楊忠諺、埔鹽鄉農會總幹事楊鶉禎、縣政顧問葉其昌、縣政顧問戴孟書、各級民意代表與地方仕紳。
「月是故鄉明」2024兩岸(自貢)中秋聯誼晚會盛大啟幕
【記者 劉婷 綜合報導】
2024年9月7日,隨著中秋佳節的腳步臨近,瑞祥大酒店迎來了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月是故鄉明·豆花心連心」暨2024兩岸(自貢)中秋聯誼晚會。本次活動為期七天,於富順正式拉開序幕。
活動吸引了來自兩岸的學子及自貢的常住臺胞共計百餘人參與,他們在「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大陸燈城」的文化氛圍中,深入體驗了兩岸的文化底蘊,進一步增強了兩岸的文化認同。出席活動的有省臺辦副主任劉浩、自貢市政府副市長陳張銘、富順縣委書記楊斌,以及臺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創會長陳習珍等嘉賓。
9月7日上午,兩岸100餘名學子在富順文廟舉行了「追思萬世先師·共續同胞親情」祈學活動。學子們身著傳統服飾,祭拜先師、擊鼓明志、頌讀《大學》,以傳統的儀式向中華文化的至聖先賢表達敬意。此活動不僅促進了兩岸學子的文化傳承,也加深了兩岸間的深厚情誼。
晚會上,省臺辦副主任劉浩致辭指出,兩岸交流合作發展是主流民意,希望臺灣同胞多來大陸、多來四川參訪交流,共享大陸發展進步成果。他鼓勵更多臺商和臺青來到大陸、四川投資創業,築夢圓夢,攜手創造中華民族的輝煌未來。
富順縣委書記楊斌在致辭中,介紹了富順「千年古縣」、「才子之鄉」、「豆花之城」的豐厚人文底蘊和獨特地方特色。
晚會中,來自臺灣的富順籍母親陳習珍成為特別的亮點。28年前,她遠嫁臺灣,面對喪偶和疾病等困難,依然以無私和深沉的母愛撫養女兒成人。她在家鄉富順多次開展愛心公益活動,為富順與臺灣搭建了友誼的橋梁。她表示,希望兩岸能多多融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共同發展、互惠互利,攜手共進。
晚會上,每一個節目都彷彿是一座友誼的橋樑,使兩岸同胞的心緊緊相連。來自臺中市華德福大地實驗學校的王同學在首次來到大陸時表示,他被大陸的發展繁榮和同胞的熱情善良所深深打動。晚會在兩岸齊聲合唱《我們都是一家人》中圓滿結束,大家依依惜別,期待來年再聚。
在晚會表演中,陳習珍的女兒劉夢緣帶來了一曲《小城故事·南海姑娘》,她用優美的歌聲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祝福。
此外,兩岸青年學子還開展了「結對子」交流活動,互相學習借鑑兩岸豆花製作技藝,體驗磨豆子、瀝豆漿、點豆花的全過程,參觀非遺曬醋和古法釀酒等傳統工藝,品嚐「鹽幫」特色菜系,感受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共同體會「味同源、食同根」的文化傳承。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參訪團還將參觀自貢恐龍博物館、鹽業歷史博物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地,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