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
敦煌健行、輕體營、公益班 三大專案簽約亮相
【記者 劉夢緣 廈門報導】
2025年8月27日,由廈門市婚禮旅遊協會文旅康養專委會主辦的「社團戰略聯合賦能計畫啟航發布會暨TA文化傳承大使授牌儀式」圓滿舉行。活動匯聚世界中醫協會主席李民欽、瑞士武壇總會長彭雪人、廈門市婚慶旅遊協會會長吳擁軍、兩岸健康產業聯盟代表林建忠(廈門市婚慶旅遊協會會長、文旅康養專委會主任,兼廈門市科學養生協會執行會長)等兩岸領袖與嘉賓,共同見證三大社團戰略聯盟啟動,為文旅康養與婚禮旅遊注入新動能。
會議由主持人李夢雅揭幕,並邀請彭雪人帶來健康產業專題分享,深入剖析跨界融合趨勢,現場反響熱烈。隨後升旗儀式莊嚴進行,標誌活動正式開幕。
致辭環節中,多位協會與企業代表闡述發起初衷,強調以婚慶旅遊為核心,連結康養、農業、教育等多領域資源,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嘉賓們一致認為,三大落地計畫將成為跨界合作的重要橋樑:
一 敦煌戈壁健行挑戰賽:融合戶外體驗與文旅精神,展現堅韌力量。
二 愛的恩典旅修輕體營:提供沉浸式身心療癒體驗,呼應康養定位。
三 古田心塾公益班:以公益教育培育人才,賦能企業與文化傳承。
簽約完成後,專案代表進行詳細推廣說明,強化產業鏈合作基礎。隨後,TA文化傳承大使授牌儀式舉行,林建忠主任為多位代表頒授榮譽,肯定其在文化推廣上的貢獻。
此次大會以「資源整合、產業協同」為核心,不僅搭建起文旅康養與婚禮旅遊跨界合作的新平台,也在文化傳承與人才培育上奠定深遠基礎。活動凝聚百位嘉賓智慧,為廈門及兩岸相關產業注入全新活力。
穿越國界的華服之美 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記者 劉夢緣 綜合報導】
近日,中國旗袍文化推廣者余淑琴的旗袍作品入選北京地鐵《藝脈傳承》主題巡展,於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等七條線路同步展播。她透過流動的藝術形式,向公眾展現傳統服飾的當代生命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身為「中國旗袍大使」「中華文化大使」,余淑琴深耕旗袍文化領域逾三十年,兼任世界紀錄認證官、世界和平親善會理事長、廈門中粟傳媒董事長等多重身份,被業界譽為「百變旗袍女神」。她以「365天著旗袍」的生活實踐,將旗袍從單純的服飾符號昇華為深具文化內涵的載體。
2016年,英國世界紀錄認證總部破例允許她穿著旗袍執行認證工作,打破傳統制服的既定規範;2018年,她更身著華麗旗袍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螢幕,向世界展示中國華服的獨特美學與文化張力。
同年4月,余淑琴於台灣發起成立「世界和平親善會」,邀請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擔任榮譽理事長,藉由旗袍作為文化媒介,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她長年穿梭海峽兩岸,策劃「行走的文化藝術」系列活動,將旗袍文化與非遺傳承、經貿互動相結合,廣受好評,被譽為「海峽兩岸的旗袍使者」。
余淑琴發起的「世界郵票上的傑出華人」、「紐約時代廣場專題展播」等國際文化項目,成功突破地域與文化藩籬,讓旗袍走向全球,實現跨文化的深度交流與傳播。
此次北京地鐵巡展中,余淑琴的旗袍作品以「傳統紋樣的創新表達」為核心,巧妙融合宋錦、盤金繡等非遺技藝於現代旗袍設計中。不僅保留龍鳳呈祥、海水江崖等經典紋飾,亦透過幾何剪裁與抽象配色回應當代審美。正如她所言:「旗袍不僅是衣袂翩躚的美,更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文化脈絡。」
巡展期間,不少乘客駐足拍照,留下深刻印象。有市民表示:「在通勤的路上邂逅傳統美學,這樣的文化推廣方式既鮮活又感人。」
從紐約時代廣場到北京地鐵長廊,余淑琴以旗袍為筆,書寫中華文化的當代表達。她始終秉持「以柔美的力量推動和平」的信念,讓旗袍成為串聯兩岸、對話世界的文化橋梁,為非遺傳承與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兼具溫度與深度的實踐典範。
閩台攜手點亮星光 自閉症公益音樂晚會溫暖舉行 幫助特殊群體走向未來
【記者 蜀女 福建報導】
2025年4月13日,由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服務服務中心及多個兩岸公益與康復機構共同主辦的「廈台自閉症交流會暨關愛特殊群體公益慈善音樂晚會」在廈門溫暖舉行。本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台灣、山東、天津、廣東、江西等地的專家、家長與志願者,透過藝術與交流為自閉症群體搭建愛與理解的橋樑。
由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公益服務中心主辦,平潭兩岸圓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由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潭經貿文化協會、閩台數藥醫學研究院、院門門市四院心理諮詢中心、平潭經貿文化協會、閩台數藥研究院、法門門市大院花神院神教中心、平暉綜合神草中心,鼓藝運動協會台南市體育總會-龍獅藝陣委員會、台灣夢起飛樂團、國際獅子會300C-1區台灣台中市德馨獅子會、國際獅子會300C-3區台灣台中市快樂獅子會、嬅藝歌唱演藝經紀有限公司、廈門遨遊記縣旅行社、江西玉山文化有限公司聯合中心旅遊有限公司聯合中心旅遊有限公司。廈門衛視、海峽導報、台灣國際新聞視角報社、台灣萬順傳媒報社、台灣前傳媒報社、台灣八方新聞、台灣e郵報等媒體支持。
活動中,來自台灣的公益人士、兩岸著名親子專家、兩岸孤獨症特教領域專家、台灣十大傑出媽媽得主陳習珍,老師發表感人致詞,強調自閉症不只是兒童階段的挑戰,更是終身性的康復需求,需要社會在篩查、教育和就業等方面形成系統支持。她呼籲社會各界從理解、給予機會、積極參與三方面出發,共同為自閉症孩子創造「幼有所學、青有所為、老有所依」的完整照顧體系。
活動現場同步啟動「閩台關愛孤獨症兒童家庭指導中心」籌備儀式,將結合兩岸資源,推動專業培訓、融合教育與家庭支持,為自閉症家庭提供更全面服務。此外,特別舉辦了電影《慢半拍的鋼琴公主》的啟動儀式,該片取材自陳習珍與其女兒被譽為「台灣鋼琴公主」的劉夢緣——的真實故事。
劉夢緣原為重度自閉症兒童,曾被醫生判定終生無法開口說話,母親陳習珍在患癌期間仍不放棄,通過藝術與自然療育,陪伴女兒逆轉人生,不僅打破預言,更創辦「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幫助千餘個特殊家庭重燃希望。該電影的拍攝將向社會呈現一段歷經20年奮鬥的母女傳奇,也將進一步提升大眾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注與理解。
晚會上,來自兩岸的「星星的孩子」同台演出,以音樂、畫作與舞蹈,展現特殊孩子的潛能與純粹感動。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場面溫馨動人。陳習珍老師表示:「我們堅信,以慈善為紐帶,以專業為支撐,閩台的合作將助力更多‘星星的孩子’跨越障礙,在包容社會的星空下閃耀光芒。」
本次活動不僅是公益的具體行動,也像徵著兩岸攜手在特殊教育與融合社會上的另一個里程碑。
泰安書畫家捐贈作品 以筆墨傳遞對星星孩子的關愛
【記者 劉婷 山東報導】
2025年4月2日,適逢第18個國際自閉症關愛日,由泰安市殘聯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辦的「海峽兩岸孤獨症家庭融合康復教育論壇」在泰山飯店隆重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台灣知名融合康復教育專家、非凡母愛得主陳習珍會長,攜其女兒、素有「鋼琴公主」之稱的劉夢緣進行主題分享。論壇透過藝術展演、經驗交流與公益互動等形式,展現兩岸攜手推動孤獨症群體社會融合的實踐成果,為特殊家庭注入溫暖與希望。
音樂跨越海峽 藝術療癒心靈
活動亮點之一,是劉夢緣與泰安優秀孤獨症青年朱浩瑞攜手演繹鋼琴協奏曲——《跨越山海的鋼琴對話》,以悠揚琴聲架起心靈橋樑。此外,山東農業大學「天使之翼」合唱團、泰山福星家園「星光公益」藝術團,與孤獨症兒童共同呈現歌舞、朗誦等融合節目,展現藝術的療癒力量。現場,泰安多位愛心書畫家捐贈30餘幅書畫作品,以筆墨傳遞關愛,詮釋「融合春天」。
專業分享:愛與科學共築未來
論壇中,陳習珍會長以《用愛與科學照亮孤獨症家庭的未來》為題,結合自身陪伴孤獨症孩子成長的經驗,分享台灣在融合教育、康復技術及家庭支援方面的最新進展。她強調:「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呼籲父母以積極心態接納孩子特質,並運用科學干預方法,同時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其真摯的案例剖析與實操建議,為與會家長點亮希望,指引方向。
兩岸攜手 共促融合發展
國際自閉症關愛日由聯合國於2007年設立,旨在提升社會對孤獨症的認知與包容。近年來,泰安市積極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已建成十餘所定點康復機構,並推動「星空計劃」等公益項目,累計為千餘名孤獨症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本次論壇標誌著魯台兩地首次圍繞孤獨症康復教育進行深度交流,為未來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有愛不孤獨」共同守護「星星的孩子」
「融合不是單向的遷就,而是全社會共同創造的包容生態。」陳習珍會長在閉幕致辭中表示。與會家長紛紛感言,此次活動不僅拓寬了康復視野,更感受到兩岸攜手守護「星星的孩子」的溫暖力量。論壇最終在《感恩的心》的全場合唱中圓滿落幕,共同詮釋「有愛不孤獨」的永恆主題。
兩岸民俗文化運動會 籌備進展順利
【記者 蜀女 綜合報導】
在陽光明媚的早晨,九天智研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許大有率領林建秝副院長、堪輿地理風水大師林澤增、中醫師吳承甫以及陳東風,一同踏上促進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行程。
首站來到南鎮宮,受到管委會主任紀乃步與村書記紀振露的熱情接待。雙方就舉辦兩岸民俗文化運動會及共同祭拜活動深入交流,紀振露分享南鎮宮在民俗文化傳承上的經驗,對推動文化交流表現濃厚興趣,討論氣氛熱烈,思維火花四溢。
隨後一行人前往長泰區岩溪鎮,參訪高瀨村的保生大帝石雕園。村書記吳金華親自接待,帶領參觀精美的石雕藝術,每尊雕像皆栩栩如生,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吳書記細說保生大帝的傳說與民俗故事,增進大家對這一文化符號的認識。參訪結束後,眾人在石雕園合影留念。
接著抵達定應宮進行莊嚴的祭拜儀式,感受傳統文化的神聖氛圍。福建關帝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蔡清龍及楊道長等人也在此會合,彼此分享文化傳承的經驗,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情誼。
最後,團隊來到岩溪寶龍健康小鎮參觀,欣賞融合康養理念、自然風光與民俗文化的獨特設計。大家討論如何將民俗文化與現代康養產業結合,探索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此次行程成果豐碩,不僅為未來舉辦兩岸民俗文化運動會和共同祭拜活動奠定堅實基礎,更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注入新動力。
陳嵐老師受邀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2025年職業發展新春座談會/精彩分享獲得熱烈的掌聲與讚譽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道】
2025年2月19日下午,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在廈門市湖濱東路6號華龍大廈1203御學堂隆重舉辦了“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職業發展座談會(廈門站)”。此次座談會匯聚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心理諮詢師協會個人會員及會員單位代表,共同探討職業發展新機遇,分享行業經驗,旨在推動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蓬勃發展。
本次座談會由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社會服務心理機構工作委員會籌備組組長張耀坤老師擔任召集兼主持人。會議伊始,張副會長對各位參會人員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會議的主題和目的。他強調,當前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會員和會員單位之間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面對挑戰,抓住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座談會特別邀請了多位神祕嘉賓蒞臨現場指導。其中,不僅有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長羅勝發的出席,還有廈門市愛恩投資集團董事長吳痕、廈門市教育局教科院教科室原主任高思崗等行業內外知名人士的參與。他們的到來爲座談會增添了更多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同時也爲參會人員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思考空間。
在座談會上,備受矚目的嘉賓之一是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的創辦人——陳嵐老師。陳嵐老師不僅擁有多項專業資質,還在心理諮詢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成功案例,尤其在特殊兒童康復方面有着卓越的貢獻。她圍繞自己的經營目標、項目、運營策略與困擾、合作需求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分享了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在心理諮詢領域的創新實踐和顯著成效。陳嵐老師的分享贏得了在場參會人員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讚譽。
此外,其他嘉賓也結合當前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對參會人員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精彩點評。他們鼓勵大家要敢於創新、勇於實踐,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爲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整個座談會氣氛熱烈、互動頻繁。參會人員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座談會,他們不僅加深了對彼此的暸解和認識,還收穫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啓示。他們將繼續保持密切聯繫和合作,共同推動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爲人民羣衆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心理諮詢服務。
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座談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各位參會人員的積極參與和支持。未來,協會將繼續加強會員和會員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爲會員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和更多的發展機會。
此次“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職業發展座談會(廈門站)”的成功舉辦,不僅爲心理諮詢師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更爲推動福建省社會心理服務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我們相信,在福建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的引領下,福建省社會心理服務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
平潭綜合實驗區兩岸家園扶貧助殘公益服務中心
帳號:407875611917
開戶行:中國銀行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分行營業部
備註:資助弱勢族羣康復訓練費、心理諮詢費、生活技能培訓及課後照顧費、兩岸慢飛天使公益活動等費用
聯繫方式:
李老師 13159057219 (微信同號)
陳老師 13713775186 (微信同號)
福建強化惠台政策 兩岸經貿合作迎新機遇
【記者 蜀女 綜合報導】
福建省於2月18日召開台商台胞座談會,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出席並向台商台胞致以新春祝福。他強調,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特別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使福建成為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周祖翼表示,福建與台灣地緣相近、血脈相連、文化相通、經貿共融,兩岸關係如同一家人。近年來,閩台人員往來日益頻繁,台商投資與貿易持續成長,推動經貿、社會及情感的深度融合,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需要台商台胞的積極參與,應把握當前有利時機,加快增資擴產,提升產業升級,共同拓展大陸內需市場,並攜手進軍國際市場,深化兩岸企業合作。
此外,周祖翼強調,各級政府須為台商台胞提供優質服務,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落實同等待遇,優化營商環境,並健全涉台法律服務,讓台商台胞能夠充分享受政策紅利。他同時鼓勵台胞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提升歸屬感,並透過完善服務機制,切實解決台商台胞關切的各項問題。
福建將持續推動對台優惠政策,打造更加友善的經商與生活環境,進一步鞏固兩岸關係,深化融合發展。
同心共融喜近新春—湖里區留廈過年臺胞臺商圍爐迎新春聯誼
「記者劉夢緣、張如鳳/綜合報導」
1月25日晚間,ㄧ場名為同心共融喜近新春——湖里區留廈過年臺胞臺商圍爐迎新春聯誼”活動在湖里區探索酒店熱鬧舉行,現場洋溢着濃濃的年味與溫情。本次活動由湖里區精心策劃,邀請了湖裏區數個臺青基地的青年代表齊聚一堂,共慶新春。
此次圍爐聯誼活動,得到了方主任的特別關懷與邀請,讓在廈臺胞臺商在異鄉依然感受到家的溫暖與濃濃的年味。現場氣氛熱烈歡快,臺青們通過才藝表演、互動遊戲等形式,爲新春增添了喜慶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不少嘉賓都表示“運氣爆棚”,有幸與財神同桌共進晚宴,寓意新的一年財運亨通、順風順水。臺胞代表也紛紛送上新春祝福,恭祝大家兔年吉祥、事業興旺。
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拉近了兩岸青年心與心的距離,讓大家在廈門的春節不孤單、不缺席,同時感受到湖里區對臺胞臺商的重視與關懷。相信在新的一年裡,臺胞臺商定會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管子後裔共襄盛舉「重和亭」揭牌儀式暨管子思想研討會在如東舉行
【記者 陳嵐 江蘇如東報導】
以掘港管氏始遷祖管重和「鋤金世澤、煮海家聲」激勵後人的「重和亭」揭牌儀式暨實踐管子文化思想交流研討活動11月29日在江蘇如東掘港博愛廣場舉行。
南通市和如東縣相關領導、如東縣街道機關社區等部門負責人、掘港管氏傑出後裔部分宗親代表,以及如東地域特色文化傳承、管子思想研究學者和社會各界代表百餘人參加活動。與會者對進一步推進管子思想體系的時代應用、加速提升經濟社會治理水平與文明程度暢所欲言,並就南通大學管子研究所所長、眼科學博導、古代文獻學碩導管懷進教授的鴻篇巨著《管子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研討。
掘港管氏始遷祖管重和系元代進士、「中華第一相」管仲正脈61代孫。他秉持著「重商厚民」、「鋤金世澤、煮海家聲」的家風祖訓,辭官後攜全家來到如東,煮海為鹽、開發灘塗,重視教育、培育人才,對如東鹽業、工商業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昔管氏古宅、管氏宗祠、管氏牌坊、磚橋、土山池等歷史遺跡麇集掘港三元長廊,其事功業績歷歷在目、傳為美談。
「重和亭」由掘港管氏第21代孫管懷進教授伉儷出資修繕,此亭將融合廉政、法制、黨建等文化內涵,營造直接地氣的文化氛圍,多形式、全方位、高維度展現管重和極度後人重視教育培養人才的傑出貢獻和高風亮節。
「重和亭」牌匾由著名書畫家、南通市范仲淹研究會會長范揚題寫,著名書法家謝駿題書楹聯:鋤金世澤、煮海家聲。非遺傳人、著名紅木雕刻家劉承林主操刀雕刻…。
這次活動由原縣人大副主任潘金環策劃主持,旨在追溯挖掘如東地域文化及管氏後人傳承弘揚管子思想的「南通實踐」,夯實掘港管氏的歷史底蘊。
以始遷祖管重和的家國精神為楷模團結宗親、激勵後人;並首倡導張謇、管子、范仲淹文化的地域性融合,推進南通文化遺產傳承的全面開發與整合,以期達到助力如東乃至南通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新跨越的目的。活動中,久負盛名的如東創新藝術團大鼓隊表演了獅子舞等精彩紛呈的民間文藝節目。
新平台助力中小企業 推動國際市場拓展
【記者 陳嵐 杭州報導】
2024年10月27日,杭州——由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中小企業發展合作中心主辦,中國職工服務集團及伊曼集團支持,杭州市蕭山區自貿跨境協會及銀川市進出口商會協辦的「2024數位貿易與自貿區國際合作交流會暨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平台發布儀式」在杭州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以「數位賦能,連通全球」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商界、學術界及政府機構的多位重要嘉賓。出席的有商務部原副部長張志剛,跨境電商50人論壇主席、杭州海關副關長孫向陽,以及來自津巴布韋、科摩羅、剛果及埃塞俄比亞等國的外交官。此外,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站等知名企業的高層也出席了此次盛會,為數位貿易及自貿區的國際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
李雪松副會長代表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發表致辭,指出協會期待持續秉持開放、包容、共贏的理念,促進各國企業在跨境貿易、數位經濟及技術創新領域的合作。
約翰·維斯托福爾秘書長通過視訊向活動致詞,他強調,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致力於加強與各國政府及企業的合作,以推動數位貿易的深入發展。由立偉副主任則指出,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適時的支持,期待新平台能實質推動其國際化進程。
在儀式中,與會領導共同見證了「中小企業跨境出海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的發布。該平台旨在整合全球產業生態資源,提供包括開店孵化、供應鏈服務等全方位服務,以協助華人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會上還成立了「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企業出海合作聯盟」,旨在透過新機制,為企業提供高效、安全的國際服務。多位專家和企業代表也就產業發展趨勢、技術創新、市場機遇等議題進行了主題演講,分享了行業前沿的見解和實踐。
本次活動不僅為中小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促進了自貿區的國際合作,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健康與高效發展。根據張書軍主任的介紹,活動吸引了大量國際電商平台與國內中小企業聚集,為浙江省的電商產業創新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提升了杭州的國際知名度,彰顯了其作為跨境電商國際樞紐的地位。
[八方新聞]月餅熱量高 營養師呼籲中秋「適量分享」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