嬅藝之星安倩嬅攜演藝團隊跨海為星星的孩子送上溫暖人心的歌聲

[記者陳令婕 廈門報導]

【廈門訊】來自台灣的嬅藝歌唱演藝經紀公司旗下歌手以及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志工,於4月13日受邀參與「閩台國際自閉症論壇暨關愛特殊群體公益慈善音樂晚會」,為自閉症兒童與特殊族群獻唱送暖。創辦人安倩嬅老師帶領嬅藝之星演藝團隊以及心靈補給站歌手,以歌聲作為心靈補給,將愛與關懷跨海傳遞至廈門。

此次活動,適逢國際自閉症日(4月2日)主題月,嬅藝之星以實際行動關注「慢飛天使」,透過音樂與陪伴,讓社會大眾看見每一位特殊兒童背後的努力與可能。安倩嬅老師:「盡己所能,奉獻己力,我們用音樂專長為社會弱勢族群貢獻一份心力,為遭遇急難與困境的人募款與加油,盼望透過愛心與行動l點燃希望之火。」

安老師自1985年出道發行專輯、擔任華視《流浪三兄妹》主唱,至今已投身音樂教育數十載,身兼歌唱老師、演藝經紀人、音樂製作人等多重身份。她於受訪時談及此次遠赴廈門的原因:「雖然我教課忙碌,但看到這些孩子,我願意放下一切飛來,因為我們的專業能帶給他們歡樂與鼓勵。」

記者也特別提及她與現場另一位表演嘉賓——鋼琴公主劉夢緣的童年淵源。對於電影《慢半拍的鋼琴公主》的原型故事,安老師感性地說:「夢緣是我的學生,小時候有些任性,常常不聽指令,但我知道她內心的音樂種子一直都在。看到她長大後的成就,我非常感動。」

嬅藝之星歌唱演藝中心除日常教學,亦成立「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致力於老人福利和急難救助等社會公益,舉辦慈善演唱、現場義賣、急難救助募款幫助弱勢族群,持續用音樂療癒人心、服務社會。此次活動不僅展現台灣藝文團隊的溫暖與專業,也促進兩岸公益文化的深度交流。

誠摯邀請更多關注自閉症與特殊群體的朋友,共同加入這場送暖行動,讓更多星星的孩子,能在愛的光芒中自在飛翔。

spot_img

相關新聞

白沙屯媽祖駐駕南投露曙光 縣長許淑華親赴苗栗謝神恩

【記者 蜀女 苗栗報導】  白沙屯拱天宮媽祖今年5月6、7日到南投,駐駕受天宮,數十萬香燈腳追隨,帶動地方繁榮,南投縣長許淑華1日到苗栗拱天宮參拜,答謝媽祖到南投。許縣長表示,白沙屯媽祖9月將到南投「作客」並規劃贊境活動,希望南投鄉親屆時以虔誠的心迎媽祖,家家戶戶平安順利。  許縣長1日下午3點,由民政處長林琦瑜等人陪同,前往苗栗縣白沙屯拱天宮參拜,受到拱天宮主任委員洪文華及執事人員歡迎,眾人答謝媽姐,香客看到許縣長出現在苗栗,紛紛跑來致意,要求合影,十分熱絡。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活動,以路線不固定的「粉紅超跑」聞名,更是臺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許縣長表示,今年5月媽祖鑾駕造訪南投,是200年來的第一次,不但造成轟動,很多鄉親也期待,媽祖能再次蒞臨南投,帶著感恩的心,特別到拱天宮,謝謝媽祖。許縣長指出,南投市公所邀請媽祖9月到南投,並規劃贊境活動,期待鄉親虔誠迎接,恭請媽祖護持地方,讓社會更安定。  拱天宮主任委員洪文華表示,白沙屯媽祖今年進香回程到南投,受到南投鄉親歡迎,他要代表拱天宮表示謝意。9月27日、28日三媽將「贊境」南投,賜福南投鄉親,相信大家都非常期待。許縣長隨後,聽取簡報並參觀拱天宮媽祖文化展,對拱天宮推展媽祖宗教文化,直說「上了寶貴的一堂課!」。

台灣參訪團暢遊天津盤山、小穿鄉等風景名勝 |體驗天津歷史文化增強文化交流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6月27日,盛夏時節,天津盤山、小穿鄉等風景名勝迎來了一批特殊的遊客——來自台灣的同胞們。他們或結伴而行,或攜家帶口,在山水之間感受自然之美,在文化體驗中深化血脈認同,用鏡頭和笑聲記錄下這場跨越海峽的“尋根之旅”。 山水之間,感受津門自然之美盤山作為天津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山,以其“京東第一山”的雄奇險峻吸引著眾多遊客。台灣同胞們沿著蜿蜒的山道拾級而上,驚嘆於“五峰八石”“三盤暮雨”的壯麗景致。在山間古剎中,他們聆聽佛教文化與自然景觀的千年交融故事;在觀景台上遠眺,感受“山映斜陽天接水”的詩意畫卷。而在小穿鄉等特色村落,白牆灰瓦的農家院落、錯落有致的田園風光,則讓台灣同胞們體驗到天津鄉村的靜謐與淳樸。 文化為媒,共敘兩岸同根情誼除了自然景觀,台灣同胞對天津的歷史文化體驗尤為深刻。 心手相連,共此次台灣同胞的天津之行,不僅是觀光之旅,更是心靈契合之旅。未來,天津將繼續以文化為紐帶,推動津台交流合作,讓更多台灣同胞在山水之間、鄉音之中,讀懂一個真實而溫暖的大陸。

兩岸同心 藝繪融合|第十七屆海峽論壇·2025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在廈門盛大舉行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2025年6月15日至19日,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在福建廈門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同胞攜手 大愛無疆”為主題,由中國殘聯主辦,福建省殘聯、廈門市殘聯等承辦,吸引了兩岸約230名嘉賓參與,其中台灣代表近150人,旨在通過多元文化交流與務實合作,深化兩岸殘障事業融合發展,共築“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藝術為媒,共敘兩岸情誼 作為活動亮點,“共享藝術芬芳”文創藝術展於6月16日在廈門大學開幕,展出兩岸殘障人士及助殘人士的書畫、文創作品200余件,其中台灣作品佔比超五成。展覽特別標注凹凸盲文標籤,助力視障人士觸摸感知藝術魅力,並規劃未來在陽光美術館(籌)長期展示,打造兩岸殘障人士文化交流新陣地。台灣心理諮詢師陳習珍攜孤獨症女兒劉夢緣的畫作參展,程凱主席特別關注讚美劉夢緣,陳習珍老師表示:很感謝陽光書畫院張濤的夫人羅萍,介紹熊老師指點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習畫,她說“兩岸在殘障關懷領域經驗互補,合作能讓更多家庭受益。” 科技賦能,助力融合發展 嘉年華期間,“共促融合發展”交流分享會聚焦科技與人文結合。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徐鵬分享腦機接口技術應用於孤獨症篩查的實踐,已惠及3000余名兒童,並呼籲兩岸加強合作。廈門尚萌控股集團董事長許志傑指出,互聯網科技為殘障人士創造新就業機會,期待與台灣青年深化協作。 機制創新,深化長期合作 活動期間,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正式成立,兩岸助殘組織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涵蓋康復護理、就業促進等領域。中國殘聯主席程凱強調,將繼續推進兩岸在福利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呼籲更多台灣殘障朋友參與大陸現代化進程,共享發展機遇。 文藝展演,傳遞生命力量 15日晚,“共創美好生活”文藝展演在廈門大學上演,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閩台藝術家聯袂呈現舞蹈《採薇》、輪椅國標舞《貓劇》等節目,展現殘障人士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台灣林靖嵐聽障街舞團的表演更以動感魅力打破隔閡,贏得全場共鳴。 此次嘉年華通過藝術、科技、組織合作等多維度交流,不僅彰顯兩岸殘障人士的才華與韌性,更搭建起一座情感與實踐交融的橋梁。未來,兩岸將繼續攜手,以人文關懷為紐帶,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共繪融合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