嬅藝之星安倩嬅攜演藝團隊跨海為星星的孩子送上溫暖人心的歌聲

[記者陳令婕 廈門報導]

【廈門訊】來自台灣的嬅藝歌唱演藝經紀公司旗下歌手以及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志工,於4月13日受邀參與「閩台國際自閉症論壇暨關愛特殊群體公益慈善音樂晚會」,為自閉症兒童與特殊族群獻唱送暖。創辦人安倩嬅老師帶領嬅藝之星演藝團隊以及心靈補給站歌手,以歌聲作為心靈補給,將愛與關懷跨海傳遞至廈門。

此次活動,適逢國際自閉症日(4月2日)主題月,嬅藝之星以實際行動關注「慢飛天使」,透過音樂與陪伴,讓社會大眾看見每一位特殊兒童背後的努力與可能。安倩嬅老師:「盡己所能,奉獻己力,我們用音樂專長為社會弱勢族群貢獻一份心力,為遭遇急難與困境的人募款與加油,盼望透過愛心與行動l點燃希望之火。」

安老師自1985年出道發行專輯、擔任華視《流浪三兄妹》主唱,至今已投身音樂教育數十載,身兼歌唱老師、演藝經紀人、音樂製作人等多重身份。她於受訪時談及此次遠赴廈門的原因:「雖然我教課忙碌,但看到這些孩子,我願意放下一切飛來,因為我們的專業能帶給他們歡樂與鼓勵。」

記者也特別提及她與現場另一位表演嘉賓——鋼琴公主劉夢緣的童年淵源。對於電影《慢半拍的鋼琴公主》的原型故事,安老師感性地說:「夢緣是我的學生,小時候有些任性,常常不聽指令,但我知道她內心的音樂種子一直都在。看到她長大後的成就,我非常感動。」

嬅藝之星歌唱演藝中心除日常教學,亦成立「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致力於老人福利和急難救助等社會公益,舉辦慈善演唱、現場義賣、急難救助募款幫助弱勢族群,持續用音樂療癒人心、服務社會。此次活動不僅展現台灣藝文團隊的溫暖與專業,也促進兩岸公益文化的深度交流。

誠摯邀請更多關注自閉症與特殊群體的朋友,共同加入這場送暖行動,讓更多星星的孩子,能在愛的光芒中自在飛翔。

spot_img

相關新聞

華山歌聲傳愛 送愛到家每月1250元 守護孤老真情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當面臨生活中的孤單或情感上的困境時,音樂與陪伴成為許多老人的支持力量。像是陳阿公透過旋律填補了獨居生活的空白,而李阿嬤則因學唱歌逐漸走出愛犬過世的陰影,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華山基金會8月21日(四)上午將在草屯鎮公所前,舉辦「華山歌聲傳愛,一(奕、義)同唱響真情」活動,邀請在地歌手陳奕珊與洪義洲老師帶領長輩們合唱。  現場由班長-草屯鎮簡賜勝鎮長帶領,以「起立、敬禮!」的響亮口號揭開序幕,兩位歌手親自指導愛唱歌的爺爺奶奶,輕快旋律與幽默互動中,長輩們紛紛開懷高歌。當大家齊唱〈桃花舞春風〉時,長輩忍不住起身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笑聲與歌聲交織成一片美好的景象。  華山基金會南投區13個鄉鎮設立愛心天使站,免費提供到宅訪視、陪醫拿藥、護甲、物資援助、三節關懷及促進社會參與等服務。服務來自各界善心支持,每位長輩每月1250元認助,送愛到家,守護弱勢無依的老人。愛心專線:049-224-4612,賴先生。

“鋼琴公主”劉夢緣再次受邀天津進行融合教育演講/促進津台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

  【記者夢夢天津報道】 8月15日——8月17日,由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主辦,星童融合孤獨症康復中心承辦的“月亮媽媽伴星計畫全國影子老師培訓”在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成功舉辦。 此次培訓主要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入學先備技能、隨班支持專業輔助、常見案例分析等內容向參訓老師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星童融合理事長霍老師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強調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要努力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從多個層面幫助孩子順利融入普校。 星童融合小學部主管董老師從入學先備技能出發,幫助現場老師和家長們暸解特需學生入學基本能力以及常見問題的干預方法,進一步提升融合教育質量,提升影子老師以及陪讀家長的隨班就讀效率。星童融合教學主任高老師針對學校十大環節分解,幫助老師家長細分入校各項能力指標,並幫助家長有效制定合理的干預計畫,確保特需學生的入校基本能力。 培訓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們認真聽講並記錄,同時在答疑環節與三位老師積極交流,共同解決日常干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星童融合有幸邀請到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和融合教育專家張如鳳老師進行分享,幫助特需學生家長減少焦慮,同時積極賦能,爲家長提供合理化建議。 劉夢緣來自臺灣台中市,祖籍四川,母親是臺灣第19屆“大愛獎”陳嵐。4歲時不幸被診斷患有孤獨症,6歲時才開口叫媽媽,情緒非常不穩定,曾是個火爆的“緣小妞”。無意間,她在憑藉音感記憶、無師自通竟然彈出聽過的曲子。於是在母親的堅持和引導下,患有重度孤獨症的女兒不斷成長,終發生質的蛻變,成長爲我們熟知的“鋼琴公主”。如今的劉夢緣更是多家企業及機構代言人,並跟隨母親多次站在哈佛自閉症國際論壇上演講,母女倆常年奔走兩岸,已經做過上千次公開演講。 張如鳳老師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爲家長介紹適合孩子有效的干預方法,並且告訴家長們不要輕言放棄,要對孩子們有信心,只有不斷的努力進步才能幫助孩子達到最好的干預效果。霍老師爲劉夢緣和張如鳳老師頒發聘書,特別聘請她們爲星童融合教育顧問,同時感謝她們爲兩岸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做出的貢獻。 星童融合教育理事長霍老師表示,十年前就與夢緣結緣天津,看到夢緣與十年相比不僅在臺上的演講表達和臺下與人的交流中展露出的樂觀自信的個性,了解自身的優勢,將其轉化為正向的能量與技能提升,不僅在演講、唱歌、彈鋼琴持續發展,更發掘自身對美術的興趣,正在潛心進行油畫的創造,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更體現在她能夠獨立的到各地進行融合教育的交流,對於孤獨症家庭而言起到了非常大的激勵和信心,更加促進了津台對於融合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此次培訓不僅傳遞了融合教育的政策、技能與實操經驗,更是星童融合“專業賦能,協同支持”理念的深度實踐。我們深知,融合教育的核心在於構建接納的環境與專業的支持系統。影子教師,正是連接特需學生與普校生活的關鍵橋梁。星童融合將持續深耕,凝聚專業力量,賦能更多師資與家庭,讓每一個特需學生,都能在愛與專業的守護下,自信融入,綻放光彩!

天津大沽桥海河畔夜景

【記者劉夢緣天津報道】 天津的美在夜幕降臨時,漫步在天津大沽橋上,獨特的日月雙拱橋設計在藝術燈光效果成為海河畔璀璨耀眼的明珠,夜晚燈光勾勒出88跟斜拉的橋索,遠程看好似一把豎琴橫跨海河兩岸,與兩岸歐式風格的建築相互呼應。 大沽橋是由世界著名橋樑設計大師鄧文中院士設計,其構思為“日月生輝”。於2003年7月6日正式開建,一年多建成,成為海河首批新建座橋樑中最先通車的一座。 夜色漸暗,旅客們紛紛漫步在橋樑兩側設有延伸至海河中的半圓形觀景平台,環繞360°欣賞海河風光,橋下穿梭的遊輪,感受著天津獨特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