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類

芳香护航,刘梦缘拆牆|一场温情沙龙见证女孩的勇敢蜕变

台湾万顺传媒讯(记者夏娃)11月19日,厦门世纪中心的空气里飘荡着薰衣草与橙花混合的轻柔香气,一场名为“思明有约,创享相伴”的芳香心理与创业灵感沙龙在此温暖开启。这裡不仅是创业者交换思绪、碰撞灵感的聚会,更因一对母女跨越岁月的真诚相拥,成为了见证爱与治愈的动人现场。故事的主角,是深耕心理学与特殊教育领域二十馀年、帮助无数家庭走出困境的资深咨询师陈习珍,以及她藏在心底、牵挂多年的女儿刘梦缘。 在无数求助者眼中,陈习珍是冷静、专业的“心灵导航员”,能用专业知识拆解复杂的心理困境。但在这天的沙龙上,她主动卸下了“专家”的坚壳,只愿做女儿身边最温暖的依靠。为了这次难得的陪伴,她推掉了三个预约已久的深度咨询个案,将满日程表上的“工作”换成了“陪梦缘参加沙龙”。“这些年,我总在倾听别人的心事,却很少静下心来听女儿说话。”牵着女儿的手走进会场时,陈习珍的声音裡带着难得的柔软,掌心的温度紧紧裹着刘梦缘的手,那份不愿错过的母爱,像场温暖的春雨,润湿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房。 破冰环节的三分钟静默,成了全场最动人的时光。当主持人邀请母女俩面对面坐好、倾诉心底话时,陈习珍先伸出手,轻轻抚过女儿额前的碎发,眼眶微红:“梦缘,对不起,妈妈以前总忙着工作,你受委屈的时候,我没能第一时间抱住你。”简单的一句道歉,让刘梦缘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颤着肩膀,紧紧反握住妈妈的手:“妈妈,我从来没怪过你,你为这个家辛苦,我都看在眼裡。”没有修饰的言语,只有颤抖的指尖和抑制不住的泪水,在场的创业嘉宾们纷纷别过脸悄悄擦拭眼角——这份迟来的坦诚与谅解,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陪伴”最质朴的渴望,也让空气裡的芳香多了一层温暖的底色。 而沙龙最令人泪目的突破,在温柔的香气中悄然降临。陈习珍老师坦言,女儿刘梦缘因早年的成长经历,左臂有一块直径约十厘米的“心理敏感区”,那是她为自己筑起的坚固防御牆。多年来,哪怕是衣料轻轻摩擦,都会让她瞬间紧张、抗拒,甚至本能地反击,这个隐藏在女儿心底的创伤,也成了陈习珍心中最难解的结。“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能帮别人解开心结,却面对女儿的困境无可奈何,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说这句话时,陈习珍的声音裡满是自责。 沙龙特邀引导师石头老师,用专业与温柔搭建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他先将调配好的精油滴在扩香石上,薰衣草的宁静、橙花的温暖与佛手柑的明亮慢慢弥散开来,像一层柔软的棉花,包裹着整个会场。石头老师没有急于靠近,而是蹲下身,与刘梦缘保持着舒适的距离,从她喜欢的音乐、电影聊起,用耐心的倾听与真诚的关切,一点点融化她心中的防备。“石头老师身上的味道好温和,像阳光晒过的被子,让我觉得很安全。”刘梦缘轻声说,“他看着我的时候,眼睛裡满是尊重,没有打扰,没有勉强,我觉得自己被真正看见了。” 当石头老师的手慢慢靠近那片“敏感区”时,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陈习珍紧张地攥着衣角,指节泛白,目光紧紧锁在女儿身上。刘梦缘的身体轻微颤动了一下,却没有像从前那样后退,反而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当指尖轻轻触碰到皮肤的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她没有抗拒,没有反击,反而微微放鬆了肩膀,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那一刻,困扰她多年的心灵壁垒,在芳香的滋养、善意的包裹与母爱的呵护中,悄然融化。 陈习珍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几步衝上前,双臂紧紧环住女儿的腰,将她搂进怀裡。她的下巴轻抵在女儿的肩窝,颤抖着紧抱不放,仿佛要将这些年缺席的陪伴、藏在心底的愧疚与疼惜,都揉进这一个拥抱裡。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浸透了女儿的衣领,她硬咽着重複着:“我的孩子,终于好了,终于好了……” 刘梦缘也伸出双手,紧紧回抱着妈妈,脸庞埋在她的颈窝,肩膀不住地颤动,泪水打湿了妈妈的后背。曾经不敢轻易触碰的手臂,此刻主动环住了妈妈的腰,那个多年来不许他人靠近的“敏感区”,在母女相拥的温度裡,彻底卸下了防备。两个身影紧紧相依,仿佛跨越了时光的阻隔,终于在彼此的怀裡找到最安心的归宿。 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人红着眼眶轻轻啜泣,有人默默竖起拇指,还有的创业嘉宾忍不住擦拭眼角的泪水——这一个迟来多年的拥抱,不仅是母女间创伤的癒合,更是爱与坚持的胜利,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活动结束时,与会的创业者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收穫灵感的沙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主办方代表感慨道:“我们希望‘思明有约’不仅能助力创业者的事业之路,更能让大家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不忘关照内心的情感与需求。陈习珍老师母女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的成功、人生的圆满,永远离不开爱的支撑与心灵的富足。” 当沙龙的馀香渐渐弥散,那个温柔而坚定的拥抱、那次跨越创伤的突破,却永远定格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陈习珍用母爱告诉我们,最伟大的陪伴,是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卸下光环,把“专家”的身份放在一边,只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刘梦缘用勇气证明,最坚固的心牆,终究敌不过温柔的坚持与真诚的接纳,那些曾经的创伤,也能在爱的滋养下慢慢癒合。这场发生在思明的温情之约,不仅是一次创业与心理的跨界碰撞,更是一次爱与理解的美好传递。愿这份温暖与力量,能照亮更多人的路,让每一个渴望连接的心,都能在爱与陪伴中,勇敢拆牆,温暖相拥;让每一段被珍藏的情感,都能在理解与包容中,绽放出最美的花。 作者: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生活民生

芳香护航,刘梦缘拆牆|一场温情沙龙见证女孩的勇敢蜕变

台湾万顺传媒讯(记者夏娃)11月19日,厦门世纪中心的空气里飘荡着薰衣草与橙花混合的轻柔香气,一场名为“思明有约,创享相伴”的芳香心理与创业灵感沙龙在此温暖开启。这裡不仅是创业者交换思绪、碰撞灵感的聚会,更因一对母女跨越岁月的真诚相拥,成为了见证爱与治愈的动人现场。故事的主角,是深耕心理学与特殊教育领域二十馀年、帮助无数家庭走出困境的资深咨询师陈习珍,以及她藏在心底、牵挂多年的女儿刘梦缘。 在无数求助者眼中,陈习珍是冷静、专业的“心灵导航员”,能用专业知识拆解复杂的心理困境。但在这天的沙龙上,她主动卸下了“专家”的坚壳,只愿做女儿身边最温暖的依靠。为了这次难得的陪伴,她推掉了三个预约已久的深度咨询个案,将满日程表上的“工作”换成了“陪梦缘参加沙龙”。“这些年,我总在倾听别人的心事,却很少静下心来听女儿说话。”牵着女儿的手走进会场时,陈习珍的声音裡带着难得的柔软,掌心的温度紧紧裹着刘梦缘的手,那份不愿错过的母爱,像场温暖的春雨,润湿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房。 破冰环节的三分钟静默,成了全场最动人的时光。当主持人邀请母女俩面对面坐好、倾诉心底话时,陈习珍先伸出手,轻轻抚过女儿额前的碎发,眼眶微红:“梦缘,对不起,妈妈以前总忙着工作,你受委屈的时候,我没能第一时间抱住你。”简单的一句道歉,让刘梦缘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颤着肩膀,紧紧反握住妈妈的手:“妈妈,我从来没怪过你,你为这个家辛苦,我都看在眼裡。”没有修饰的言语,只有颤抖的指尖和抑制不住的泪水,在场的创业嘉宾们纷纷别过脸悄悄擦拭眼角——这份迟来的坦诚与谅解,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陪伴”最质朴的渴望,也让空气裡的芳香多了一层温暖的底色。 而沙龙最令人泪目的突破,在温柔的香气中悄然降临。陈习珍老师坦言,女儿刘梦缘因早年的成长经历,左臂有一块直径约十厘米的“心理敏感区”,那是她为自己筑起的坚固防御牆。多年来,哪怕是衣料轻轻摩擦,都会让她瞬间紧张、抗拒,甚至本能地反击,这个隐藏在女儿心底的创伤,也成了陈习珍心中最难解的结。“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能帮别人解开心结,却面对女儿的困境无可奈何,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说这句话时,陈习珍的声音裡满是自责。 沙龙特邀引导师石头老师,用专业与温柔搭建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他先将调配好的精油滴在扩香石上,薰衣草的宁静、橙花的温暖与佛手柑的明亮慢慢弥散开来,像一层柔软的棉花,包裹着整个会场。石头老师没有急于靠近,而是蹲下身,与刘梦缘保持着舒适的距离,从她喜欢的音乐、电影聊起,用耐心的倾听与真诚的关切,一点点融化她心中的防备。“石头老师身上的味道好温和,像阳光晒过的被子,让我觉得很安全。”刘梦缘轻声说,“他看着我的时候,眼睛裡满是尊重,没有打扰,没有勉强,我觉得自己被真正看见了。” 当石头老师的手慢慢靠近那片“敏感区”时,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陈习珍紧张地攥着衣角,指节泛白,目光紧紧锁在女儿身上。刘梦缘的身体轻微颤动了一下,却没有像从前那样后退,反而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当指尖轻轻触碰到皮肤的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她没有抗拒,没有反击,反而微微放鬆了肩膀,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那一刻,困扰她多年的心灵壁垒,在芳香的滋养、善意的包裹与母爱的呵护中,悄然融化。 陈习珍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几步衝上前,双臂紧紧环住女儿的腰,将她搂进怀裡。她的下巴轻抵在女儿的肩窝,颤抖着紧抱不放,仿佛要将这些年缺席的陪伴、藏在心底的愧疚与疼惜,都揉进这一个拥抱裡。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浸透了女儿的衣领,她硬咽着重複着:“我的孩子,终于好了,终于好了……” 刘梦缘也伸出双手,紧紧回抱着妈妈,脸庞埋在她的颈窝,肩膀不住地颤动,泪水打湿了妈妈的后背。曾经不敢轻易触碰的手臂,此刻主动环住了妈妈的腰,那个多年来不许他人靠近的“敏感区”,在母女相拥的温度裡,彻底卸下了防备。两个身影紧紧相依,仿佛跨越了时光的阻隔,终于在彼此的怀裡找到最安心的归宿。 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人红着眼眶轻轻啜泣,有人默默竖起拇指,还有的创业嘉宾忍不住擦拭眼角的泪水——这一个迟来多年的拥抱,不仅是母女间创伤的癒合,更是爱与坚持的胜利,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活动结束时,与会的创业者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收穫灵感的沙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主办方代表感慨道:“我们希望‘思明有约’不仅能助力创业者的事业之路,更能让大家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不忘关照内心的情感与需求。陈习珍老师母女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的成功、人生的圆满,永远离不开爱的支撑与心灵的富足。” 当沙龙的馀香渐渐弥散,那个温柔而坚定的拥抱、那次跨越创伤的突破,却永远定格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陈习珍用母爱告诉我们,最伟大的陪伴,是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卸下光环,把“专家”的身份放在一边,只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刘梦缘用勇气证明,最坚固的心牆,终究敌不过温柔的坚持与真诚的接纳,那些曾经的创伤,也能在爱的滋养下慢慢癒合。这场发生在思明的温情之约,不仅是一次创业与心理的跨界碰撞,更是一次爱与理解的美好传递。愿这份温暖与力量,能照亮更多人的路,让每一个渴望连接的心,都能在爱与陪伴中,勇敢拆牆,温暖相拥;让每一段被珍藏的情感,都能在理解与包容中,绽放出最美的花。 作者: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詐騙害人身心俱疲 受害家屬哽咽:要大家不要再受騙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政府近期普發一萬元現金,詐騙訊息也趁勢猖獗。南投縣長許淑華18日於半山夢工廠主持反詐記者會,強調詐騙已成近年最嚴峻治安問題,民眾一旦上當,不僅財產受損,更可能造成嚴重心理創傷,呼籲遇到可疑情況務必積極檢舉。  記者會由南投縣議員林儒暘、各宮廟團體共同參與,藝人黑面擔任反詐大使,以幽默方式提醒民眾「一萬元不會用連結領,也不需要操作ATM」。警方再三強調,政府絕不會以「普發現金加碼送」、「限時回饋」等名義要求點擊連結、付手續費,任何相關訊息皆為詐騙。  活動中,兩位受害者家屬現身說法,描述詐騙手法如何利用人性弱點取得信任,再以「好康」、「限時投資」等誘因誘騙民眾下手。一名家屬哽咽說,家人受騙後罹患憂鬱症,需接受精神科治療,令人心痛。許淑華感嘆,不少人一生積蓄就此蒸發,甚至有人因此走上絕路。  縣警局公布最新打詐成果:今年10月受理詐騙210件、財損4,272萬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至10月共破獲詐欺集團56件、逮捕503人,查扣不法所得逾1億3,653萬元。金融機構與超商協助攔阻詐騙552件,成功守住2億3,142萬元,整體為縣民保住3.67億元財產。  此外,內政部自10月起實施「防制詐欺犯罪有功人員及檢舉人獎勵辦法」,金融從業人員成功攔阻詐騙,可獲2,000至1萬元獎勵;民眾若檢舉詐欺集團並經法院判決有罪,可領50萬至最高1,000萬獎金,盼全民加入反詐行列。  縣府與警方強調,「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如遇疑似詐騙,請立即撥打165反詐專線、110報案,或至派出所尋求協助,共同守護縣民財產安全。

温情跨海峡|陈习珍心理咨询义诊进社区传递暖心支持

台湾萬順傳媒讯(记者 小錕、夏娃/厦门报道)今(18日)上午9时,厦门嘉莲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大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海峡隔不开温情,公益聚得起力量”的心理咨询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厦门陈岚心理咨询中心的两岸特教专家陈习珍老师,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支持与服务。 活动现场,陈习珍老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聚焦情绪管理、亲子教育、压力应对等常见心理问题,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与针对性建议。她结合两岸特殊教育及心理辅导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实用的自我调节技巧,助力居民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不少参与群众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更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关怀的温暖。 “公益路上,步履不停”,陈习珍老师在活动中表示,希望以专业力量为社区居民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她强调,海峡无法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公益服务能够凝聚更多力量,推动社会心理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嘉莲街道相关负责人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心理服务进社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街道将继续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进一步营造和谐、健康的社区氛围。 此次心理咨询义诊活动,既为居民提供了面对面的专业心理支持,也彰显了公益服务在促进社区融合与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陈习珍老师与参与团队以专业与爱心并行,用实际行动为厦门的冬日注入了阵阵暖流。 作者:小錕、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音樂為翼|逐夢鷺島!首屆“鷺台之聲”歌唱比賽圓滿收官

臺灣前傳媒報社訊(記者 簡進錕、夏娃)昨日(17日)下午,廈門翔鷺大酒店內歌聲飛揚、掌聲不斷,首屆"鷺台之聲"歌唱比賽在此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音樂為橋梁,匯聚了來自廈門及台灣的數十名選手同台競技,其中年僅5歲的台灣選手陳冠錡是本屆比賽年齡最小的參賽者,稚嫩的身影與真摯的演繹成為現場一道溫暖亮麗的風景。比賽現場氣氛熱烈、精彩紛呈,充分展現了兩岸同胞的藝術才華與精神風貌,為推動閩台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動力。 比賽開幕式上,主辦單位代表安倩嬅登台致詞。她表示,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更是連接兩岸同胞情感的紐帶,“鷺台之聲”誕生的初衷,就是希望搭建一個純淨的藝術平台,讓兩岸愛樂者以歌會友、以聲傳情,在旋律中感受文化同源的溫暖,在交流中凝聚民族情感的共鳴,期待這場音樂盛會能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新起點。 主辦單位代表高子羚在致詞中補充道,從籌備到落地,活動得到了兩岸各界的鼎力支持,每一位參與者的熱情都讓這場比賽更具意義。她強調,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音樂藝術的交流沒有距離,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兩岸朋友結下深厚友誼,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承辦單位代表陳習珍也上台發言,她對所有參賽選手、評審團、支持單位及工作人員表示誠摯感謝。她提到,承辦這次比賽是一份榮幸,更是一份責任,團隊始終以“公平公正、精益求精”為原則,全力保障比賽順利進行。她期待未來能繼續牽線搭橋,為兩岸文化交流創造更多優質平台,讓兩岸同胞的心走得更近、情繫得更緊。 比賽現場,選手們用動人的歌聲和飽滿的情感演繹了多首經典與流行曲目,年僅5歲的陳冠錡以童真的嗓音演繹歌曲,一招一式頗有模樣,稚嫩卻不怯場的表現收穫了全場陣陣掌聲。所有選手不僅展現了個人藝術風采,更以音樂促進了彼此間的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本次比賽邀請到安倩嬅、曾亞福、王淑貞、劉庭郡、黃鶯、楊貴美六位業內資深人士擔任評審,高子羚、柴永申擔任計分員,評審團與計分員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為選手們的表現給出專業評價與精確計分,保障了比賽的權威性與公正性。 本屆賽事由廈門圓夢深羚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嬅藝歌唱演藝經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廈門陳嵐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紅陽生活(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優浮策劃(廈門)有限公司、墨浪傳媒(廈門)有限公司、廈門茗玥雙擁藝術團、廈門金榜藝術團、(台灣)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及(台灣)嬅藝之星演出團體等單位的協辦支持。贊助單位華夏水務(北京)有限公司為活動提供了重要保障,其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與文化事業,積極支持兩岸文化交流與藝術發展,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媒體支持單位包括國際新聞視角報社、臺灣共工新聞社、萬順傳媒報社、前傳媒報社、高新傳媒、八方新聞等,為活動提供了廣泛的宣傳報道。 經過激烈角逐,比賽最終評選出前三名選手:第一名由台灣選手林惠珠獲得,其精湛的唱功與深情演繹贏得了評委與觀眾的一致好評;並列第二名由李元豪和周霞子靖共同獲得,二人均以出色的表現展現了多元的音樂風格與舞台魅力。 領獎台上,林惠珠難掩激動之情,她發表得獎感言時說:“從台灣來到廈門參賽,原本只是想和兩岸的歌友交流學習,從沒想過能拿到冠軍。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歌唱的肯定,更讓我感受到兩岸同胞一家人的溫暖。比賽中結識了很多優秀的朋友,我們一起聊音樂、談文化,這種心與心的連接難能可貴。感謝主辦方搭建這麼好的平台,未來我願意做兩岸文化交流的小小使者,用歌聲傳遞友誼與愛。” 並列第二名獲得者李元豪表示:“能和這麼多兩岸優秀選手同台競技,本身就是一種收穫。音樂不分地域,今天在舞台上,我們用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情感演繹歌曲,這種默契讓我深深感動。感謝評委的認可和團隊的支持,這份獎項是鼓勵也是動力,期待下次還能參加這類有意義的交流活動,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一位並列第二名獲得者周霞子靖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參加‘鷺台之聲’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不僅鍛煉了自己,更收穫了珍貴的友誼。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對音樂的熱愛和對文化的認同是相通的。感謝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彼此了解、相互欣賞,希望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平台,讓兩岸的年輕人通過藝術交流走得更近。” 年齡最小的台灣選手陳冠錡在接受採訪時,臉上掛著天真的笑容,用稚嫩的語氣說:“我最喜歡唱歌啦!這次和爸爸媽媽從台灣來廈門,能站在這麼大的舞台上唱歌,還認識了好多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我好開心呀!大家的掌聲好好聽,評委老師也夸我唱得棒~ 以後我還要好好練唱歌,明年還來鷺島,和兩岸的朋友一起唱歌、一起玩,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呀!” 本屆"鷺台之聲"歌唱比賽的成功舉辦,為兩岸同胞搭建了展示才華、深化友誼的平台,有效促進了廈門與台灣在文化領域的互動與合作。主辦方表示,未來將繼續拓展此類文化交流活動,持續推動兩岸同胞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共同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間進錕、夏娃 供圖:共工新聞圖片庫、臺灣共工新聞社 編輯:熊馨緣 責編:董勇
spot_imgspot_img
新聞分類
苦命小編

温情跨海峡|陈习珍心理咨询义诊进社区传递暖心支持

台湾萬順傳媒讯(记者 小錕、夏娃/厦门报道)今(18日)上午9时,厦门嘉莲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楼大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海峡隔不开温情,公益聚得起力量”的心理咨询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厦门陈岚心理咨询中心的两岸特教专家陈习珍老师,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支持与服务。 活动现场,陈习珍老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聚焦情绪管理、亲子教育、压力应对等常见心理问题,为前来咨询的居民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与针对性建议。她结合两岸特殊教育及心理辅导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实用的自我调节技巧,助力居民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不少参与群众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更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关怀的温暖。 “公益路上,步履不停”,陈习珍老师在活动中表示,希望以专业力量为社区居民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她强调,海峡无法阻隔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公益服务能够凝聚更多力量,推动社会心理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嘉莲街道相关负责人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心理服务进社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与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街道将继续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进一步营造和谐、健康的社区氛围。 此次心理咨询义诊活动,既为居民提供了面对面的专业心理支持,也彰显了公益服务在促进社区融合与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陈习珍老师与参与团队以专业与爱心并行,用实际行动为厦门的冬日注入了阵阵暖流。 作者:小錕、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苦命小編

音樂為翼|逐夢鷺島!首屆“鷺台之聲”歌唱比賽圓滿收官

臺灣前傳媒報社訊(記者 簡進錕、夏娃)昨日(17日)下午,廈門翔鷺大酒店內歌聲飛揚、掌聲不斷,首屆"鷺台之聲"歌唱比賽在此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音樂為橋梁,匯聚了來自廈門及台灣的數十名選手同台競技,其中年僅5歲的台灣選手陳冠錡是本屆比賽年齡最小的參賽者,稚嫩的身影與真摯的演繹成為現場一道溫暖亮麗的風景。比賽現場氣氛熱烈、精彩紛呈,充分展現了兩岸同胞的藝術才華與精神風貌,為推動閩台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動力。 比賽開幕式上,主辦單位代表安倩嬅登台致詞。她表示,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更是連接兩岸同胞情感的紐帶,“鷺台之聲”誕生的初衷,就是希望搭建一個純淨的藝術平台,讓兩岸愛樂者以歌會友、以聲傳情,在旋律中感受文化同源的溫暖,在交流中凝聚民族情感的共鳴,期待這場音樂盛會能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新起點。 主辦單位代表高子羚在致詞中補充道,從籌備到落地,活動得到了兩岸各界的鼎力支持,每一位參與者的熱情都讓這場比賽更具意義。她強調,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音樂藝術的交流沒有距離,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兩岸朋友結下深厚友誼,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承辦單位代表陳習珍也上台發言,她對所有參賽選手、評審團、支持單位及工作人員表示誠摯感謝。她提到,承辦這次比賽是一份榮幸,更是一份責任,團隊始終以“公平公正、精益求精”為原則,全力保障比賽順利進行。她期待未來能繼續牽線搭橋,為兩岸文化交流創造更多優質平台,讓兩岸同胞的心走得更近、情繫得更緊。 比賽現場,選手們用動人的歌聲和飽滿的情感演繹了多首經典與流行曲目,年僅5歲的陳冠錡以童真的嗓音演繹歌曲,一招一式頗有模樣,稚嫩卻不怯場的表現收穫了全場陣陣掌聲。所有選手不僅展現了個人藝術風采,更以音樂促進了彼此間的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本次比賽邀請到安倩嬅、曾亞福、王淑貞、劉庭郡、黃鶯、楊貴美六位業內資深人士擔任評審,高子羚、柴永申擔任計分員,評審團與計分員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為選手們的表現給出專業評價與精確計分,保障了比賽的權威性與公正性。 本屆賽事由廈門圓夢深羚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嬅藝歌唱演藝經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廈門陳嵐心理咨詢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紅陽生活(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優浮策劃(廈門)有限公司、墨浪傳媒(廈門)有限公司、廈門茗玥雙擁藝術團、廈門金榜藝術團、(台灣)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及(台灣)嬅藝之星演出團體等單位的協辦支持。贊助單位華夏水務(北京)有限公司為活動提供了重要保障,其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與文化事業,積極支持兩岸文化交流與藝術發展,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媒體支持單位包括國際新聞視角報社、臺灣共工新聞社、萬順傳媒報社、前傳媒報社、高新傳媒、八方新聞等,為活動提供了廣泛的宣傳報道。 經過激烈角逐,比賽最終評選出前三名選手:第一名由台灣選手林惠珠獲得,其精湛的唱功與深情演繹贏得了評委與觀眾的一致好評;並列第二名由李元豪和周霞子靖共同獲得,二人均以出色的表現展現了多元的音樂風格與舞台魅力。 領獎台上,林惠珠難掩激動之情,她發表得獎感言時說:“從台灣來到廈門參賽,原本只是想和兩岸的歌友交流學習,從沒想過能拿到冠軍。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歌唱的肯定,更讓我感受到兩岸同胞一家人的溫暖。比賽中結識了很多優秀的朋友,我們一起聊音樂、談文化,這種心與心的連接難能可貴。感謝主辦方搭建這麼好的平台,未來我願意做兩岸文化交流的小小使者,用歌聲傳遞友誼與愛。” 並列第二名獲得者李元豪表示:“能和這麼多兩岸優秀選手同台競技,本身就是一種收穫。音樂不分地域,今天在舞台上,我們用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情感演繹歌曲,這種默契讓我深深感動。感謝評委的認可和團隊的支持,這份獎項是鼓勵也是動力,期待下次還能參加這類有意義的交流活動,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一位並列第二名獲得者周霞子靖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參加‘鷺台之聲’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不僅鍛煉了自己,更收穫了珍貴的友誼。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對音樂的熱愛和對文化的認同是相通的。感謝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彼此了解、相互欣賞,希望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平台,讓兩岸的年輕人通過藝術交流走得更近。” 年齡最小的台灣選手陳冠錡在接受採訪時,臉上掛著天真的笑容,用稚嫩的語氣說:“我最喜歡唱歌啦!這次和爸爸媽媽從台灣來廈門,能站在這麼大的舞台上唱歌,還認識了好多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我好開心呀!大家的掌聲好好聽,評委老師也夸我唱得棒~ 以後我還要好好練唱歌,明年還來鷺島,和兩岸的朋友一起唱歌、一起玩,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呀!” 本屆"鷺台之聲"歌唱比賽的成功舉辦,為兩岸同胞搭建了展示才華、深化友誼的平台,有效促進了廈門與台灣在文化領域的互動與合作。主辦方表示,未來將繼續拓展此類文化交流活動,持續推動兩岸同胞心貼得更近、情融得更深,共同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間進錕、夏娃 供圖:共工新聞圖片庫、臺灣共工新聞社 編輯:熊馨緣 責編:董勇
苦命小編

两岸同心护”星”行 陈习珍策划公益晚会让温台情谊跨海相连

温台六日叙乡情 公益同心暖星娃|台胞深度探访瓯越大地 共绘两岸融合新篇 本报温州11月15日电(记者简进锟、夏娃) 为期六天五夜的台胞温州深度参访之旅,于15日上午在龙湾国际机场圆满落幕。来自台湾南投等地的参访团成员,带着对温州山水人文的眷恋、产业活力的赞叹,以及两岸公益携手的温暖记忆踏上归途。这场集文化探访、产业考察与公益交流于一体的旅程,以音乐为桥、母爱为纽带,让两岸同胞在沉浸式体验中体会"血浓于水"的同胞情,强化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共识,更为两岸特殊儿童公益事业播下深度融合的种子。 此次参访行程自11月10日启幕,节奏张弛有度、内容精彩纷呈。台胞们先后走进龙湾中国眼谷小镇,触摸温州生命健康产业的创新脉搏;漫步钟秀园、永昌堡,在古建遗存中品读抗倭历史与江南韵味;探访洞头中普陀、望海楼与东海贝雕博物馆,在梵音与匠心间感受海洋文化的厚重;溯源文成刘伯温故里,追寻明代先贤的智慧足迹;登顶百丈际,在中华第一高瀑的磅礡气势中惊叹自然造物的神奇;最后登临江心屿、漫步五马街,在古今交融中定格温州古城的独特韵味。一路走下来,温州的风土人情与台湾的相近之处,让台胞们倍感亲切。 台湾省南投区铺里国际同济会四十五届会长施坤良接受国际新闻视角报社、台湾共工新闻社、万顺传媒报社、前传媒报社等媒体采访。 "我非常喜欢温州,这裡的气候和人文风貌都让我感到十分舒适,整体环境很像台湾的山区——那也是我居住的地方,让我觉得特别亲切自在。"首次到访温州的国际同济会南投区主席林萍夏对这座城市赞不绝口。他特别提到,温州美食与台湾口味相近,咸淡适中的闽浙风味小吃蕴含著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他格外偏爱。谈及印象最深的景点,林萍夏直言刘伯温故里"特别有意思","虽然受疫情影响已经四五年没来大陆,但我一直认为大陆是个非常美好的地方,温州确实值得大家深入探访"。他透露,"回台后我一定会向亲友们推荐大陆的大好河山,邀请更多人来体验这座城市的魅力"。接受采访时说。 台湾魁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长黄翊魁,总经理翁佳瑜接受国际新闻视角报社、台湾共工新闻社、万顺传媒报社、前传媒报社等媒体采访。 与林萍夏不同,南投区草屯会会长石志昇是常来大陆交流的"老熟人",但此次温州之行仍让他收穫了别样体验。"从山顶到山底往返一趟,虽然双腿疲惫,但百丈际的壮丽是我在大陆其他地方从未体验过的,确实印象深刻。"石志昇坦言,温州温和亲切的城市氛围与市民的友善热情最让他留恋,"每当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总能得到热心帮助"。他还对温州的陪同者给予高度评价:"安排得非常周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美食和行程体验,让人难忘。"对于未来,石志昇充满期待:"不仅想再次到访温州,更希望带动更多台湾团体来参访。"接受采访时说。 台湾省南投区国际同济会五十一届南投区主席林萍夏接受国际新闻视角报社、台湾共工新闻社、万顺传媒报社、前传媒报社等媒体采访。 如果说山水人文是此次行程的"风景线",那麽公益交流便是最动人的"暖心线"。这条温暖纽带的缔造者,正是深耕两岸融合教育二十余年的特教专家陈习珍——由她倾力策划并主持的"温台天使之约"公益音乐晚会,让台胞与温州各界人士因爱心相聚,更让两岸特殊儿童在音乐中结下深厚情谊。作为台湾大爱奖、十大杰出妈妈、非凡母爱奖获得者,陈习珍始终秉持"每个特殊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音乐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窗,融合是他们成长的土壤"的特教理念,二十年来她奔走两岸,开办千余场公益讲座与师资培训、巡迴演出上百场,并创立多家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还成立厦门陈岚心理谘询中心 ,以"音乐疗愈+融合教育"双轨模式,不仅帮助数百名自闭症儿童通过音乐打开心扉,更搭建起两岸特教经验互鉴的坚实桥梁。她常说:"大陆是我的娘家,台湾是我的婆家,两岸特教不分家,孩子们的笑容就是最珍贵的融合见证。"此次晚会上,她以温润厚重的主持风格串联全程,既分享著特教路上的初心与坚持,也用母性的温柔呵护著每一位登台的孩子,更现场传授两岸特教融合的实践经验,让现场始终弥漫著温暖与感动。 台湾省南投区草屯会会长 五十一届会长石志昇接受国际新闻视角报社、台湾共工新闻社、万顺传媒报社、前传媒报社等媒体采访。 晚会最令人动容的环节,莫过于陈习珍的女儿、台湾"钢琴公主"刘梦缘,与台湾"古筝王子"张阳任携手温州"星娃"们的同台演出。柔和的灯光下,刘梦缘流畅悦耳的音乐旋律与张阳任清越悠扬的古筝声交相辉映——张阳任相继演绎《桃花笑》的灵动与《战马》的磅礴,刘梦缘则献唱《苹果香》《流水年华》,并走入观众席互动,而温州星娃们以稚嫩却执著的演绎融入其间,指尖流动的不仅是跨越海峡的音乐共鸣,更是两岸同胞守望相助的深情。他们用音乐打破隔阂,每一个音符都凝聚著无数次的练习与突破,每一个动作都饱含著对舞台的热爱,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掌声与感动的泪光在厅内久久弥漫。这场演出正是陈习珍特教理念的生动实践——让特殊孩子与普通孩子、两岸年轻艺术家同台,在平等参与中收穫自信,在文化交融中感受关爱。 演出落幕后的惊喜环节,让现场温度再次升华。在陈习珍的引领下,星娃们陆续收到了三份满载心意的礼物:台湾魁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带来的香氛疗癒产品与甜蜜糖果、温州团队精心准备的定制非遗纪念品,以及台胞洪俊诚亲手挑选的主题小礼物。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孩子们眼睛亮了起来,有的小心翼翼地抚摸著礼物,有的紧紧抱在怀裡不捨鬆手,脸上绽放出灿烂纯真的笑容,那份难掩的喜悦感染了在场所有人。不少孩子主动举起礼物向捐赠者挥手致谢,简单的动作裡满是真挚与热情。而陈习珍与女儿刘梦缘、张阳任母亲吴慧娟联袂带来的配乐朗诵《乡愁》,更将晚会推向高潮,三人牵手深情演绎,让亲情与两岸情交织,诠释著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 南投区铺里国际同济会前会长施坤良接受国际新闻视角报社、台湾共工新闻社、万顺传媒报社、前传媒报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特殊儿童家长,感触尤为深刻:"首先要感谢陈习珍老师,她的特教理念和公益坚持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深刻反思自己与孩子及家人的相处方式。最近我正在尝试用她分享的'耐心倾听、、赏识教育、优势引导'等理念与方法,和孩子沟通,确实收穫很大。"他坦言,自闭症孩子并非有问题,只是需要更多关怀、耐心与包容,"他们在专注力方面往往比普通人更出色,做事也更认真,这正是陈老师一直强调的'优势视角',我们应该用心发掘他们的特质,用更包容及赏识的方式引导他们"。此次温州之行,也让施坤良对大陆有了全新认识:"这裡的人文底蕴深厚,特教事业的发展也充满温度,很多经验值得台湾借鉴,我也真切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温暖。"对于明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即将举办的两岸公益活动,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当然非常乐意参与!作为南投埔里人,我会向乡亲们宣传这边的文化特色与特教成果,邀请更多人参与这类有意义的活动,也很愿意向陈习珍老师学习,深耕公益事业。" 魁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长黄翊魁与总经理翁佳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同样被孩子们的表演与收到礼物时的喜悦深深触动:"看到他们在台上喜悦的神情,我们非常感动。深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而陈老师的'音乐疗愈'模式让孩子们释放了潜能,能在有限资源下展现出这样的才艺很不容易,这场表演让我们对两岸公益协作充满信心。"谈及淮备礼物的初衷,二人表示:"就是想响应陈老师的呼吁,给孩子们带去温暖与快乐,看到他们收到礼物时开心的笑容,我们也感到很高兴。"作为多次来大陆的台胞,这是他们首次到访温州,刘伯温故里与百丈际的壮观让他们印象深刻。"一定会把在温州的见闻与两岸特教融合的成果分享给台湾的亲朋好友,"黄翊魁表示,明年的两岸公益晚会他们仍会积极参与,"这次准备比较仓促,下次会联合更多台湾企业,为孩子们带去更丰富的资源支持"。同时,二人也呼吁:"希望社会更多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其实很优秀,只是需要更多像陈习珍老师这样的引路人与资源支持,也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公益行列,共同守护这些孩子的心灵成长。" 六日行程虽短,两岸情谊绵长。此次台胞温州之行,因陈习珍老师的倾力推动而更具深度——她不仅是公益活动的达人及策划者、特教理念的传播者,更是两岸特殊领域融合教育的坚定践行者。她以音乐为媒介,让特殊孩子收穫自信与关爱;以公益为纽带,让两岸同胞凝聚同心与共识;以特教为桥梁,让两岸经验实现互鉴与共进。这场旅程不仅让台胞们全方位感知了温州的发展活力与文化魅力,更深化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认同。正如参访团成员所言,陈习珍老师播下的友谊与爱心种子,必将在两岸大地持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绚丽的融合之花。(完)
苦命小編

“温台天使之约”公益音乐晚会温情上演 两岸爱心共筑“星星的孩子”音乐梦

万顺传媒据台湾共工新闻社消息(记者夏娃)11月11日晚,“温台天使之约”公益音乐晚会在温州龙湾东方大酒店温情上演。来自温州与台湾的“星星的孩子”爱心表演者同台献艺,以纯净的歌声与优美的旋律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爱心桥梁,共同传递“我们是一家人”的深厚情谊。晚会由台湾特教专家陈习珍老师与女儿——有“钢琴公主”之称的星娃刘梦缘携手主持。母女俩温情互动、默契配合,并与台湾“古筝王子”张扬任的母亲吴慧娟联袂呈现配乐朗诵《乡愁》,亲情与两岸情交织,为整场晚会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温度与情感共鸣。 作为深耕两岸特殊教育与公益事业二十余年的资深专家,陈习珍老师始终坚信“音乐是跨越障碍的通用语言”。自2003年起,她便奔走于台湾各地,创办特殊儿童音乐疗愈工作室,帮助数百名自闭症儿童通过音乐打开心扉;2015年起,她更频繁往返海峡两岸,将台湾成熟的音乐疗愈理念与教学方法带到大陆,先后在西安、四川、河南、贵州、厦门等地开展公益讲座与师资培训上千场,并牵头搭建“温台特殊儿童音乐交流平台”,让两岸星娃在音符中相识相知。女儿刘梦缘自幼受母亲影响,不仅凭借过人的音乐天赋成为小有名气的“钢琴公主”,更主动投身公益,跟随母亲走进两岸数十所特殊教育学校,用琴声为同龄的“星星伙伴”带去温暖与力量。吴慧娟女士作为台湾“古筝王子”张扬任的母亲,多年来始终陪伴儿子与自闭症同行,全力支持孩子的音乐梦想,并积极参与两岸特殊儿童公益活动,以母爱与坚持诠释“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她与陈习珍老师因公益结缘,因守护孩子的初心并肩前行。晚会现场,陈习珍老师深情分享:“二十年来,我和女儿见证了太多星娃在音乐中的蜕变,也深深感受到两岸同胞对特殊群体的爱心共鸣。希望这座用音乐搭建的桥梁,能让更多人看见他们的光芒。” 本场晚会旨在通过音乐这一无国界的语言,为温台两地的自闭症儿童提供展示自我、融入社会的舞台,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这一群体更多理解、接纳与关爱。 晚会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在陈习珍老师的带领与嘉宾们的陪伴下,来自台湾的“星星的孩子”们率先展现艺术才华。被誉为“古筝王子”的星娃张扬任先后演绎《桃花笑》与《战马》两首风格迥异的古筝曲:前者灵动欢快,如春日暖阳洒落舞台;后者气势磅礴,奏响孩子们内心不屈的勇气,令人动容。担任主持的刘梦缘也在间隙献上精彩表演,她演唱的《苹果香》清新甜美,《流水年华》温柔缱绻,还走入观众席亲切互动,以歌声传递“星星的孩子”对世界的热爱。温州本地的I Believe电声乐团由自闭症青少年组成,他们以充满力量的《我相信》唱出内心的坚定,又以《世界赠予我的》表达对世界纯粹而美好的感知,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 晚会高潮在尾声部分温情绽放。陈习珍、刘梦缘、吴慧娟三位来自台湾的爱心代表携手登台,带来配乐朗诵《乡愁》。舞台上,柔和的追光映照三人坚定而温情的面庞,背景中钢琴与小提琴的旋律交织流淌,时而轻柔如耳语,时而深沉如倾诉。陈习珍老师的朗诵温润厚重,融汇两岸牵挂与对团圆的期盼,更饱含二十余年特教耕耘的初心;吴慧娟女士的嗓音温柔坚韧,带着母亲守护星娃的深情,将对孩子的爱与对两岸同胞的情谊融入字句;刘梦缘则以清澈童声穿插其间,如一缕微光穿透岁月阻隔,为这份“乡愁”添上一抹纯粹与希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当最后一句落下,旋律升华,三人紧紧牵手,眼中泪光闪烁,台下观众无不动容,掌声与哽咽交织。这场凝聚母爱、公益心与两岸情的朗诵,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台湾特教工作者、星娃家长与爱心少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写照,将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守护特殊儿童的共同心愿诠释得淋漓尽致。 朗诵结束后,来自台湾的爱心人士——南投荣誉观护协会观护人洪浚诚、南投草屯法指公庙主任委员黄翊魁手持十份精心准备的礼物登上舞台。礼盒系着粉蓝相间的丝带,内装定制卡通音乐盒与手绘绘本。他们面带微笑,逐一将礼物送到十位“星星的孩子”手中。洪浚诚先生弯腰递礼时,轻声询问一位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喜欢这个小兔子音乐盒吗?”女孩羞涩低头,随后抬眼望向他温柔的眼眸,嘴角扬起,软糯回应:“喜……喜欢,谢谢叔叔。”黄翊魁先生则对刚表演完古筝的张扬任鼓励道:“你的《战马》弹得真有力量,这个绘本送给你,里面有好多勇敢的小故事。”张扬任紧握礼物,脸颊泛红,虽未多言,却主动伸手与黄翊魁轻轻相握,眼中满是感激。有孩子当场小心翼翼打开礼盒,音乐响起时眼睛一亮,转头与老师伙伴分享喜悦,现场温情满溢。洪浚诚先生现场表示:“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宝贝,希望这些礼物能带给他们快乐,也愿两岸同胞持续携手,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黄翊魁先生则强调,公益无界、爱心相连,未来将继续关注两岸特殊儿童群体,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随后,所有表演者手持荧光棒缓缓登台,与嘉宾手拉手齐声高唱《我们是一家人》。歌声中,荧光点点如星海汇聚,大家随节奏轻轻摇摆、相拥共舞,舞台上下融为一体,将晚会温情氛围推向顶点。 旋律终会落下,但爱与关怀永不落幕。此次在龙湾东方大酒店举办的“温台天使之约”公益音乐晚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洗礼。它向世界证明:每一个“星星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他们值得被看见、被相信、被深爱。而陈习珍、刘梦缘、吴慧娟的深情演绎,洪浚诚、黄翊魁的爱心善举,也成为两岸融合的生动注脚——以爱心为纽带,以音乐为桥梁,两岸同胞必将携手为特殊儿童营造更加包容、有爱的社会环境,让跨越海峡的温情与希望永续传递。 作者: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劉夢緣

2025文平嫂重陽敬老感恩演唱會/81歲孫情連續兩天三場演唱會將創金世界紀錄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由台中多媒體公司主辦、台中市政府、市議會指導單位,在台中中興大學惠蓀堂11月8日下午2點及晚上七點,九日下午2點共3場有2025文平嫂重陽敬老感恩演唱 會、60孫情深情一唱,孔鏘超級樂團伴奏,更有喬幼、蘇盛泉、莊文勤文平等演出,多才多藝之林暉博士除協助拍攝外景影片外更在現場高歌一筆定江山書寫『如意』『圓 滿』,結有緣人。 東京院士彰化古錐伯樂善好施也購買數十張原價6千之貴賓券招待雲林東京院士,大家也難得假日躬逢其時,他也帶來地方特產分享大家讓人非常窩心。 受邀之起凰在此場合難得遇到前中國時報特派吳嵩山現不但是中國醫藥大學公共國際中心主任且是台灣省新聞記者協會理事長,他鄉遇故知真是高興。現場更有文平嫂的灶咖 回饋專案老來伴麵一箱特價3600元深受喜愛。演出者81歲孫情連續2天3場演唱會將可申請金世界紀錄,現場座無虛席台中市政府副市長鄭照新等多人皆來參加。 
劉夢緣

《天下雜誌》「天下大學永續公民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全國大專校院中榮獲「公立技職大學組第一名」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天下雜誌》於2025年11月7日舉辦「天下大學永續公民獎」(原USR大學公民獎)頒獎典禮,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全國大專校院中脫穎而出,榮獲「公立技職大學組第一名」,由張傳育校長親自出席並代表領獎,相較2024年名列第五,今年名次大幅躍升,展現學校在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上的深厚實力與卓越成果。         《天下雜誌》之「天下大學永續公民獎」從大學治理、教學承諾、社會參與與環境永續等面向,透過40項指標評估全國大專校院的永續表現。雲科大能在眾多學校中拔得頭籌,關鍵在於長期推動「五化策略」-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作為校務發展核心,並創新導入自主開發的「永續履歷認證系統」。此系統運用AI與大數據分析,協助全校師生追蹤個人永續行動,形成具指標性的「數位永續檔案」,不僅提升永續能見度,也鼓勵更多行動參與,實現校內外的永續價值循環。        張傳育校長提到:「雲科大以「智慧、創新、永續」為方向,以USR為引擎,將課程帶進社區,把研究連結產業。」他指出,學校以「五化」-特色化、學術化、產學化、國際化、精準化-為發展主軸,透過教學創新與USR行動深化教育本質,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責任與共好,實踐大學作為社會公民的使命。         此次榮獲第一名,不僅象徵外界對雲科大永續實踐成果的肯定,更見證學校多年耕耘的累積。未來,雲科大將持續秉持「務實致用、創新創造」的精神,深化永續治理、推動社會連結,讓教育的力量持續在雲林發光,也為台灣的技職教育開創更具永續價值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