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
第65屆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澎縣表現亮眼 5件參賽作品3件獲獎
【記者 蜀女 澎湖報導】
第65屆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114年於新竹市辦理,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資訊應用等領域,超過2,500位師生參與,全國各級學校科展參賽作品達10,122件,經初選參加地方展覽會的作品有4,407件,最後進入全國展覽會的作品442件,競爭相當激烈,僅有4%。
馬公國小以「高壓『碳』究、『碳』為觀止─以牡蠣殼加壓溶解進行化學固碳之可行性研究」榮獲國小組化學科「第二名」,由陳河開及林鈺珅教師指導,參加學生湯文聰、陳晞、歐芸榛及曾子齊。
龍門國小以「『仙』『鮮』御守~澎湖常見仙人掌果實保鮮效益之探究」國小組化學科「鄉土教材獎」,由辛柏緯及賴秀智教師指導,參加學生李偉琳、宋昆陽、王子誠、張珈愷、宋瑀婕、蔡忻恩。
中正國小以「安西教練-教你投空心」榮獲國小組生活與應用科學科(一)「團隊合作獎」,由項志偉及洪常明教師指導,參加學生茆芛瑄、許芳瑄、楊玆賢及古璟晏。
教育處表示,此次比賽獎項取得皆歸功於各校師生的辛勤付出,本縣除每年辦理科學玩具比賽、科學營、科學研習外,今年亦特別補助全國賽參賽學校集訓費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科學探究能力,擴展視野,期待未來本縣學生可以再獲佳績。
「普仁小太陽」照亮人生 9位學生入圍全國普仁獎
【記者 劉夢緣 桃園報導】
用愛築起希望!靈鷲山桃園區普仁獎頒獎典禮1月4日在桃園高中人文藝術大樓4樓演藝廳舉辦,表揚146位品德優秀的學子,人數寫下歷年新高。桃園市長張善政、教育局長劉仲成、40餘位國中小校長及支持普仁獎精神的社會賢達,均到場見證愛心匯聚的一刻,彼此用生命感動生命,令人動容。
以生命關懷創立普仁獎 打造希望平台
善與愛的循環!普仁獎創立於2003年,由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基於「關心、愛心、慈悲心服務社會」的生命關懷理念,表揚面對逆境仍堅持美好品德、勇敢迎向生命挑戰的國中、小學生,這些散發生命熱力與光芒的孩子,被稱為「普仁小太陽」。
4日陽光普照,一掃近日陰霾,就像普仁小太陽一樣散發著光與熱。現場貴賓雲集,包括:立法委員萬美玲、桃園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蘇家明賢伉儷、桃園市議員黃婉如、陳美梅、林政賢、張碩芳等,及號召許多社會賢達、團體、善心人士贊助獎助金的靈鷲山普仁獎推行委員會桃園區主委呂朝福、副主委温碧雲,還有桃園區普仁獎所有委員出錢出力,協助邀請學校推薦小太陽,讓普仁獎頒獎典禮成為桃園教育界每年盛事之一。
呂朝福以「能力好、學問好可以走得好,品德好可以走得遠」,勉勵孩子力爭上游,感謝他接任主委10年來,所有一起努力投入的委員,讓普仁奬發揚光大。
9位學生 推薦入圍全國普仁獎
頒獎典禮由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演出祥獅獻瑞揭開序幕,穿插該校儀隊表演及會稽國中競技啦啦隊,熱力四射,掌聲不斷;得獎學生和家長、各界貴賓齊聚,現場處處暖流。小太陽面對困境仍保有正面、積極、樂觀、愛心、願力的態度,用品德改變世界的生命故事,感動在場觀禮的每個人。
善行照耀大地,品德之光永駐!桃園區今年有158位學生報名參加甄選,經過嚴謹的初選、複選作業,共有146位孩子獲獎,國小81位、國中65位。福豐國中向明萱、內壢國中蔡沛妤、自強國中張鈞甯、大成國中吳軒菱、卓翊泓、徐品萱、大有國小林思澄、迴龍國小梁凱甄、大竹國小陳侑璘9位,獲推薦入圍全國普仁獎。得獎名單詳見https://puren.ljm.org.tw/page3.aspx?cid=106&lid=123&id=167。
正義感十足 吳軒菱書寫青春榜樣
難得的是,入圍全國普仁獎的9位當中,有3位都是大成國中的學生。其中九年級的吳軒菱,是個孝順貼心的孩子,在家指導妹妹課業,兩人一起協助家務,分擔父母壓力;深知家中經濟不富裕,物質需求不高,導師朱瑞勇觀察,軒菱做事認真負責,擔任英語小老師,課後會提醒同學複習並協助老師安排評量;喜愛閱讀,積極向學,常參加學校舉辦的好讀周報問答比賽;富有正義感,看到不公不義之事,會替同學仗義執言,相當不易。
孝心化為音符 蔡沛妤用歌聲傳遞感恩
就讀內壢國中音樂班的蔡沛妤,爸爸在她小五時因病過世,與罹癌的媽媽相依為命,有一次母女兩人一起用餐,媽媽替她點了牛肉麵,自己卻吃清湯麵,沛妤將碗中的肉夾給媽媽,還說「我們一人一半」,孝心讓媽媽感動不已。從小就展現對音樂的熱愛,國小三年級加入合唱團以來,得獎無數,曾赴紐西蘭在世界合唱大賽中拿到金獎,志願是當一名聲樂老師或歌劇家,特別感謝合唱團老師在考前3個月悉心教導鋼琴、樂理、視唱聽寫,是個感恩惜福的好孩子。
善與光相續不斷16校攜手點燃品德火炬
小太陽們的光芒,有賴師長們的慧眼發掘,為感謝認同普仁獎理念的學校,由靈鷲山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陳世人頒發各校推薦感謝狀;並由靈鷲山普仁獎推行委員會桃園區主委呂朝福頒發「推動品德教育楷模」給龍潭國中、中興國中、內壢國中、青溪國中、桃園國中、過嶺國中、福豐國中、快樂國小、新埔國小、龍源國小、中埔國小、慈文國小、會稽國小、壽山國小、廣興國小、樹林國小16所學校。
「用愛心築起希望的橋樑。」前陣子到泰國弘法的桃園講堂監院妙慧法師,以台裔泰國餐廳老闆的故事為例,小時候家境貧困,接受善心人士資助,珍惜每一個善緣,最後到英國留學、拿到學位,同時會台語、英語、日語、泰語,期許小太陽成長茁壯後發揮無限可能,並將這份善的循環不斷擴散出去,讓普仁大愛照耀社會每個角落。
南投縣舉行「熊愛閱讀」縣長獎頒獎典禮 優秀學生與學校受表揚
【記者 陳嵐 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於10月7日下午2點30分,在圖書館7樓電影放映廳舉行了南投縣113-1期「熊愛閱讀」閱讀護照計畫─縣長獎頒獎典禮。此次典禮由縣長許淑華主持,並逐一表揚獲獎的師生、學校及圖書館。獲獎學生中,包括個人獎「閱讀高手-縣長獎」14位、「心得達人-縣長獎」36位、「心得達人-佳作」34位,另有20名學生榮獲連霸獎,其中10連霸最高紀錄也由一位學生創下。
典禮當天,18度C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王又興、董事王漢智也特地蒞臨觀禮,並由林儒暘議員服務處派員出席,為本次活動助陣。此外,許多家長也到場與獲獎孩子一同分享喜悅,現場氣氛既熱烈又歡樂。
共同推動閱讀風氣,縣長感謝各界支持
許縣長在致詞時表示,「閱讀」已成為近十年來的國際熱門話題,並強調在18度C文化基金會的支持下,縣府文化局自101學年度起,便在13個鄉鎮市圖書館推動「我愛閱讀」圖書館閱讀護照認證運動,旨在系統性地提升孩子們的知識力、文化力及表達力,成效顯著,並已獲得中央及各界的肯定。此計畫也成功喚起了親子共讀的風氣。
許縣長進一步指出,在「我愛閱讀」活動的基礎上,文化局與18度C文化基金會持續合作推動「熊愛閱讀」,藉此進一步提升全縣的閱讀風氣,並讓小學低、中、高年級的學生透過閱讀來提高自我競爭力。本期「熊愛閱讀」計畫共有126所學校參與,超過20,000名學生共計閱讀了862,507本書,平均每位學生在113年1至6月的活動期間,閱讀了41.5本書。
連霸獎與學校團體獎引領風潮
為鼓勵學生持續進步,本期特設立了連霸獎。陳慶恆同學(南光國小五年級)以9連霸的成績,獲得「閱讀高手-縣長獎」,而羅浩瑀同學(文山國小五年級)則以10連霸的優異表現,獲得「心得達人-縣長獎」,兩人出色的表現獲得了全場的矚目。
此外,「愛看書」、「愛創作」兩大認證項目也選出了24所學校團體獎、6個鄉鎮市圖書館的全縣總評獎,成績相當亮眼,顯示出本次活動的成功與參與的積極性。
18度C文化基金會持續支持閱讀計畫
王執行長在典禮上表示,縣府大力推動「熊愛閱讀」計畫,使本縣的閱讀風氣逐步提升,孩子們在這個學期表現非常出色。他指出,基金會共向學生發放了10,640份獎品以鼓勵他們繼續閱讀,並且在縣府的協助下,閱讀圖書量突破60萬冊,充分展示出縣府在文化推廣方面的卓越努力。
各地圖書館與學校表現突出
文化局也指出,在「熊愛閱讀」計畫中,國姓鄉乾峰國小表現最為突出,該校全體41位學生共計閱讀了5,714本書,平均每位學生閱讀了139本書,榮獲全縣最愛閱讀的學校。此外,該校在「說情畫意」創作活動中,也表現亮眼,總創作篇數達65篇,成為最具創作能量的學校。
在圖書館的評比中,國姓鄉立圖書館榮獲「愛看書」類別全縣第一名,中寮鄉立圖書館和草屯鎮立圖書館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而在「愛創作」方面,國姓鄉立圖書館再次奪得第一名,草屯鎮立圖書館與竹山鎮親子館分別獲得第二和第三名。
持續推動閱讀,培育孩子學習力
許縣長表示,感謝18度C文化基金會的持續支持與各界的熱情參與,並強調未來縣府將繼續推動閱讀計畫,讓孩子們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快樂成長、學習,不斷提升閱讀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她表示,縣府將堅持「閱讀即生活,生活即閱讀」的理念,將閱讀融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閱讀中找到成長與啟發。
屏縣小小稽查員踐行環境保護行動 倡議「減菸蒂 愛環境」
【記者 劉婷 屏東報導】
為響應環境部推動「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政策,屏東縣政府環保局與20名小小稽查員至屏東公園、勝利星村等地,發起「減菸蒂 愛環境」行動,19日特地集結於公園綠地,手持回收奶粉罐製成的菸蒂桶沿途撿拾煙蒂,並向民眾宣導「自己菸蒂自己清」的重要性,期能改變抽菸文化並喚醒守護環境的決心。
環保局表示,今日為例假日,小小稽查員們為了此次活動,特別一大早就起床,投入撿拾煙蒂,著實讓人佩服。為落實環境教育從小做起,培養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進而採取環境保護行動,從109年開始培訓了小小稽查員,第一批的22位小小稽查員如今已經是國中生。
目前還有來自屏東市和平國小、長治鄉德協國小和枋寮鄉建興國小的50位小小稽查員,大家都為愛護地球延續著學長姊的熱誠和行動,繼續努力。小小稽查員每年的培訓課程以環保知識為主,包括水污染、水質檢測、濕地解說、垃圾分類以及登革熱巡倒清刷等內容,致力將每位小小稽查員培養成為環保小尖兵。
因為深知生活環境中存在亂丟菸蒂的陋習,影響市容及生活環境,也持續危害河川及海洋環境與生態。小小稽查員們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大家認識到菸蒂的危害,參與者們在環保局同仁的帶領下,走上街頭,開始了撿拾菸蒂及清理垃圾的行動,小小稽查員們身穿稽查背心,手持垃圾夾,熱情地投入清理工作。
活動現場,許多路人被這些小小志願者的行動所感動,紛紛停下腳步,主動參與並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活動現場總共撿了325支菸蒂,尤其是屏東公園外圍的中華路及停車場最多菸蒂,呼籲民眾不要亂丟。
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規定,在指定清除地區內嚴禁任意棄置煙蒂等一般廢棄物,違反者可處新臺幣1,200元至6,000元罰鍰。為避免菸蒂危害環境與生態,環保局於十字路口、車站等髒亂熱區架設移動式監視器進行科技執法,自113年1月起迄今共取締亂丟菸蒂87件,裁罰金額達13萬元,盼民眾勿心存僥倖以免傷了荷包。
環保局表示,除了宣導勿亂丟菸蒂外,再度呼籲民眾排出垃圾時,應將垃圾分類為「一般垃圾」、「資源垃圾」及「廚餘」等3類,為讓民眾養成習慣及拚垃圾減量決心,環保局與鄉公所聯手加強執行垃圾破袋檢查作業,10月也加強執行焚化廠車輛垃圾落地檢查作業,不符合的車輛將被退運,同時為加強縣民對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的認知與行為,運用任何管道向本縣幼兒園、高國中小、民營事業及各機關強力宣導垃圾分3類,目前已辦理120場次。
因為大家的努力,屏東縣113年1~7月一般廢棄物回收率為50.5%,自8月起加強執行垃圾破袋檢查,8月及9月一般廢棄物回收率約為56.6%,已提升約6%。守護環境是我們在這一片土地上生活的共同責任,在日益嚴峻的垃圾處理挑戰中,請大家從源頭做好垃圾分類及回收,降低後端垃圾處理壓力,共同打造屏東安居樂業的希望城市。
埔里宏仁國中及力行國小獲全國科展多項獎項 縣長親自表揚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在第64屆全國科學展覽會上,南投縣埔里宏仁國中榮獲全國學校團體獎第二名及多項獎項,力行國小翠巒分校也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為表揚優秀的師生,南投縣縣長許淑華於24日下午親自前往宏仁國中頒獎,並鼓勵得獎學生持續精進,為南投縣的科學教育爭光。
宏仁國中在113年度全國科展中表現卓越,除了獲得全國學校團體獎第二名外,還榮獲地球科學科第二名、國中生物科第三名、鄉土教材獎、TDK文教基金會第二名及生物科台灣昆蟲學會昆蟲研究獎等六項大獎,成績斐然。力行國小翠巒分校的獲獎同學也展現出色的表現,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殊為不易。
許縣長表示,對於老師們的辛勤指導表示感謝,強調老師們在培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科學研究興趣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此次頒獎典禮上,縣議員黃世芳、陳怡君、立委馬文君服務處執行長楊樹煌及縣議會副議長潘一全等也出席祝賀。
宏仁國中學生林雨萱及馮靜妏的研究專題「濃情雨意:濃積雲與大埔里地區午後雷陣雨之探討」獲得國中地球科學科第二名。他們的研究針對氣象署對大埔里地區午後雷陣雨的預測不準問題,發現濃積雲「濃積雲-RVD」對午後雷陣雨有良好的預測效果,並分析了影響雨量差異的因素。
此外,學生王楷甯、蕭方語及黃鈺萲的專題「kalus-nibu的生殖—探討枯葉大刀螳螂交尾、產卵及孵化行為」則獲得國中生物科第三名。王楷甯表示,她們發現雄螳螂即使在被雌螳螂咬斷頭部後,心臟仍會持續跳動,且平均能存活5至6天,這種現象在昆蟲中極為罕見。蕭方語則提到雌螳螂產卵過程中的特殊行為,讓她們在實驗中感受到研究的樂趣。
宏仁國中已連續三年在全國科展競賽中勇奪前三名,校長林杏霏對此表現感到自豪,並感謝蔡永巳、喬緯中、李季篤及李宜芳等四位指導老師的細心教導。
力行國小翠巒分校的「Rangay-致命的衝擊力-泰雅重壓陷阱探討」專題同樣表現出色,獲得國小組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這也是該校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獎項。傅身健及王如慧老師帶領的四位學生,通過科學方法驗證泰雅族的生活智慧,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文化。
為支持學校參加全國科展,縣府提供了必要經費並對獲獎學校給予充實的科展設備獎金、團隊獎金及獲獎教師獎勵金等,以表彰師生們一整年的辛勞,並給予最實質的肯定與鼓勵。
雲林縣政大藝文學會在莿桐鄉大美國小舉辦書法社團活動開幕式
【記者 劉夢緣 雲林報導】
2023年9月19日雲林縣政大藝文學會榮幸受邀承辦莿桐鄉大美國小的書法社團活動,為期18週的書法課程正式啟動。今天上午8時,該校舉行了開幕式,活動由三位學生以電子琴演奏揭開序幕,隨後播放了介紹書法課程歷程的學習影片。
大美國小校長黃育珍在致詞中表示,學校自開辦教育活動以來已逾六年,目前靜態課程包括書法社、美術社、音樂社和桌遊社四個項目;動態課程則有國術社、扯鈴社、木球社、槌球社及排輪社等五個項目。黃校長強調,各科目的指導老師熱誠專業,並在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為持續推展書法課程而特邀政大藝文學會的老師共同指導,期望長期合作推動本活動。
政大藝文學會理事長陳泳全亦在致詞中感謝黃校長的邀請,並特別安排書法名師沈惠真老師前來授課。沈老師在全國各項書法比賽中屢獲獎項,期望學生們在認真學習後能在結訓時獲得獎狀與獎品以資鼓勵。
莿桐鄉鄉長廖秋蓉也參加了開幕式,她曾擔任雲林縣藝文學會理事長,表示學習書法的益處不勝枚舉。自黃校長上任以來,大美國小積極推廣各項才藝,屢獲佳績,成效有目共睹。廖鄉長承諾,若本次活動需要公所協助頒發獎狀等,她將全力支持。
出席今天開幕式的來賓還包括饒平國小校長陳茂雄、六合國小校長李瑩萩、大美村村長何順良、社區理事長楊寶珍、埔尾村村長張義豐、社區理事長鍾三才、溪美社區理事長謝揚柳、莿桐國中主任簡志瑋、大美國小家長會長張志光以及斗高校友會副總幹事張起凰等多位嘉賓。
本次書法社團活動的啟動,將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傳統文化的良機,並期望在專業指導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潛能。
親子市集「寓教於樂」體驗雙語教育
【記者 林影 南投報導】
為推廣語文教育,縣府、南投市公所、南投女國際青年商會7日在南投市中山公園舉辦「寓教語樂 藝童來玩」親子教育市集活,假日家長帶著孩子闖關體驗,度過快樂的親子時間。
「寓教於樂」親子市集,有闖關攤位、有小小消防員體驗、還有摸彩等活動,特別是遊戲闖關,將學習元素融入遊戲中,達到寓教於樂目的。
縣府教育處學務管理科長紀忠良參加活動表示,表縣長許淑華重視學生教育及親子問題,不但積極推動雙語教育,為培植學生競爭力,縣府也提供學生出國學習獎助金。
親子市集活動,讓親子走出戶外,增近親子間情感。縣議員林儒暘出席活動表示肯定,南投市長張嘉哲也希望,未來推出更多寓教於樂的活動,增進親子關係。
活動中,邀請語文教育林博士分享提升語文能力的實用方法,還有介紹蕭博士新創的雙母語注音符號表,用以輔助英語學習,有助於學童理解正確的英語發音,培養對英文學習的興趣。培育國手的旭光空手道隊,他們不但到場表演,同時分享語言學習經驗。
南投女國際青年商會會長顏詩娟表示:「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可以增加學習興趣。」感謝縣府、公所等單位協助,讓活動順利進行。
「一人一伴·微拍秀」2024年兩岸青少年創意微視頻交流創作結營儀式暨頒獎禮
「記者張如鳳 成都報道」
「一人一伴·微拍秀」2024年兩岸青少年創意微視頻交流創作結營儀式暨頒獎禮活動於2024年7月27日在成都市歷史悠久的第一家電影院-新明電影院隆重舉辦。本屆活動以「你好!這就是成都」為主題,邀請兩岸青少年一人一伴,攜手同行,沉浸式感受歷史文化古跡、探秘燦爛古蜀文明、品嘗正宗川味美食、碰觸城市發展脈搏,用鏡頭視頻作品在萬千期待下揭開神秘面紗。
自2018年「一人一伴·微拍秀」首次開啟,有近千名兩岸學子在這裡留下了青春與城市的故事,與台灣青少年一起攜手,爲兩岸青少年提供更多互相學習、交流進步的機會。本屆活動面向海峽兩岸中小學生發起劇本征集,得到兩岸學子積極響應,收到超500份劇本,經過嚴格評審,共評選出兩岸各20份、總計40份入圍作品。兩岸青少年以「美食天府」「世園成都」「文化天府」「熊貓之鄉」為主題,組成四支拍攝隊伍,在專家評審團專業指導下,提前雲端相會,經過線上討論,創作形成四大基礎劇本。
此次陳毓卿校長領銜的臺北市東園小學師生團隊以及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成都高新雲芯學校校長馬飛山及學生。精心打磨出了四部優秀的微電影成果。分別是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是《川越海峽 蘭綻兩岸》鏡頭以橋,跨越萬水千山,以蘭花為媒,展現兩岸文化交融之美。每一幀畫面,都是深情的對話,每一縷光影,都映照著一人一伴的共鳴。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是《成都慢生活》以細膩筆觸描繪城市靈魂,慢鏡頭下捕抓生活真諦。每一場景皆是故事;每一段對話,盡顯溫情,引領兩岸學子走進成都悠然時光。獲得「最佳表演獎」的是《武侯三結義》他們以童真演繹經典,情感真摯動人。一言一語,盡顯角色魅力;舉手投足,傳承文化精髓;趣味之中,連接兩岸情誼。影片在小演員一聲“俺也一樣”獲得在場觀眾們的陣陣笑聲及熱烈的掌聲。獲得「最佳影片獎」的是《熊貓信使》以萌動全球的國寶為紐帶,巧妙編織了兩岸情深的故事。熊貓作為友誼使者,穿越千山萬水,不僅傳遞了自然的純真與美好,更深刻詮釋了“兩岸一家親”的溫情與厚誼。頒獎過程中成都學子表演精彩的舞蹈《梨園月夢》,在頒獎典禮尾聲共唱《一人一伴》主題曲,最後校長、嘉賓、兩岸學子代表、成都家庭代表、老師代表一起上台按下打板器,啟動影片展播。
19名台灣青少年分別以「一人一伴」入住成都學生家庭中一起共度了美好的七天生活,成都家庭代表成都媽媽文子表示最初是忐忑不安的期待,因為第一次參與兩岸學生一起交流生活,臨近寶島小朋友到來前還很擔心能不能把小朋友照顧好。沒想到第一天,所有的顧慮都煙消雲散,相處的這幾天,發現寶島來的小朋友特別的有禮貌,自理能力強,性格也特別好,孩子們在一起總能想到特別有意思的遊戲,一瞬間就覺得我就是有三個兒子。在頒獎典禮結束時當主持人說明天寶島的小朋友們就要返回自己的家了,小兒子突然沉默不作聲,問我“為什麼哥哥就不能留在我們家?……”聽我解釋哥哥也想爸爸媽媽了。瞬間哇哇大哭說“如果想哥哥了怎麼辦?”雖然只是短暫的七天相處時間,但在一周時間裡我們家的快樂翻倍,幸福翻倍。
成都媽媽王美玲表示曾經共事過的同事有台灣來的,給我的感覺親和、可愛與禮貌是之前同事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台灣的日月潭,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等都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次與小朋友的7天相處讓我看到了他們的親和禮貌是刻在骨子裡的。台灣小朋友對於明天的分別,很是不捨,晚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不停的跟我們聊天,聊著下次有機會帶爸爸媽媽再來大陸,再來成都,聊著下次還要去成都沒有逛到過的地方,沒吃過的小吃,說一週的時間太短暫了,還不想回去。
此次活動兩岸學子們收穫了深厚的友誼,希望從兩岸青少年的同心同行,兩岸家庭的相依相伴,到兩岸學校的互學互鑒,再到兩座城市的相交相加,「一人一伴·微拍秀」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獲獎的四部優秀的微視頻將同步在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嗶哩嗶哩視頻、YouTube等平台播出。通過這些平台,讓這些充滿文化特色的畫面,包含青春熱情與友誼的故事。全球的視野,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願兩岸的青少年攜手並肩,共話友情,繼續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一聲令夏暑期營隊『劍閱文武營』
【記者 劉夢緣 澎湖報導】
文化局首次在本縣圖書館一樓辦理兒童暑期營隊『劍閱文武營』,從劍道&閱讀兩項活動的結合,讓小讀者們認識劍道的禮儀與精神,訓練其專注力,讓閱讀效能更加提升。
文化局洪棟霖局長致辭時表示:看到會場放置的好小子漫畫,立刻回想起自己在和學員們同樣的年紀時,陶醉於這套漫畫書中劍道的情景,羨慕孩子們不只能閱讀到書中的劍道圖文,還能有機會在兩天的活動中,實際領略到劍道的禮儀和技術,洪局長更指出,劍道不僅是注重禮儀與內涵的武術,還能增強身體的手眼足協調能力,強化感覺統合,提升專注力,淬練不屈不撓的毅力。而本次的活動,結合了劍道和閱讀,看似一個是動態的競技活動,一個是靜態的智慧增長,兩者本無關聯,然而,未來各位所要面對的社會,需要的就是具備多元能力,和團隊合作領導統合能力的人才,希望活動中孩子們領略到,當研究首要定下心集中注意力,集中心思詳加閱讀與跨領域合作。
本次課程邀請臺中劍道館劉世堯館長及林姿妙教練,利用劍道訓練學員的專注力、肌肉協調性和氣定神閒的態度,讓學員體會除了劍擊技法,還有許多人生的道理,以及,學會怎麼樣對自己負責,怎麼樣在團體中成為別人的好榜樣。活動由臺大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謝寶煖老師策畫,且謝教授義務擔任故事主講人,帶領手作及桌遊活動。為期兩天的活動,學員透過多元的課程,發展創造力和想像力,並鍛煉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每位學員都認真的學習,現場除了老師的講課聲,還有學員的歡笑聲,大家都在愉快的學習情境下,領略閱讀是通往世界的道路,以閱讀力為學習的基礎,建構孩子的核心競爭力。透過閱讀闖關活動,讓孩子反芻閱讀的成效,讓閱讀的種子在學員的心中發芽成長。
台中市孔子誕辰釋奠典禮首見女佾生 王副市長:文化傳承更全面
「記者/劉夢緣 張如鳳台中報導」
今(28)日是教師節,也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 2573 周年紀念日,台中市孔廟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由副市長王育敏擔任正獻官,以古禮瘞毛血、迎神、八佾舞及三獻禮等 34 道儀節獻祭,一早便吸引上千民眾到場觀禮,感受傳統祭孔典禮的莊嚴氛圍。王副市長表示,台中市孔廟每年舉行祭孔大典,表達對孔子的崇高敬意,不僅體現豐富人文美學與禮儀層次,同時弘揚尊師重道的人文傳統,永續傳承優良文化。
王副市長指出,孔子思想對傳統文化及當代世界文明皆有極大的貢獻,在教育、政治及德行修養方面更有深遠的影響,市府每年投入眾多的人力及物力,全力籌辦祭孔大典,表達對孔子及先賢、先儒崇敬之意,而每年力行國小學童可愛吸睛的八佾舞獻舞更是備受矚目,今年度更首度開放 32 名五年級女學生擔任佾生,提升佾舞的多元性與平等性,並彰顯孔子「有教無類」及「中庸之道」的思維,讓儀禮文化的傳承更加全面。
今日釋奠典禮在晉鼓及鏞鐘合擊聲下揭開莊嚴的祭祀序幕,禮生按照鼓聲節奏就位,各司其事;獻官依隨樂生演奏「咸和之曲」及「寧和之曲」等樂曲,遵行古禮進行 34 道儀程,包括啟扉、瘞(音同易)毛血、迎神、進饌、上香、三獻禮、送神、望燎等,儀節繁複隆重,最後由正獻官代表大家接受孔子賜福蔭的飲福受胙等古禮後送神、闔扉,圓滿完成所有儀式,氣氛莊重肅穆。
力行國小學務主任陳祥裕透露,今年在招收佾生上,女同學反應比男同學熱烈,家長也相當支持,還有六年級及畢業的學姐大呼可惜沒機會參加。而所有參與演出的女佾生都十分珍惜此次的表演機會,認真參與每次排演,整體表現出乎意料的好,也間接提升男佾生專心度,調皮搗蛋的情形減少許多,許多女佾生都紛紛表示,很榮幸參與此次八佾舞的演出,為自己留下獨特的經驗與回憶。
台中市孔廟所長李書華說明,此次祭典全程搭配國語、英語、日語翻譯介紹,讓國內外人士均能參與深具歷史與教育意義的祭孔大典。而來自台中科技大學外語中心美籍老師杭特首度擔任英語司儀,典禮後興奮地表示,很高興台中市孔廟給他參與的機會,在台灣留下難得的文化體驗。
台中市孔廟表示,今年祭孔大典開放民眾憑參禮證進場觀禮,還有可愛吸睛的力行國小學童展現動靜有節、齊整典雅的八佾舞,向至聖先師獻上最崇高敬意,民眾憑參禮證並可領取受福品(壽麵及智慧糕)一份,共享孔子所賜的福蔭,祝福大家增長智慧。另無法到現場觀禮的民眾也可透過台中市孔廟臉書粉絲專(https://ppt.cc/fbsmcx),或至 YouTube 搜尋關鍵字「臺中市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 2573 週年釋奠典禮」,線上觀賞隆重的古禮儀典,同樣能獲得先師的福蔭庇佑。
另為提升民眾識詐知能,市府警察局也於活動現場設置攤位發送防詐騙宣導單(品),並邀請王副市長一同向現場民眾宣導防詐觀念。警察局提醒,民眾接獲不明來電時,務必保持冷靜,有任何問題可撥打防詐騙專線165 查證,切勿依電話指示操作ATM 提款機,以免落入詐騙集團圈套。
今日典禮由王副市長擔任正獻官,民政局長吳世瑋擔任糾儀官,分獻官則由教育局長蔣偉民、消防局長孫福佑、數位治理局長林谷隆、水利局長范世億、交通局長葉昭甫、都發局長李正偉、社會局長廖靜芝、原民會代理主任委員楊馨怡等人擔任,另由各區區長、東區、南區、霧峰區及潭子區等高中、國民中、小學校長及孔氏宗親擔任陪祭官,均著長袍禮服進行祭典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