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娛樂
Get insider access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out on exciting updates, tips, and insights.
兩岸聚焦
關廟鳳梨吃到飽「2024大亞旺萊馬拉松」31日登場 近7,000人一同跑進旺萊路
【記者 李權祐 台南報導】
由台南在地企業大亞集團主辦的盛大馬拉松賽事「2024大亞旺萊馬拉松」,於3月31日早上6點在台南關廟正式起跑。今年,參賽者人數再度創下新高,共將近7,000人報名。賽事包括42K大亞旺萊組(1,260人)、30K大亞觀景組(288人)、21K大亞半馬組(1,045人)、14K大亞彩繪組(1,039人)以及7K大亞健康組(3,135人)。全馬賽道沿著旺萊路,直達168鄉道,希望跑者們在完成賽事的同時,能夠「好運旺旺來」和「一路發大財」。此次賽事由大亞集團的沈尚弘董事長,為大亞旺萊馬拉松揭開序幕。
大亞旺萊馬拉松是台南指標性馬拉松賽事,大亞集團基於環境友善理念,結合在地資源及文化,推廣全民運動,實現大亞集團使命,促進美麗的家園。透過辦理大亞旺萊馬拉松讓更多人認識關廟旺萊當地特色。從2019年首次舉辦至今,參賽人數逐年增長,今年更是達到近7,000人參與,與去年相比成長達3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22位視障跑者報名參加,共同投入這場盛大的賽事之中,更展現了這場盛事的多元性。
本次賽事挑戰成功者,可以在完賽獎牌上免費雷雕姓名和成績。今年報名參加百馬獎的選手人數也創下新高,共有51人參與,百馬獎分一百馬獎(34人)、二百馬獎(7人)、三百馬獎(3人)、四百馬獎(3人)、五百馬獎(2人)和七百馬獎(2人),希望其他選手能受到得獎者的鼓舞,持續展現不懈的努力精神。
賽事中有許多亮點,如千歲加油團、鳳梨造型折氣球、鳳梨熱氣球造景等,為賽道增添特色。在賽事路線規劃上,跑者穿越了一路發路線以外,並在起伏的路線中能上至二寮觀日亭遠眺山谷,下至彩繪村欣賞彩繪風景,在挑戰自身極限同時,也來一趟台南知性之旅;地處在美食之都的台南,補給站更是精心準備,提供烤乳豬、椒麻雞丁、蕎麥涼麵等多項美食,讓跑者在補充體力之餘亦能品嘗當地美食。完賽餐食的部分,主辦單位也提供關廟在地特色美食,如關廟特色魯麵、旺萊冰棒、旺萊餅乾、旺萊啤酒、鳳梨青茶和現削鳳梨等,並提供夜宿服務和免費接駁車供選手使用,以提升賽事品質,此外,賽事現場還有園遊會和精彩表演,並提供100元園遊兌換券乙張供選手們使用,另增設了闖關和摸彩活動,參賽者完成賽程後,持號碼布參與闖關活動,凡是成功闖完7關以上者,可至大會服務台兌換摸彩券乙張,現場更抽出了IPONE15和SWITCH等一系列豐富好禮。
今年的42K大亞旺萊男子組由來自台灣大腳ㄚ長跑協會的趙宥瑞選手以2小時52分07秒的成績勇奪冠軍,女子組的冠軍則由蘇志濱間歇團的李紀琳選手以03小時27分47秒的成績封后;30K大亞觀景男子組和女子組冠軍分別由林秋杰和楊喬筑奪得;21K大亞半馬男子組和女子組冠軍分別由施宥佐和蘇鳳婷奪得;最後,14K大亞彩繪男子組和女子組冠軍由風承顥和吳宛靜奪得。

埔里宏仁國中及力行國小獲全國科展多項獎項 縣長親自表揚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
在第64屆全國科學展覽會上,南投縣埔里宏仁國中榮獲全國學校團體獎第二名及多項獎項,力行國小翠巒分校也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為表揚優秀的師生,南投縣縣長許淑華於24日下午親自前往宏仁國中頒獎,並鼓勵得獎學生持續精進,為南投縣的科學教育爭光。
宏仁國中在113年度全國科展中表現卓越,除了獲得全國學校團體獎第二名外,還榮獲地球科學科第二名、國中生物科第三名、鄉土教材獎、TDK文教基金會第二名及生物科台灣昆蟲學會昆蟲研究獎等六項大獎,成績斐然。力行國小翠巒分校的獲獎同學也展現出色的表現,獲得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殊為不易。
許縣長表示,對於老師們的辛勤指導表示感謝,強調老師們在培育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科學研究興趣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此次頒獎典禮上,縣議員黃世芳、陳怡君、立委馬文君服務處執行長楊樹煌及縣議會副議長潘一全等也出席祝賀。
宏仁國中學生林雨萱及馮靜妏的研究專題「濃情雨意:濃積雲與大埔里地區午後雷陣雨之探討」獲得國中地球科學科第二名。他們的研究針對氣象署對大埔里地區午後雷陣雨的預測不準問題,發現濃積雲「濃積雲-RVD」對午後雷陣雨有良好的預測效果,並分析了影響雨量差異的因素。
此外,學生王楷甯、蕭方語及黃鈺萲的專題「kalus-nibu的生殖—探討枯葉大刀螳螂交尾、產卵及孵化行為」則獲得國中生物科第三名。王楷甯表示,她們發現雄螳螂即使在被雌螳螂咬斷頭部後,心臟仍會持續跳動,且平均能存活5至6天,這種現象在昆蟲中極為罕見。蕭方語則提到雌螳螂產卵過程中的特殊行為,讓她們在實驗中感受到研究的樂趣。
宏仁國中已連續三年在全國科展競賽中勇奪前三名,校長林杏霏對此表現感到自豪,並感謝蔡永巳、喬緯中、李季篤及李宜芳等四位指導老師的細心教導。
力行國小翠巒分校的「Rangay-致命的衝擊力-泰雅重壓陷阱探討」專題同樣表現出色,獲得國小組生活與應用科學鄉土教材獎,這也是該校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獎項。傅身健及王如慧老師帶領的四位學生,通過科學方法驗證泰雅族的生活智慧,讓更多人了解原住民文化。
為支持學校參加全國科展,縣府提供了必要經費並對獲獎學校給予充實的科展設備獎金、團隊獎金及獲獎教師獎勵金等,以表彰師生們一整年的辛勞,並給予最實質的肯定與鼓勵。

淨溪行動X青年行動力 救國團名間鄉團委會啟動守溪任務
【記者 范送來 南投報導】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與環境污染問題,環境永續早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為此救國團名間鄉團委會秉持著對家鄉土地的熱愛與責任感,於4月13日(星期日)號召青年與志工們於大坑溪辦理淨溪及淨堤活動,以實際打掃、清除河堤垃圾,守護家鄉珍貴水資源,為地方永續發展邁出堅實的一步。
大坑溪為名間鄉地區重要溪流,不僅連結多個聚落,更是在地農業灌溉與生態環境的重要命脈,然而近年來,溪流周邊常見隨手棄置的垃圾與漂流物,不僅影響河川景觀,更可能造成水質污染與淤塞問題,團委會有鑑於此,積極號召志工及青年朋友們以實際行動守護溪流及河堤,用汗水與雙手讓大自然恢復潔淨本色。
活動當天青年與志工們全副武裝,戴上手套、手持垃圾夾與塑膠袋,分組於溪流沿岸展開地毯式清理,針對草叢、石縫與堤岸隱蔽處仔細搜尋,撿拾寶特瓶、塑膠袋、鐵鋁罐與日常雜物等常見垃圾。活動歷時數小時,清理出大量廢棄物,讓溪流與河堤面貌煥然一新,志工們以守護土地長久責任的心,用最實際的方式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同時亦展現了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力與責任感。
救國團名間鄉團委會會長蘇珮玲表示,大坑溪是名間鄉的生命線之一,攸關整個鄉鎮的環境品質,盼透過此次淨溪活動,為永續發展播下一顆種子,亦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讓在地居民更加關注生活周遭的環境變化,從日常中落實減塑、愛護自然的行動,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動,一起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

愛心大使捐贈新團服 激勵孩子們的表演熱情
【記者 山風 台中報導】
亞斯伯格症協會夢想起飛樂團熱情練鼓,迎接12月表演!日前,根據往年慣例,朱淑惠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鼓樂練習,為即將於今年12月14日舉行的百人大鼓表演做好準備。在朱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專心學習,陣陣歡快的戰馬鼓聲劃破天際,令人振奮。
當天,協會的愛心大使陳書賢伉儷也特地前來,為孩子們捐贈表演服裝。現任理事長向陳書賢頒發了感謝狀,以表達對他愛心的敬意和感激。
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陳書賢主動詢問協會的需求,當得知夢想起飛樂團的團服破舊時,立即聯繫廠商為他們訂製新服裝。當晚,他和太太一起探視孩子們,捐贈了25件全新的團服,並欣賞孩子們的練習。孩子們穿上新團服,個個笑容燦爛,士氣高昂,讓夢想起飛樂團煥然一新。
台灣夢想起飛樂團的團長表示,樂團一直都非常幸運,朱老師的到來讓他們能夠順利上課。在社區活動中心練習時,曾遇到投訴,後來在里長的幫助下,他們轉至樹下練鼓。陳書賢的捐贈讓孩子們更有信心,他說:“愛的天使,愛的循環,讓孩子們快樂學鼓,讓世界充滿美好。”
亞斯伯格症協會特助張如鳳指出,為了準備12月的百人大鼓表演,大家正在全力以赴。創會理事長陳習珍一到台灣就趕來陪伴孩子們練習。在朱老師的專業指導下,當“戰馬”曲目響起,孩子們彷彿感受到草原的壯麗,像小馬駒般歡快奔跑,場面壯觀而美好。
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台灣夢想起飛樂團)表示,樂團的成員包括亞斯伯格症及自閉症的孩子、新住民二代、家長及志工。透過課程,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學習,增進親子關係,讓孩子在舞台上展現自信。自成立以來,樂團受邀表演超過100場,藉此消除社會對身心障礙者的誤解,創造友善的社會環境。
亞斯伯格症協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致力於幫助社會正確看待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患者,推動包容與關懷。現任理事長劉夢緣經常陪伴孩子們一起練鼓,並在練習中帶來小點心,讓每個練習日都充滿歡樂和温馨,畫下了美好的句點。
台灣恭拜軒轅黃帝大典 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記者 宋孝明 桃園報導】
「三月三 拜軒轅」,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台灣軒轅黃帝拜祖大典籌委會秉持追思始祖之念,於2024年4月11日(農曆3月3日)在桃園黃帝大廟循例延續舉辦「台灣恭拜軒轅黃帝大典」,紀念黃帝誕辰。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陳鎮湘擔任主拜官,產官學各界人士齊聚黃帝大廟,同拜軒轅黃帝,傳達「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之精神。
「鼓初嚴;鼓再嚴;鼓三嚴」,上午9時50分,拜祖大典儀軌在氣勢磅礴的鐘鼓聲中拉開序幕。伴隨著古韻悠揚的雅樂聲,主拜官陳鎮湘副主席遵循古禮,向軒轅黃帝行上香禮、三獻禮、讀祝文、飲福受胙、望燎⋯⋯等,完成26道儀程。全體觀禮人員跟隨主拜官齊頌祝文後,依次向軒轅黃帝像行上香禮,在莊嚴肅穆的儀式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黃帝拜祖大典每年吸引眾多人潮共襄盛舉,對此盛況,主拜官陳鎮湘表示,黃帝是我們共同的先祖,慎終追遠、源遠流長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們這一代、下一代以及子子孫孫無可旁貸的職責。拜祖大典不僅為中華民族和諧之驕傲,也是民族精神的堅實延續。
今年適逢甲辰龍年,此次恭拜典禮的樂舞演繹部分,特別設計「龍鳳呈祥」舞蹈作為呼應,由青年舞者身著龍鳳圖樣服飾,透過悠揚的舞姿,在「龍」與「鳳」互動的動作語言中呈現天下歡欣、盛世祥和的情境,讚頌黃帝開啟華夏文明的功德。
謝神表演儀節,則跳脫傳統嚴肅的風格,融入現代舞元素,青年舞者手持鐵扇,藉由肢體的力與美詮釋堅毅不拔、開創進取的民族精神,並在最後呈現出恭‧拜‧軒‧轅字樣,表達對中華始祖黃帝的至高敬仰。
首次參加拜祖大典的貴賓陳先生表示,在典禮現場他深切感受到參與軒轅黃帝拜祖大典是一種榮幸,更加體會「慎終追遠」以及「同根同祖同源」之情,讓這份情感更長存於心。
拜祖大典其來有自,且源遠流長,據《史記》所記載,軒轅黃帝為五帝之首。自古便被尊奉為「中華始祖」,五千年前修德振兵、撫萬民、渡四方,帶領華夏先民造字、織布,也定下曆法以司恒律,發明舟車、築造指南,更撰寫著名《內經》訂下許多漢學醫藥基礎。這正是中華民族之根基,沐以黃帝萬萬智慧、築泰華夏文明。
惜此,中華民族諾以慎終追遠之精神,承續歷史傳統,當逢農曆三月三日便偕老攜幼,舉辦盛大的拜祖大典;齊心遙念黃帝聖跡,再憶華夏五千年光耀,並宣誓華夏宏情、延續民俗風情淳厚善良之根本。藉由恭拜儀式牽起炎黃子孫之情誼,並表達對中華民族文明始祖崇敬之情。
主辦單位表示,「台灣恭拜軒轅黃帝大典」已邁入第11屆,深具民族文化傳承意義,期許透過典禮的舉辦,引領更多新世代追尋中華民族的歷史足跡,共同守護、發揚先祖事蹟,弘揚璀璨炫目的中華傳統文化。
主辦單位還提到,除當日的拜祖三獻禮儀節外,Facebook粉絲團亦有舉辦互動分享活動,藉由繪師繪製黃帝發明故事Q版插圖在粉絲團分享,引發眾多網友熱烈迴響,在貼文上分享自己喜愛的插圖及2024年度心願。透過傳播分享,不僅讓更多網友瞭解黃帝對中華文明的偉大貢獻,也讓網友用不同的方式參與黃帝拜祖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