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歡迎來到 萬順傳媒(Lmyok),這是一個綜合新聞報導的首選網站,透過我們精心策劃的深入探討兩岸、藝術、健康、文化等的新聞,讓您隨時了解最新地方資訊。

雲科大辦理「2025年USR國際交流及國際永續志工蹲點考察計畫」 深化臺馬永續實踐交流

  【記者劉夢緣綜合報道】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於2025年11月20日至25日前往馬來西亞居鑾,參與「2025居鑾鐵道節(Kluang Rail Festival)」,執行「2025年USR國際交流及國際永續志工蹲點考察計畫」,以行動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目標。 「2025居鑾鐵道節」是一項融合國際論壇、專題研討會、跨域工作坊、鐵道主題展、地方創生市集與鐵道紀錄片放映的國際性文化盛會,於居鑾鐵道遺產公園舉行。活動以「鐵道再生‧串聯未來」為主題,強調鐵道文化遺產活化再利用的重要性,透過藝術、文化與社區共創設計,推動地方發展與國際連結,吸引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台灣及中國等地的專家學者與地方創生組織共襄盛舉。 雲科大永續中心於活動期間參與國際論壇、地方DNA工作坊及鐵道市集策展,展現台灣在USR推動與永續實踐的多元成果。論壇中由本校數位媒體系張文山教師代表發表專題演講,分享USR計畫在社區再生與跨域合作的實踐經驗,並與國際夥伴探討教育、文化與地方永續的合作模式。地方DNA工作坊則聚焦於「地方創生」,以臺灣雲林斗南火車站(斗南七號倉庫)鐵道故事為素材,展開地方特色文化與低碳生活圈的發展對話。 此外,雲科大永續中心於鐵道市集中展示多項本校USR合作成果,推廣台灣地方文化與設計品牌,透過互動交流,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地創生與永續實踐的能量。活動中並由雲科大永續中心林沂品主任,代表該校與馬來西亞地方創生組織「PLab地方創生實驗室」簽署「國際永續志工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跨國社會實踐、青年志工交流及永續教育推廣。 雲科大永續中心表示,此次參與居鑾鐵道節不僅是USR國際實踐的重要里程碑,也象徵該校在青年志工蹲點的發展與持續跨越國界、以行動實踐永續理念的精神。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USR國際夥伴關係,秉持SDGs精神,透過教育、研究與志願服務的結合,推動臺馬兩地在永續發展與社會實踐領域的長期合作,邁向共創美好未來的願景。  

即時最新

spot_imgspot_img

休閒娛樂

Get insider access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out on exciting updates, tips, and insights.

兩岸聚焦

社區協會

台中市和平國際傑人會第29屆暨第30屆會長交接典禮圓滿落幕 迎向新篇章

【記者 劉夢緣 台中報導】  台中市和平國際傑人會於113年12月29日上午10點,在寶麗金餐飲市政店舉行第29屆暨第30屆會長及理監事交接典禮。  典禮以亞斯伯格協會夢想起飛樂團的迎賓大鼓開場,熱烈澎湃的鼓聲讓現場氣氛瞬間升溫。隨後,和平會三位俊秀會士手持會旗步伐堅定登場,帶領現任會長朱芯慧及歷任會長逐一進場,場面莊嚴、感人,展現和平會傳承的精神與榮耀。 傳承與榮耀的肯定  世界總會總會長賴文針在致詞中提到,洪綺翎接任會長時,面臨會員人數減少及內部挑戰,但他堅定帶領和平會走出困境,並為後續會長奠定堅實基礎。歷任會長孫云云、姚泇伃及現任會長朱芯慧的努力,讓會員人數增至45人,使和平會成為中華民國總會中的大型分會之一。 會務成果斐然  總會長陳孟謙對朱芯慧會長的貢獻表示高度肯定。朱會長任內推動的公益活動,諸如為惠明盲校募款捐贈盲人電腦、「愛的傳書」活動、年會籌備及草悟道「傑人有愛公益傳善」園遊會等,均獲得圓滿成功。特別是11月9日的「傑青獎」決選論壇,首次納入AI智能議題,引發熱烈討論,成功吸引社會關注。 精彩表演與歡樂交融  典禮中穿插的精彩表演更添氣氛,和平會六位會員表演的大溪地草裙舞,及前會長孫云云(榮獲首屆世界夫人)帶來的肚皮舞表演,贏得滿堂喝彩。 第30屆新會長陳怡寬  候任會長陳怡寬過去擔任秘書長,與財務長蕭惠文共同協助朱會長,並以誠懇態度及圓融處事風格贏得會員高度讚譽。他以壓倒性票數當選第30屆會長,未來在他的領導下,和平會有望持續發光發熱,創造更多佳績。 展望未來  隨著「傑青獎」選拔活動的持續推動,和平會為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並吸引更多人關注與加入。隨著會務邁入「三十而立」,全體會員對新會長陳怡寬寄予厚望,期待在他的帶領下,和平會能再創高峰,為社會貢獻更多力量。  在歌舞歡慶與美食佳餚中,台中市和平國際傑人會第29屆暨第30屆會長交接典禮圓滿落幕,賓主盡歡。
爆肝小編

美國聖荷西、菲利蒙、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聯合舉行成立大會

「記者張如鳳、劉夢緣/採訪報導」 美國聖荷西、菲利蒙、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於2024年4月20日下午2:00-5:00,在金山灣區華僑文教中心聯合舉行成立大會。三個分會都是由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吳睦野輔導成立,是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吳毓苹,繼2023年在美國成立芝加哥和平會、西雅圖會後新成立的三個分會。目前國際傑人會美國總會轄下已有16個分會。 聯合成立大會由吳睦野主持,聖荷西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周威均、菲利蒙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張麗蓉、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梁小貞擔任共同主席,成立大會邀請貴賓有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長吳毓苹、美國Saratoga 市長趙嬿、Fremont 議員黃潔宜、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吳睦野、國際傑人會美國總會長魏德珍、北加州國際傑人會會長楊昆山、北加州傑人會前會長周燕春、矽谷國際傑人會會長吳文一、北加州大專校聯會會長蔡泓凱、北加州台灣工商會會長王若衣、世華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北加州分會會長高椿惠及前會長胡威妮、聖荷西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馬倩君、聖荷西救難急助協會會長李萍萍、中華聯誼會會長毛小苓。 聯合成立大會典禮中,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吳毓苹,致贈三個分會會務贊助金外另外由台灣製作空運到美國的會旗及會議鐘,分別由聖荷西會、菲利蒙會及舊金山和平會三個分會創會會長接受。吳毓苹總會長致詞時表示:「傑人會宗旨『培養倫理品德、培養高尚人格』。為一非政治、非宗教、非經濟性的社會服務團體,重倫理、講友誼、期許己立立人,讓人人都傑出,我們不以傑人自居,而以傑人自勉,希望將傑人會傳播到世界各地,世界總會預計今年成立達80個分會為目標。並期勉三個新分會,努力發揚傑人精神,讓世界充滿光明。 美國總會長魏徳珍表示,很高興能夠見證三個分會聯合成立,相信在三位分會長的共同努力下,將有更多的人加入傑人會,一起來努力發揚光大傑人會的宗旨。 美國聖荷西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周威均說,能當任聖荷西分會會長感到很榮幸,將會全力以赴,帶領分會團隊實現傑人會的宗旨。 美國菲利蒙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張麗蓉希望各分會間能夠一起多辦活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發揚傑人會的宗旨,讓社區更完美。 美國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梁小貞表示,很高興能進入這個平台,希望能有機會和團隊多做一些對灣區華人有益的事情。...

林婕從腦癱女孩到畫家的蛻變/畫作在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展出

「記者劉夢緣/廈門報導」5月24日,林婕師生美術作品展在中華兒女美術館開幕,展期將持續至6月8日。該作品展以“藝心向陽·益路繁花”爲主題,展出殘疾人畫家林婕及其特需學生的70餘幅國畫作品,涵蓋工筆重彩、水墨寫意等多種技法,以藝術的形式講述一段關於生命不屈、夢想綻放的動人故事。 本次作品展由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促進會指導,廈門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福建省隨心公益服務中心、中華兒女美術館承辦,廈門南洋學院、廈門市火炬學校協辦,北京水墨創新文化藝術院提供學術支持。 生命如畫:從腦癱女孩到畫家的蛻變 林婕,1983年出生於廈門。她自幼被確診爲先天性腦性癱瘓,被醫生診斷“無法治療,終生不能站立,不能說話”。 然而,林婕和父母都沒有放棄。在父母陪伴下,她用4年的時間學會站立,用17年的堅持學會了獨立行走,甚至用無力的雙手握緊了畫筆。此後,林婕再度憑藉驚人的毅力考取大學、獲得園藝師和經濟師資格等,並獲評2003年首屆“感動廈門十大人物”。 繪畫被林婕視爲生命中的另一個“神話”。由於肌張力障礙,她的手指難以自如控制,每次握筆繪畫,都必須使出全身力氣。“握筆一會兒,手裏就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起,起了破,直到現在,我的手指已經變形,但對繪畫的愛始終沒變。”林婕說。 她的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殘疾人書畫展、中國殘疾人美術展,還登上了法國巴黎盧浮宮的殿堂。從《雀之靈》到《大地回春》,林婕的畫作不僅是技藝的呈現,更是一曲對生命的禮讚。 藝術與愛:發揮特長做特需孩子的“領路人” 2019年,林婕在恩師劉存惠(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的鼓勵下,開設義務國畫班,投身特需兒童國畫教育。儘管語言交流存在困難,但她全身心投入,和特教老師們“專業互補”,在五年時間內幫助許多孩子學會握筆、創作,完成了一場“不可能的傳承”。 “一技之長,是殘疾人羣體融入社會的‘鑰匙’。我願意用自己的經驗,來做他們的‘領路人’。”林婕說。 本次作品展設置“破繭·重生”“綻放·共生”以及“星火·傳承”三大主題展區;一方面,展現林婕早期及成熟期的藝術作品,另外,也呈她與學生們共同完成的稚拙而真摯的作品,見證藝術如何點亮特殊羣體的心靈。 展覽現場,青黛色牆面與暖橘燈光交織,用絲質帷幔營造流動的光影,互動展牆更讓觀衆以觸摸感知藝術肌理。當林婕筆下的孔雀振翅、向日葵綻放,觀者將沉浸於一場關於堅韌與希望的精神對話。 心懷感恩:在熱愛的事物中找到自己的光芒 事實上,2015年,林婕已於惠和石文化園舉辦過自己的國畫作品公益展。十年後,她想通過再一次的作品展,告訴關心關愛她的人:自己成長了。“我能站在這裡辦展,離不開太多人的幫助。家人、師長、同學、領導和同事們、義工夥伴們……”林婕說。 感謝致辭中,她提及了生命中兩位最重要的長輩。一是恩師劉存惠。“他用技藝和對藝術純粹的熱愛感染着我。這份師恩,我將用一生的創作去銘記與傳承。”林婕說。第二位則是林婕最敬畏的伯伯。他在林婕困頓時伸出的援手,迷茫時給予的指引,在林婕看來,這份知遇之恩,已成爲她生命中最溫暖的底色。 林婕說,她希望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奇蹟,回饋所有關心關愛她的人,更希望以此來鼓勵所有正在與命運抗爭的朋友。“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我們生來如何,而在於我們選擇如何綻放。希望我的作品能傳遞一絲力量,也懇請各位老師和朋友不吝賜教。願我們都能在熱愛的事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此次藝術展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場視覺盛宴,更傳遞了“藝術無障礙”的理念。林婕用十年時間證明:生命的意義在於勇氣與堅持,而藝術則是連接每個靈魂的橋樑。正如她所言:“藝術是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也是我賦予自己與他人力量的途徑。”

融合教育新突破 屏東舉辦適應運動會 讓特教學生享受平等運動機會

【記者 蜀女 屏東報導】  「WE ARE HERE.你我不「屏「凡~2024屏東國際身障日-適應體育活動」於12月3日在屏東縣立體育館盛大舉辦,有650位學生及193位教師共同參與。屏東縣長周春米出席時表示,由縣府針對特殊教育學生首次舉辦適應運動會,除讓普特學生共同享受體育學習外,同時也建立友善運動環境,實踐融合教育,讓學生們從中獲得成就與自信。  活動由屏東縣最具人氣的驕仔舞團帶動跳暖身活動下揭開序幕,氣氛熱鬧、充滿活力。本次活動更特別請國立屏東特殊教育學校協助,邀請國立屏東大學特教系、體育學系與國立潮州高級中學等100位學生志工擔任協作夥伴,參與適應體育活動的成員共有650位學生及193位教師。  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縣高、國中小設有各類特教班的學校共計141所、200班,需要服務的學生人數約3652位,呼應教育部體育署推動運動平權,讓各級學校推廣發展適應體育,藉由舉辦本次活動,讓更多特教學生享受平等的運動機會,建立友善學習的運動環境。  周縣長說,適應體育是普特融合教育的呈現,此次活動設計包含,地板滾球、球類運動、布袋球及體適能活動等四項關卡,並透過闖關模式讓每位學生學習團隊合作、實踐自我挑戰,除符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之精神,也展現縣府團隊「有愛無礙」的教育理念。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表示,透過合作學習的課程設計,以最少限制的教育環境,使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和普通學生能有最大的同場互動,讓融合教育與普通教育無縫接軌,將無私的愛與接納,展現在社會大眾面前,落實屏東成為真正安居樂業、希望城市。

「雲警行腳,足愛雲林」健走活動-為推廣健康生活理念,並喚起社會對弱勢青少年的關懷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在雲林縣國慶焰火繁忙及高壓的勤務結束後,為推廣健康生活理念,並喚起社會對弱勢青少年的關懷,雲林縣警察局預計於假日休息時間規劃充滿溫馨的「雲警行腳,足愛雲林」健走活動,邀集員警、警友會、地方仕紳及少輔會高關懷少年、慈善團體沐馨協會弱勢兒少等百餘人,以一步一腳走訪轄區各鄉鎮,踏上家鄉探索之旅,了解當地風土民情與特性,藉由行腳健行領略故鄉之美,促進警民關係更和諧。   第一場行腳活動於113年10月19日起程,由李建民局長、警友會吳政憲理事長率領一級主管及活動人員由警察局出發,沿途行經公正、榴中兩所派出所,慰勉執勤員警辛勞。少年們很少有機會出遊或觀察自己生活周遭的事物,藉此機會向員警們詢問斗六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物產,瞬間拉近彼此距離。當隊伍前往信大電視台時,工作人員邀請大家參觀攝影棚,了解新聞播報以及電視節目錄製的過程,讓第一次看到攝影棚的同學感到新鮮有趣。休息片刻後,隊伍前往林內鄉濟公總堂,由斗六警友站辦事處林鴻鈞主任親自接待,局長並率領一級主管誠心祈願眾神庇佑,祈求轄區風調雨順,治安平穩、交通順暢。行腳活動串聯了各鄉鎮的在地特色與地方小吃,品嚐張麗善縣長推薦的「雲林100碗」票選必吃美食,這次選在林內教芋部品嘗芋頭挫冰,綿密鬆軟的芋頭冰清涼消暑,讓參加人員個個眉開眼笑,大呼過癮!也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雲林縣警察局局長李建民表示:「此次行腳活動不僅能夠促進主管們的健康,還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默契與合作。鼓勵同仁們能夠以正當休閒取代飲宴,做個健康快樂的警察,在行腳過程中,也能夠發現並解決地方上的問題,提升警察服務品質。」受邀的社福團體沐馨協會的張同學說:「謝謝警察局每次辦活動都特地邀請我們來參加,我很喜歡警察局各式各樣的活動,都很溫馨有趣,這些警察叔叔阿姨沿路很照顧我們,原來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嚴肅。」「平常都當夜貓子生活作息不正常,這次參加活動一大早就要起床,一口氣走了十幾公里,有點累但這也是對自己體能上的突破,很高興可以走完全程。」少輔會高關懷少年陳同學靦腆的說。另一位少年小政則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電視台,可以一窺電視台幕後的秘密。」沿途中有不少民眾好奇詢問,路人黃小姐聽到員警簡述本次行腳活動後,豎起大拇指說:「非常贊成警察多多運動鍛鍊體能,尤其特別帶領這些青少年一起行腳,認識故鄉,我覺得很有意義,希望多舉辦幾次,非常歡迎大家來到林內!」   透過這次行腳活動,不僅增強了警察同仁及青少年們的身心健康,攜手感受及體驗不一樣的故鄉,大啖雲林地方必吃100碗美食,讓警民關係更貼近,了解他們的需求,並且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共同為雲林縣的治安與民生福祉努力。

看地方

兩岸城市合作 蔣萬安盼維持互動機制

【記者 蜀女 台北報導】  台北市消防局今2月14日舉辦成立30週年慶祝活動暨表揚大會,市長蔣萬安親自出席,向所有為消防體系付出的同仁表達最高敬意。他感謝歷任消防前輩、議會支持及第一線英勇執勤的消防人員,強調正因有他們的努力,台北市才能更加安全。  針對昨2月13日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蔣萬安向傷亡者及家屬表達深切哀悼,並向奮力救援的消防弟兄致敬。他表示,已第一時間聯繫台中市長盧秀燕,承諾若有需要,台北市將全力支援。  蔣萬安強調,台北市擁有全國最高密度的大型百貨與商場,市府始終維持最高公共安全標準。昨日即刻指示相關單位,針對百貨、商場、夜市等展開無預警稽查,全面檢視天然氣及瓦斯設備。初步檢查結果皆符合安全標準,市民可安心。  蔣萬安指出,市府全力支持消防體系,近年已增聘563名消防人員,並朝1比1000的消防服務人口比例邁進。此外,他積極爭取提高消防危險職務加給至1.5倍,確保消防人員獲得合理待遇。  在《遠見雜誌》與《天下雜誌》的城市競爭力評比中,台北市公安與消防表現名列前茅,去(114)年底市府研考會調查顯示,市民對消防與公安滿意度達76.6%。蔣萬安表示,這些成就屬於所有消防人員,感謝他們守護城市安全。  蔣萬安提及,台北市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救護成效卓越,歷年來成功康復出院者超過1700人,近兩年每年超過150人再創新高。他感謝消防與醫療體系通力合作,為生命延續創造奇蹟。  針對上海團申請參與台北燈節遭駁回一事,蔣萬安表示,上海團參與燈節已行之多年,市府支持文化交流不中斷,並希望陸委會清楚說明駁回理由。他強調,在兩岸關係困難時,更應加強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