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歡迎來到 萬順傳媒(Lmyok),這是一個綜合新聞報導的首選網站,透過我們精心策劃的深入探討兩岸、藝術、健康、文化等的新聞,讓您隨時了解最新地方資訊。

閱讀翻轉雲林 跨世代閱讀接力!雲林首屆 「微冊愛閱讀生活節暨閱讀路跑」開啟閱讀生活化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雲林的閱讀地圖,正從圖書館延伸到城市的每個角落!11月22日(六) 雲林首屆 「微冊愛閱讀生活節暨閱讀路跑」,將以「閱讀生活化」為主軸,結合親子路跑、故事 演出、文創市集、草地音樂與策展活動,用最輕盈的腳步與最溫暖的書香,跑出屬於雲 林的閱讀故事!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今(20)日上午舉辦活動啟動記者會,由張麗善縣長親自領 銜,與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雲林縣幼兒教育發展協會總會長廖文秀、贊助單位不動產 同業公會代表及VDS活力東勢公司總經理王文星、縣議員林岳璋、王鈺齊、簡慈坊、賴 淑娞秘書、顏忠義秘書、斗六市代表會黃尤美副主席等多位共襄盛舉,正式揭開雲林閱 讀品牌新篇章。 啟動儀式以「閱讀接力‧點亮雲林」為主題,融入「親子路跑 × 閱讀品牌 × 未 來願景」三大精神,透過接力的方式,象徵教育界的傳承、社會力量的支持及公部門施 政的決心。 縣長張麗善指出,「微冊角落」是雲林的閱讀品牌,是雲林閱讀的根基,而未來的 總圖書館『耕雲圖』,將是這棵知識之樹茁壯的象徵。縣長特別感謝雲林縣不動產開發 商業同業公會及VDS活力東勢公司的熱心贊助本次閱讀路跑活動,共同為推動閱讀文化 注入實質能量。今天的啟動儀式,除了宣告今年11月22日即將登場的「2025 微冊愛閱 讀生活節暨閱讀路跑」活動,更以「閱讀接力‧點亮雲林」象徵縣府將串起雲林在地閱 讀品牌「微冊角落」的深耕精神與未來縣總圖書館「耕雲圖」的遠景,象徵從種子到大 樹的永續閱讀傳承。 文觀處陳璧君處長表示,閱讀是家庭教育與城市文化的根基,而雲林正以行動打造 閱讀的日常風景。「微冊角落」是縣府攜手縣內特色店家,加入這場閱讀推廣運動,目 標是「讓整個雲林都是你的圖書館,讓閱讀成為日常」。「2025微冊愛閱讀生活節暨閱 讀路跑」邀請親子家庭、青年文青及閱讀愛好者一起用腳步閱讀城市,感受雲林書香的 力量。 微冊角落閱讀路跑活動從早上7點半開始,自文化觀光處出發到斗六行啟記念館, 全程 3 公里,串聯斗六城市閱讀風景,邀請親子大手牽小手,在初秋的早 晨一起奔跑、閱讀、歡笑! 早上10點至下午5點,於行啟紀念館廣場一整天的微冊角落愛閱讀生活節登場!現 場有豐富的親子活動,包含說故事、草地音樂會、完成任務兌換特製專屬野餐墊,文創 市集、二手書交換、微冊角落暨耕雲圖展覽、韓國繪本行旅展等等,無論你是愛跑步的 運動咖、愛閱讀的文青,還是喜歡野餐的親子家庭,都能在這場活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 閱讀角落,與雲林一起讀出生活、跑出故事。 本次活動中的重頭戲之一,即「微冊角落暨耕雲圖展覽」,將於 11/22(六)至 11/30(日)下午1點到6點,於行啟紀念館展出。這不僅是對雲林在地閱讀推廣成果的 展現,更是縣府團隊為雲林縣總圖——「耕雲圖」未來規劃所設下的重要里程碑。誠摯 邀請所有關心雲林未來閱讀發展的鄉親與各界人士,把握這段時間前來看展!展覽將呈 現「耕雲圖」的初步構想與願景藍圖,讓您一窺雲林未來縣總圖的面貌。更重要的是, 現場設置了留言板與意見回饋區,歡迎您大方地留下您對雲林未來推廣閱讀的願景與想 法。您的每一個建議,都是打造更美好「耕雲圖」的寶貴動力! 誠摯邀請所有朋友,11月22日一同來雲林用雙腳閱讀城市,用笑容傳遞書香,在音 樂與書香中感受秋日閱讀的美好時光。 更多活動詳情與即時資訊,請持續關注「微冊角落」及雲林縣公共圖書館粉絲專 頁。

即時最新

spot_imgspot_img

休閒娛樂

Get insider access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out on exciting updates, tips, and insights.

兩岸聚焦

地方話題

凱米颱風造成多處災情 許縣長埔里勘災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凱米颱風造成南投多處災情,縣長許淑華連日勘災,26日上午也在縣議員林芳伃、黃世芳、吳國昌、陳宜君、埔里鎮長廖志城和立委馬文君、羅美玲辦公室助理以及中央水利署、國軍單位陪同下,逐一會勘埔里守城橋便橋、中正橋、隆生橋等重要橋樑,並承諾將籌措經費重建遭沖毀的守城橋便橋,讓鄉親出入更便利。 許縣長指出,守城橋於去年卡努颱風受損,縣府報請中央補助經費重建,目前已完成發包,但完工前民眾需花費15-20分鐘繞道,十分不便,因此縣府斥資1,700多萬元委託公所施作便橋,此次凱米颱風帶來的強風大雨沖毀便橋,考量守城橋拆除重建工程還需要1年半至2年,為了讓當地鄉親朋友出入更便利,縣府今年會籌措經費重建便橋。 針對使用已超過30年的中正一號橋,如今已不符合應有耐震系數,每到汛期都要進行預警性封閉,許縣長表示,將全力協助公所進行橋樑結構安全評估,若有重建需要,縣府將提報中央危險橋樑申請經費,並請縣籍立委協助。 此次颱風同樣進行預警性封閉的隆生橋,曾在去年三月份做過結構安全評估,會勘後確認橋樑並無新增受損情形。許縣長說,橋樑是連結每個村里的重要聯外道路,縣府在風災過後將為縣內超過30年以上的橋樑進行結構安全評估,隆生橋亦會納入檢測,確保民眾用路安全。 許縣長表示,感謝水利署及國軍單位協助進行災害搶救,以及多位議員、鎮長、代表等人對地方的關心,提醒民眾在清理家園時務必注意安全,同時盤點民宅損傷及農作損失,災後待中央補助方案出來,縣府將協助民眾申請。
爆肝小編

內洞、滿月圓、東眼山、拉拉山、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及烏來台車10月5日恢復營運

【記者 陳嵐 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署已於4日解除山陀兒颱風警報,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轄屬森林育樂場域(內洞、滿月圓、東眼山、拉拉山、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及烏來台車)於10月4日持續休園、停駛1日,進行全面巡查與環境整備,將自10月5日(六)恢復營運;各自然步道考量聯外道路及步道仍有落石及坍方風險,後續將俟巡查無虞後,再於台灣山林悠遊網發布開放動態;九九山莊則持續配合雪霸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管制,暫停服務;另火炎山生態教育館開館動態則配合苗栗縣政府發布上班課動態開館。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呼籲,颱風影響雖逐漸減弱,但受其外圍環流影響,西半部山區仍可能有局部豪大雨,近期前往山區旅遊仍應注意自身安全,並留意當地氣象及園區開、休園資訊。  原訂10月5~6日於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舉辦「回森林家-尋找森與心的療癒」第2週活動,為考量山區安全及環境整備,延期辦理,更多活動調整資訊將即時發布「回森林家」FB粉絲專頁。  更多國家森林遊樂區最新開、休園情形及步道開放訊息,同步公告於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若有任何訊息通報或旅遊問題,敬請電洽各國家森林遊樂區或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查詢。

「愛‧分享」聚光計畫活動在南投家扶中心圓滿落幕 孩童收到禮物喜不自勝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南投報導】 112年南投縣「愛‧分享」聚光計畫活動最終場於7/22(六)上午南投家扶中心展開,本次活動由南投縣議員游顥與南投縣家扶中心張素浴前扶幼主委、南投名間區方聰懋區主委、竹山鹿谷區林怡鳳區主委、蕭淑蓮委員、周淑真委員共同發起,幫助60位家庭生活中或學業上有需要的孩童許下心願、完成夢想。活動當天上述貴賓與南投縣家扶中心陳學堂扶幼主委及李雅婷主任、救國團南投縣團委會總幹事邱冠彰、救國團南投縣雙軌制功能性服務隊召集人蘇美后紛紛蒞臨,陪伴學童製作黏土竹編籃,進而與其交換禮物,達成心願的學童大聲說道「謝謝議員及主委給我這次機會參加活動,實在太好玩了」。 救國團辦理「愛‧分享」聚光計畫行之有年,107年起至今已經幫助3,567位孩童與善心人士互換希望,此次於南投家扶中心辦理,便是希望藉由活動幫助社會上相對弱勢的孩童,達成在學業或家庭上小小的心願,並孩童親手製作黏土DIY與善心人士交換禮物,藉此體悟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期盼若干年後,孩童能憑自身能力回饋社會,當個手心向下的人。 對禮物充滿期待的黃同學分享,希望能換到一瓶洗衣精,我是一位身體不便的小朋友,但是我也想幫忙家裡分攤生活上的消耗品,家裡一共有10多人一起住,大人工作都好辛苦,並且都由外婆幫我們洗衣服,我要將換到洗衣精給外婆用,因此希望議員、主委大哥哥、姊姊幫忙完成這個心願。雖然只是一般家庭觸手可及的物品,但對他們來說卻相當不易取得,充分凸顯生活上的艱辛不容易,極短的小故事讓現場貴賓眼中泛起淚光,紛紛表揚學童,小小年紀便懂得為家庭付出,實在不簡單。 南投縣議員游顥同時也是南投縣救國團之友聯誼會會長致詞時說道,特別感謝家扶中心主委及委員們大力支持本次活動,很高興能有這次機會幫助家扶的孩子完成心願,孩子們的夢想都很小,其中有對自己的期待,也有對家人的愛,期許他們未來有能力時亦能回饋社會有需要的人,讓良善的種子不斷循環。 在物質匱乏的家庭困境下,物資對受助家庭來說彌足珍貴,為此,南投縣議員游顥特別捐贈南投家扶中心200袋麥片、700包羊奶粉、竹筍600罐並加碼贈送60位孩童文具乙組,期盼在萬物齊漲的經濟壓力之下,能減輕受助家庭負擔,同時勉勵孩童要努力向上,學習一技之長,有朝一日貢獻所學回饋社會。
許縣長:南投垃圾問題迫在眉睫 需自建焚化廠

南投縣府參訪烏日垃圾資源回收廠 推動自建焚化廠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縣府於15日舉辦鄉鎮市代表環保政策及民政業務宣導活動,並前往台中市參訪烏日BOT垃圾資源回收廠。縣長許淑華全程陪同,期望透過參觀與了解現代垃圾處理方式,獲得民意支持,使南投也能擁有自己的垃圾焚化廠。 許縣長表示,南投垃圾處理問題已困擾20多年,感謝台中市等縣市政府的協助,但南投垃圾堆置量已高達20多萬噸,長期來說,南投縣仍需有自己的垃圾焚化廠,才能有效處理這些積年累月的垃圾。 為了讓民眾了解現代垃圾處理方式,許縣長指出,今年4月間,縣府邀請縣議會議員參觀苗栗縣垃圾焚化廠,7月間則邀請村里長參訪烏日垃圾資源回收廠。此次活動也邀請各鄉鎮市代表會主席、副主席及代表到烏日參觀,參觀後大家對垃圾處理過程有了新的認識。 許縣長強調,南投縣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希望未來能藉由新設備改善目前的處理狀況。她也希望由鄉鎮市長帶隊,透過自強活動邀請鄰長進行相關參訪,了解現代垃圾處理方式。現代焚化廠不僅沒有臭味,廢水處理也符合環保規定,且焚化廠回饋地方的公共設施也愈來愈好。 許縣長提到,台中烏日垃圾處理廠已經運作20年,未來南投興建的垃圾處理廠,各項設備一定會更好,並帶來發電及收入等效益。 此次參訪活動包括台中市政府副秘書長林育鴻、環保局長陳宏益及焚化爐營運廠商,他們派員進行簡報及解說,並安排各鄉鎮市民代表前往吊車室、中控室等廠區,了解廢棄物處理流程。 烏日BOT垃圾資源回收廠每日垃圾處理量約900公噸,年發電量可供20萬戶一個月的用電需求,一年賣電給台電的收入達3.6億元,回饋給烏日區居民的項目包括水電費補助、地方建設及活動補助、關懷慰問金、溫水游泳池興建等。 許縣長表示,希望南投鄉親多多了解現代焚化爐的運作情況,縣府也會審慎評估南投焚化廠的設置地點,做好規劃設計,並擬定完善的回饋方案,解決南投垃圾問題。

中油公司液化天然氣工程處 辦理「採購基礎實務及公務機密」專題講習

【記者 劉夢緣 台中報導】  為強化同仁的採購法規知能與公務機密法遵意識,台灣中油公司液化天然氣工程處(以下簡稱液工處)於114年4月30日舉辦專題講習,特別邀請台灣中油公司採購處南部採購中心顏豪主任擔任講座,講授「採購基礎實務及公務機密」主題課程。顏豪主任藉由實務採購爭議案例處理並分享各機關承辦採購業務時常面臨之困境,協助同仁理解採購常見疑義,並強化保密觀念重要性,以營造廉能、透明且優質的採購環境。  液工處目前負責多件國內重大能源工程興建任務,且多為巨額採購,為使工程案件如期如質履約,以有效落實政府政策,則仰賴採購同仁與履約管理人員之專業與努力。液工處李文毅處長表示,為期勉同仁謹慎履約提高法遵意識,已主動要求各部門主辦採購業務人員及主管應受訓取得採購基礎或進階資格證照,兼辦採購業務者每年亦須完成至少20小時以上相關訓練課程,希望藉此全面提升同仁採購實務能力與風險應對素養,另期許同仁面對各項採購案件,應以宏觀視野審視整體採購生命週期,從前期設計規劃、招標作業,到後端的履約管理、驗收甚至營運階段,皆不可有所偏廢。唯有全程掌握採購流程,方能有效降低潛在風險,並避免因疏漏導致履約爭議,確保兼顧工程品質與採購效益。  本次講習特別邀請顏豪主任擔任講師,憑藉其豐富實務經驗,深入解析多項與《政府採購法》密切相關的重要議題。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協助同仁掌握常見的採購錯誤行為態樣,並釐清採購作業與公務機密整體概念,藉以強化同仁法遵意識,確保公務執行符合法規要求。  課程間,顏豪主任鼓勵同仁主動分享採購履約困境,並直接提供同仁因應解決策略,有效協助同仁解決採購難題,其中穿插有獎徵答活動,課程氛圍熱絡,同仁均受益良多,滿載而歸。

看地方

兩岸城市合作 蔣萬安盼維持互動機制

【記者 蜀女 台北報導】  台北市消防局今2月14日舉辦成立30週年慶祝活動暨表揚大會,市長蔣萬安親自出席,向所有為消防體系付出的同仁表達最高敬意。他感謝歷任消防前輩、議會支持及第一線英勇執勤的消防人員,強調正因有他們的努力,台北市才能更加安全。  針對昨2月13日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蔣萬安向傷亡者及家屬表達深切哀悼,並向奮力救援的消防弟兄致敬。他表示,已第一時間聯繫台中市長盧秀燕,承諾若有需要,台北市將全力支援。  蔣萬安強調,台北市擁有全國最高密度的大型百貨與商場,市府始終維持最高公共安全標準。昨日即刻指示相關單位,針對百貨、商場、夜市等展開無預警稽查,全面檢視天然氣及瓦斯設備。初步檢查結果皆符合安全標準,市民可安心。  蔣萬安指出,市府全力支持消防體系,近年已增聘563名消防人員,並朝1比1000的消防服務人口比例邁進。此外,他積極爭取提高消防危險職務加給至1.5倍,確保消防人員獲得合理待遇。  在《遠見雜誌》與《天下雜誌》的城市競爭力評比中,台北市公安與消防表現名列前茅,去(114)年底市府研考會調查顯示,市民對消防與公安滿意度達76.6%。蔣萬安表示,這些成就屬於所有消防人員,感謝他們守護城市安全。  蔣萬安提及,台北市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救護成效卓越,歷年來成功康復出院者超過1700人,近兩年每年超過150人再創新高。他感謝消防與醫療體系通力合作,為生命延續創造奇蹟。  針對上海團申請參與台北燈節遭駁回一事,蔣萬安表示,上海團參與燈節已行之多年,市府支持文化交流不中斷,並希望陸委會清楚說明駁回理由。他強調,在兩岸關係困難時,更應加強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