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娛樂
Get insider access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out on exciting updates, tips, and insights.
兩岸聚焦
管子後裔共襄盛舉「重和亭」揭牌儀式暨管子思想研討會在如東舉行
【記者 陳嵐 江蘇如東報導】
以掘港管氏始遷祖管重和「鋤金世澤、煮海家聲」激勵後人的「重和亭」揭牌儀式暨實踐管子文化思想交流研討活動11月29日在江蘇如東掘港博愛廣場舉行。
南通市和如東縣相關領導、如東縣街道機關社區等部門負責人、掘港管氏傑出後裔部分宗親代表,以及如東地域特色文化傳承、管子思想研究學者和社會各界代表百餘人參加活動。與會者對進一步推進管子思想體系的時代應用、加速提升經濟社會治理水平與文明程度暢所欲言,並就南通大學管子研究所所長、眼科學博導、古代文獻學碩導管懷進教授的鴻篇巨著《管子文化遺產》進行了深入研討。
掘港管氏始遷祖管重和系元代進士、「中華第一相」管仲正脈61代孫。他秉持著「重商厚民」、「鋤金世澤、煮海家聲」的家風祖訓,辭官後攜全家來到如東,煮海為鹽、開發灘塗,重視教育、培育人才,對如東鹽業、工商業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昔管氏古宅、管氏宗祠、管氏牌坊、磚橋、土山池等歷史遺跡麇集掘港三元長廊,其事功業績歷歷在目、傳為美談。
「重和亭」由掘港管氏第21代孫管懷進教授伉儷出資修繕,此亭將融合廉政、法制、黨建等文化內涵,營造直接地氣的文化氛圍,多形式、全方位、高維度展現管重和極度後人重視教育培養人才的傑出貢獻和高風亮節。
「重和亭」牌匾由著名書畫家、南通市范仲淹研究會會長范揚題寫,著名書法家謝駿題書楹聯:鋤金世澤、煮海家聲。非遺傳人、著名紅木雕刻家劉承林主操刀雕刻…。
這次活動由原縣人大副主任潘金環策劃主持,旨在追溯挖掘如東地域文化及管氏後人傳承弘揚管子思想的「南通實踐」,夯實掘港管氏的歷史底蘊。
以始遷祖管重和的家國精神為楷模團結宗親、激勵後人;並首倡導張謇、管子、范仲淹文化的地域性融合,推進南通文化遺產傳承的全面開發與整合,以期達到助力如東乃至南通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新跨越的目的。活動中,久負盛名的如東創新藝術團大鼓隊表演了獅子舞等精彩紛呈的民間文藝節目。

許淑華縣長呼籲中央 優先資源挹注 加速偏鄉重建
【記者 范至延 南投報導】在4月3日花蓮發生的7.2級強震之後,南投縣也報告了災情。共有66所學校提交了災害報告,另外有9戶民宅受損。南投縣縣長許淑華於8日表示,將根據學校的受損情況向中央政府申請專案補助,而對於受創的民宅,將在鄉公所提交報告並經過復查確認後提供協助...

大甲媽壓轎金4/8下午1點起開放索取 送完為止
【記者 范送來 彰化報導】世界宗教盛事,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已於113年4月5日起駕,為祈求媽祖庇佑彰化鄉親,彰化縣長王惠美政府特地在媽祖進入彰化境內時,擺設香案及備妥壓轎金,並準備了2萬份大甲媽壓轎金,發送給有需要的民眾,期盼大家都能得到媽祖的保佑...

竹山鎮鯉南路汽車修配場火警搶救
【記者 林影 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科於113年3月26日20時54分接獲民眾報案指稱位於竹山鎮鯉南路上發生工廠火警,現場為汽車修配廠,結構為鐵皮屋,已有火煙竄出。
竹山消防分隊接獲派遣後立即由出動各式消防車輛前往搶救,並群呼義消前往支援。同時由指揮科加派鹿谷、名間、集集、水里、南投分隊前往支援搶救。消防人員於21時02分到達現場,發現該鐵皮屋有猛烈的火煙竄出並伴隨有爆炸聲響,現場指揮官不敢大意立即指揮消防人員佈水線周界防護並搬離氧氣鋼瓶。火勢21時34分完全撲滅。
此次火災幸無人員傷亡,燃燒面積約200平方公尺,初步估計損失約80萬元起火原因則由火災鑑定人員鑑定中。

農用紙膜 有機栽培減塑環保新選擇
【記者 陳嵐 高雄報導】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生產正面臨種種嚴苛的挑戰,淨零減碳亦成為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目標之一,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農改場)刻正發展符合永續和環保的栽培方式。其中「農用紙膜」有望成為有機農業栽培的新選擇,用以降低或替代部分農用塑膠膜的使用。
高雄農改場羅正宗場長表示,有機水稻栽培有賴人工除草以提高產量,有機蔬菜栽培則使用塑膠膜敷蓋於土壤表面以抑制雜草生長。然而,農村人力老化及缺工情況已造成有機水稻生產嚴重困擾;而大量廢棄農用塑膠膜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環境污染源頭,尋找符合淨零永續的替代資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議題。農用紙膜以再生植物纖維為基礎,使用後分解成為土壤的一部分,無塑膠微粒釋出且完全符合永續環保的理念。農用紙膜在本場實際栽培測試表現相當出色,不僅能有效抑制雜草,在保濕、降低土壤溫度等方面,達到相當的效果;有機水稻栽培使用紙膜可較不鋪設紙膜,且沒有人工除草的情況下減少24%雜草覆蓋率,產量增加約1倍。在溫室中使用紙膜栽培有機蔬果與使用塑膠膜產量相當,可持續5個月以上維持紙膜完整性,且無明顯雜草危害。
羅場長進一步指出,國際上紙膜在作物栽培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例如在日本,紙膜已廣泛應用於水稻和蔬菜的栽培中,特別是在有機農業生產,紙膜的環保特性受到農民的青睞。在臺灣紙膜已登記為有機栽培可用資材,使用臺灣製紙膜,每公頃成本約3萬元,使用紙膜成本較人工水田除草工資3.2~3.6萬元為低,溫室栽培使用紙膜與塑膠膜成本相近,顯示紙膜栽培具高度可行性。
未來,隨著技術的改進及普遍化使用,紙膜的成本有望更為降低,不同材質的紙膜也持續的開發及進行田間測試中,期望可延長紙膜耐用程度,為各種不同的栽培環境需求注入新的可能性。紙膜的使用不僅是解決塑膠膜污染問題的重要一步,也為農業的永續發展提供了更實際可行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