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歡迎來到 萬順傳媒(Lmyok),這是一個綜合新聞報導的首選網站,透過我們精心策劃的深入探討兩岸、藝術、健康、文化等的新聞,讓您隨時了解最新地方資訊。

芳香护航,刘梦缘拆牆|一场温情沙龙见证女孩的勇敢蜕变

台湾万顺传媒讯(记者夏娃)11月19日,厦门世纪中心的空气里飘荡着薰衣草与橙花混合的轻柔香气,一场名为“思明有约,创享相伴”的芳香心理与创业灵感沙龙在此温暖开启。这裡不仅是创业者交换思绪、碰撞灵感的聚会,更因一对母女跨越岁月的真诚相拥,成为了见证爱与治愈的动人现场。故事的主角,是深耕心理学与特殊教育领域二十馀年、帮助无数家庭走出困境的资深咨询师陈习珍,以及她藏在心底、牵挂多年的女儿刘梦缘。 在无数求助者眼中,陈习珍是冷静、专业的“心灵导航员”,能用专业知识拆解复杂的心理困境。但在这天的沙龙上,她主动卸下了“专家”的坚壳,只愿做女儿身边最温暖的依靠。为了这次难得的陪伴,她推掉了三个预约已久的深度咨询个案,将满日程表上的“工作”换成了“陪梦缘参加沙龙”。“这些年,我总在倾听别人的心事,却很少静下心来听女儿说话。”牵着女儿的手走进会场时,陈习珍的声音裡带着难得的柔软,掌心的温度紧紧裹着刘梦缘的手,那份不愿错过的母爱,像场温暖的春雨,润湿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房。 破冰环节的三分钟静默,成了全场最动人的时光。当主持人邀请母女俩面对面坐好、倾诉心底话时,陈习珍先伸出手,轻轻抚过女儿额前的碎发,眼眶微红:“梦缘,对不起,妈妈以前总忙着工作,你受委屈的时候,我没能第一时间抱住你。”简单的一句道歉,让刘梦缘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颤着肩膀,紧紧反握住妈妈的手:“妈妈,我从来没怪过你,你为这个家辛苦,我都看在眼裡。”没有修饰的言语,只有颤抖的指尖和抑制不住的泪水,在场的创业嘉宾们纷纷别过脸悄悄擦拭眼角——这份迟来的坦诚与谅解,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陪伴”最质朴的渴望,也让空气裡的芳香多了一层温暖的底色。 而沙龙最令人泪目的突破,在温柔的香气中悄然降临。陈习珍老师坦言,女儿刘梦缘因早年的成长经历,左臂有一块直径约十厘米的“心理敏感区”,那是她为自己筑起的坚固防御牆。多年来,哪怕是衣料轻轻摩擦,都会让她瞬间紧张、抗拒,甚至本能地反击,这个隐藏在女儿心底的创伤,也成了陈习珍心中最难解的结。“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能帮别人解开心结,却面对女儿的困境无可奈何,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说这句话时,陈习珍的声音裡满是自责。 沙龙特邀引导师石头老师,用专业与温柔搭建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他先将调配好的精油滴在扩香石上,薰衣草的宁静、橙花的温暖与佛手柑的明亮慢慢弥散开来,像一层柔软的棉花,包裹着整个会场。石头老师没有急于靠近,而是蹲下身,与刘梦缘保持着舒适的距离,从她喜欢的音乐、电影聊起,用耐心的倾听与真诚的关切,一点点融化她心中的防备。“石头老师身上的味道好温和,像阳光晒过的被子,让我觉得很安全。”刘梦缘轻声说,“他看着我的时候,眼睛裡满是尊重,没有打扰,没有勉强,我觉得自己被真正看见了。” 当石头老师的手慢慢靠近那片“敏感区”时,全场人都屏住了呼吸。陈习珍紧张地攥着衣角,指节泛白,目光紧紧锁在女儿身上。刘梦缘的身体轻微颤动了一下,却没有像从前那样后退,反而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当指尖轻轻触碰到皮肤的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她没有抗拒,没有反击,反而微微放鬆了肩膀,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那一刻,困扰她多年的心灵壁垒,在芳香的滋养、善意的包裹与母爱的呵护中,悄然融化。 陈习珍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几步衝上前,双臂紧紧环住女儿的腰,将她搂进怀裡。她的下巴轻抵在女儿的肩窝,颤抖着紧抱不放,仿佛要将这些年缺席的陪伴、藏在心底的愧疚与疼惜,都揉进这一个拥抱裡。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浸透了女儿的衣领,她硬咽着重複着:“我的孩子,终于好了,终于好了……” 刘梦缘也伸出双手,紧紧回抱着妈妈,脸庞埋在她的颈窝,肩膀不住地颤动,泪水打湿了妈妈的后背。曾经不敢轻易触碰的手臂,此刻主动环住了妈妈的腰,那个多年来不许他人靠近的“敏感区”,在母女相拥的温度裡,彻底卸下了防备。两个身影紧紧相依,仿佛跨越了时光的阻隔,终于在彼此的怀裡找到最安心的归宿。 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有人红着眼眶轻轻啜泣,有人默默竖起拇指,还有的创业嘉宾忍不住擦拭眼角的泪水——这一个迟来多年的拥抱,不仅是母女间创伤的癒合,更是爱与坚持的胜利,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活动结束时,与会的创业者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收穫灵感的沙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主办方代表感慨道:“我们希望‘思明有约’不仅能助力创业者的事业之路,更能让大家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不忘关照内心的情感与需求。陈习珍老师母女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的成功、人生的圆满,永远离不开爱的支撑与心灵的富足。” 当沙龙的馀香渐渐弥散,那个温柔而坚定的拥抱、那次跨越创伤的突破,却永远定格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陈习珍用母爱告诉我们,最伟大的陪伴,是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卸下光环,把“专家”的身份放在一边,只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刘梦缘用勇气证明,最坚固的心牆,终究敌不过温柔的坚持与真诚的接纳,那些曾经的创伤,也能在爱的滋养下慢慢癒合。这场发生在思明的温情之约,不仅是一次创业与心理的跨界碰撞,更是一次爱与理解的美好传递。愿这份温暖与力量,能照亮更多人的路,让每一个渴望连接的心,都能在爱与陪伴中,勇敢拆牆,温暖相拥;让每一段被珍藏的情感,都能在理解与包容中,绽放出最美的花。 作者:夏娃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台湾共工新闻社 编辑:熊馨缘 责编:董勇

即時最新

spot_imgspot_img

休閒娛樂

Get insider access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out on exciting updates, tips, and insights.

兩岸聚焦

公益宗教

乙巳年大甲媽遶境進香抵彰化 縣長王惠美接駕 祈求賜福彰化

【記者 陳嵐 彰化報導】  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為期9天8夜的2025乙巳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5日下午在大度橋頭這一邊由彰化縣長王惠美等人接駕,聖駕由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等人扶轎進入彰化縣,王縣長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闔家平安、百業興旺。  王縣長表示,媽祖是非常的慈悲,大甲媽為期9天8夜,她昨天一早就先到大甲跟媽祖上香禀報,希望媽祖來到彰化,能夠賜福彰化給每一位鄉親。所謂心誠則靈,相信媽祖會賜福給彰化所有的鄉親,都平安順利。  王縣長指出,至於近日美國將徵收32%的關稅,彰化縣傳產相對比較嚴重,希望媽祖能夠賜福給所有的產業,讓所有的鄉親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度過這個難關。  大甲媽遶境進香活動,是世界上三大宗教盛事,每年都會行經彰化,彰化縣民都非常熱情並虔誠參拜,縣府呼籲民眾儘量不放鞭炮,使用環保鞭炮音效省錢又環保,並鼓勵參與媽祖遶境的信眾除了「瘋媽祖」之外,也要來「瘋資源回收」、「瘋垃圾減量」,落實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及生熟廚餘分類工作。  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回鑾,沿台1線經過北斗鎮、田尾鄉、永靖鄉、員林市、大村鄉、花壇鄉、彰化市,預估4月11日(五)深夜駐駕彰化市永樂街天后宮,預訂4月12日(六)起駕返回大甲鎮瀾宮安座,起駕及回鑾活動進行中,將湧入大批人潮與車潮,估計約有數十萬信眾參加。
爆肝小編
深圳孤獨症研究會與音樂會 強調包容與理解 跨界合作助力特殊教育

深圳2024年第八屆粵台孤獨症研討會暨慢飛天使公益慈善音樂會盛大舉辦

【記者 王靖淇 隨隊報導】 17日下午2點在深圳福田區在中核大樓3樓舉辦。通過孤獨症(自閉症)透過研究會,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發揮各自優勢,有效的康復方法和策略,在康復之路,少彎路,找出方向。這次,由研究會暨音樂會,宣傳理念,包容、理解、接納,減低對自閉症(孤獨症)標籤岐視。 這次研究會,為大齡特殊兒童就業、社會生活提供更多選擇。為深圳市的孤獨症及其它殘障兒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關懷,倡導全社會各界繼續關注孤獨症殘障兒童。 為社會大眾和愛心志工提供增進了解特殊兒童日常生活的機會。透過此活動給特殊孩子展現自我的激勵機會,建立家長、孩子自信心與人生價值觀,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學習與生活,共創社會和諧。 與會嘉賓及專家: 央視來賓律師,廣東崇暉律師事務所創辦人許向前主任。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業務部經理劉麗。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美國職業治療碩士,香港註冊職能治療師李萍英博士。 心理學哲學博士、精神分析取向治療師、國家註冊二級心理諮商師、廣東省應用心理研究會副會長張琨波博士。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平潭慢飛天使兒童復健中心創辦人:陳習珍講師。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校園巡迴宣導講師:劉夢緣講師。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友善校園宣導老師:張如鳳講師。 齊白石門人墨品軒書畫院院長、中國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中華當代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中國在韓同胞聯合總會書法藝術總指導、韓國世翰大學世界人才教育院特聘客座教授於鵬先生。 深圳市正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語桐、愛心大使黃春華。 深圳市十二月國際藝術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晴。 天醫成綜合門診生活型態醫學中心主任周湘峻。 廣州瀚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經理韓莉。 東莞市星康特殊兒童中心陳均。 研討會演講: 由台灣陳習珍老師演講:《如何培養孩子的生命、生活、生存技能》陳習珍(筆名:陳嵐)台灣東海大學EMBA碩士;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創會理事長;台灣夢想起飛樂團團長;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復健中心創始人;深圳南山心海特殊兒童復健中心創始人;台灣教育行政部門十二年國教種子講師;國家註冊二級心理諮商師;孤獨症(高級)療育師;(高級)社工指導師;(高級)危機幹預導師;成都龍泉驛特殊學校特聘專家;東海大學企業導師社導師;西安中童兒童復健醫院特聘專家;廣州國際復健論壇特聘專家;台灣非凡母愛獎得主;台灣第十九屆大愛獎得主;台灣第24屆十大傑出媽媽獎得主;河南省殘障復健協會特聘專家;四川成都西南兒童醫院特聘專家;兩岸社交技巧及情緒行為輔導培訓講師。 李萍英博士演講:《啟動正向循環:正向教養》李萍英博士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美國職業治療碩士,香港註冊職業治療師;一直從事發展障礙的復健及社會共融工作:包括臨床執業、服務管理及發展、大學教學、博士論文指導、科研、學術著作及專業顧問服務。現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研究所顧問,香港自閉症聯盟榮譽顧問,四川成都西南兒童復健醫院專家教授,靛藍之家顧問。目前是自閉譜系復健及教育的專家顧問,也推廣正向教養。 張琨波博士演講:《精神分析視角阿斯伯格症中的母親意義》張琨波心理學哲學博士、精神分析取向治療師、國家註冊二級心理諮商師、廣東省應用心理研究會副會長、國內若干大學、醫院、企業的特聘心理學講師或心理顧問。善長將精神分析與易經結合,處理親子教育、情緒、情緒、語遲、自閉傾向、成長發展等議題! 劉夢緣演講:《我的才藝之路》劉夢緣多次受邀在深圳、杭州、廈門、鄭州、四川、福州、等地舉辦音樂會,在星界傳遞正能量。迄今為止演講場次已經達到121場。經驗: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星童公益形象代言人 深圳心海特殊兒童復健中心-形象代言人&愛心大使、西南兒童復健醫學研究院-形像大使、福建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復健中心-代言人、香港凱薩賓尼復古留聲機-公益形象代言人、台灣夢想起飛樂團-副團長2013年至今、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校園巡迴宣導講師等。 張如鳳演講《聆聽孩子的聲音》。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友善校園宣導老師、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理事長助理、中國自閉症療育師、台中市績優教育志願者、台中亞斯博格症肯納症協進會模範媽媽、台中市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模範楷模、台中市內新國小特教班教助員。 慈善音樂會節目: ㄧ位堅韌媽媽何○ 清唱歌曲:《要努力活成理想中的模樣》和悅是個患有腦性麻痺的孩子,媽媽的用心付出及照顧,甚至親自為孩子譜寫勵志歌曲鼓勵孩子努力活成理想的摸樣,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這對母子的表演。 台灣夢想起飛樂團舞蹈《我們都是一家人》台灣夢想起飛樂團,團長陳習珍女士,主要以亞斯伯格症、肯納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顧者和志願者所組成。 2011年成立至今受國內外邀約表演超過100場,以展現才藝的舞台,培養他們的專長與自信。同時透過演出消除社會上對身心障礙者的誤解與刻板印象,創造友善社會環境。 劉夢緣獨唱《隱形的翅膀》《小城故事》劉夢緣多次受邀在深圳、杭州、廈門、鄭州、四川、福州、成都等地舉辦音樂會,在星界傳遞正能量。迄今為止演講場次已經達到119場。 經驗: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星童公益形象代言人深圳心海特殊兒童復健中心-形象代言人&愛心大使、西南兒童復健醫學研究院-形像大使、福建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復健中心-代言人、香港凱薩賓尼復古留聲機-公益形象代言人、台灣夢想起飛樂團-副團長2013年至今、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校園巡迴宣導講師等。 林思彤獨舞《青城山下白素貞》林思彤,獨舞《青城山下白素貞》林思彤,22歲,是個陽光活潑的女孩!擅長舞蹈、架子鼓,喜歡唱歌、朗誦等從小,平時經常參加殘聯的一些公益培訓班,媽媽還帶她去學爵士舞,從而增加了更多與正常人交往的機會,讓她得到了多方面的提升和進步! 馮鱘獨唱《突然的自我》星寶,透過康復,現在不僅可以完全自我照顧、獨立出行,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被自己安排得妥妥當當的,鯤還是個超級暖男!曾多次參加表演,去年還榮獲長安殘聯頒發的「勵志殘障者」證書!在《中央新影中學生頻道》參賽表演中獲得銅牌。 來自十二月芭蕾舞團: 於宜一:芭蕾舞變奏《天鵝湖一幕一一朋友》雙胞胎姊妹王思懿、王美懿:《仙女娃娃〉,家長朗誦{詩詞相隨、文學相伴}詩文小組詩朗誦,粵台專家交流,發揮各自優勢,探索更多科學有效的康復方法。 對社會各界加大對孤獨症群體的關注與支持,提升公眾的認知度,消除偏見與歧視,為孤獨症兒童及其家庭營造更包容、理解和接納的社會環境。告訴家長只要調整心態,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 以音樂充滿了溫暖與力量,分享了粵台兩岸在孤獨症復原領域的研究成果、實踐經驗與創新模式及體深切的人文關懷。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圖:屏東縣政府教育處教學發展科 提供)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

【記者 劉子綾 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27日邀請縣內七所重點學校,舉辦「屏等城鄉受教權,深耕數位e教育」記者會,展現深耕數位學習教育創新成果。潮和國小及忠孝國小以智慧教學系統結合跨學科領域,呈現嶄新快捷的數位教育,讓上課變得像闖關任務一樣歡樂;長興國小、和平國小、明正國中、里港國小及玉田國小等5校,展現5G新科技教育風貌,運用平板、AI、AR和VR等載具,將太陽宇宙、深海叢林、歷史古蹟、人體內臟在一秒瞬間,帶領學子沉浸數位無垠學海。 教育處表示,屏東為打造健全數位學習網絡,運用縣款將校園網路普及率從55%提升至100%,並採購23,797臺平板、1,057臺平板行動充電車、149臺VR頭盔及8,940萬元軟體,鏈結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資訊教育資源中心、數位學習輔導團、XR數位共學中心、數位教學專家手把手陪伴,攜手1所典範學校、領航20所數位教學重點學校和36所5G新科技智慧學校,將數位學習量能擴展至全縣208所高國中小,讓屏東教育跳脫教室時空與校園人力侷限,以豐富數位資源一鍵開啟無限教育想像。 教育處長楊英雪指出,屏東地域幅員狹長,縣府實踐「網路替代馬路,數位『屏』衡學力」願景,以「軟硬兼施」的數位學習設備資源,打造點、線、面延伸串接的全縣教育網絡與世界接軌,並運用科技輔助教學豐厚學子自信快樂的學習,除讓教師面對特殊需求學生採以適性輔導教學,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讓全縣的學生有同樣機會享有豐富的教育資源。 教育處表示,屏東縣數位學習推動至今,教師數位增能培力已達96%,師資研習已辦理422場,共11,252位教師參加,以數位科技之力,將紙本知識立體跨時空,串聯影音深化五感教育,透過多元化的數位學習工具,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協助不同特質孩子的學習需求,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素養。 其中,本縣和平國小和明正國中獲得教育部「5G新科技示範學校肯定獎」,展現本縣數位學習結合跨學科領域之教學成果。縣內七所重點學校成果如下: 1. 長興國小展示屏東縣XR數位共學中心之教學成果,以主播端講師透過5G網路直播帶領玉田國小、和平國小、潮和國小、明正國中、南州國中5所收播端學校進行基礎天文、匪腸所思、病毒概論、人體免疫系統、海洋房客、十三行文化等5G新科技課程。 2. 潮和國小以學生實作平板觸控編輯與影音拍攝錄製等課程任務,結合loilonote教學軟體快速傳輸作業內容,讓教師可於有限的課堂時間立即整合全班學習成果進行分享及討論,以科技效能提升教學目標與合作共學之成效。 3. 忠孝國小以電子白板展示HiTeach智慧教學系統,以學生平板與教師白板之傳輸互動進行課程教學,並讓學習任務可以全班同步測驗及推送答案,立即瀏覽每位學生作答結果進行學習診斷和補救教學,實踐個別化教學因材施教的適性教育。 4. 玉田國小以AR擴增實境帶領學生的學習視角從教室延伸至海洋,觀察寄居蟹生態環境,了解寄居蟹無殼生長之生態危機,再以平板軟體、實體模型和列印筆,讓學生可以整合平板立體影像構造和3D列印為寄居蟹設計新家,以科技結合實作之力,為環境盡其心力。 5. 里港國小為屏東唯一的AIPARK研究基地學校,以AI學習夥伴帶動課程反問思考,進行教學與評量,並利用5G虛擬實境教學突破教室限制,讓孩子可以在閱讀課時扮演石虎體會動物求生覓食之困境,陶冶同理心來深化環境教育。 6. 和平國小為THSD和5G新科技之學校,全校實施將家庭平板帶來學校學習之方式,達到全校「生生有平板」之教學基礎設施效能,並透過學校教師自行設計擴增實境課程,帶孩子可以在教室利用平板和大屏,便能進行學校社區之踏查與探究,加深對居住環境的認識與關懷。 7. 明正國中利用校內科技中心之效能,深化5G新科技之教學,利用生活科技的圖學、健康體育的災害防治、生物課的細胞結構人體系統、理化課的實驗課程,結合VR頭盔教學,帶領學子以沉浸式體驗方式,認識生活視角難以細緻觀察的知識情境,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深化國中各領域的內化吸收。

「樂耕農室內樂團」雲林在地傑出表演團隊榮獲全球音樂獎三項銀獎

【記者劉夢緣綜合報道】 雲林縣傑出表演團隊「樂耕農室內樂團」以專輯《Traveler》勇奪2025年「全球音樂獎(Global Music Awards)」三項銀獎,再度在世界舞台上展現雲林音樂創作的能量。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特地前往張貼紅榜,表達縣府對藝術總監蕭致邑及團隊的誠摯祝賀。 樂耕農室內樂團藝術總監蕭致邑(Chih-i Hsiao)策劃與製作的專輯《Traveler》,邀集來自泰國、印度、韓國、台灣、中國及歐美等地的音樂家共同創作,融合亞洲傳統樂器與西方古典、爵士語彙,展現跨文化的深度交流與創新能量。該專輯榮獲「世界音樂(World Music)」、「作曲/作曲家(Composition / Composer)」及「創意與原創性(Creativity / Originality)」三項銀獎殊榮,充分展現台灣音樂人兼具國際視野與創作實力。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樂耕農室內樂團長年深耕雲林,以音樂為文化種子,推動藝術教育與國際交流,是縣內極具代表性的音樂演藝團隊。此次榮獲國際大獎,不僅為雲林爭光,也讓世界看見台灣文化的創作能量。《Traveler》透過音樂開啟跨文化對話,創造出「第三空間」的概念——一個融合多元文化、彼此交流並孕育新創意的藝術場域,象徵雲林文化從在地走向國際的精神。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Traveler》在音樂風格、音色層次與文化融合上皆展現高度藝術性與創新精神,能從超過70個國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證明台灣音樂創作者的專業水準與世界級製作能力。樂耕農以堅持與熱情讓世界聽見雲林的聲音,也持續讓台灣音樂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全球音樂獎」為國際音樂界具影響力的獨立音樂競賽之一,致力於表揚具藝術深度、創意能量與文化價值的音樂作品。評審團由全球音樂產業的製作人與專業人士組成,歷年曾肯定台灣音樂人戴曉君、舒米恩、王喬尹等人。今年除蕭致邑外,台灣的Jot Taj、黃瑞豐與吳政君、薄荷葉樂團(The Peppermints)、Triple Deer等音樂人也同獲殊榮,顯示台灣音樂創作正持續被世界肯定。 樂耕農室內樂團自2001年成立以來,以「音樂農夫」自許,從民族樂器出發,透過創新編曲與跨界合作,讓音樂走進生活、融入社會。團名「樂耕農」象徵以音樂耕種文化,讓藝術在土地上生根發芽。草創初期由音樂班師生及校友組成,後有更多雲林在地音樂教育者與音樂家加入。曾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與雲林縣藝術教育貢獻獎,並於2016年參與「維也納台灣音樂節」,榮獲優秀樂團獎;2019年再度參加「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暨音樂節」,不僅再次獲頒優秀樂團獎,更獲得傑出音樂家獎的肯定。2025年,樂耕農受邀前往美國,參與NIU 50週年「世界音樂教學論壇」暨音樂節演出;2026年已受邀前往維也納參與國際音樂節演出,不斷登上國際舞台。樂耕農室內樂團以中樂為核心,融合多元音樂語言,讓音樂成為文化傳承與國際交流的橋樑,以實際行動證明,來自雲林的聲音同樣能登上世界舞台,讓台灣的文化能量持續在國際發光。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29公頃花海引進國際IP花毯帶來震撼視覺衝擊

【記者如風/臺中報道訊】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重磅登場!11月5日,市府觀旅局盛大舉辦記者會,由張大春副秘書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新社區長林淑惠,以及各區相關單位主管、新社農會代表、休閒農業協會成員、在地里長、長者及愛苗幼兒園孩童等嘉賓踴躍參與,共同揭開這場年度花海盛事的序幕,預告新社已萬事俱備,誠邀海內外遊客共赴花之約。 本屆活動以「花開三盛事」為核心,集結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三大亮點,將於1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精彩上演,為期23天的盛宴將全方位演繹山城獨特魅力。此前,主辦單位已於農業部舉辦展前記者會,三大特展亮點提前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活動核心,本屆盛會圍繞三大主軸打造沉浸式體驗:以「愛與勇氣」為主題的新社花海,用6萬株一串紅、千日紅、波斯菊等多樣草花鋪陳13.5公頃大地畫布,色彩繽紛宛如自然交響;引進國際知名IP打造的2公頃絕美花毯,將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帶來震撼視覺衝擊;更有串聯臺中、苗栗、彰化等8縣市的「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匯集「臺中領鮮」「豐味苗栗」「幸福嘉義」等特色農產品牌,讓遊客在賞花之餘暢享購物樂趣。 總面積達29公頃的展區,將自然景觀、文創藝術與在地農業深度結合,不僅是視覺與感官的雙重饗宴,更為中臺灣觀光產業注入強勁動能。11月8日起,誠邀各界遊客走進新社,在花海中徜徉、在花毯前駐足、在農展中尋味,共度充滿詩意與歡樂的美好時光!  

看地方

兩岸城市合作 蔣萬安盼維持互動機制

【記者 蜀女 台北報導】  台北市消防局今2月14日舉辦成立30週年慶祝活動暨表揚大會,市長蔣萬安親自出席,向所有為消防體系付出的同仁表達最高敬意。他感謝歷任消防前輩、議會支持及第一線英勇執勤的消防人員,強調正因有他們的努力,台北市才能更加安全。  針對昨2月13日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蔣萬安向傷亡者及家屬表達深切哀悼,並向奮力救援的消防弟兄致敬。他表示,已第一時間聯繫台中市長盧秀燕,承諾若有需要,台北市將全力支援。  蔣萬安強調,台北市擁有全國最高密度的大型百貨與商場,市府始終維持最高公共安全標準。昨日即刻指示相關單位,針對百貨、商場、夜市等展開無預警稽查,全面檢視天然氣及瓦斯設備。初步檢查結果皆符合安全標準,市民可安心。  蔣萬安指出,市府全力支持消防體系,近年已增聘563名消防人員,並朝1比1000的消防服務人口比例邁進。此外,他積極爭取提高消防危險職務加給至1.5倍,確保消防人員獲得合理待遇。  在《遠見雜誌》與《天下雜誌》的城市競爭力評比中,台北市公安與消防表現名列前茅,去(114)年底市府研考會調查顯示,市民對消防與公安滿意度達76.6%。蔣萬安表示,這些成就屬於所有消防人員,感謝他們守護城市安全。  蔣萬安提及,台北市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救護成效卓越,歷年來成功康復出院者超過1700人,近兩年每年超過150人再創新高。他感謝消防與醫療體系通力合作,為生命延續創造奇蹟。  針對上海團申請參與台北燈節遭駁回一事,蔣萬安表示,上海團參與燈節已行之多年,市府支持文化交流不中斷,並希望陸委會清楚說明駁回理由。他強調,在兩岸關係困難時,更應加強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