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歡迎來到 萬順傳媒(Lmyok),這是一個綜合新聞報導的首選網站,透過我們精心策劃的深入探討兩岸、藝術、健康、文化等的新聞,讓您隨時了解最新地方資訊。

雲林地方產業再傳捷報!虎尾釀酒廠「米釀威士忌」榮獲經濟部2025金點設計獎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雲林地方產業再傳捷報!虎尾釀酒廠「米釀威士忌(旗艦版)」榮獲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的「2025年金點設計獎」傳達設計類標章肯定。雲林縣政府建設處長廖政彥特別代表縣長張麗善前往酒廠張貼紅榜,除表達縣府的祝賀之意外,更肯定虎尾釀酒廠多年來以在地農產為基礎,透過創新設計與品牌精神,成功將雲林的文化價值推向國際舞台。 虎尾釀酒廠創立以來,即秉持「100%職人純釀、100%無化學添加物、100%取材台灣在地」的三大理念,強調從原料到釀造的全程把關,讓酒回歸最純粹的本質。多年來不僅持續投入研發,以米、黑米、蒜頭、甘蔗等雲林特色農作物為基礎開發出多樣酒品,也透過創新設計與文化敘事,將酒品從單純的飲品提升為具有文化與土地記憶的載體。「米釀威士忌」正是這樣的代表性作品,結合在地稻米、傳統釀造技術與現代設計美學,打造出全台首創的單一穀類威士忌,展現台灣土地的豐饒與職人精神。 此次獲獎的旗艦版包裝設計,以五感體驗為核心,將台灣稻米與威士忌的深厚連結具體呈現:瓶身挖空輪廓象徵台灣島型,從中可見稻米意象,呼應「每瓶封存約三千粒台灣米」的概念;瓶身浮刻22顆米粒,象徵台灣22縣市共同參與的土地記憶;外盒則以「精裝書」為設計靈感,傳達珍藏故事與文化的意涵,兼具國際贈禮價值。貼標紙張更採用稻穗纖維製成,讓視覺、觸感乃至於味覺與嗅覺,都能完整傳遞台灣米釀文化的細膩與深度。 「金點設計獎」自1981年創立以來,一直是華人設計產業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不僅代表著產品與設計的專業肯定,更是品牌走向國際的重要敲門磚。今年共有上千件來自台灣、中國、日本、東南亞、歐洲及美國等地的作品參賽,最終僅429件脫穎而出,虎尾釀酒廠能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足見其品牌力與設計力深獲專業評審肯定。 建設處廖政彥處長表示,虎尾釀酒廠不僅是地方產業的驕傲,更是雲林農業轉型與文化價值升級的重要示範。這款台灣「米釀威士忌」的研發,正是雲林地方型SBIR的產品,也是台灣第一瓶「米釀威士忌」,不僅提升了台灣米的經濟效益,也讓世界看見台灣農業與文化的獨特風貌。未來縣府將持續攜手在地產業,協助更多品牌在國際舞台展露頭角,推動雲林從「農業大縣」邁向「文化與設計並重的農產品牌基地」,以展現地方產業無限的可能性與軟實力。 此次榮獲金點設計獎,不僅是對虎尾釀酒廠長期努力的肯定,也象徵雲林農業與設計跨域結合的成功實例,讓更多人透過一瓶酒看見台灣土地的故事,體會產地到餐桌的文化傳承與美好價值。 SDGs9 永續工業、產業創新、韌性基礎建設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即時最新

spot_imgspot_img

休閒娛樂

Get insider access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out on exciting updates, tips, and insights.

兩岸聚焦

教育文化

扎根學生數位學習 屏東攜手學校推動數位教學

【記者 劉子綾 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27日邀請縣內七所重點學校,舉辦「屏等城鄉受教權,深耕數位e教育」記者會,展現深耕數位學習教育創新成果。潮和國小及忠孝國小以智慧教學系統結合跨學科領域,呈現嶄新快捷的數位教育,讓上課變得像闖關任務一樣歡樂;長興國小、和平國小、明正國中、里港國小及玉田國小等5校,展現5G新科技教育風貌,運用平板、AI、AR和VR等載具,將太陽宇宙、深海叢林、歷史古蹟、人體內臟在一秒瞬間,帶領學子沉浸數位無垠學海。 教育處表示,屏東為打造健全數位學習網絡,運用縣款將校園網路普及率從55%提升至100%,並採購23,797臺平板、1,057臺平板行動充電車、149臺VR頭盔及8,940萬元軟體,鏈結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資訊教育資源中心、數位學習輔導團、XR數位共學中心、數位教學專家手把手陪伴,攜手1所典範學校、領航20所數位教學重點學校和36所5G新科技智慧學校,將數位學習量能擴展至全縣208所高國中小,讓屏東教育跳脫教室時空與校園人力侷限,以豐富數位資源一鍵開啟無限教育想像。 教育處長楊英雪指出,屏東地域幅員狹長,縣府實踐「網路替代馬路,數位『屏』衡學力」願景,以「軟硬兼施」的數位學習設備資源,打造點、線、面延伸串接的全縣教育網絡與世界接軌,並運用科技輔助教學豐厚學子自信快樂的學習,除讓教師面對特殊需求學生採以適性輔導教學,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讓全縣的學生有同樣機會享有豐富的教育資源。 教育處表示,屏東縣數位學習推動至今,教師數位增能培力已達96%,師資研習已辦理422場,共11,252位教師參加,以數位科技之力,將紙本知識立體跨時空,串聯影音深化五感教育,透過多元化的數位學習工具,幫助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協助不同特質孩子的學習需求,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素養。 其中,本縣和平國小和明正國中獲得教育部「5G新科技示範學校肯定獎」,展現本縣數位學習結合跨學科領域之教學成果。縣內七所重點學校成果如下: 1. 長興國小展示屏東縣XR數位共學中心之教學成果,以主播端講師透過5G網路直播帶領玉田國小、和平國小、潮和國小、明正國中、南州國中5所收播端學校進行基礎天文、匪腸所思、病毒概論、人體免疫系統、海洋房客、十三行文化等5G新科技課程。 2. 潮和國小以學生實作平板觸控編輯與影音拍攝錄製等課程任務,結合loilonote教學軟體快速傳輸作業內容,讓教師可於有限的課堂時間立即整合全班學習成果進行分享及討論,以科技效能提升教學目標與合作共學之成效。 3. 忠孝國小以電子白板展示HiTeach智慧教學系統,以學生平板與教師白板之傳輸互動進行課程教學,並讓學習任務可以全班同步測驗及推送答案,立即瀏覽每位學生作答結果進行學習診斷和補救教學,實踐個別化教學因材施教的適性教育。 4. 玉田國小以AR擴增實境帶領學生的學習視角從教室延伸至海洋,觀察寄居蟹生態環境,了解寄居蟹無殼生長之生態危機,再以平板軟體、實體模型和列印筆,讓學生可以整合平板立體影像構造和3D列印為寄居蟹設計新家,以科技結合實作之力,為環境盡其心力。 5. 里港國小為屏東唯一的AIPARK研究基地學校,以AI學習夥伴帶動課程反問思考,進行教學與評量,並利用5G虛擬實境教學突破教室限制,讓孩子可以在閱讀課時扮演石虎體會動物求生覓食之困境,陶冶同理心來深化環境教育。 6. 和平國小為THSD和5G新科技之學校,全校實施將家庭平板帶來學校學習之方式,達到全校「生生有平板」之教學基礎設施效能,並透過學校教師自行設計擴增實境課程,帶孩子可以在教室利用平板和大屏,便能進行學校社區之踏查與探究,加深對居住環境的認識與關懷。 7. 明正國中利用校內科技中心之效能,深化5G新科技之教學,利用生活科技的圖學、健康體育的災害防治、生物課的細胞結構人體系統、理化課的實驗課程,結合VR頭盔教學,帶領學子以沉浸式體驗方式,認識生活視角難以細緻觀察的知識情境,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深化國中各領域的內化吸收。
爆肝小編

「饗A Joy」廚師神技強…「港點女王」鄭智善換戰袍用餐點拉近與饕客「我與胃的距離」

【記者 劉夢緣 台北報導】  「黑白大廚」中勇闖8強的「白湯匙」鄭智善,在台灣擁有高人氣,日前也與「開飯川食堂」合作,聯手研發獨家料理在台上市,吸引不少老饕前往開飯嘗鮮。事實上,為了更了解台灣人飲食喜好,鄭智善早在去年已特別到「饗A Joy」考察,甚至還力邀韓國名主持人金淑,帶領KBS綜藝《社長的耳朵是驢耳朵》團隊錄製節目,一揭台灣Buffet瘋迷全球的秘辛。鄭智善直言,「饗A Joy」每餐期要供應280人以上餐點,料理又幾乎現點現做,還能維持高品質,實在不簡單,尤其主廚捏製一顆21摺的小籠湯包僅需七秒半,也讓鄭智善忍不住手癢,換裝來挑戰。  鄭智善有「港點女王」的封號,憑藉《黑白大廚》暴紅,尤其在節目上大秀高超的拔絲技術,更是圈粉無數,去年她受邀參加KBS綜藝《社長的耳朵是驢耳朵》,因而來台錄製節目,還帶著製作團隊及知名主持人金淑到「饗A Joy」考察。有別於韓國Buffet,台灣的料理多元性,讓吃遍世界美食的金淑也讚嘆,其中〈姿燒抱卵香魚〉無論賣相還是口感,都讓金淑以及鄭智善兩人直呼根本就是「吃的」藝術品。而〈現包小籠湯包〉,更讓鄭智善忍不住駐足觀摩,最後還在主廚人金淑的鼓吹下,換上廚師戰袍,一邊請教,一邊也榮幸與主廚PK包湯包,眼看吸引長長排隊人龍,爭相品嚐「白湯匙」鄭智善的手包小籠湯包,還被笑稱成功拉近與饕客「我與胃的距離」。  來自台灣,這享譽世界的小籠湯包,嚴選食材堅持每日新鮮製作,不只餡料費工,麵皮的擀製更是極究,為達到薄如蟬翼的境界,每張麵皮重量僅能5公克,直徑大小也要控制在7公分以內,再搭配主廚巧手捏製21摺麵皮,層層環節考究,才能讓湯汁透過麵皮若隱若現。鄭智善說:「小籠湯包的高度及寬度都有一定標準,不只要好吃,重點還要好看,這21摺的小籠湯包僅需七秒半完成,真的讓我相當佩服!」。
許縣長:南投垃圾問題迫在眉睫 需自建焚化廠

南投縣府參訪烏日垃圾資源回收廠 推動自建焚化廠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縣府於15日舉辦鄉鎮市代表環保政策及民政業務宣導活動,並前往台中市參訪烏日BOT垃圾資源回收廠。縣長許淑華全程陪同,期望透過參觀與了解現代垃圾處理方式,獲得民意支持,使南投也能擁有自己的垃圾焚化廠。 許縣長表示,南投垃圾處理問題已困擾20多年,感謝台中市等縣市政府的協助,但南投垃圾堆置量已高達20多萬噸,長期來說,南投縣仍需有自己的垃圾焚化廠,才能有效處理這些積年累月的垃圾。 為了讓民眾了解現代垃圾處理方式,許縣長指出,今年4月間,縣府邀請縣議會議員參觀苗栗縣垃圾焚化廠,7月間則邀請村里長參訪烏日垃圾資源回收廠。此次活動也邀請各鄉鎮市代表會主席、副主席及代表到烏日參觀,參觀後大家對垃圾處理過程有了新的認識。 許縣長強調,南投縣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希望未來能藉由新設備改善目前的處理狀況。她也希望由鄉鎮市長帶隊,透過自強活動邀請鄰長進行相關參訪,了解現代垃圾處理方式。現代焚化廠不僅沒有臭味,廢水處理也符合環保規定,且焚化廠回饋地方的公共設施也愈來愈好。 許縣長提到,台中烏日垃圾處理廠已經運作20年,未來南投興建的垃圾處理廠,各項設備一定會更好,並帶來發電及收入等效益。 此次參訪活動包括台中市政府副秘書長林育鴻、環保局長陳宏益及焚化爐營運廠商,他們派員進行簡報及解說,並安排各鄉鎮市民代表前往吊車室、中控室等廠區,了解廢棄物處理流程。 烏日BOT垃圾資源回收廠每日垃圾處理量約900公噸,年發電量可供20萬戶一個月的用電需求,一年賣電給台電的收入達3.6億元,回饋給烏日區居民的項目包括水電費補助、地方建設及活動補助、關懷慰問金、溫水游泳池興建等。 許縣長表示,希望南投鄉親多多了解現代焚化爐的運作情況,縣府也會審慎評估南投焚化廠的設置地點,做好規劃設計,並擬定完善的回饋方案,解決南投垃圾問題。

鄭州厚積薄發—促進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科融合發展

「記者張如鳳/河南鄭州報道」 4月9日,“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海峽兩岸企業家朋友相聚在鄭州航空港區,共同參加2024 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對接活動。河南省委常委張雷明、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裝備組大陸方面召集人蘇波、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裝備組臺灣方面召集人徐爵民等出席開幕式。系統構建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三足鼎立”。 河南省委常委張雷明 河南省委常委張雷明在臺上致辭歡迎海峽兩岸企業家及臺灣媒體記者們參與此次的以“機器人助力新型工業化 兩岸融合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2024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對接活動在鄭州開幕。河南與臺灣血緣相連、文緣相近、情緣相融、商緣相通,豫臺經貿交流合作基礎好、空間大。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計批准臺資企業2264家,投資總額196.08 億美元,兩岸同胞用親情和誠意結出了累累碩果。在座各位實力雄厚、人脈廣泛,暸解兩岸風土人情,熟悉國際經貿規則,是河南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好夥伴。希望大家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當好橋梁紐帶,積極穿針引線,促進豫臺雙方在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領域開展更多的經貿項目合作,深化資金、技術、人才的交流共享,在中原大地攜手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共同譜寫新時代新徵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蘇波部長致辭表示大陸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更是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在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兩岸協同合作,融合發展前景廣闊。爲進一步促進兩岸在機器人和自動化領域的融合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應用爲牽引,圍繞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等弱點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鏈水平,打造更多高端化智能化產品; 二是加速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標準認證合作,促進兩岸標準認證互融共通。 三是積極拓展行業應用。加快成熟場景普及應用,推進重要產線機器人創新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提升,促進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和進口替代。 四是關注機器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人形機器人等領域重點發力,實現兩岸融合高質量發展。 兩岸企業家峰會是爲兩岸企業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溝通信息,增進聯絡,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深化兩岸在機器人領域的合作,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兩岸企業合作啓動簽約儀式 兩岸企業家峰會智能裝備組臺灣方面召集人徐爵民 徐爵民受訪表示明年將在臺灣舉辦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對接活動,更加促進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領域的永續發展。 鄭州地處嵩山東麓、黃河之濱,居中華腹地,史謂“天地之中”,古稱“商都”,今爲“綠城”。如今,厚積薄發開創“空中絲路,樞紐全球”,促進兩岸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產業科融合發展,向全球展示不一樣的全新的鄭州!

穿越國界的華服之美 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記者 劉夢緣 綜合報導】  近日,中國旗袍文化推廣者余淑琴的旗袍作品入選北京地鐵《藝脈傳承》主題巡展,於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等七條線路同步展播。她透過流動的藝術形式,向公眾展現傳統服飾的當代生命力,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身為「中國旗袍大使」「中華文化大使」,余淑琴深耕旗袍文化領域逾三十年,兼任世界紀錄認證官、世界和平親善會理事長、廈門中粟傳媒董事長等多重身份,被業界譽為「百變旗袍女神」。她以「365天著旗袍」的生活實踐,將旗袍從單純的服飾符號昇華為深具文化內涵的載體。  2016年,英國世界紀錄認證總部破例允許她穿著旗袍執行認證工作,打破傳統制服的既定規範;2018年,她更身著華麗旗袍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螢幕,向世界展示中國華服的獨特美學與文化張力。  同年4月,余淑琴於台灣發起成立「世界和平親善會」,邀請海基會前董事長林中森擔任榮譽理事長,藉由旗袍作為文化媒介,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她長年穿梭海峽兩岸,策劃「行走的文化藝術」系列活動,將旗袍文化與非遺傳承、經貿互動相結合,廣受好評,被譽為「海峽兩岸的旗袍使者」。  余淑琴發起的「世界郵票上的傑出華人」、「紐約時代廣場專題展播」等國際文化項目,成功突破地域與文化藩籬,讓旗袍走向全球,實現跨文化的深度交流與傳播。  此次北京地鐵巡展中,余淑琴的旗袍作品以「傳統紋樣的創新表達」為核心,巧妙融合宋錦、盤金繡等非遺技藝於現代旗袍設計中。不僅保留龍鳳呈祥、海水江崖等經典紋飾,亦透過幾何剪裁與抽象配色回應當代審美。正如她所言:「旗袍不僅是衣袂翩躚的美,更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文化脈絡。」  巡展期間,不少乘客駐足拍照,留下深刻印象。有市民表示:「在通勤的路上邂逅傳統美學,這樣的文化推廣方式既鮮活又感人。」  從紐約時代廣場到北京地鐵長廊,余淑琴以旗袍為筆,書寫中華文化的當代表達。她始終秉持「以柔美的力量推動和平」的信念,讓旗袍成為串聯兩岸、對話世界的文化橋梁,為非遺傳承與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兼具溫度與深度的實踐典範。

看地方

兩岸城市合作 蔣萬安盼維持互動機制

【記者 蜀女 台北報導】  台北市消防局今2月14日舉辦成立30週年慶祝活動暨表揚大會,市長蔣萬安親自出席,向所有為消防體系付出的同仁表達最高敬意。他感謝歷任消防前輩、議會支持及第一線英勇執勤的消防人員,強調正因有他們的努力,台北市才能更加安全。  針對昨2月13日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蔣萬安向傷亡者及家屬表達深切哀悼,並向奮力救援的消防弟兄致敬。他表示,已第一時間聯繫台中市長盧秀燕,承諾若有需要,台北市將全力支援。  蔣萬安強調,台北市擁有全國最高密度的大型百貨與商場,市府始終維持最高公共安全標準。昨日即刻指示相關單位,針對百貨、商場、夜市等展開無預警稽查,全面檢視天然氣及瓦斯設備。初步檢查結果皆符合安全標準,市民可安心。  蔣萬安指出,市府全力支持消防體系,近年已增聘563名消防人員,並朝1比1000的消防服務人口比例邁進。此外,他積極爭取提高消防危險職務加給至1.5倍,確保消防人員獲得合理待遇。  在《遠見雜誌》與《天下雜誌》的城市競爭力評比中,台北市公安與消防表現名列前茅,去(114)年底市府研考會調查顯示,市民對消防與公安滿意度達76.6%。蔣萬安表示,這些成就屬於所有消防人員,感謝他們守護城市安全。  蔣萬安提及,台北市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救護成效卓越,歷年來成功康復出院者超過1700人,近兩年每年超過150人再創新高。他感謝消防與醫療體系通力合作,為生命延續創造奇蹟。  針對上海團申請參與台北燈節遭駁回一事,蔣萬安表示,上海團參與燈節已行之多年,市府支持文化交流不中斷,並希望陸委會清楚說明駁回理由。他強調,在兩岸關係困難時,更應加強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