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娛樂
Get insider access by subscribing to our newsletter
Don't miss out on exciting updates, tips, and insights.
兩岸聚焦
許淑華 感謝鄉親支持 南投茶博成績斐然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2024年南投世界茶業(葉)博覽會於10月13日正式閉幕,為期九天的盛會吸引了創紀錄的超過百萬參觀人次,現場展售金額更突破2億元,周邊經濟活動產值也超過3億元。南投縣長許淑華表示,今年茶博在單日參觀人數、提袋率及兩場演唱會吸引近10萬人方面均創下新紀錄,統計到第八天已累計超過89萬人參加,最終人數破百萬雖然重要,但銷售金額才是對所有參展農友最有意義的成果。今年的茶博銷售金額較去年激增20%,達到2億元。
許縣長感謝南投鄉親及來自各地的「找茶客」熱情支持,並特別感謝辛勤的鹿谷鄉農會、縣農會等團體的全力投入,讓縣府團隊能共同打造如此成功的茶博盛會。她強調,這樣的盛況不僅帶動了地方文化及產業經濟,也為南投打造宜居城市的進程邁出了重要一步。
對於媒體提問,許縣長表示,為了最大化整體效益,今年茶博為期九天,並未考慮延長展期。明年雙十國慶和中秋節相近,預期茶博期間將出現兩個三天連假,縣府團隊將更努力豐富活動內容,擴大茶博的吸引力,讓南投茶博持續進步,為茶農和茶商創造更高收益。
在閉幕式上,下午三點進行了傳統的封茶儀式,許縣長、副縣長王瑞德、縣議員林儒暘、蘇昱誠、農糧署主秘陳啟榮及茶改場長蘇宗振等貴賓,依序在茶倉陶甕上簽名並貼上「2024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紅色封條,宣示今年茶博的圓滿成功。
隨後,創新的「千人手搖飲」活動隆重登場,共有250組民眾同時體驗。蘇場長介紹採用的全新品種「臺茶25號-紫韻」,其富含的花青素能使綠茶在添加檸檬等酸性成分後瞬間變為粉紅色。參加者們體驗了這項獨特的「爆打冰塊、蜂蜜檸檬、臺茶25號綠茶」製作的「粉紅泡泡」飲品。
許縣長與活動大使高曼容及前三名茭白筍公主同場示範,體驗「粉紅泡泡」的製作樂趣,並笑著表示,自己親手搖製的飲品最好喝。在千人手搖飲的活動中,還舉辦了「大口飲茶」及「大力出奇蹟」兩項趣味競賽,現場民眾挑戰完成4,000CC茶飲的競速,以及單手拿著10公斤茶杯速飲400CC茶飲。儘管大家揮汗如雨,但笑聲不絕於耳,為整個茶博畫下了最美麗的句點。

攜手社區雙連埤復育衛星濕地 中華青鱂野放重現生命力
【記者 山風 宜蘭報導】
宜蘭雙連埤早期因為有諸多珍稀水生動植物生育棲息,因而由宜蘭縣政府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然而因外來種魚類入侵以及周邊慣行農業影響,埤塘中部分物種已不復存在。由於入侵種移除與水體污染改善難以立即奏效,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年結合在地農民,積極在雙連埤周邊引水將旱田回復為水田,建立衛星濕地,已新增5.88公頃湛水面積。20日並與中央研究院將合作復育的2000隻中華青鱂野放至由在地農友復育的水田濕地,希望先建立穩定的衛星族群,再逐漸拓展至雙連埤埤體水域。
中華青鱂是臺灣原生淡水魚,俗稱稻田魚,棲息於稻田、溝渠、湖泊等低海拔緩流或靜水水域,對水質有一定要求,且對農藥極為敏感。過去曾廣泛分布於臺灣中北部,是農田生態系代表物種之一。然而受到外來種入侵、水污染及棲地破壞等影響,一度被認為在台灣已滅絕超過40年。直至81年,才在雙連埤重新發現原生族群,但由於外來入侵種食蚊魚(俗稱大肚魚)會捕食中華青鱂的魚苗或魚卵,加上棲地水質污染,使雙連埤中華青鱂原生族群逐面臨威脅。
林業保育署於112年起,委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黃世彬進行中華青鱂調查及復育,發現雙連埤地區仍殘存數個中華青鱂原生族群,研究團隊選擇其中遺傳多樣性最高的族群作為種源,在人工環境下繁殖出2000隻健康的中華青鱂個體,再經過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疾病檢測無虞後,野放至在地友善農友近年復育的友善水田,希望能重現雙連埤中華青鱂族群的生命力。
林業保育署表示,此次雙連埤的中華青鱂復育專案,歷經五年的社區保育推動過程,尋求多位在地農友合作,將已陸化的草生旱地重新引水,營造成適合中華青鱂棲息繁衍的水田濕地。其中在地農友簡奉如長期關注雙連埤地區的自然生態,獲悉林業保育署在主埤周邊復育擴大濕地環境的構想後,立即投入復耕水田的行動。他採用無農藥、無化肥的耕作方式,面積已達4.2公頃,除了生產名為「簡單米」的友善稻米,他的水田也成為中華青鱂的良好棲地,為復育計畫提供了最佳的野放基地,兼顧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
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也補充說明,為執行擴大雙連埤主埤周邊濕地面積,增加湛水生態環境的任務,自109年起即積極尋求在地居民共同合作,推動雙連埤周邊水田溼地棲地營造,並藉由工作假期修復古水圳,搭配引水工程從揀水溪以管流方式引水挹注,作為雙連埤周邊溼地復育的補充水源,以減緩溼地陸化;110年起更透過「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補助願意參與的友善農民,113年已有14位在地農友投入,湛水及友善農作面積已擴大至5.88公頃,建構三生一體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里山環境。
林業保育署強調,國內水稻田環境常因休耕導致長時間無水,且水田間之聯通性差,難以找到適合中華青鱂的棲地。因此水田溼地棲地營造是本次中華青鱂復育工作的重點任務,除了作為中華青鱂的庇護所,亦可透過聯通水道讓中華青鱂自然補充至粗坑溪中,成為中華青鱂重返雙連埤野地的種源中心。未來期能提高雙連埤中華青鱂逐漸基因單一化的族群遺傳多樣性,藉此建立數量多而穩定的族群。後續也將妥善維護與在地居民好不容易建立的夥伴關係,持續深化社區保育,與農友共同監測生態和巡護復育濕地,維護雙連埤及其周邊衛星濕地的生態環境。

2024年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長由吳毓苹連任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台中報導】
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11月18日在台中寶麗金會館,舉行2024年總會長連任暨理事宣誓就職典禮。由2023年現任世界總會長吳毓苹連任2024年總會長。
吳毓苹畢業於靜宜大學化學系,是靜宜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同時也是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永久名譽總會長、世界華商經貿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長年旅居美國舊金山灣區,曾任僑務委員及僑務諮詢委員。
連任典禮邀請1997年總會長黃書瑋,也是現任台北龍山寺董事長監交。並舉行2024年理事及組織八處處長宣誓就職,2024年世界總會副總會長有賴文針(新任)、林瑞楨(新任)、吳睦野(新任)、蔡宗旻(連任)、林文發(連任)、吳三瑋(連任)、蔡明展(連任)、魏德珍(新任)、梁華(新任)、游明桂(新任)、謝雷(新任)、胡淑文(新任)、劉宏洲(新任)等13位。2024年組織八處包括秘書處劉天倫秘書長、王清耀、寇惠風、劉年富3位副秘書長,饒心怡秘書,財務處財務長郭阿月 、副財務長黃淡水,會務發展處處長蘇淑榕,公共關係處處長林秀烜,法規規章處處長呂文三,基金管理處處長廖秋月,會籍管理處處長周麗秋,研究發展處處長蔡志強,法制顧問吳文虎,文化顧問陳在棟,資訊組組長莊岳霖,文宣組組長陳佳娜。當天觀禮貴賓包括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校友服務中心執行長汪凱彰,世界前總會長們包括黃書瑋、柯雨財、林柏根、張正章、葉論飛、陳國書、傅忠雄,阿根廷代表李茂勇,非洲代表明翠中,美國洛杉磯代表楊綺真,美國北加州代表吳明政,香港總會代表梁華總會長、何楓群,吳總會長大學同學劉秀齡博士及來自世界各地會員代表及來賓共襄盛舉!
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致詞時表示:「今天是第二次參加傑人會交接典禮,感覺非常親切,傑人會是注重道德品格的社團,如同是國際社會大學,與一般大學培養道德品德是一樣的。」
監交人黃書瑋致詞表示:「傑人會於民國 57年創立,目前發展到國際各地,吳毓苹總會長於任副總會長期間輔導成立9個分會,現在當總會長任內已成立6個分會,值得讚許。」
吳毓苹致詞表示:「國外創會非常辛苦,要花費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時間,常是頂著鋼盔向前衝,目前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全球共有70個分會;2023年接任世界總會長,上任世界總會長以來,今年四月份成立美國芝加哥和平分會及西雅圖分會,七月份成立英國倫敦分會及荷蘭海牙分會,八月份成立澳洲維多利亞分會,十月份在中華民國總會的努力下成立了嘉義分會,希望在2024年任內完成80個分會。」
吳毓苹有鑑於國際傑人會是根據中華文化的四維八德為基礎,以服務社會、助人邁向傑出為任務,促進社會大同為終極目標。全球各大都會的華裔人才眾多,可以吸收為國際傑人會的生力軍,未來再借重華裔推廣至世界各族裔。在這ㄧ方面仍有待努力開發。吳毓苹指出:2024年仍延續「傑人文化、榮耀傳承;改革創新、發揚光大」之年度主題,繼續加強發揚。

衛福部社區評鑑 草屯平林展現熱情
【記者 李清花 南投報導】
衛生福利部113年度社區發展工作-金卓越社區評選小組30日到草屯平林社區進行評選工作,受到社區民眾歡迎,縣長許淑華表示,縣府提報9個社區接受考評,各社區全力以赴,爭取好成績。
衛生福利部社區評選小組,由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長蘇昭如率委員29日到南投實地進行連續三天評選,30日下午一抵達草屯平林社區,不但有學童大跳「16蹲」迎賓,掛上葡萄的搭棚,也供來賓體驗。
為了這場評選,平林社區活動中心廟埕,來了五百位民眾,現場熱熱鬧鬧,包括立委游顥、草屯鎮長簡景賢;縣議員唐曉棻、蔡銘軒及地方人士也到場參加。
許縣長表示,南投縣歷年來,參加中央社區考評,成果有目共睹,累計有1個全國銀質卓越社區、2個全國銅質卓越社區、8個全國卓越社區、17個優等、17個甲等、8個單項特色、1個服務與創新的亮麗成績。這樣的成績也激勵其他社區成長,每個社區發展不同特色,期待今年推薦的9個社區,勇奪佳績。
參加卓越組評選的平林社區理事長張月英表示,社區與青農合作,強調零廢生產,生產與生態均衡發展,整合三面向,發展生態社區,並結合資源,進行社區永續經營,如結合已故柯耀東大師,現在白屋工坊、鐵棟創及毓繡美術館等在地資源,今年更與財團法人毓繡文化基金會共同辦理小旗艦計畫,同時申請通過辦理臺灣夢兒少築夢基地,發展兒童福利服務,照顧社區內更多的弱勢兒童。
平林社區105年參加衛福部績效組選拔獲得甲等獎,另113年參加縣級社區評鑑,獲得卓越組優等優異成績,取得代表南投縣參加中央選拔的資格。
這次評鑑,縣府推薦竹山鎮富州社區參加金質卓越組、竹山鎮延正社區參加銀質卓越組、南投市營南社區與埔里鎮珠仔山社區參加銅質卓越組、草屯鎮平林社區與竹山鎮竹山社區參加卓越組、南投市鳳山社區、中寮鄉和興社區、埔里鎮一新社區參加績效組,各社區使出混身解數,全力以赴,準備評選資料,展現成果,努力爭取全國最高榮譽。

雲警宣示打詐、識詐刻不容緩/提升打詐量能、再創佳績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雲林縣警察局於114年9月25日召開局務會報暨打詐記者會,由警察局長、副局長、刑警大隊長、直屬隊長、科室主管、各分局長、偵查隊長及各派出所所長等中堅幹部共同與會,會中報告當前打詐成效,並宣示打詐決心。局長強調宣誓要求各級幹部打詐、識詐工作分秒不能鬆懈,將持續全面動員,提升整體打詐量能,全力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公開數據,雲林縣114年8月受理詐欺件數317件,較去(113)年8月479件,減少162件(減少33.82%),財損金額9824.9萬,較去年8月2億3,982.5萬,減少1億4157.6萬(減少59.03%),受理數及財損數皆大幅下降,顯示整體防詐工作已明顯看見成效。不過在各類詐騙手法中,「假投資」仍是財損最高的詐欺類型,警方持續強力查緝集團,114年1-8月已破獲119團,比去(113)年全年77團增加42團,查獲集團人數687人,較去年464人增加223人,緝獲車手共748名,較去年575名增加173人,並查扣不法利得4,634餘萬元,成效卓著;另宣導識詐部分,分析本縣為高齡長者、家管及學生為高風險族群,警察局以該族群為中心,積極透過社區、學校、產業場所等多元管道精準宣導,全面提升民眾防詐免疫力。
近期一件典型案例,凸顯防詐宣導的即時效益。一名民眾遭詐騙集團誘騙後,在美容、美髮店看到警方宣導單張,心生警覺前往派出所求證。經警方研判確屬詐騙,隨即報請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彭彥儒檢察官指揮,佈下誘捕行動,最終於宮廟前成功逮捕前來面交的車手,並查扣新臺幣100餘萬元贓款、收據、提款卡、工作證及手機等證物。全案依詐欺及洗錢防制法送辦,法院並裁准羈押。值得注意的是,警方從車手群組對話發現,詐騙集團成員普遍對雲林「心生畏懼」,甚至迷信面交或提款前先拜拜祈求保祐,卻因逮捕現場宮廟燃放鞭炮,誤以為警方開槍,不敢反抗乖乖就逮,形成另類諷刺。另警方亦強化防制ATM熱點車手勤務,並溯源查緝外籍車手詐騙集團,刻正積極偵辦中。
局長黃富村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充當車手,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來一個抓一個」是警方不變的態度。也提醒民眾務必關注各項防詐宣導資訊,增強自身防詐免疫力,才能避免受騙。若遇疑似詐騙,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若情況急迫,應立即撥打110報案專線,警方將第一時間提供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