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29公頃花海引進國際IP花毯帶來震撼視覺衝擊
【記者如風/臺中報道訊】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重磅登場!11月5日,市府觀旅局盛大舉辦記者會,由張大春副秘書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新社區長林淑惠,以及各區相關單位主管、新社農會代表、休閒農業協會成員、在地里長、長者及愛苗幼兒園孩童等嘉賓踴躍參與,共同揭開這場年度花海盛事的序幕,預告新社已萬事俱備,誠邀海內外遊客共赴花之約。
本屆活動以「花開三盛事」為核心,集結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三大亮點,將於1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精彩上演,為期23天的盛宴將全方位演繹山城獨特魅力。此前,主辦單位已於農業部舉辦展前記者會,三大特展亮點提前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活動核心,本屆盛會圍繞三大主軸打造沉浸式體驗:以「愛與勇氣」為主題的新社花海,用6萬株一串紅、千日紅、波斯菊等多樣草花鋪陳13.5公頃大地畫布,色彩繽紛宛如自然交響;引進國際知名IP打造的2公頃絕美花毯,將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帶來震撼視覺衝擊;更有串聯臺中、苗栗、彰化等8縣市的「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匯集「臺中領鮮」「豐味苗栗」「幸福嘉義」等特色農產品牌,讓遊客在賞花之餘暢享購物樂趣。
總面積達29公頃的展區,將自然景觀、文創藝術與在地農業深度結合,不僅是視覺與感官的雙重饗宴,更為中臺灣觀光產業注入強勁動能。11月8日起,誠邀各界遊客走進新社,在花海中徜徉、在花毯前駐足、在農展中尋味,共度充滿詩意與歡樂的美好時光!

山海同音 兩岸同心——2025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演出永春綻放融合之花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11月1日晚,"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演出"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來自臺灣、西藏、寧夏、新疆、吉林五地的殘疾人藝術家齊聚一堂,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臺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受邀助陣,以藝術爲橋,共同演繹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盛宴。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在晚會授旗儀式中接過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旗幟,成爲活動重要亮點。
本次交流演出是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會於19時30分準時開幕,永春人民會堂內座無虛席。在《白鶴雄風》的武術表演中,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永春白鶴拳的剛柔並濟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
授旗儀式凝聚兩岸共識
晚會中場舉行的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將活動推向高潮。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陳習珍作爲臺灣代表受邀上臺,鄭重接過志願服務隊旗幟。她雙手握旗,眼眶溼潤,這一刻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兩岸助殘事業共同理念的象徵。
陳習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面旗幟代表着責任與承諾,將激勵我們繼續爲兩岸殘疾人藝術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多元藝術展現融合之美
整場演出分爲"源·山海禮讚"、"緣·兩岸情深"、"圓·同心築夢"三個篇章。西藏的堆諧非遺民歌《卓姆仁青崗》、寧夏的秦腔《火焰駒·表花》選段、新疆的舞蹈《絲路花開》等節目輪番上演,臺灣藝人徐承剛演唱的《甲天拼輸贏》配以手語翻譯,充分體現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活動理念。
吉林殘聯王琦主席在觀演後深有感觸地說:"臺灣有個日月潭,吉林有個淨月潭,兩潭相映,情誼相連,我們非常願意邀請臺灣陳嵐老師一行攜手創辦兩潭音樂交流會,讓兩岸藝術之花在山水之間綻放。"吉林籍歌手王凱與嗩吶吹手張亮亮也現場表態,將正式向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發出邀約,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在吉林同臺獻藝,延續這場跨越海峽的藝術之約。
新疆昌吉州殘聯理事長阿力木在演出間隙,與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一行同遊永春山水。一行人漫步於永春的青綠景緻中,暢談兩岸文化特色與助殘心得,歡聲笑語不斷,還頻頻駐足合照,定格下兩岸同胞相知相近的美好瞬間。阿力木理事長當場誠摯發出邀請:"新疆有獨特的民族音樂與人文風情,盼陳習珍老師能帶團前來交流,讓兩岸殘疾人藝術家共奏民族團結與文化融合的樂章。"
鄉愁主題串聯情感紐帶
晚會中,鄉愁主題貫穿始終。董麗娜朗誦的《鄉愁》與臺灣嘉賓吳洪峯的情境表演相得益彰,當《一字鄉愁》的旋律響起時,不少臺胞觀衆輕聲跟唱,展現出兩岸共同的情感記憶。
陳習珍動情地說:"從《鄉愁》詩朗誦到《一字鄉愁》的演唱,每一句都觸動心靈。今晚,鄉愁不再是遺憾,而成爲連接兩岸的橋梁。"
演出在《歌唱祖國》的合唱中圓滿落幕。劉夢緣、張揚任與兩岸藝術家們相互擁抱、交換聯繫方式,約定繼續推動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在永春這個有着"永遠春天"美好寓意的地方,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鄉愁為橋藝暖兩岸 |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永春啓幕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在第32個世界助殘日來臨之際,“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於10月31日在文學大師余光中的故鄉福建永春正式啓動。來自台灣、西藏、寧夏、吉林、河南、福建等地的百餘名嘉賓與演職人員齊聚一堂,以文化為媒、以藝術為橋、以愛心為紐帶,開啓了一場兼具詩意情懷、公益溫度與深厚情誼的沈浸式文化交流之旅,深化兩岸及多地特殊群體的情感聯結與文明互鑒。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永春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特別迎來了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知名詩人陳習珍率領的交流團。團中不僅有協會團員,更特邀“台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隨行助陣,兩岸五地攜手共襄藝術盛舉,讓跨越海峽的手足深情在公益實踐中愈發深厚。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長期深耕特殊群體公益事業,為亞斯伯格症、肯納症群體搭建融入社會、展現自我的平台,而理事長陳習珍自幼與詩歌結緣,對余光中先生的詩作情有獨鍾,其深沈的故鄉情懷始終是她的精神指引。此次率團赴約,既承載著對文學大師的敬仰,更旨在以永春的詩意氛圍為載體,為團員們搭建感受文化、收穫溫暖的橋梁。隨行的張揚任雖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卻在陳習珍十餘年的培育下展露非凡古箏天賦,斬獲多項大獎;3歲便無師自通的劉夢緣憑借靈動琴音屢獲殊榮,常年投身兩岸公益音樂演出,二人用音樂傳遞希望與力量。
活動期間,兩岸五地的殘疾人嘉賓與演職人員一同走進余光中文學館、余光中故居及詩歌主題展館,在青磚瓦黛的古街巷與靈秀山水間沈浸式感受詩歌里的故土意境,聆聽大師與故鄉的淵源故事。參觀途中,大家打破地域界限熱絡交友,歡聲笑語不斷:台灣嘉賓與吉林的亮亮歌手、王凱歌手相談甚歡,與新疆殘聯一行坦誠交流、互訴心聲,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好關係。交流中,吉林、新疆的嘉賓們更是熱情邀約,主動策劃表演合作,誠摯邀請台灣殘疾朋友及張揚任、劉夢緣前往當地登台演出,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有了更具體的延續方向,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在真摯互動中愈發強烈。台灣嘉賓動情表示:“‘鄉愁’在這裡成為我們共同呼吸的空氣,而跨越山海的友誼與演出邀約,更讓這份文化聯結有了溫度與期待。”隨後,大家徜徉於永春的綠水青山,領略“一縣一溪一特色”的生態畫卷,在僑新釀造公司觸摸永春老醋的傳統工藝與創新活力,在五里古街欣賞永春白鶴拳、紙織畫等非遺項目,濃濃鄉愁與文化魅力讓嘉賓們深深沈醉。一位西藏演職人員感慨:“永春的文化與高原迥異卻同樣深厚,更難得的是結識了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定下了未來的相聚之約,讓我們眼界大開、內心溫暖。”
在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展演彩排環節,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陳習珍深情分享余光中《鄉愁》等經典詩作的魅力與自身創作感悟,張揚任、劉夢緣與台中市協進會的團員們一同參與大合唱彩排,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磨合曲目、校准節奏,質樸而專注的狀態感染了在場眾人。不少團員表示,此次旅程不僅感受到了永春的人文底蘊與真摯關懷,收穫了跨越地域的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更在集體彩排中體會到協作的快樂與登台的勇氣,滿心期待明日正式演出的精彩呈現。
主辦方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需求,提供全方位貼心保障,安排專人全程講解引導,並設計詩歌朗誦互動、簡易樂器體驗等環節,讓大家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感受永春的熱情與包容。陳習珍理事長感慨道:“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特殊群體的關懷與守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此次交流不僅是文化的互鑒、情誼的聯結,更促成了未來演出的美好約定,希望未來能與大陸相關單位深化合作,常態化開展文化交流、公益幫扶等活動,共享助殘經驗、共築愛心橋梁。”
據悉,此次活動將詩歌文化、故鄉情懷、公益助殘與藝術展演深度融合,既為台灣特殊群體帶來了獨特的文化藝術體驗、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傳遞了“自強不息、向陽而生”的力量,更增進了兩岸及多地民間公益理念的交流互鑒,讓文化傳承在愛心與情誼的澆灌中煥發新活力,夯實了同胞守望相助的情感基礎。後續,陳習珍計劃整理旅程見聞創作系列詩歌,張揚任、劉夢緣也將把永春之行的感悟與友誼的溫暖融入新的音樂創作,而吉林、新疆與台灣的演出之約,更讓這份跨越海峽的愛心、詩意與深情有了長久延續的可能。
泉州光慧國學院重陽節活動中兩岸特教與家庭心理輔導專家陳習珍熱心為市民公益咨詢維繫家庭和諧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歲歲重陽,情暖僑鄉。近日,泉州光慧國學院以“家國有愛 光慧有孝”為主題的重陽節活動圓滿落幕。活動現場,傳統禮儀展示區里,孩子們身著漢服向長輩行“拱手禮”,孝親故事分享環節中,多位市民講述自家的尊老往事,暖意融融;而另一側的公益咨詢區前,始終排著長隊——這是兩岸特殊教育與家庭心理輔導領域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咨詢專場,近20組家庭帶著親子、婚姻、代際相處的難題而來,最終都帶著可落地的解決方法滿意而歸。作為深耕行業15年的實戰型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專業實力兼具權威認證與落地經驗: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台灣特殊教育專業資格證雙認證,曾獲台灣地區“特殊教育輔導卓越獎”,2018年起牽頭“兩岸家庭正向溝通公益項目”,累計為超3000組家庭提供咨詢服務。此次她帶來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包含針對情緒管理的“離場冷靜法”,還新增了“親子需求翻譯術”“代際共識清單”等實操技巧,專門破解當下家庭常見的溝通痛點。
活動現場,“幼兒家庭爭吵”問題成為咨詢焦點之一。一對年輕夫妻抱著剛滿3歲的孩子前來,丈夫無奈地說:“昨天就因為孩子睡前要不要讀繪本吵了起來,我覺得該讓孩子早點睡,她非要讀,吵到最後孩子哭了,我們也冷戰了一晚上。”針對這類困境,陳習珍老師當場拆解“離場冷靜三步法”,還補充了“事後修復技巧”:“吵完別冷戰,等孩子睡後,你們可以用‘我擔心……’的句式溝通,比如媽媽說‘我擔心不讀繪本會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爸爸說‘我擔心晚睡影響孩子發育’,先講需求,再找折中辦法,比如‘今天讀10分鐘短繪本,明天提前半小時開始’。”夫妻二人邊聽邊記,妻子還掏出手機拍下老師畫的“溝通流程圖”,笑著說:“以前總盯著‘誰對誰錯’,現在知道該怎麼找中間路了。”除了年輕父母關注的親子與婚姻問題,祖輩參與的“代際帶娃矛盾”也佔咨詢量的近三成。一位爺爺帶著兒媳和剛滿1歲的孫子前來,直言“我早上想給孩子餵點米湯,兒媳說太早了,為此我們倆已經拌了好幾次嘴,現在都不敢在她面前餵東西了”。陳習珍老師沒有急於評判,而是拿出紙筆,引導二人一起列“代際共識清單”:先寫下雙方都認可的“核心原則”(比如“寶寶健康安全”“不強迫進食”),再針對“輔食添加”列出具體問題,比如“米湯能不能加”“什麼時候加”,建議他們一起查兒科醫生的專業建議,用“第三方權威”代替“長輩經驗”與“年輕觀念”的對抗。“這樣一來,你們對抗的就不是彼此,而是‘怎麼找到對寶寶最好的方法’。”陳習珍老師的話讓祖孫二人茅塞頓開,爺爺當場表示:“明天就和兒媳一起查資料,再也不因為這事鬧彆扭了。”咨詢間隙,不少家庭還圍著陳習珍老師交流後續問題,有人問“孩子挑食怎麼辦”,有人咨詢“青春期孩子不願說話怎麼引導”,老師都一一耐心解答,還現場演示“親子遊戲溝通法”——用積木搭建“家庭樹”,讓孩子通過擺放積木的位置,表達對家人的感受,不少家長看完後直呼“原來和孩子溝通還能這麼有趣”。
泉州光慧國學院負責人在活動尾聲表示:“我們希望借助重陽這個節日,將傳統文化中的‘家和’理念與現代心理服務結合。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有方法,還懂人心,能幫家庭真正解開疙瘩,未來我們會繼續邀請此類專業力量,讓公益服務真正走進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
此次活動不僅為泉州民眾送上了重陽的溫暖關懷,更搭建了兩岸專業心理服務落地基層的橋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像陳習珍老師這樣的專家,用接地氣的“和諧方案”,為更多家庭點亮幸福生活。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首站珠海航展深感震撼
2024年11月12日-11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珠海)航展或珠海航展,由中央政府批准舉辦,是國際性專業航空航天展覽,以實物展示、貿易洽談、學術交流和飛行表演爲主要特徵的國際性專業航空航天展覽會。
從1996年成功舉辦首屆航展以來,發展成爲集貿易性、專業性、觀賞性爲一體,代表當今國際航空航天業先進科技主流,展示當今世界航空航天業發展水平的藍天盛會,已是世界五大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航展之一。
今日雖然天氣不作美,但在惡劣的天氣中讓在場的參訪的兩岸新媒體及航空攝影愛好者們對中國空軍及俄羅斯空軍飛行員們精湛的飛行技術深感震撼!依然駐守在雨中瘋狂的抓拍下無數精彩鏡頭。
此次珠海航展在靜態展示方面,設立了低空經濟館、商用飛機產業館等七大主題展區(館),展品涵蓋了“陸、海、空、天、電、網”,部分展品爲“首展首秀”。同時,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都在展廳集體亮相。吸引了中東、非洲等各國貴賓前來貿易洽談。
本屆航展上,不僅航空航天領域的多項最新成果將齊聚航展,嫦娥六號探測器、月球背面月壤樣品等展品也將首次亮相。 還有來自法國、美國等國家的飛機模型、發動機模型。在航展內1:1還原中國空間站,帶你體驗了一次在太空中的日常生活起居,尤其是嫦娥六號月壤樣品首次在展區亮相,吸引了遊客駐足觀看。
此次看到中國諸多首次展品,均展現了中國在“陸、海、空、天、電、網”勢不可擋的發展速度,一步一步走向世界領先地位。
千人同場競技創全台最大攝影盛宴
【記者張如鳳/吳仁發攝影 綜合報道】
台灣攝影界年度最大的盛會,是台中巿歷年來最大型的攝影活動,也是一埸集全國攝影武林高手、精英的大會串,11月10日上午在豐樂公園揭開序幕,有來自全國各縣巿的40個攝影團體、1070位攝影好手同場競技,25位美麗的模特兒擺最美的姿態,與各式各樣的雕塑藝術品借位同框供攝影師拍攝,盛況空前不言而喻。一系列活動先是上午九時在表廳內舉行開幕式,十時半到下午四時為拍攝時間。此比賽緣起於1977年,由台北攝影學會發起,為提倡正當娛樂切磋影藝並促進全台灣各攝影團體之情感交流,每年由各縣巿攝影學會輪流主辦。今年邁入第四十七屆,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指導、台中巿攝影學會主辦。
大會主任委員、台中巿攝影學會張國龍理事長表示,此活動的目的乃是為推廣攝影藝術、提昇文化素養、確保影像價值、並促使全國攝影團體的攝影技藝交流。每人5*7可投20張以內,預計將從15000件作品中,挑選出十位金牌得主。會中並展出今年全國聯展575件各團體中優秀作品,展覽只限本日到下午五點止。大會並在上午九點表揚聯展優勝得主,金牌為錢塘江的舟橫潮汐,作者為台北攝影學會郭美慧;銀牌為黑面琵鷺,作者是桃園會的黃勝豐;銅牌獎為等客人上門,作者為新北會的陳冠宇。
據了解,此活動於1981年第五屆『中華民國攝影團體聯合展覽』同時增辦了第一屆『中華民國攝影團體聯誼攝影比賽』,此兩項大型的全國性攝影活動,歷年來由全國攝影團體分『北區』、『中區』、『南區』輪流主辦,2024年『第四十七屆中華民國攝影團體聯合攝影展覽暨第四十三屆聯誼攝影比賽』在臺中市攝影學會睽違15年後,再度承辦此大型全國性的攝影活動。
為此,台中巿攝影學會整整籌備了一年,並動用103位本會的義工,始能得以順利進行。但恰巧遇上因上週日「巿民野餐日」因雨地濕而延至本日,可預期公園內場面熱鬧滾滾,歡迎巿民一同來觀賞全國最優秀的攝影作品,及臨場欣賞攝影師拍攝的英姿和美不勝收美麗MD玲瓏有緻千姿百態的美人秀。
共聚珠海-“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11月12日,“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啓動儀式在珠海舉行,兩岸媒體人將開啓爲期6天的灣區之旅。國務院臺辦新聞局局長陳斌華、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肖兵、珠海市委常委郭才武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由國臺辦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廣州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珠海市珠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中山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臺商優市網、廣東兩岸融媒體中心承辦。“兩岸媒體是增進兩岸同胞相互暸解非常重要的橋梁和紐帶”,珠海市臺港澳事務局局長黃萃介紹,本次活動將兩岸新媒體人匯聚在粵港澳大灣區,既是共同探索、交流、創新的重要旅程,也是一次彰顯兩岸文化同源、情感共鳴的深度對話,是“同行同行”更是“同心同向”。主辦方表示,希望兩岸媒體朋友們可以多維度、多視角地感受中國(珠海)航展魅力,也祝願“粵海圖強”兩岸新媒體灣區行收穫滿滿,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活動一定會成爲匯聚正能量、搭建連心橋、畫好同心圓的收穫之旅。據介紹,11月12日至11月17日,結合第十五屆中國(珠海)航展舉辦的契機,主辦方邀請近50名臺灣媒體人、青年網紅到大灣區參訪,近距離觀看珠海航空航天展,接觸體驗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南沙自貿區及中山高質量發展機遇,通過他們在網絡社交平臺發佈的見聞感受和網紅示範效應,吸引更多青年來大灣區交流、學習、就業。
國際傑人會於台中總會舉行日本關西及巴西聖保羅成立大會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導】
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於2024年10月27日台灣時間下午7時及8時,於台中總會館舉行日本關西國際傑人會及巴西聖保羅國際傑人會二場成立大會。儀式由世界總會長吳毓苹主持,秘書長劉天倫擔任司儀,以現場實體及視訊方式與各新分會連線舉行。總會館出席貴賓包括世界總會前總會長柯雨財、陳國書、陳天汶、傅忠雄、候任總會長賴文針、副總會長林文發、北美洲總會長吳睦野、亞洲總會總會長范明忠、加拿大總會總會長鄭秀明、中華民國總會副總會長區尚彬、顧問陳在棟等五十餘人;視訊連線參與貴賓包括美國總會總會長魏德珍、芝加哥和平會創會長江玲珠、洛杉磯羅省會會長曹靜永、丹佛會創會長翁妙鳳;泰國曼谷會創會長簡世瑜、菲律賓馬尼拉創會長戴雋昇、西班牙馬德里會創會長李志俊、德國卡爾斯魯會創會長宋枕戈、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會創會長陳碧華、澳洲維多莉亞會創會長高嘉陽及世界總會財務長郭阿月、中華民國總會秘書長詹永良等世界各地貴賓二十餘人全球同步視訊觀禮。
下午7時先舉行日本關西國際傑人會成立大會,由世界總會長吳毓苹與日本關西會創會長大川佳那共同主持,日本關西會第一副會長宣昶有親至台中總會館現場參與,成立大會同時連線日本及世界各地貴賓及會友觀禮。在當選理事宣誓儀式後,接著由世界總會長吳毓苹授旗、頒發當選證書及致贈會議鐘、會務基金,由日本關西會創會長大川佳那及第一副會長宣昶有共同接受。
日本關西會成立大會後,下午8時接著舉行巴西聖保羅國傑傑人會成立大會,由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吳毓苹在台中總會館與巴西聖保羅國會創會長廖玉翠在巴西聖保羅共同視訊連線主持,巴西聖保羅會創會第一副會長滕界琍親至總會館代表出席,成立大會同時連線巴西聖保羅及世界各地貴賓及會友觀禮。在當選理事宣誓儀式後,接著由世界總會長吳毓苹授旗、頒發當選證書及致贈會議鐘、會務基金給巴西聖保羅國傑傑人會創會會長廖玉翠,由巴西聖保羅會第一副會長滕界琍代表接受。
二場成立大會後,現場有邀請留奧地利小提琴家陳在棟老師,分別演奏世界名曲「梁祝」及「女人香」,琴音繞樑迴盪,陳在棟老師在眾人安可聲中,再演奏一曲「女人花」,獲得觀禮貴賓熱烈掌聲,也為這次日本關西會及巴西聖保羅會成立大會增添濃濃文藝氣氛。
世界總會長吳毓苹表示:「國際傑人會宗旨:培養倫理品德、成就高尚人格,非常好,我們願意發揚到世界各地。很高興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今天以實體與視訊同步連線方式成立日本關西會及巴西聖保羅國會,日本關西會是世界總會第82個分會,巴西聖保羅會是第83個分會,目前已超過上任承諾的80個分會目標。要感謝大川佳那創會長及廖玉翠創會長的大力幫忙籌組成立,謝謝日本關西會第一副會長宣昶有,親至台中總會館參與成立大會,日本關西會成立後,日本總會已有三個分會,達到世界總會憲章中國家總會轄下要有三個分會的規定。也要感謝阿根廷宜諾斯艾利斯會陳碧華創會長的引薦廖玉翠創會長。現在世界總會六大洲都有傑人會分會,洲總會規定轄下須要有至少二個國家地方分會,目前中南美洲已有二個國家地方分會,已符這個規定。今天更要感謝全程參與成立大會的傑人會友及線上參與的傑人夥伴,希望大川佳那創會長及廖玉翠創會長將傑人會發揚光大,大家一起努力將傑人會傳播到世界各地。」
北美洲總會長吳睦野,也是日本關西會及巴西聖保羅會輔導會長表示:「日本關西會及巴西聖保羅會能夠成立,要感謝吳毓苹總會長不眠不休的聯繫,也要感謝大川佳那創會長及廖玉翠創會長的努力籌組成立,希望傑人會在日本及巴西能夠深根發揚光大。」
日本關西會創會長大川佳那致詞表示:「非常感謝世界總會長吳毓苹的邀請參加傑人會,也要謝謝第一副會長宣昶有在百忙中能夠到台中總會館親自出席成立大會,也恭喜巴西羅保羅會成立,日本關西會成立只比巴西聖保羅會早一個小時,所以我們是有幸同一天成立,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日本關西會創會第一副會長宣昶有表示;「傑人會宗旨就是傳受四維八德,德就是得到福祿壽禧,禧就是Happy,我們加入傑人會一起貢獻社會。」
巴西聖保羅會創會長廖玉翠視訊連線致詞表示:「今天,特別感謝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長吳毓苹女士的邀請參加傑人會,也謝謝陳碧華創會長的引薦。吳毓苹總會長二年內催生了20個分會,對傑人會的付出非常感動,未來一定會努力學習,奉獻熱忱與愛心,希望能為傑人會做出一些貢獻。」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會創會長陳碧華視訊連線表示:「今天要特別感謝世界總會長吳毓苹的邀請,也謝謝廖玉翠創會長願意承擔巴西聖保羅會創會長職務,大家一起學習努力。」
成立大會中,前總會長柯雨財、陳國書、陳天汶、傅忠雄、2025年總會長賴文針、亞洲總會長范明忠,也相繼發言祝福日本關西會及巴西聖保羅會成立,典禮在台灣時間晚上9時,於現場及線上全體會友唱傑人會歌聲中圓滿完成,為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立下美好的未來。
2024台灣咖啡節「齊聚好咖」國內外96家品牌共同打造城市咖啡廳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導】
雲林縣政府22日於台灣咖啡起源地-荷包工作站舉行「2024台灣咖啡節」宣傳記者會。副縣長謝淑亞表示,今年台灣咖啡節以「齊聚好咖」為主題,邀請國內外96家品牌共同打造「城市咖啡廳」。歡迎全國民眾,26日起連續2週5天來古坑綠色隧道品嚐一杯好咖啡,欣賞雲林美景。
謝淑亞副縣長表示,台灣咖啡節是2003年擔任古坑鄉長時為促進在地經濟辦理的活動,自此之後每年越來越熱鬧、帶動雲林咖啡及休閒產業。今年台灣咖啡節更是公私協力、跨縣市、跨國際打造各式聯名商品,跨領域推出浪漫野營、在地餐食與手作體驗等活動,連結共好,一起讓咖啡產業加值擴大,讓這顆「魔豆」 飄香全台,與世界接軌。
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傅桂霖分署長表示,分署配合台灣咖啡節推出「農村小童形象專車」,停靠站點除了斗六火車站及台灣咖啡節的會場外,更新增周邊農村社區及休閒農業區站點。搭配各區特色活動,例如咖啡導覽、手作愛玉、咖啡烘豆DIY體驗等,帶領遊客深入雲林古坑咖啡之鄉。
另為滿足自行駕車的遊客也另推出限量499元咖啡體驗套票,套票含台灣咖啡節500元現金抵用券、華山休區烘豆DIY體驗券,邀請大家到古坑買咖啡、前進華山玩體驗。
縣府農業處表示,今年咖啡節安排了23場次體驗活動,邀請大家到咖啡節親子共遊。大小朋友可以來玩霹靂吉祥物咖啡沙畫、打造專屬自己的咖啡盆栽,感受大自然治癒與創意,將咖啡循環再利用。體驗手沖活動,發現咖啡新滋味。
農業處指出,2024台灣咖啡節於10/26、10/ 27、11/1至11/3日在古坑綠色隧道,歡迎全國遊客可以逛逛野營風咖啡星光市集與嘉年華,探索自己喜愛的咖啡吃食、飲品和生活小物,沉浸在音樂野餐咖啡香中,感受雲林古坑及台灣各城市品牌演繹的咖啡生活。詳細活動內容可上2024台灣咖啡節官網或FB社群平台查詢。
SDGs8 就業與經濟成長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讓每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雲警行腳,足愛雲林」健走活動-為推廣健康生活理念,並喚起社會對弱勢青少年的關懷
【記者 張如鳳 綜合報道】
在雲林縣國慶焰火繁忙及高壓的勤務結束後,為推廣健康生活理念,並喚起社會對弱勢青少年的關懷,雲林縣警察局預計於假日休息時間規劃充滿溫馨的「雲警行腳,足愛雲林」健走活動,邀集員警、警友會、地方仕紳及少輔會高關懷少年、慈善團體沐馨協會弱勢兒少等百餘人,以一步一腳走訪轄區各鄉鎮,踏上家鄉探索之旅,了解當地風土民情與特性,藉由行腳健行領略故鄉之美,促進警民關係更和諧。
第一場行腳活動於113年10月19日起程,由李建民局長、警友會吳政憲理事長率領一級主管及活動人員由警察局出發,沿途行經公正、榴中兩所派出所,慰勉執勤員警辛勞。少年們很少有機會出遊或觀察自己生活周遭的事物,藉此機會向員警們詢問斗六的歷史背景以及相關物產,瞬間拉近彼此距離。當隊伍前往信大電視台時,工作人員邀請大家參觀攝影棚,了解新聞播報以及電視節目錄製的過程,讓第一次看到攝影棚的同學感到新鮮有趣。休息片刻後,隊伍前往林內鄉濟公總堂,由斗六警友站辦事處林鴻鈞主任親自接待,局長並率領一級主管誠心祈願眾神庇佑,祈求轄區風調雨順,治安平穩、交通順暢。行腳活動串聯了各鄉鎮的在地特色與地方小吃,品嚐張麗善縣長推薦的「雲林100碗」票選必吃美食,這次選在林內教芋部品嘗芋頭挫冰,綿密鬆軟的芋頭冰清涼消暑,讓參加人員個個眉開眼笑,大呼過癮!也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雲林縣警察局局長李建民表示:「此次行腳活動不僅能夠促進主管們的健康,還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默契與合作。鼓勵同仁們能夠以正當休閒取代飲宴,做個健康快樂的警察,在行腳過程中,也能夠發現並解決地方上的問題,提升警察服務品質。」受邀的社福團體沐馨協會的張同學說:「謝謝警察局每次辦活動都特地邀請我們來參加,我很喜歡警察局各式各樣的活動,都很溫馨有趣,這些警察叔叔阿姨沿路很照顧我們,原來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嚴肅。」「平常都當夜貓子生活作息不正常,這次參加活動一大早就要起床,一口氣走了十幾公里,有點累但這也是對自己體能上的突破,很高興可以走完全程。」少輔會高關懷少年陳同學靦腆的說。另一位少年小政則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電視台,可以一窺電視台幕後的秘密。」沿途中有不少民眾好奇詢問,路人黃小姐聽到員警簡述本次行腳活動後,豎起大拇指說:「非常贊成警察多多運動鍛鍊體能,尤其特別帶領這些青少年一起行腳,認識故鄉,我覺得很有意義,希望多舉辦幾次,非常歡迎大家來到林內!」
透過這次行腳活動,不僅增強了警察同仁及青少年們的身心健康,攜手感受及體驗不一樣的故鄉,大啖雲林地方必吃100碗美食,讓警民關係更貼近,了解他們的需求,並且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共同為雲林縣的治安與民生福祉努力。
[兩岸報導]南投市公所攜手混障綜藝團 感動營北國中師生
[兩岸報導]大興機場旗袍展播 余淑琴作品傳承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