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宗教
華山歌聲傳愛 送愛到家每月1250元 守護孤老真情
【記者 劉夢緣 南投報導】
當面臨生活中的孤單或情感上的困境時,音樂與陪伴成為許多老人的支持力量。像是陳阿公透過旋律填補了獨居生活的空白,而李阿嬤則因學唱歌逐漸走出愛犬過世的陰影,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華山基金會8月21日(四)上午將在草屯鎮公所前,舉辦「華山歌聲傳愛,一(奕、義)同唱響真情」活動,邀請在地歌手陳奕珊與洪義洲老師帶領長輩們合唱。
現場由班長-草屯鎮簡賜勝鎮長帶領,以「起立、敬禮!」的響亮口號揭開序幕,兩位歌手親自指導愛唱歌的爺爺奶奶,輕快旋律與幽默互動中,長輩們紛紛開懷高歌。當大家齊唱〈桃花舞春風〉時,長輩忍不住起身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笑聲與歌聲交織成一片美好的景象。
華山基金會南投區13個鄉鎮設立愛心天使站,免費提供到宅訪視、陪醫拿藥、護甲、物資援助、三節關懷及促進社會參與等服務。服務來自各界善心支持,每位長輩每月1250元認助,送愛到家,守護弱勢無依的老人。愛心專線:049-224-4612,賴先生。
“鋼琴公主”劉夢緣再次受邀天津進行融合教育演講/促進津台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
【記者夢夢天津報道】
8月15日——8月17日,由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主辦,星童融合孤獨症康復中心承辦的“月亮媽媽伴星計畫全國影子老師培訓”在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成功舉辦。
此次培訓主要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入學先備技能、隨班支持專業輔助、常見案例分析等內容向參訓老師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星童融合理事長霍老師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強調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要努力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從多個層面幫助孩子順利融入普校。
星童融合小學部主管董老師從入學先備技能出發,幫助現場老師和家長們暸解特需學生入學基本能力以及常見問題的干預方法,進一步提升融合教育質量,提升影子老師以及陪讀家長的隨班就讀效率。星童融合教學主任高老師針對學校十大環節分解,幫助老師家長細分入校各項能力指標,並幫助家長有效制定合理的干預計畫,確保特需學生的入校基本能力。
培訓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們認真聽講並記錄,同時在答疑環節與三位老師積極交流,共同解決日常干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星童融合有幸邀請到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和融合教育專家張如鳳老師進行分享,幫助特需學生家長減少焦慮,同時積極賦能,爲家長提供合理化建議。
劉夢緣來自臺灣台中市,祖籍四川,母親是臺灣第19屆“大愛獎”陳嵐。4歲時不幸被診斷患有孤獨症,6歲時才開口叫媽媽,情緒非常不穩定,曾是個火爆的“緣小妞”。無意間,她在憑藉音感記憶、無師自通竟然彈出聽過的曲子。於是在母親的堅持和引導下,患有重度孤獨症的女兒不斷成長,終發生質的蛻變,成長爲我們熟知的“鋼琴公主”。如今的劉夢緣更是多家企業及機構代言人,並跟隨母親多次站在哈佛自閉症國際論壇上演講,母女倆常年奔走兩岸,已經做過上千次公開演講。
張如鳳老師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爲家長介紹適合孩子有效的干預方法,並且告訴家長們不要輕言放棄,要對孩子們有信心,只有不斷的努力進步才能幫助孩子達到最好的干預效果。霍老師爲劉夢緣和張如鳳老師頒發聘書,特別聘請她們爲星童融合教育顧問,同時感謝她們爲兩岸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做出的貢獻。
星童融合教育理事長霍老師表示,十年前就與夢緣結緣天津,看到夢緣與十年相比不僅在臺上的演講表達和臺下與人的交流中展露出的樂觀自信的個性,了解自身的優勢,將其轉化為正向的能量與技能提升,不僅在演講、唱歌、彈鋼琴持續發展,更發掘自身對美術的興趣,正在潛心進行油畫的創造,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更體現在她能夠獨立的到各地進行融合教育的交流,對於孤獨症家庭而言起到了非常大的激勵和信心,更加促進了津台對於融合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此次培訓不僅傳遞了融合教育的政策、技能與實操經驗,更是星童融合“專業賦能,協同支持”理念的深度實踐。我們深知,融合教育的核心在於構建接納的環境與專業的支持系統。影子教師,正是連接特需學生與普校生活的關鍵橋梁。星童融合將持續深耕,凝聚專業力量,賦能更多師資與家庭,讓每一個特需學生,都能在愛與專業的守護下,自信融入,綻放光彩!
第九屆心海自閉症交流會暨音樂會現場兩百多人齊唱生日歌為八月星媽星娃慶生
「記者如風/深圳報導」
2025年8月3日,第九屆心海自閉症交流會暨慢飛天使音樂會在深圳南山區向南社區服務中心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南山區心海康復中心主辦,旨在促進海峽兩岸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和教育引導工作,為兒童康復路提供多元化路徑。
活動當天,來自兩岸的孤獨症兒童、家長、康復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200余人齊聚一堂。在交流會上,台灣星媽星娃講師團的成員們,分享了孤獨症康復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家長們也積極交流了在照顧孤獨症兒童過程中的心得和體會,為彼此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和幫助。
隨後,慢飛天使慈善音樂會正式開始。孤獨症兒童們在舞台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他們用歌聲、舞蹈和樂器演奏,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他們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也讓大家感受到了他們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潛力。
慢飛天使慈善音樂會的發起人是陳嵐:陳嵐是一位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因為患有重度自閉症的女兒,她開始從事針對障礙兒童心靈醫療、咨詢、教學及助人的工作。她是深圳市心海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的創辦人兼培訓講師督導、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創會理事長、二級心理諮詢師
在交流會與音樂會中間,陳習珍訂了巨大的生日蛋糕為八月生日的星媽星娃慶祝生日,當月生日有古箏王子張揚任的姑姑張淑蓉,因為在520特殊的日子裡,一場嚴重的車禍揚任的父親離開他們,現在姑姑代替過世的弟弟,繼續陪伴揚任巡迴表演。以及講師張如鳳,感謝陳習珍老師如親人般的關愛,每月的聚會都會為當月的星媽星娃慶祝生日,為大大小小星媽星娃們十幾年不離不棄。現場兩百多人齊唱生日歌,為星媽星娃慶生。台下眾人也被深深感染紛紛落淚。
現場鋼琴公主劉夢緣身兼數職,從主持人到講師、歌手、以及臨場與自閉症孩子四手合奏,沒有事先彩排依然變換自如,游刃有餘,充分體現了自閉症孩子只要後期給予足夠的支持與舞台,孩子就會有非常令人驚喜的一面展示出來。
來深圳做志願者20多年的香港人余振芳,南山區志願者聯合會助殘組副組長表示,我非常鼓勵星星孩子的家長能夠帶孩子走出來看看世界,多接觸人群,她也常常會找時間陪自閉症孩子聊天,講故事,組織各種活動,教給孩子們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最有成就的就是走在路上,這些她帶過的孩子遠遠地就認出我來,大聲的喊我奶奶!”
此次第九屆心海自閉症交流會暨慢飛天使慈善音樂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孤獨症兒童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也為社會各界瞭解孤獨症兒童、關注孤獨症康復事業提供了機會,進一步推動了孤獨症康復教育事業的發展,讓更多的人關注和關愛孤獨症兒童這一特殊群體。
連續八年在平潭舉辦孤獨症兒童康復交流會/各地家長遠道而來奔赴現場
【記者如風平潭報道】
2025年7月31日,第八屆嵐台孤獨症兒童康復交流會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圖書館舉辦。為推動兩岸殘障事業融合發展,提高實驗區孤獨症兒童康復質量,本次活動由平潭綜合實驗區殘疾人聯合會、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旅局、主辦,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承辦,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協辦、平潭扶貧助殘服務中心各單位領導以及來自嵐台兩地的孤獨症康復專業人員、在嵐台胞、孤獨症障礙者家長共百余人參加會議。
平潭綜合實驗區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林曉燕出席會議並致辭。她表示,希望嵐台廣大殘疾人康復工作者珍惜把握這個機會,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探索出更多科學、有效的康復方法和策略,為孤獨症兒童及其家庭帶去更多的希望與光明。同時,呼籲社會各界加大對孤獨症群體的關注和支持,提高公眾認知度,消除偏見與歧視,為孤獨症兒童及其家庭營造一個更加包容、理解、接納的社會環境。
在交流會上,來自台灣的孤獨症療育師陳習珍、張如鳳、吳慧娟,身為星星孩子的母親,結合自己的孩子康復歷程,講述孤獨症障礙者生活、生命、生存技能的培養,尤其是陳習珍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督導提出,家長要在陪伴中引導孩子圓夢,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此外,還有多位來自嵐台兩地的康復專家、學者和家長代表,圍繞孤獨症兒童的康復教育、社會融合、家庭支持等主題,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研究成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每年暑假,陳習珍理事長都會帶上台灣星媽星娃巡回演講、表演,其目的就是讓身處各地的家長能夠相互交流,將好的經驗分享,正向的引導孩子成長。
演講中廖翊丞講述了對平潭的感謝,2018年他的第一場朗誦表演就是在平潭提供的舞台上完成的,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掌聲與鼓勵!讓他開始為此努力做出改變。感謝為他提供舞台的陳習珍阿姨,願意賞識他鼓勵他,更為了他們這樣的孩子不懈努力這麼多年!他也想將這份愛心傳承下去,幫助更多自閉症的孩子。
劉夢緣則被譽為“台灣鋼琴公主”。她4歲時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6歲才學會說話,曾因情緒問題被33家幼兒園拒絕。在母親陳嵐(台灣第19屆“大愛獎”得主)的堅持引導下,她憑借音感天賦無師自通彈奏鋼琴,逐漸蛻變為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演講中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歷程:台灣南華大學民族音樂系,畢業於僑光科技大學,因自閉症特質影響,大學歷時八年完成學業。近年來,她活躍於兩岸公益演講,截至2025年已完成第132場專題分享,激勵眾多自閉症家庭。劉夢緣的音樂與公益成就 有:2011年獲台灣身障才藝大賽鋼琴第一名,2013年舉辦個人音樂會,2015年受邀哈佛自閉症國際論壇演講。多次在北京、貴州、廈門、四川、深圳、鄭州、福州、西安、香港、美國等地舉辦“圓夢中原”等近百場慈善音樂會演出,並參與兩岸融合教育等論壇演講。擔任偉眾孤獨症康復形象大使、深圳心海康復中心、西南兒童醫院、數十家康復形象代言人等,推動自閉症群體關注。社會影響:她與母親合著演講內容,強調“用心陪伴,共同成長”,其故事被寫入書籍並改編為影視作品。2025年,她獲評“全球華人慈善佳麗-最佳公益獎”,並持續通過音樂與演講傳遞正能量。劉夢緣的蛻變展現了自閉症群體的潛能,其經歷被兩岸媒體廣泛報道,成為特殊兒童康復教育的典範。
此次專程從台灣趕赴現場的講師也是一名星娃高子羚分享的主題是「我的蜕变之路~爱相随、星星的眼淚」,這是她在兩岸的總第17場演講,從星娃到东海大学EMBA高阶经营管理 硕士、空中大学社工系、 高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圆梦深羚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长、台湾一起爱关怀社会协会 理事长、台湾新住民两岸新思路经贸文化协会荣誉理事长、自由网络电影导演、三立电视台艺人 、自闭症 疗愈师 (師资级)、融合教育指导师,她的成長軌跡都是緣自她的堅強意志,從小沒有父母的愛,发展迟缓 、小学六年级還尿床,挨育幼院人員揍,她不善表達、结果都被误解~被打~被罚~恐惧、社交障碍 ,身材弱小,在福利院抢不贏饭、每餐幾呼是殘湯剩菜、在 学校生活 、小圈圈~分组~格格不入,工作社交不懂那些所谓的客套 ,那些生命故事换来的现在的蛻變,只因有陳習珍媽咪的愛陪伴與愛相隨,當她可以在陳習珍媽咪面前大聲說:我要吃肉肉、當她去學校有陳媽咪陪同報到、陪她進教室,並叮嚀同學們要記得照顧,陳媽咪為她做的一切、讓她變得越來越有自信了。
星媽講師吳慧娟為母者剛,先生因一場車禍離開了他們,為了孩子勇敢的站上舞台,看到孩子演奏古箏的喜悅笑容,用堅定的心去告訴大家,她會繼續努力的帶著孩子堅持下去。現場眾多家長激動萬分,紛紛給予掌聲和加油聲!
現場鋼琴公主劉夢緣表演了鄧麗君等經典串台灣燒歌曲「小城故事」,全場觀眾隨著熟悉的音樂一起合唱!
與高子羚合唱「親愛的小孩」讓在場觀眾無比動容。
古箏王子張揚任,重度自閉症,台灣知名的自閉症青年古箏演奏者,被譽為「古箏王子」。為大家演奏新學的中國古典曲目「桃花笑」輕快的旋律和純真的意境,俏皮跳動的節奏,打破了現場沉悶的氣氛,場下的家長和孩子們都隨著節奏擺動。
星媽郭小紅「讓星娃實現自利利他的人生」自營民宿,帶著孩子學習中國傳統經絡,透過經絡拍打療法幫助顧客舒緩壓力。分享孩子獨立就業的經驗! 第八屆嵐台孤獨症兒童康復交流會的成功舉辦,搭建了一個更加廣闊、深入的平台,分享了嵐台兩岸在孤獨症康復領域的研究成果、實踐經驗與創新模式。不僅體現了對孤獨症群體深切的人文關懷,也彰顯了嵐台同胞攜手共進、共謀殘疾人福祉的堅定信念。現場看到各地家長遠道而來奔赴現場,認真的聆聽星媽星娃們的經驗分享,即便散場都久久不願離開,積極的咨詢!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與未來!
「愛‧分享」聚光計畫活動在南投家扶中心圓滿落幕 孩童收到禮物喜不自勝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南投報導】
112年南投縣「愛‧分享」聚光計畫活動最終場於7/22(六)上午南投家扶中心展開,本次活動由南投縣議員游顥與南投縣家扶中心張素浴前扶幼主委、南投名間區方聰懋區主委、竹山鹿谷區林怡鳳區主委、蕭淑蓮委員、周淑真委員共同發起,幫助60位家庭生活中或學業上有需要的孩童許下心願、完成夢想。活動當天上述貴賓與南投縣家扶中心陳學堂扶幼主委及李雅婷主任、救國團南投縣團委會總幹事邱冠彰、救國團南投縣雙軌制功能性服務隊召集人蘇美后紛紛蒞臨,陪伴學童製作黏土竹編籃,進而與其交換禮物,達成心願的學童大聲說道「謝謝議員及主委給我這次機會參加活動,實在太好玩了」。
救國團辦理「愛‧分享」聚光計畫行之有年,107年起至今已經幫助3,567位孩童與善心人士互換希望,此次於南投家扶中心辦理,便是希望藉由活動幫助社會上相對弱勢的孩童,達成在學業或家庭上小小的心願,並孩童親手製作黏土DIY與善心人士交換禮物,藉此體悟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期盼若干年後,孩童能憑自身能力回饋社會,當個手心向下的人。
對禮物充滿期待的黃同學分享,希望能換到一瓶洗衣精,我是一位身體不便的小朋友,但是我也想幫忙家裡分攤生活上的消耗品,家裡一共有10多人一起住,大人工作都好辛苦,並且都由外婆幫我們洗衣服,我要將換到洗衣精給外婆用,因此希望議員、主委大哥哥、姊姊幫忙完成這個心願。雖然只是一般家庭觸手可及的物品,但對他們來說卻相當不易取得,充分凸顯生活上的艱辛不容易,極短的小故事讓現場貴賓眼中泛起淚光,紛紛表揚學童,小小年紀便懂得為家庭付出,實在不簡單。
南投縣議員游顥同時也是南投縣救國團之友聯誼會會長致詞時說道,特別感謝家扶中心主委及委員們大力支持本次活動,很高興能有這次機會幫助家扶的孩子完成心願,孩子們的夢想都很小,其中有對自己的期待,也有對家人的愛,期許他們未來有能力時亦能回饋社會有需要的人,讓良善的種子不斷循環。
在物質匱乏的家庭困境下,物資對受助家庭來說彌足珍貴,為此,南投縣議員游顥特別捐贈南投家扶中心200袋麥片、700包羊奶粉、竹筍600罐並加碼贈送60位孩童文具乙組,期盼在萬物齊漲的經濟壓力之下,能減輕受助家庭負擔,同時勉勵孩童要努力向上,學習一技之長,有朝一日貢獻所學回饋社會。
「無量義 法髓頌」法師群賢雲集靈山法會
【記者 林祺斐、吳仁發 彰化報導】
「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是一場結合佛法與慈濟救拔苦難的慈善足跡,融合藝術與人文的盛大活動。首場演繹是由唐美雲歌仔戲團、優人神鼓、慈濟入經藏菩薩共同於2023年7月28日下午兩點在彰化市彰化體育館演繹。
這一場藝術的盛會非常殊勝,大中區經藏演繹「現場」人數共有六千五百二十五人參與(含法師二百三十八位),透過精彩的演出,這場「無量義 法髓頌」的經藏演繹,不僅體會到能見到愛的力量,更將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而珍貴的回憶。
法師讚歎 慈濟善行 上人是菩薩示現
慈濟志工林穎敏因贈送菩提鐘鼓的因緣和各寺院結下好緣,這次經藏演繹邀約了五個道場及及住持法師(普賢行苑住持上湛下揚法師、觀心佛堂住持上明下道法師、五方講堂前住持上湛下元法師、五方講堂住持上湛下嚴法師、順濟蘭若寺院住持道慧法師、淨土院法師),二十五位隨師居士,這些法師與居士的參與,增添了演繹的殊勝氛圍,也展現了他們對佛法的熱忱與對慈濟志業的支持。
湛揚法師一九九六年出生於臺灣南投,從小出生於小康家庭,是獨子長孫,雙親未學佛是鄰居伯母度法師學佛,法師自幼學佛至十歲時發心出家,師承上海下濤上人。曾任上海下濤長老侍者,目前是普賢行苑住持法師、中華普賢行苑協會理事長。
法師感恩慈濟的邀約來參與慈濟的一大盛會:「這次來參與『無量義法髓頌』,讓我們大眾了解,也讓我們三寶弟子了解無量義經的重要,法髓無量遺愛全球,所以感恩慈濟的邀約,讓此次的因緣促成」。
湛揚法師:「此次也感恩優人神鼓神鼓和唐美雲歌仔戲所帶領,還有經藏演繹所有的慈濟人,以及證嚴法師慈悲的帶領慈濟人,讓我們的佛法能經由演繹演出來,了解無量義的重要以及佛法的殊勝。」
「感恩慈濟的邀約,這一場經藏演繹太殊勝了。」演繹結束湛揚法師表示,藉由這場成功的因緣,能讓會眾們深入了解無量義經的殊勝之處,尤其是透過演繹呈現其中的六瑞相,更能讓人了解慈濟人所謂的愛心不只是學佛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內心的寶藏。
湛揚法師重申,愛心是利他為主,但同時也要學會愛自己,如同證嚴法師所說,付出無所求,是佛教教義中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次演繹的成功,得益於每位參與者用心付出,為眾生與佛教奉獻一份心意。今天在彰化體育館有二三八位大法師以及七三八位入經藏菩薩共襄盛舉,這樣的大場面令人感動,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慈悲演繹。
每個人都有佛性,將來都可能成佛,看過慈濟經藏演繹太感動了,上人是『觀世音菩薩』示現,臺灣如果没有慈濟,實在難以想像,難以立足在國際上。」一百五十分鐘的演繹,慈濟的故事太感人了,可以啟發一個人菩提心、愛心及大悲心。普興寺位於田中鎮復興里,上性下平法師是普興寺的法師,和慈濟有很深的淵源,未出家前是慈濟的會員,法師一直讚歎上人德行。
十幾年前,淨土院法師釋正行曾經是慈濟委員,也曾參與了水懺的演繹。十二年後,她做為會眾的一員,以不同的角度,再度目睹「無量義 法髓頌」入經藏,坐在觀眾席中,她注視著演出,深受感動,內心不禁湧起想不斷起立鼓掌的衝動。
透過經藏的演繹,法師知道「無量義 法髓頌」的經藏演繹能讓人深刻體悟佛法的智慧,同時也更了解慈濟的善行。所以,她召集幾位法師一同前來參與,她認為這對於法師們而言會是一次難得的學習與體驗。
釋上正下行法師最後表示能參與今天的活動實在是太棒了,不僅能回憶慈濟的點點滴滴,感受慈濟的善行與奉獻,更能激勵我們將愛心傳遞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共同建設更溫暖、更美好的世界。
國際新聞媒體人回饋
「眼眶裡,有微微的濕潤,好感動喔!」上湛下揚法師側旁的陳建文居士,今天(7/28)隨師來彰化體育館,他分享,慈濟人在推動,國際骨髓捐贈,這是人類崇高的行為,無量義經上說:「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
救人一命,無損己身。慈濟骨髓捐贈至今三十年;全球移植六千案例(惠及三十一國)。菩薩在修行的過程,為了布施,有形的財產捨;有的人連妻子也帶去做志工,去付出。
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說過「頭目髓腦悉施人」,人體內的各種器官都可以布施,何況今日的醫學這麼發達,世間有很多苦難,慈濟就是針對這些苦難,不計一切的設法解決,上人悲天下苦難人成立骨髓資料庫即是一例。
慈濟的大愛走向國際,受人尊重,真了不起,不是用嘴巴講而已,而是用行動走出去,現在每人都很有錢,身外財要布施較簡單,身內財要布施就很困難,救人是一個決心。
陳建文居士頻頻讚歎:「慈濟做了這麼多的好事,上人的德行!悲心!感動太多人了,如果有機會我也願意參與救人行列。」。
拿著相機穿梭在廊道的廖錦忠,是國際新聞視角的記者,採訪過很多公益團體,「太震撼!太感動了!」他談到從演繹中,看到慈濟志工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優人神鼓再度攜手。將佛陀的一生,《無量義經》的精髓與慈濟四大志業 的脈絡,隨著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以藝術形式一幕幕展開。
加上動畫呈現佛陀說法的靈鷲山實景、王舍城與菩提迦耶的苦況、慈濟的故事等等;不論演繹者或觀賞者,無不被深深攝住。從不能相信、到不得不信、到深深信服;腦海中盤旋的片段,是跨越時空的聖者抉擇,是不絕如縷的佛心法髓。
無量義經是法華經的開經,慈濟人行經,為《法華經》做了很好的註解,從觀賞演繹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不著眼於深刻佛學理論的著述,而是簡約質樸地在生活中力行佛陀的教導,是人間真能實踐的法門,使人身心安頓、自在清涼。
記者廖錦忠以前就對慈濟有所認識,而今天的參與更加深了他的肯定,以記者身份來此採訪,他深感這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訪問,而是慈悲真實的演繹。他認為,要呈現這樣如此殊勝的演繹,花錢是舉辦不了的,取而代之的是對佛教的感召與對慈濟四大志業的認同。
廖錦忠說,他唯一能表達的就是感恩,感恩上人的奉獻,讓佛法得以生活化,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若只有理論而不付諸實踐,要成佛道可能會很困難,這場演繹讓他感受到了佛法的慈悲,這讓他對慈濟更加肯定且敬佩不已。
觀音大悲法會殊勝難得 信眾法喜充滿感受菩薩加持
【記者 陳嵐、劉夢緣 彰化報導】
農曆六月十九為觀世音菩薩吉祥日,世界佛教正心會於8月6日(周日)假彰化縣田中景松文化園區龍江館舉辦觀音大悲感召加持法會,恭請該會修大悲忍辱的指導金剛上師庫頓尊哲雍仲尊者第五世恆性嘉措仁波且昇座主法。
該會於法會開場時邀請來自新竹的JF太鼓團、來自南投的米兒詩舞社,鼓團響徹雲霄的鼓聲,舞社以纖柔的身段跳出古典舞,兩個表演團體以精湛的鼓藝、舞藝樂藝供佛,演出相當精彩。該會並與田中鎮公所協力合作,在法會圓滿後遵奉佛陀慈悲利生的教導帶領信眾作放生結行,發送愛心物資:泡麵一箱及其他民生物資等給當地弱勢家庭。田中鎮長特別蒞臨現場,表達對該會的謝意。
該會指導金剛上師恆性嘉措仁波且為世界佛教教皇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台弘法弟子,仁波且表示:觀音大悲加持法是觀音大悲心積聚之力,此法是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用來幫助及加持眾生所傳的法,藉此傳承力感召觀世音菩薩親臨現場,仰仗觀世音菩薩威神之力,將加持與會所有信眾消災除障,宿疾頓消,福慧增長。
特別有來自台北宇匯知識科技董事長周培林、奇大科技董事長江賴彩微、梅山老人會指導老師李詠義、理事長廖水永、火鳳凰義工隊理事長吳碧雪、大翔瞬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興邦、許峻銘董事長、吳銀海先生等蒞臨,而田中鎮長蕭淑芬,特別致贈到場準備感謝狀給該會,另外立委陳素月也稍後抵達。主辦單位特別感謝與會貴賓蒞臨祈福,特致贈綠度母墜子,祝福貴賓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此次該會在中部地區舉辦觀音大悲感召加持法會,法會殊勝難得,執行長陳和慧表示:今天參加法會的信眾上千名,場地雖小,但每一位參與的信眾都法喜充滿。甚至在分享心得時,信眾表達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有的激動放聲哭泣,有的手舞足蹈,個個誠心祈求虔誠懺悔。
該會祈請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菩薩護佑加持,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眾生永昌,世界各地疫情早日息沒,災去福臨,所有眾生佛力加被,消災解厄,事業順利,財源廣進,諸事順遂,福慧圓滿,共證菩提。
政府與民間齊力推動綠能活動獲彩券販賣人員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廣泛支持
【記者 王靖淇、明星嵐 台中報導】
今(6)日,台中市北屯區的大和屋日本料理餐廳舉辦了一場由企業、社會公益團體與網紅媒體創業公司合辦的綠能環保活動。透過本次活動的倡議,呼籲政府、社會團體與企業合作,共同打造新的生活環境,並帶動各界為地球村的節能減碳貢獻一份力量。
中華民國彩券販賣人員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文進主動邀請富茂綠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網紅媒體創意有限公司,聯合為地球暖化問題貢獻自己的心力與努力。林文進理事長表示,全民一起做環保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需要政府及產業共同努力拯救。本次綠能環保愛地球活動,邀集各界民意力量,推動政府與企業重視環境保護,期望能減緩氣候變遷,呼籲全民一起守護海洋環境。
富茂綠達科技有限公司從事綠能環保科技,長期以來投入環境綠能與低碳研究,其綠能特點包括低污染性、可再生性、永續性,目標是改善氣候環境。此次活動更是以綠能電動車取代傳統油車,富茂綠達公司將以優惠價格,與彩券工會聯合會共同推動環境污染問題的改善,並塑造一個節能減碳的社會。今日活動吸引了百人到場支持,大家齊聲高喊“愛地球、愛台灣,由我做起”。
活動一開始特別邀請了網紅發片歌手游宜橙與許旗成帶來一首動感與溫馨的歌曲「我怎能忘記」,象徵今天的活動旨在提醒大家不能忘記全民減碳、做好綠能環保的責任。台中市政府環保局長特派王宗邦技正出席,表達對綠能環保問題的關心,並由政府帶頭推動減碳生活,促進美好生活環境。市議員陳文政全力呼籲全民節能減碳愛地球,立委黃仁辦公室主任林炳宏也代表立委致詞,此外,立委黃健豪副主任謝志偉、立委何欣純辦公室張佑宇助理、市議員陳顯政、陳成添、曾朝榮、黃馨慧、沈佑蓮等也都派代表到場支持。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主辦單位並安排了試乘體驗,讓參與的嘉賓親身感受電動車的性能。透過馬董事長的說明,大家更加提升了綠能環保意識。期望由彩券聯合會的倡議,能讓政府與各界更加重視節能減碳。
埔里基督教醫院安寧病房獲扶輪社捐贈50萬元精油和器材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南投報導】
2023年8月11日國際扶輪3462地區台中市環中扶輪社今日在埔里基督教醫院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捐贈儀式,將價值20萬元的舒緩精油和器材送給該院的安寧個案,以提供身、心、靈的全人照顧。這項計畫也得到了汶萊姊妹社國際扶輪3310地區 Bandar Seri Begawan 扶輪社、台中市北區扶輪社、北屯扶輪社以及銘恩芳香有限公司等多方的支持和參與。
埔里基督教醫院是全國第一家提供安寧居家服務的醫院,也是全國第二家設立安寧共照服務的醫院。該院致力於提供末期個案連續性的照護服務,包括安寧居家、安寧共照和安寧病房。安寧病房主要陪伴末期個案走完生命的最後旅程,提供全人照顧,讓個案和家屬能夠面對人生終點的各種挑戰,讓生命在尊嚴中圓滿完成。
捐贈的內容包括了各種不同功效的舒緩精油,如薰衣草、檸檬、薄荷、橙花等,以及相應的擴香儀器。這些精油和器材將對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安寧個案提供重要的幫助。精油搭配按摩將有助於減輕末期個案的疼痛和不適感,提供安慰和舒適感;芳香療法還可能改善個案的情緒和舒緩心理狀態。
在這次的捐贈籌備過程中,汶萊姊妹社 Bandar Seri Begawan 扶輪社、台中北區扶輪社、北屯扶輪社以及銘恩芳香有限公司等多方合作,共同參與這項有意義的捐贈活動。其中,銘恩芳香有限公司在得知安寧個案的需求後,號召眾多關心公益的機構和朋友們一同支持這項計畫。透過大家的愛心,這些舒緩精油和器材將成為末期個案在困難時刻的寶貴禮物,為他們提供身、心、靈的全人照顧。
出生在南投埔里的女兒國際藝術家黃琯予在外地多年,近年來受邀返鄉在,在埔里基督教醫院,舉辦畫展,感受到家鄉,經過了天災和疫情的這些年,鄉親父老兄弟同學和家人,受到基督教醫院院方治療照顧甚多,巧遇國際扶輪3462地區捐贈多項精密醫療儀器,造福埔里偏鄉醫療,黃琯予老師也用展出時所賣出的藝術商品和作品募款金額,全數捐贈給埔里基督教醫院,為醫院爭取到國際扶輪環中社社區服務計畫撥款和多特瑞專業精油老師和各界善心的支持,成就了今天安寧病房舒緩病患,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黃琯予希望拋磚引玉的,期待各界有愛心的團體和各界善心人士,一起來支持,偏鄉埔里基督教醫院,完善醫療器材汰換的目標,衷心的誠心期盼,愛心溫暖需要幫助的病患,讓埔里基督教醫院為偏鄉,部落村民,鎮民生病就醫,能有更好的醫療器材,提升更好完善的醫療環境。
黃琯予告訴記者,今天基督教醫院活動的7樓坐電梯,下地下室停車場,電梯中途停在5樓,電梯門一開,我的三阿姨兒子,堂哥剛好在電梯口,相遇很驚訝,原來我的三姨丈住進加護病房了!埔里基督教醫院真的幫助了我許多家鄉惦記著的家人。
捐贈儀式當日,扶輪社代表將親自交付捐贈物資給埔里基督教醫院,並代表所有參與這項計畫的社員、贊助社、廠商以及支持者,向安寧病房團隊表示誠摯的感謝。期待透過扶輪社成員的合作,串起愛心的連結,一同攜手為末期個案締造更多的舒適與關愛,讓他們能在身心靈上感受到支持和溫暖,度過生命中的最後時光。
今天共同出席捐贈儀式的有;地區總監李正雄(Hose)、地區秘書長蘇亮妃(Sophia)、地區總監辦公室副主任張美枝(Maggie)、地區執行長黃美倫(Helen),(Hose)贊助社、北區扶輪社鄭生昌社長(Marble)、北屯扶輪社陳安誠社長(Green)還有多位友社及環中扶輪社社長沈國泰等人帶領社友們共同出席,更要謝謝未來社友芷釩的精油力量,讓整個醫院的到處芬香、舒服起來。
兩岸共祭三山國王 祖廟邀請台灣宮廟參與
【記者 陳嵐 張如鳳 綜合報導】
來自大陸的邀請,期待台灣的回音。廣東揭西縣的霖田三山國王祖廟即將舉辦海峽兩岸三山國王香火傳承,祭祀大典,現特向台灣發出邀請,希望台灣三山國王廟及其他有興趣的團隊和個人積極報名參與此次兩岸大祭典。這次大典旨在進一步深化兩岸的宗教文化交流,突顯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傳承。
為了讓活動更加完美,活動委員會提供了鼎力支持,鑑於台灣的宮廟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影響力,廣東省活動委員會特地邀請台灣各大宮廟代表及相關人員參加此次香火傳承祭祀大典。
三山國王祖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台灣的三山國王廟就源自於此。此外,台灣三山國王廟的香火也是從這裡傳過去的。其莊嚴肅穆的建築和古老的祭祀儀式,深深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先祖、對傳統的崇敬。皇帝曾對其加以封賜,顯示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這次的祭祀大典,將為來自兩岸的賓客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大家回家看看,共同感受這古老信仰的魅力,以及背後凝聚的民族精神。
許大有先生表示,兩岸共祭,不只是一次宗教儀式的進行,更是一次深厚的文化交流與心靈的對話。我們預期這次活動粵台能成為兩岸關係的新起點,讓民眾更深入地了解並感受到兩岸的文化與信仰的共通性,增進彼此的了解與友情,為兩岸關係的和諧與穩定注入新的活力。
組委會歡迎台灣兄弟姊妹大家來做客,兩岸共同發揚華夏文化,讓香火一代代傳承。台灣宮廟報名專線:0985-047899 李先生,報名至10月28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