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類

南投縣交通安全業務獲交通部肯定 道安宣導連續8年分組第一

【記者 蜀女 南投報導】南投縣政府於交通部「114年道路交通安全考評(113年度執行成果)」中再創佳績!縣府團隊在各項道安推動工作表現亮眼,南投縣不僅獲得「達標獎」獲頒獎金50萬元,同時亦獲得「高齡者機車交通安全特別獎」,以及「交通執法」、「交通安全宣導」、「綜合管考」等單項成績優秀獎,其中「交通安全宣導」更連續8年獲評分組第1名,展現縣府在提升道路安全上的決心與成效。  縣長許淑華對道安業務執行相當重視,每年均親自代言宣導9月交通安全月。縣府新聞及行政處長蔡明志表示,南投縣113年度30日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85人,較112年度的112人減少27人,降幅達24.1%,為全國少見的大幅改善,顯示縣府長期推動道路安全已初顯成效,各項道安業務受中央及評審肯定。  蔡處長指出,南投縣幅員遼闊、道路型態多元,提升交通安全向來是縣府的施政重點,該處結合警察、工務、教育、計畫及監理等多個機關單位,針對事故熱點加強工程改善,並強化酒駕防制、機車安全、校園交通安全教育與長者交通安全宣導,全面提升用路安全環境。  蔡處長進一步表示,南投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達22%,如何加強高齡者交通事故防治為該處道安宣導的重點項目。以113來說,該處與縣府警察局、消防局、衛生局、教育處及南投縣監理站等單位分工合作,共計宣導了449場次,場次較112年成長了35%,另並結合廣播車、垃圾車、醫療及長照據點、樂齡中心等,將宣導觸角深入全縣各鄰里。  交通部此次考評,除肯定南投縣事故防制作為有效遏止傷亡,縣府持續致力於交通安全工作,今年以智慧科技、教育宣導、嚴格執法等三大面向全面提升縣內道路安全,讓南投成為更安全、友善的宜居城市。
綜合報導

南投縣交通安全業務獲交通部肯定 道安宣導連續8年分組第一

【記者 蜀女 南投報導】南投縣政府於交通部「114年道路交通安全考評(113年度執行成果)」中再創佳績!縣府團隊在各項道安推動工作表現亮眼,南投縣不僅獲得「達標獎」獲頒獎金50萬元,同時亦獲得「高齡者機車交通安全特別獎」,以及「交通執法」、「交通安全宣導」、「綜合管考」等單項成績優秀獎,其中「交通安全宣導」更連續8年獲評分組第1名,展現縣府在提升道路安全上的決心與成效。  縣長許淑華對道安業務執行相當重視,每年均親自代言宣導9月交通安全月。縣府新聞及行政處長蔡明志表示,南投縣113年度30日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85人,較112年度的112人減少27人,降幅達24.1%,為全國少見的大幅改善,顯示縣府長期推動道路安全已初顯成效,各項道安業務受中央及評審肯定。  蔡處長指出,南投縣幅員遼闊、道路型態多元,提升交通安全向來是縣府的施政重點,該處結合警察、工務、教育、計畫及監理等多個機關單位,針對事故熱點加強工程改善,並強化酒駕防制、機車安全、校園交通安全教育與長者交通安全宣導,全面提升用路安全環境。  蔡處長進一步表示,南投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達22%,如何加強高齡者交通事故防治為該處道安宣導的重點項目。以113來說,該處與縣府警察局、消防局、衛生局、教育處及南投縣監理站等單位分工合作,共計宣導了449場次,場次較112年成長了35%,另並結合廣播車、垃圾車、醫療及長照據點、樂齡中心等,將宣導觸角深入全縣各鄰里。  交通部此次考評,除肯定南投縣事故防制作為有效遏止傷亡,縣府持續致力於交通安全工作,今年以智慧科技、教育宣導、嚴格執法等三大面向全面提升縣內道路安全,讓南投成為更安全、友善的宜居城市。

「一夜星空 一桌餐食」青葉部落星空饗宴魅力綻放

【記者 劉夢緣 屏東報導】屏東縣三地門鄉青葉社區於9月13日晚上舉辦「星空饗宴」,多年來在屏東縣政府指導下,已成為屏東最具代表性的餐桌品牌之一。活動不僅融合魯凱文化、原民料理與在地農產,更透過星空下的獨特體驗,帶領遊客走入部落生活,體驗文化傳承的力量。  青葉社區以「魯凱神話藝術村」聞名,棋盤式的整齊街道上四處都是魯凱族藝術家的作品,街道猶如戶外美術館。今年的星空饗宴依循部落傳統迎賓儀式揭開序幕,遊客跨火祈福、手繪石板杯墊、走讀社區,感受部落敬天愛地的精神。隨後由頭目點燃「希望之火」,象徵祝福與傳承,正式展開夜晚的饗宴。  當晚的餐桌料理以在地食材入菜,呈現「文化與創意並存」的特色佳餚。首先以「月桃籃」端出開胃拼盤:清香時令水果沙拉、香烤酪梨脆餅佐特調醬、小米穀香手作麵包及傳統原民糕點,展現部落在地飲食風味,主食則是結合傳統獵人智慧的小米山肉獵人派,口感濃郁,象徵魯凱族與土地的連結,最後登場的甜點「柴燒煉乳檸檬派」,以在地食材與手作工法,為整場饗宴劃下甜美句點。  縣府農業處表示,青葉社區「星空饗宴」已成功累積口碑,已成為縣內農村餐桌活動的代表性品牌,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深度體驗。藉由美食與文化的結合,不僅推廣在地農產,帶動部落經濟,更深化外界對魯凱文化的認識。  青葉社區將延續「星空饗宴」品牌精神,並持續開發小旅行與文化體驗,讓更多遊客能夠以深度旅遊方式走進青葉,與部落共創美好回憶。雖然本次「星空饗宴」已圓滿落幕,但青葉社區平日亦提供特色遊程體驗,6人以上即可成行,內容包含社區導覽與風味餐點,每人僅需499元即可享受,如需DIY手作體驗則另行計價,詳情請洽青葉社區發展協會(08-7965667)。

鷺台書畫名家「以書畫為媒、以情誼為橋」齊聚廈門陽光美術館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 9月13日下午,廈門陽光美術館墨香氤氳、翰墨飄香,一場以書畫為媒、以情誼為橋的“鷺台書畫名家文化交流會”在此溫情舉行。活動由廈門陳嵐心理諮詢中心主辦,台灣國際新聞視角報社、台灣共工新聞社、台灣萬順傳媒報社及台灣前傳媒報社擔任媒體支持。 活動由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主持,來自海峽兩岸的數十位書畫藝術家齊聚一堂,在現代藝術氛圍濃郁的展館內揮毫潑墨,共同描繪丹青雅韻,生動詮釋兩岸文化的深厚淵源。 此次交流會是陽光美術館開館首展——“灑落人間千萬紙·林志良書法展”的重要配套活動。作為首位赴台辦展的大陸書法家,林志良先生為活動的促成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場,藝術家們各展所長:或縱橫揮灑山水氣象,或精心描繪花鳥靈動,或書寫詩詞佳句,筆墨之間既見傳統功底,又融入個人情感與時代思考。一幅幅作品飽含深情,展現了中華書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在創作之余,兩岸藝術家還一同參觀了美術館二樓的廈門陳嵐心理咨詢有中心,心理專家陳習珍表示:她帶著女兒~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成立了閩台星青年俱樂部、鷺台孤獨症家庭指導中心、多次在廈門舉辦兩岸孤獨症大型交流活動,讓兩岸特殊群體及家庭受益。帶隊的張自強校長和多位台灣藝術家表示:未來會支持閩台星青年的藝術療癒課程。暢談藝術與生活、技藝與心境,現場氛圍輕鬆融洽,文化氣息與同胞情誼交織其中。 與會人士表示,這場筆會不僅是一場藝術盛會,更是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生動印證。作為廈門新興文化地標的陽光美術館,憑借“展覽+體驗+社交”的復合空間理念,為跨海峽的藝術交流與心靈契合提供了理想平台。 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加深了鷺台書畫名家的相互瞭解與友誼,也通過藝術這一共同語言,進一步拉近了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共同譜寫了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篇章。

鷺台書畫名家廈門揮毫|眾書畫名家與台灣星娃共展藝術魅力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 昨日下午(9月13日),由廈門陳嵐心理諮詢有限公司主辦的鷺台書畫藝術家交流會在廈門隆重登場,廈門陽光美術館迎來一場文化盛宴,鷺台書畫名家在美術館揮毫,兩岸藝術家共譜文化華章,數十名鷺台書畫名家齊聚於此,共同揮毫潑墨,展現書畫藝術的魅力。 活動現場,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與母親陳習珍共同主持,由與此同時,古箏王子張揚任、受邀現場精彩表演,星空畫家謝建鋒與藝術家們一同揮毫,為活動增添璀璨星光。 鷺台書畫名家揮毫,傳承文化之美鷺台書畫名家在陽光美術館的主展廳內展開創作,筆墨間流淌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他們的作品涵蓋書法、國畫等多種形式,既有傳統經典的韻味,又融入現代創新元素,展現了兩岸藝術家對藝術的共同追求。活動現場,書畫家們互動交流,分享創作心得,讓傳統文化在互動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跨海表演助力,藝術交融生輝,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不僅擔任該活動的主持人,還以靈動美妙的歌聲,讓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們在揮毫現場也沈浸在音樂的海洋中。他們的演出融合了古典與現代風格,旋律如詩如畫,古箏王子張揚任則用悠揚的古箏聲,彈奏數十首曲目,為活動營造出優雅的氛圍。演繹出東方音樂的神韻,與書畫藝術相得益彰。來自台灣台中市的星空畫家謝建鋒,則通過獨特的繪畫方式,將星空的奇幻與藝術的浪漫相結合,為現場帶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創會理事長陳習珍表示:她說三個孩子這些年的成長及蛻變,讓她感慨萬千,張揚任和謝建鋒曾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數十年間的成長,離不開兩位偉大的媽媽栽培。為母則剛,古箏王子的媽媽吳慧娟,數十年如一日陪伴孩子學習古箏演奏,帶領他在兩岸古箏演奏數十場,而謝建鋒的母親,更是獨自一人把重度自閉症兒子,培養成一名星空畫家,陪著建鋒在兩岸做藝術文化交流,讓兒子與山海大地共赴一場精彩絕倫的人生。 文化融合,共築藝術橋梁本次活動不僅是鷺台書畫名家的展示平台,更是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通過書畫創作、音樂表演、繪畫展示等多種形式,兩岸藝術家共同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了兩岸同胞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傳承。陽光美術館作為文化新地標,為這場藝術盛宴提供了完美的舞台,也讓大家感受到了藝術與生活的深度融合。
spot_imgspot_img
公益宗教
劉夢緣

河南省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啓動,“鋼琴公主”劉夢緣慈善音樂會將在鄭舉辦

【記者張如鳳 鄭州報道】 孤獨症是一類嚴重致殘性神經發育障礙,影響着個體的社交互動、溝通能力以及行爲模式。2021年12月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報告顯示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患病率已經達到1/44。我國有孤獨症患者1600萬。 為了促進孤獨症家庭康復工作,開拓孤獨症家庭康養新型康復模式,8月2日上午,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聯合鄭州綠城兒童醫院、鄭州孤獨症家長互助會、鄭州陽光助殘服務中心、河南省高校大學生愛星志願者公益聯盟等單位舉辦河南省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在協辦單位鄭州綠城兒童醫院正式啓動。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祕書長郭亮,陽光助殘服務中心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執行主任、鄭州孤獨症家長互助會會長連祥工,鄭州綠城兒童醫院院長王鑫賦、業務院長賈國存、學術院長劉勇,“河南省十大愛心書法家”連乾坤,河南省數字經濟產業協會主任兼鄭州陽光助殘服務中心副主任趙尹達,“中國好人”、河南省國農水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志發,“商丘好人”、河南省謝謝你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孔得發,鄭州樂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亞棟,藍海灣康復教育中心主任金沙風,陽光助殘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崗,鄭州愛心雷鋒團隊隊長宋桂華,鄭州忠佑安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紅,鄭東新區大學生助殘志願服務隊副隊長耿晨光等領導與嘉賓應邀參加項目啓動儀式。 在項目啓動儀式前,鄭州綠城兒童醫院業務院長賈國存代表院方致辭,賈院長表示,孤獨症患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最典型的特徵是社會交流障礙,這是孤獨症患兒面臨的最大問題,孤獨症群體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只有更多接納,才能更好地融合。據了解,鄭州綠城兒童醫院是經國家衛健委批准成立的集中醫、西醫、心理、康復、特教等多學科爲一體的二級兒童專科醫院,也是河南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協會理事單位、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醫聯體合作單位。醫院專門引進國內外先進兒童專用檢測、治療、康復等相關項目及設施設備。邀請國內知名兒童專家會診近30名,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等專家,致力於特殊兒童的診療康復事業。在致辭的最後,賈院長表示,鄭州綠城兒童醫院將以專業的團隊、科學的方法、溫暖的關愛,努力爲每一個孤獨症家庭點亮希望之燈。 活動現場,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祕書長郭亮爲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發起人、陽光助殘服務中心副主任連祥工頒發項目授權書,與會領導及嘉賓紛紛向該項目捐款。會中,鄭州綠城兒童醫院劉勇學術院長爲家長及與會代表講解孤獨症康復知識,舉辦了“2024年鄭東新區第一期孤獨症家庭康復師培訓班”,助力家庭康復工作。 據陽光助殘服務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負責人連祥工介紹,二七區陽光助殘服務中心聯合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發起了“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該項目是一個針對城鄉大齡孤獨症人士(14-25歲)由代養家庭認養創新性的康復養護項目。這個項目的目標是爲孤獨症人士提供一個溫馨、寧靜的家庭式康養環境,讓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更好的康養和照顧。項目旨在利用N多力量包括康復師、特教老師、社工、義工、大學生志願者、愛心企業或愛心人士、代養家庭、家庭康復師等幫助成年孤獨症人士及其家庭,動員愛心人士與孤獨症青年結對幫扶,通過代養家庭成員的關愛和陪伴,幫助他們建立更緊密的人際關係,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質量。同時,代養孤獨症青年的家庭也能從與孤獨症人士的互動中,學習到更多的關愛和包容,促進家庭和諧。 同時,聯合河南省公益文化傳播基金會發起的“孤獨症家庭康養網上衆籌項目”宗旨是為了救助家庭困難的孤獨症家庭,為了每月舉辦一次孤獨症康復高端論壇,兩月舉辦一場關愛星星孩子音樂會。8月21日,在鄭州綠城兒童醫院將舉辦以“圓夢中原·星耀綠城”爲主題的河南省第四屆海峽兩岸孤獨症康復高端論壇暨中國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圓夢中原慈善音樂會,普及孤獨症康復知識,做好社會倡導工作。  
劉夢緣

「一人一伴·微拍秀」2024年兩岸青少年創意微視頻交流創作結營儀式暨頒獎禮

「記者張如鳳 成都報道」 「一人一伴·微拍秀」2024年兩岸青少年創意微視頻交流創作結營儀式暨頒獎禮活動於2024年7月27日在成都市歷史悠久的第一家電影院-新明電影院隆重舉辦。本屆活動以「你好!這就是成都」為主題,邀請兩岸青少年一人一伴,攜手同行,沉浸式感受歷史文化古跡、探秘燦爛古蜀文明、品嘗正宗川味美食、碰觸城市發展脈搏,用鏡頭視頻作品在萬千期待下揭開神秘面紗。 自2018年「一人一伴·微拍秀」首次開啟,有近千名兩岸學子在這裡留下了青春與城市的故事,與台灣青少年一起攜手,爲兩岸青少年提供更多互相學習、交流進步的機會。本屆活動面向海峽兩岸中小學生發起劇本征集,得到兩岸學子積極響應,收到超500份劇本,經過嚴格評審,共評選出兩岸各20份、總計40份入圍作品。兩岸青少年以「美食天府」「世園成都」「文化天府」「熊貓之鄉」為主題,組成四支拍攝隊伍,在專家評審團專業指導下,提前雲端相會,經過線上討論,創作形成四大基礎劇本。 此次陳毓卿校長領銜的臺北市東園小學師生團隊以及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成都高新雲芯學校校長馬飛山及學生。精心打磨出了四部優秀的微電影成果。分別是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是《川越海峽 蘭綻兩岸》鏡頭以橋,跨越萬水千山,以蘭花為媒,展現兩岸文化交融之美。每一幀畫面,都是深情的對話,每一縷光影,都映照著一人一伴的共鳴。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是《成都慢生活》以細膩筆觸描繪城市靈魂,慢鏡頭下捕抓生活真諦。每一場景皆是故事;每一段對話,盡顯溫情,引領兩岸學子走進成都悠然時光。獲得「最佳表演獎」的是《武侯三結義》他們以童真演繹經典,情感真摯動人。一言一語,盡顯角色魅力;舉手投足,傳承文化精髓;趣味之中,連接兩岸情誼。影片在小演員一聲“俺也一樣”獲得在場觀眾們的陣陣笑聲及熱烈的掌聲。獲得「最佳影片獎」的是《熊貓信使》以萌動全球的國寶為紐帶,巧妙編織了兩岸情深的故事。熊貓作為友誼使者,穿越千山萬水,不僅傳遞了自然的純真與美好,更深刻詮釋了“兩岸一家親”的溫情與厚誼。頒獎過程中成都學子表演精彩的舞蹈《梨園月夢》,在頒獎典禮尾聲共唱《一人一伴》主題曲,最後校長、嘉賓、兩岸學子代表、成都家庭代表、老師代表一起上台按下打板器,啟動影片展播。 19名台灣青少年分別以「一人一伴」入住成都學生家庭中一起共度了美好的七天生活,成都家庭代表成都媽媽文子表示最初是忐忑不安的期待,因為第一次參與兩岸學生一起交流生活,臨近寶島小朋友到來前還很擔心能不能把小朋友照顧好。沒想到第一天,所有的顧慮都煙消雲散,相處的這幾天,發現寶島來的小朋友特別的有禮貌,自理能力強,性格也特別好,孩子們在一起總能想到特別有意思的遊戲,一瞬間就覺得我就是有三個兒子。在頒獎典禮結束時當主持人說明天寶島的小朋友們就要返回自己的家了,小兒子突然沉默不作聲,問我“為什麼哥哥就不能留在我們家?……”聽我解釋哥哥也想爸爸媽媽了。瞬間哇哇大哭說“如果想哥哥了怎麼辦?”雖然只是短暫的七天相處時間,但在一周時間裡我們家的快樂翻倍,幸福翻倍。 成都媽媽王美玲表示曾經共事過的同事有台灣來的,給我的感覺親和、可愛與禮貌是之前同事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台灣的日月潭,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等都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次與小朋友的7天相處讓我看到了他們的親和禮貌是刻在骨子裡的。台灣小朋友對於明天的分別,很是不捨,晚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不停的跟我們聊天,聊著下次有機會帶爸爸媽媽再來大陸,再來成都,聊著下次還要去成都沒有逛到過的地方,沒吃過的小吃,說一週的時間太短暫了,還不想回去。 此次活動兩岸學子們收穫了深厚的友誼,希望從兩岸青少年的同心同行,兩岸家庭的相依相伴,到兩岸學校的互學互鑒,再到兩座城市的相交相加,「一人一伴·微拍秀」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獲獎的四部優秀的微視頻將同步在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嗶哩嗶哩視頻、YouTube等平台播出。通過這些平台,讓這些充滿文化特色的畫面,包含青春熱情與友誼的故事。全球的視野,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願兩岸的青少年攜手並肩,共話友情,繼續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劉夢緣

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康養項目考察交流甘肅行-「共謀融合發展,聚焦創新共贏」

【記者 張如鳳、賈正芳 甘肅報導】 為推動兩岸共同發展,促進同胞間情感交流,實現融合共贏,2024年7月15-22日,由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陳習珍理事長一行、及新聞媒體前往甘肅進行康養項目考察交流,通過走訪甘肅臨夏、天水市麥積山等風土民情,天然風景,伏羲廟及麥積山千年石窟佛像。 在麥積山康養中心體驗康養設施,台灣嘉賓觀看了天水麥積康養城的宣傳影片,了解了麥積山康養中心的建設背景、功能佈局、經營現況及發展理念,聽取張永博董事長介紹了公司的整體規劃及各個功能區域中的特色服務,提出宜居+宜養+宜賓+宜修+宜遊的五行康養發展體系,構建以醫療、餐飲、酒店、民宿、培訓、溫湯、健身、墅院等核心功能為一體開創新的康養模式。台灣嘉賓與康養中心張永博董事長進行項目座談會,相互交流異常熱烈,並提出康養中心不僅可以提供給老年人養老服務,可以關注身心障礙家庭群體這個區塊,成立一個特殊孩子及家長的一體式康養中心。解決成年特殊孩子的生存技能,解決特殊家庭家長們共同生活養老的場所等尋覓未來合作的機遇。 隨後在蘭州市參訪了雁北街道、臨夏路街道、臬蘭路街道和廣武門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中心負責人魏述剛親自帶領參觀社區養老中心,社區採用了各種適老化設計及智能化服務設備,給老人提供書法、影視廳、結合中醫及社區健康教育進行生活化干預、疾病預防,結合各大醫院滿足老人就醫問題以及社區對孤寡老人就近供應餐食,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當日台灣嘉賓親臨養老中心的餐廳品嘗了社區養老中心的餐食。在社區養老中心座談會上台灣嘉賓稱讚大陸養老機構在硬件設施規模上的優勢,對社區軟件上的建議負責人都有耐心的一一回應。台灣嘉賓給出的建議,通過兩岸相互合作,把台灣成熟的養老經驗引進來,兩岸在硬件、軟件上相互借鑒學習,將康養和旅遊相互結合,尋找更多的合作。 本次活動,台灣嘉賓通過實地項目考察加深了對甘肅康養項目的了解,肯定了甘肅康養項目服務方面的成就,並希望在身心障礙家庭及家長區塊能夠更進一步深入合作,齊心協力,共同打造醫、康、養、護相結合的高端養老養生產業,助力推動兩岸產業聯合發展。共謀融合發展,聚焦創新共贏。 此行得到甘肅台聯黃跃金秘書長、張俊梅理事及台聯工作人員的盛情接待,貼心隨行陪伴,讓此次活動完美成功!獲得台灣嘉賓一致好評!
劉夢緣

兩岸殘疾人事業交流合作 推動更深層的發展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綜合報導】 為響應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3月31日上午在區殘聯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盛大舉辦了主題為「攜愛同行 點亮星空」的世界自閉症日活動。活動現場充滿了溫暖和關愛,彰顯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對特殊兒童的熱切關注。 區殘聯黨組書記曹承代代表區殘聯出席了此次活動,向中心在訓殘疾兒童探訪並為他們送上愛心禮物。此次活動不僅旨在幫助公眾正確了解自閉症,更重要的是呼籲社會各界對自閉症羣體寬容、接納、關注,共同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和融入社會的機會。 活動現場,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陳嵐老師和來自台灣的自閉症康復訓練專家講師高子羚向自閉症家長們分享了相關知識,幫助自閉症患兒家庭進行有效康復訓練,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力量。同時,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積極參與了表演和遊戲環節,表現出了勇氣和自信,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無限的潛力和光明的未來。   此外,區殘聯積極探索更多兩岸融合交流合作,通過協助台胞陳嵐在嵐創辦心理諮詢室,為更多殘疾兒童家庭提供心理健康保障。兩岸同胞攜手發揮平潭「先行先試」優勢,促進兩岸殘障同胞情感交融和心靈契合,共同推動兩岸殘疾人事業的交流與合作向著更高、更廣、更深層的發展。 指導單位:平潭綜合實驗區殘疾人聯合會。 主辦單位: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 出席嘉賓:區殘聯黨組書記曹承代、區殘聯副理事長林曉燕、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陳嵐(習珍)老師、台灣愛心大使高子羚、福建省麟斌酒店有限公司、維也納國際酒店(漳州市海澄店)董事長陳祥麟等人。
劉夢緣

「教育推廣」蕉饈送愛傳千里 香蕉新樂園文物故事館公益活動 向社會推廣飲食文化

【記者 劉夢緣、王一誠 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區雙十路香蕉新樂園,從2022年12月起正式轉型成為慶合建設地方文化館,活動在台中亞斯伯格協會夢想起飛樂團的開場鼓拉開了序幕。董事長:張朝帆、總經理:李晶玉的念轉創造了機遇,集結五福力量來彰顯香蕉精神! 我們相約以「蕉饈送愛傳千里」喻託對社會的關切之情,讓弱勢族群,也能在香蕉新樂園文物故事餐飲館,品嚐蕉饈舌尖上的美食,延續古意之美!願能一花引來萬花開,同心之言,芬芳如蘭!感謝緣份讓我們齊聚一堂,深信:『人齊心泰山移!』 走進香蕉新樂園文物故事館,作夥來呷桌,尋找飲食記憶中的傳統筵席:辦桌文化,感受在簡約樸實的巴洛克建築街景中,品嚐道地的台灣早期辦桌文化的精神,體現台灣的飲食文化於獨特景致中,延續台灣人的樸實及惜食的精神。 香蕉新樂園文物故事館的文化館員,帶您從餐桌禮儀來體驗生活的美好,傳遞台灣人的餐桌禮儀之好客精神!樂當幸福「蕉」花,帶君心們一起來響應惜食活動。帶領用餐人,一起感受早期台灣辦桌獨有的包菜尾文化,如何將舌尖上的懷舊滋味,透過包菜尾的行動力來友善環境,彰顯台灣人的惜食精神 在今日的公益關懷活動中席開18桌,宴請弱勢單位前來感受「蕉饈送愛」的真諦,感受香蕉精神,並發放實際贊助經費!參與人數眾多,集合眾人愛心、共同讓弱勢單位感受社會溫暖! 香蕉新樂園,沒有過度的商人氣息,只因我們想要傳遞人文真善美,讓遠道而來的蕉粉能拋下喧囂的吵雜聲,來到具有復古懷舊的慶合建設地方文化館園區,感受台中土地及人情的溫暖。結合傳遞人文真善美,來重現文物保存了,我們還能為它做些什麼的深度,讓文化的真善美融入生活中,喚起與會貴賓們細心感悟傳遞「文物保存後」的真諦! 指導單位:台中市北區區公所、台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育才派出所、台中市北區里長聯誼會、台中市北區金華里里長辦公室等。 共同主辦單位:三信商業銀行、慶合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綠色21台灣聯盟、警聯保全股份有限公司等。 協辦單位:台中市王氏宗親會館、金軒建設有限公司、信吉鋼鐵有限公司、永富豪室內裝修有限公司、立堃工程行、全園木業有限公司等。 受邀單位:天主教會臺中教區教友傳教協進會會長:吳錦河(上智文教基金會董事、中華存善慢飛天使關懷協會秘書長)、天主教會台中市慈愛智能發展中心主任廖文政、社團法人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臺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等。 志工團隊:松竺樂坊、三信商業銀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社團法人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天主教會工商聯誼會林子敬會長、會長特助戴廷朱等。
劉夢緣

兩岸宗旅平台與博羅佛教協會聯合舉辦全國寺廟義診活動

【記者 劉夢緣 惠州報導】 宗旅探索【兩岸宗旅】平台創始人許大有聯合【廣東省惠州博羅佛教協會】會長門淨法師及全國兩岸三地善心大德發起全國寺廟兩岸中醫專家義診活動。將於2023年6月9日早上09:30起至下午16:00在博羅舉辦全國宗旅義診活動。特邀兩岸中醫專家會診,現場為需要的僧尼及居士大德們提供義診服務。 義診項目內容: (1)公益義診:根據項目計劃,選擇各地合適的寺廟,為僧尼提供診療服務,包括問診、針灸、艾灸、泥灸、中醫推拿,精油運用等。 (2)公益宣講:向僧尼傳播中醫傳統文化知識、推拿手法、養生知識等。 『全國寺廟巡迴愛心公益義診』6月9號【廣東省惠州博羅禮佛禪寺】站特邀兩岸知名中醫專家團隊蒞臨、特邀台灣非遺壓揉術傳承人蔡秋琴團隊蒞臨。 廣東省惠州博羅縣佛教協會會長門淨法師,為深圳弘法寺本煥長老親授臨濟正宗四十五世傳人,現任福建羅源隱峰寺監院、連江西林寺住持,於2017年4月,受延祥古寺兩序大眾延請,住錫執掌寺院。深圳九天民俗文旅康養工作室,兩岸多年的宗旅民俗行業之經驗,為助力宗教文旅倍速發展,讓華夏傳統民俗文化發揚光大。並進一步增進兩岸民俗文化的融合,為兩岸三地搭建的唯一綜合性的宗教文旅,宗教寺廟交流活動的服務管理平台。 許大有重病出院後,遵從台灣聖嚴師父說的話(沒有人做的事我們去做,有人做的事就讓賢,我們發起大悲心,發願為人服務,廣種福田)許大有投入兩岸宗教交流推廣志業,兩岸宗教同根,是我們中國人的傳承。 大有說【兩岸宗教互動,急需人做,正要能做的事,我來吧。】利人而自利。感恩這次的所有工作人員,及廣東長平一琉琉璃廣陳董事長。願兩岸眾菩薩師父居士大德,支持大有,為兩岸宗教志業,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