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緣

161 Articles written
spot_imgspot_img
新聞分類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29公頃花海引進國際IP花毯帶來震撼視覺衝擊

【記者如風/臺中報道訊】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重磅登場!11月5日,市府觀旅局盛大舉辦記者會,由張大春副秘書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新社區長林淑惠,以及各區相關單位主管、新社農會代表、休閒農業協會成員、在地里長、長者及愛苗幼兒園孩童等嘉賓踴躍參與,共同揭開這場年度花海盛事的序幕,預告新社已萬事俱備,誠邀海內外遊客共赴花之約。 本屆活動以「花開三盛事」為核心,集結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三大亮點,將於1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精彩上演,為期23天的盛宴將全方位演繹山城獨特魅力。此前,主辦單位已於農業部舉辦展前記者會,三大特展亮點提前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活動核心,本屆盛會圍繞三大主軸打造沉浸式體驗:以「愛與勇氣」為主題的新社花海,用6萬株一串紅、千日紅、波斯菊等多樣草花鋪陳13.5公頃大地畫布,色彩繽紛宛如自然交響;引進國際知名IP打造的2公頃絕美花毯,將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帶來震撼視覺衝擊;更有串聯臺中、苗栗、彰化等8縣市的「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匯集「臺中領鮮」「豐味苗栗」「幸福嘉義」等特色農產品牌,讓遊客在賞花之餘暢享購物樂趣。 總面積達29公頃的展區,將自然景觀、文創藝術與在地農業深度結合,不僅是視覺與感官的雙重饗宴,更為中臺灣觀光產業注入強勁動能。11月8日起,誠邀各界遊客走進新社,在花海中徜徉、在花毯前駐足、在農展中尋味,共度充滿詩意與歡樂的美好時光!  

山海同音 兩岸同心——2025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演出永春綻放融合之花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11月1日晚,"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演出"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來自臺灣、西藏、寧夏、新疆、吉林五地的殘疾人藝術家齊聚一堂,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臺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受邀助陣,以藝術爲橋,共同演繹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盛宴。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在晚會授旗儀式中接過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旗幟,成爲活動重要亮點。 本次交流演出是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會於19時30分準時開幕,永春人民會堂內座無虛席。在《白鶴雄風》的武術表演中,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永春白鶴拳的剛柔並濟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 授旗儀式凝聚兩岸共識 晚會中場舉行的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將活動推向高潮。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陳習珍作爲臺灣代表受邀上臺,鄭重接過志願服務隊旗幟。她雙手握旗,眼眶溼潤,這一刻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兩岸助殘事業共同理念的象徵。 陳習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面旗幟代表着責任與承諾,將激勵我們繼續爲兩岸殘疾人藝術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多元藝術展現融合之美 整場演出分爲"源·山海禮讚"、"緣·兩岸情深"、"圓·同心築夢"三個篇章。西藏的堆諧非遺民歌《卓姆仁青崗》、寧夏的秦腔《火焰駒·表花》選段、新疆的舞蹈《絲路花開》等節目輪番上演,臺灣藝人徐承剛演唱的《甲天拼輸贏》配以手語翻譯,充分體現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活動理念。 吉林殘聯王琦主席在觀演後深有感觸地說:"臺灣有個日月潭,吉林有個淨月潭,兩潭相映,情誼相連,我們非常願意邀請臺灣陳嵐老師一行攜手創辦兩潭音樂交流會,讓兩岸藝術之花在山水之間綻放。"吉林籍歌手王凱與嗩吶吹手張亮亮也現場表態,將正式向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發出邀約,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在吉林同臺獻藝,延續這場跨越海峽的藝術之約。 新疆昌吉州殘聯理事長阿力木在演出間隙,與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一行同遊永春山水。一行人漫步於永春的青綠景緻中,暢談兩岸文化特色與助殘心得,歡聲笑語不斷,還頻頻駐足合照,定格下兩岸同胞相知相近的美好瞬間。阿力木理事長當場誠摯發出邀請:"新疆有獨特的民族音樂與人文風情,盼陳習珍老師能帶團前來交流,讓兩岸殘疾人藝術家共奏民族團結與文化融合的樂章。" 鄉愁主題串聯情感紐帶 晚會中,鄉愁主題貫穿始終。董麗娜朗誦的《鄉愁》與臺灣嘉賓吳洪峯的情境表演相得益彰,當《一字鄉愁》的旋律響起時,不少臺胞觀衆輕聲跟唱,展現出兩岸共同的情感記憶。 陳習珍動情地說:"從《鄉愁》詩朗誦到《一字鄉愁》的演唱,每一句都觸動心靈。今晚,鄉愁不再是遺憾,而成爲連接兩岸的橋梁。" 演出在《歌唱祖國》的合唱中圓滿落幕。劉夢緣、張揚任與兩岸藝術家們相互擁抱、交換聯繫方式,約定繼續推動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在永春這個有着"永遠春天"美好寓意的地方,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鄉愁為橋藝暖兩岸 |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永春啓幕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在第32個世界助殘日來臨之際,“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於10月31日在文學大師余光中的故鄉福建永春正式啓動。來自台灣、西藏、寧夏、吉林、河南、福建等地的百餘名嘉賓與演職人員齊聚一堂,以文化為媒、以藝術為橋、以愛心為紐帶,開啓了一場兼具詩意情懷、公益溫度與深厚情誼的沈浸式文化交流之旅,深化兩岸及多地特殊群體的情感聯結與文明互鑒。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永春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特別迎來了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知名詩人陳習珍率領的交流團。團中不僅有協會團員,更特邀“台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隨行助陣,兩岸五地攜手共襄藝術盛舉,讓跨越海峽的手足深情在公益實踐中愈發深厚。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長期深耕特殊群體公益事業,為亞斯伯格症、肯納症群體搭建融入社會、展現自我的平台,而理事長陳習珍自幼與詩歌結緣,對余光中先生的詩作情有獨鍾,其深沈的故鄉情懷始終是她的精神指引。此次率團赴約,既承載著對文學大師的敬仰,更旨在以永春的詩意氛圍為載體,為團員們搭建感受文化、收穫溫暖的橋梁。隨行的張揚任雖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卻在陳習珍十餘年的培育下展露非凡古箏天賦,斬獲多項大獎;3歲便無師自通的劉夢緣憑借靈動琴音屢獲殊榮,常年投身兩岸公益音樂演出,二人用音樂傳遞希望與力量。 活動期間,兩岸五地的殘疾人嘉賓與演職人員一同走進余光中文學館、余光中故居及詩歌主題展館,在青磚瓦黛的古街巷與靈秀山水間沈浸式感受詩歌里的故土意境,聆聽大師與故鄉的淵源故事。參觀途中,大家打破地域界限熱絡交友,歡聲笑語不斷:台灣嘉賓與吉林的亮亮歌手、王凱歌手相談甚歡,與新疆殘聯一行坦誠交流、互訴心聲,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好關係。交流中,吉林、新疆的嘉賓們更是熱情邀約,主動策劃表演合作,誠摯邀請台灣殘疾朋友及張揚任、劉夢緣前往當地登台演出,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有了更具體的延續方向,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在真摯互動中愈發強烈。台灣嘉賓動情表示:“‘鄉愁’在這裡成為我們共同呼吸的空氣,而跨越山海的友誼與演出邀約,更讓這份文化聯結有了溫度與期待。”隨後,大家徜徉於永春的綠水青山,領略“一縣一溪一特色”的生態畫卷,在僑新釀造公司觸摸永春老醋的傳統工藝與創新活力,在五里古街欣賞永春白鶴拳、紙織畫等非遺項目,濃濃鄉愁與文化魅力讓嘉賓們深深沈醉。一位西藏演職人員感慨:“永春的文化與高原迥異卻同樣深厚,更難得的是結識了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定下了未來的相聚之約,讓我們眼界大開、內心溫暖。” 在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展演彩排環節,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陳習珍深情分享余光中《鄉愁》等經典詩作的魅力與自身創作感悟,張揚任、劉夢緣與台中市協進會的團員們一同參與大合唱彩排,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磨合曲目、校准節奏,質樸而專注的狀態感染了在場眾人。不少團員表示,此次旅程不僅感受到了永春的人文底蘊與真摯關懷,收穫了跨越地域的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更在集體彩排中體會到協作的快樂與登台的勇氣,滿心期待明日正式演出的精彩呈現。 主辦方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需求,提供全方位貼心保障,安排專人全程講解引導,並設計詩歌朗誦互動、簡易樂器體驗等環節,讓大家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感受永春的熱情與包容。陳習珍理事長感慨道:“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特殊群體的關懷與守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此次交流不僅是文化的互鑒、情誼的聯結,更促成了未來演出的美好約定,希望未來能與大陸相關單位深化合作,常態化開展文化交流、公益幫扶等活動,共享助殘經驗、共築愛心橋梁。” 據悉,此次活動將詩歌文化、故鄉情懷、公益助殘與藝術展演深度融合,既為台灣特殊群體帶來了獨特的文化藝術體驗、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傳遞了“自強不息、向陽而生”的力量,更增進了兩岸及多地民間公益理念的交流互鑒,讓文化傳承在愛心與情誼的澆灌中煥發新活力,夯實了同胞守望相助的情感基礎。後續,陳習珍計劃整理旅程見聞創作系列詩歌,張揚任、劉夢緣也將把永春之行的感悟與友誼的溫暖融入新的音樂創作,而吉林、新疆與台灣的演出之約,更讓這份跨越海峽的愛心、詩意與深情有了長久延續的可能。

泉州光慧國學院重陽節活動中兩岸特教與家庭心理輔導專家陳習珍熱心為市民公益咨詢維繫家庭和諧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歲歲重陽,情暖僑鄉。近日,泉州光慧國學院以“家國有愛 光慧有孝”為主題的重陽節活動圓滿落幕。活動現場,傳統禮儀展示區里,孩子們身著漢服向長輩行“拱手禮”,孝親故事分享環節中,多位市民講述自家的尊老往事,暖意融融;而另一側的公益咨詢區前,始終排著長隊——這是兩岸特殊教育與家庭心理輔導領域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咨詢專場,近20組家庭帶著親子、婚姻、代際相處的難題而來,最終都帶著可落地的解決方法滿意而歸。作為深耕行業15年的實戰型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專業實力兼具權威認證與落地經驗: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台灣特殊教育專業資格證雙認證,曾獲台灣地區“特殊教育輔導卓越獎”,2018年起牽頭“兩岸家庭正向溝通公益項目”,累計為超3000組家庭提供咨詢服務。此次她帶來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包含針對情緒管理的“離場冷靜法”,還新增了“親子需求翻譯術”“代際共識清單”等實操技巧,專門破解當下家庭常見的溝通痛點。 活動現場,“幼兒家庭爭吵”問題成為咨詢焦點之一。一對年輕夫妻抱著剛滿3歲的孩子前來,丈夫無奈地說:“昨天就因為孩子睡前要不要讀繪本吵了起來,我覺得該讓孩子早點睡,她非要讀,吵到最後孩子哭了,我們也冷戰了一晚上。”針對這類困境,陳習珍老師當場拆解“離場冷靜三步法”,還補充了“事後修復技巧”:“吵完別冷戰,等孩子睡後,你們可以用‘我擔心……’的句式溝通,比如媽媽說‘我擔心不讀繪本會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爸爸說‘我擔心晚睡影響孩子發育’,先講需求,再找折中辦法,比如‘今天讀10分鐘短繪本,明天提前半小時開始’。”夫妻二人邊聽邊記,妻子還掏出手機拍下老師畫的“溝通流程圖”,笑著說:“以前總盯著‘誰對誰錯’,現在知道該怎麼找中間路了。”除了年輕父母關注的親子與婚姻問題,祖輩參與的“代際帶娃矛盾”也佔咨詢量的近三成。一位爺爺帶著兒媳和剛滿1歲的孫子前來,直言“我早上想給孩子餵點米湯,兒媳說太早了,為此我們倆已經拌了好幾次嘴,現在都不敢在她面前餵東西了”。陳習珍老師沒有急於評判,而是拿出紙筆,引導二人一起列“代際共識清單”:先寫下雙方都認可的“核心原則”(比如“寶寶健康安全”“不強迫進食”),再針對“輔食添加”列出具體問題,比如“米湯能不能加”“什麼時候加”,建議他們一起查兒科醫生的專業建議,用“第三方權威”代替“長輩經驗”與“年輕觀念”的對抗。“這樣一來,你們對抗的就不是彼此,而是‘怎麼找到對寶寶最好的方法’。”陳習珍老師的話讓祖孫二人茅塞頓開,爺爺當場表示:“明天就和兒媳一起查資料,再也不因為這事鬧彆扭了。”咨詢間隙,不少家庭還圍著陳習珍老師交流後續問題,有人問“孩子挑食怎麼辦”,有人咨詢“青春期孩子不願說話怎麼引導”,老師都一一耐心解答,還現場演示“親子遊戲溝通法”——用積木搭建“家庭樹”,讓孩子通過擺放積木的位置,表達對家人的感受,不少家長看完後直呼“原來和孩子溝通還能這麼有趣”。 泉州光慧國學院負責人在活動尾聲表示:“我們希望借助重陽這個節日,將傳統文化中的‘家和’理念與現代心理服務結合。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有方法,還懂人心,能幫家庭真正解開疙瘩,未來我們會繼續邀請此類專業力量,讓公益服務真正走進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 此次活動不僅為泉州民眾送上了重陽的溫暖關懷,更搭建了兩岸專業心理服務落地基層的橋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像陳習珍老師這樣的專家,用接地氣的“和諧方案”,為更多家庭點亮幸福生活。
兩岸藝文
劉夢緣

深圳心海康復中心攜手台灣專家共創未來|張如鳳加入講師團隊

【記者山风深圳報導】 深圳心海康復中心攜手台灣專家共創未來 心海康復中心秉持「用心呵護每一粒種子」的初心,致力於為特殊兒童提供全面支持與多元學習機會。近日,中心榮幸地迎來專家張如鳳老師加入團隊,並正式成為機構的專業講師。 在中心創辦人陳習珍老師及團隊的指導下,心海康復中心持續推動兩岸專家合作,旨在進一步提升教學品質,幫助孩子們快樂成長、融入社會,並為家庭帶來希望。張如鳳老師此次的加入,將為中心注入更多專業能量與創新思維。 張如鳳老師在致詞中特別提到:「非常感謝心海康復中心及陳璋主任的信任與邀請,讓我有機會加入這個充滿愛與責任的團隊,和大家一起努力,為機構的孩子們創造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她並代表創辦人陳習珍老師向全體老師和家長拜早年,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未來,心海康復中心將攜手專家團隊推出多元化發展計劃,包括: 影子老師的專業培訓:幫助教師更精準地應對學生的個別需求。 友善校園的宣導:進入校園推廣包容教育,提升校園接納度。 親子互動活動:促進家庭間的溝通與孩子的情感發展。 在公益活動參與方面: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成果發表音樂會:展示孩子們的學習成果,推動正向支持。 張如鳳老師也承諾,將與陳璋主任和全體老師密切合作,深入了解家長和孩子的需求,提供更加專業、個性化的服務,幫助孩子們挖掘潛能、擁抱未來。 心海康復中心希望透過這些努力,不僅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也進一步推動社會對特殊兒童的包容與接納,共同為每個家庭創造希望與美好的未來。
劉夢緣

向日葵慈善基金會陳俗蓉董事長-助力學童圓夢發放清寒獎助學金

今(16)日,基金會董事長慈善家陳俗蓉前往四維國小,如期展開清寒獎助學金捐贈活動,向成績優秀、家境清寒的學生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在學業路上持續邁進。 每到歲末年終,向日葵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陳俗蓉秉持回饋社會的初衷,致力於為弱勢族群及學童送上溫暖。讓感恩傳遞社會更溫暖,在頒發獎助學金的現場,每位獲助學童都在小卡片上寫滿了感恩之情,字裡行間透露出感激與對未來的期盼。孩子們用稚嫩卻真摯的筆觸,表達對基金會和社會善心人士的由衷謝意,讓現場充滿了濃厚的暖意。 校長也在活動中鼓勵學童,表示:「懂得感恩是一種美德,未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懷抱感激的心,努力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陳俗蓉董事長表示:手心向下 溫暖滿人間,「教育是改變人生的重要途徑,希望這份獎助學金能為孩子們帶來希望,也希望他們將來有能力時,能把這份愛與感恩傳遞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基金會多年的慈善行動,正是以「手心向下」的精神為核心,透過關懷與實際行動,讓社會更加溫馨。 向日葵慈善基金會未來也將持續投入教育與公益事業,將關愛傳遞到更多需要幫助的角落,為孩子們的成長與夢想保駕護航。  
劉夢緣

《寒冬送暖》傳遞愛與希望-若昶家庭關懷協會攜手優質文教國際同濟會

臺中市若昶家庭關懷協會114年的第三埸《寒冬送暖》活動將於1月8日在仁和里張永漢里長辦事處舉辦《寒冬送暖》活動。本次活動由臺中市優質文教國際同濟會協辦,旨在將溫暖的棉被、愛心物資、40份關懷金送到弱勢家庭與獨居老人的手中,其中在張里長的陪同下還送愛心有幾位行動不變的弱勢長者的家中,用愛心化解冬季的寒冷,用行動傳遞希望的力量。 《寒冬送暖》活動是一場愛心的接力,將社會各界的關懷化作實際行動,送到需要幫助的人身邊。今年的活動特別聚焦在弱勢族群,包括獨居老人和困難家庭,希望在最寒冷的季節裡,為他們送上一份溫暖的關懷。 若昶家庭關懷協會理事長陳若妍表示:「每一份愛心,都是社會溫度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透過這項活動,不僅傳遞物質上的支持,更讓受助者感受到,他們並不孤單,因為有整個社會在背後默默支持著他們。」 協辦單位臺中市優質文教國際同濟會也全力參與這場愛心行動。陳志雄會長指出:「我們相信愛是可以被傳遞的。當每一個人都願意伸出援手,幫助身邊的人,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活動現場將安排物資分發,包括暖心棉被與其他生活必需品還有40份關懷金,並透過志工的陪伴與關懷,讓每一位受助者感受到滿滿的溫情。仁和里的張永漢里長也對活動表示感謝:「這樣的公益行動,不僅幫助了有需要的人,也讓我們看到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愛的延續:用行動感動更多人 此次《寒冬送暖》活動,是愛心的起點,更是希望的延續。參與的每一位志工與贊助者,都是這份溫暖的創造者。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的精神,用最樸實的方式告訴世界:愛,無需華麗的形式,只需要真心的付出。 若昶家庭關懷協會呼籲社會各界一起加入愛的行列。每一份捐助、每一次志願服務,都是對弱勢族群最深切的支持。未來,協會將持續推動更多公益行動,讓愛心不斷延續,讓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都能感受到溫暖的力量,為他們帶來勇氣與希望。 本次活動若昶家庭關懷協會陳若妍理事長帶領著、徐睿昶常務理事、宋穎盈常務理事、吳育茹理事、陳亭㚬理事、林姿妤理事、楊程守、梁延佑與及優質文教國際同濟會陳志雄會長帶領著王俊源區教育長、王玲娟秘書長、吳宗和財務長、姚胥迪前會長、賴美桃一起參與活動。  
劉夢緣

平潭慢飛天使中心創辦人陳習珍老師心繫孤獨症兒童康復困境-獲當地政府重視親臨視察

【記者劉夢緣 張如鳳綜合報導】 近日,平潭綜合實驗區誠信促進會第三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在區內的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此次會議不僅匯聚了眾多的企業家與學者,還特邀請了兩岸特殊教育領域的傑出代表——平潭綜合實驗區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陳習珍老師,作為嘉賓出席。陳習珍老師以其深厚的專業素養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熱情,為社會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深刻的思考。 陳習珍老師詳細匯報了她所參與的多個公益機構(特別是與孤獨症兒童相關的機構)的近況、面臨的困境以及她盡力爭取改善的努力。她提到:機構在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和教育指導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仍面臨資金短缺、專業人才匱乏以及社會認知度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制約了機構的發展,也影響了孤獨症兒童獲得更好康復服務的機會。 陳習珍老師的匯報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和深思。特別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相關領導,對陳習珍老師所提及的困境表示了高度的重視。會議結束後,區黨工委的相關書記立即指示有關部門,派遣專人前往陳習珍老師所創辦的慢飛天使公益機構進行實地了解,以更深入地掌握機構的實際情況和面臨的問題。 此次派遣的專人將深入瞭解機構的運營狀況、服務內容、師資力量以及資金狀況等方面,同時與機構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支援,也彰顯了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孤獨症兒童群體的深切關懷。 在兩岸進行上千場演講、鼓勵數以萬計的孤獨症家庭、默默深耕平潭進行公益慈善事業近10年的陳習珍老師,對平潭綜合實驗區領導的重視和支援表示由衷的感謝。她表示,將繼續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兩岸孤獨症兒童提供更好的康復服務,同時也將積極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這一特殊群體,共同推動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 區委領導此次到慢飛天使中心實地調研,聽取陳習珍老師以及中心負責人的匯報,不僅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誠信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期待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孤獨症兒童能獲得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劉夢緣

臺中市民眾服務社|頒發第十屆臺中市國中暨高中職品學兼優學生獎助學金

「記者劉夢緣/綜合報導」 今日(1/5,星期日)一場充滿愛心與關懷的「國中暨高中職品學兼優學生獎助學金」頒贈儀式,假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盛大舉行。本次活動由臺中市民眾服務社、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博愛基金會共同主辦,經原台中市學校推薦及審核,領取獎助學金之國中部計138人,高中職計76位,共計214位品學兼優同學獲獎。 頒贈儀式於上午9時開始,從與會貴賓的祝福,到獎助學金頒贈,再到臺中市后綜高中FID熱舞社同學的精彩演出及致送春節禮品,每個環節都非常精彩。尤其熱舞社同學精彩的演出,充滿青春活力,為全場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贏得不斷掌聲。 臺中市民眾服務社理事長郭元瑾表示,『沒有國 那有 家』,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誠正醒思,要遵守『四維八德』 。好的中華文化傳統要保留起來。郭元瑾董事長家族經營忠興織造廠瑾已經營65年,身為第二代,她認為經營者要有智慧,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並且跟國際接軌。尤其中興以人才為本,希望藉著獎助學金頒發能鼓勵人才奮發向上,為國家、社會所用。 此次頒贈儀式能夠順利舉行,要特別感謝協辦單位:國民黨台中市黨部、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博愛基金會、台中市政府、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政府社會局、忠興織造廠股份 有限公司、中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經貿交流協會、世界華人 工商婦女企管協會華鳳分會、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向日葵社 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的指導及支持,希望透過這類活動、凝聚共識讓莘莘學子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就讀四張犁國中的廖同學經由學校老師推薦獲頒獎助學,他表示很光榮、很開心,未來一定會在學業上精益求精, 對社會、家人有所貢獻。台中二中李同同學表示,很感謝郭理事長及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創立獎學金,提供他在求學的過程鼓勵與支持,將來他有能力也會將這一份愛繼續傳承下去。 台中市黨部主委顏文正希望未來獎助學金工程會一直持續下去,藉此鼓勵莘莘學子奮發向學、勇敢追尋夢想。最後活動在全場大合唱《明天會更好、中華民國頌》的歌聲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劉夢緣

愛心無界寒冬送暖|若昶家庭關懷協會攜手泰安鄉溫暖人心

「記者劉夢緣/綜合報導」   1月5日,由臺中市若昶家庭關懷協會與台中市慈愛愛心小組聯合主辦,臺中市嘉葉國際同濟會協辦的「寒冬送暖」活動,若昶家庭關懷協會「寒冬送暖」計畫已執行邁入第四年。今年的關懷活動在泰安鄉舉行,凝聚社會各界愛心,將溫暖傳遞到需要幫助的家庭,展現人間大愛的真諦。 活動當天,泰安鄉的地方領袖與協會團隊共同參與,見證愛心的力量。泰安鄉鄉長陳吉基、代表會主席陳道光、副主席何玉珍、代表曾玉琴與及另外4個代表均到場支持。他們感謝社會善心人士持續關注與幫助弱勢族群,讓地方社區更加溫暖。   若昶家庭關懷協會理事長陳若妍帶領團隊,包括徐睿昶常務理事、簡鈺臻榮譽理事長、楊芳瑜理事、吳育茹理事、林姿妤理事、杜美蓮理事、康文才、廖美蘭、陳桂香、陳文濱、梁延佑、魏琳真、黃馨逸、楊晨守等人,全力投入活動籌備與執行。陳若妍理事長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每個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帶著各界的愛心物資,都代表著溫暖的心意。」 同時也感謝若昶協會的好朋友與各位社會人士的愛心。 慈愛愛心小組執行長黃淑娟、常務理事林樹春 理事許碧玲、理事莊愉珊、理事陳秀謹 財神廟:總指揮吳旻翰帶領一群愛心人士一起參與 嘉葉國際同濟會杜美蓮會長帶領候任會長昱伶葉青會姐、詠琋會姐共同參與活動。他們不僅提供經費援助,更以真誠的祝福與溫情,讓每位受助者感受到愛的力量。黃淑娟執行長強調:「這不僅是物資的傳遞,更是希望的傳遞。」也感謝友會:同樂國際同濟會溫更吉會長參加這次活動   本次活動特別安排了愛心物資分發,從實際需求出發,幫助社區中的弱勢家庭應對冬季的挑戰。受助者在領取物資的同時,也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懷和鼓勵。活動現場,暖心的互動和滿滿的祝福充滿了整個場地,傳遞出濃厚的愛意。 本次[寒冬送暖]活動捐贈:230床棉被、25份物資、300斤白米、300件polo彬、分別在汶水國小、造橋國小助養7位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孩子     「寒冬送暖」是本協會堅持的公益活動,四年來不斷擴大愛心的影響力。主辦單位呼籲更多善心人士加入,將愛的種子播撒到每個角落。因為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