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緣

161 Articles written
spot_imgspot_img
新聞分類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29公頃花海引進國際IP花毯帶來震撼視覺衝擊

【記者如風/臺中報道訊】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重磅登場!11月5日,市府觀旅局盛大舉辦記者會,由張大春副秘書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新社區長林淑惠,以及各區相關單位主管、新社農會代表、休閒農業協會成員、在地里長、長者及愛苗幼兒園孩童等嘉賓踴躍參與,共同揭開這場年度花海盛事的序幕,預告新社已萬事俱備,誠邀海內外遊客共赴花之約。 本屆活動以「花開三盛事」為核心,集結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三大亮點,將於1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精彩上演,為期23天的盛宴將全方位演繹山城獨特魅力。此前,主辦單位已於農業部舉辦展前記者會,三大特展亮點提前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活動核心,本屆盛會圍繞三大主軸打造沉浸式體驗:以「愛與勇氣」為主題的新社花海,用6萬株一串紅、千日紅、波斯菊等多樣草花鋪陳13.5公頃大地畫布,色彩繽紛宛如自然交響;引進國際知名IP打造的2公頃絕美花毯,將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帶來震撼視覺衝擊;更有串聯臺中、苗栗、彰化等8縣市的「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匯集「臺中領鮮」「豐味苗栗」「幸福嘉義」等特色農產品牌,讓遊客在賞花之餘暢享購物樂趣。 總面積達29公頃的展區,將自然景觀、文創藝術與在地農業深度結合,不僅是視覺與感官的雙重饗宴,更為中臺灣觀光產業注入強勁動能。11月8日起,誠邀各界遊客走進新社,在花海中徜徉、在花毯前駐足、在農展中尋味,共度充滿詩意與歡樂的美好時光!  

山海同音 兩岸同心——2025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演出永春綻放融合之花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11月1日晚,"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演出"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來自臺灣、西藏、寧夏、新疆、吉林五地的殘疾人藝術家齊聚一堂,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臺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受邀助陣,以藝術爲橋,共同演繹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盛宴。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在晚會授旗儀式中接過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旗幟,成爲活動重要亮點。 本次交流演出是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會於19時30分準時開幕,永春人民會堂內座無虛席。在《白鶴雄風》的武術表演中,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永春白鶴拳的剛柔並濟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 授旗儀式凝聚兩岸共識 晚會中場舉行的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將活動推向高潮。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陳習珍作爲臺灣代表受邀上臺,鄭重接過志願服務隊旗幟。她雙手握旗,眼眶溼潤,這一刻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兩岸助殘事業共同理念的象徵。 陳習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面旗幟代表着責任與承諾,將激勵我們繼續爲兩岸殘疾人藝術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多元藝術展現融合之美 整場演出分爲"源·山海禮讚"、"緣·兩岸情深"、"圓·同心築夢"三個篇章。西藏的堆諧非遺民歌《卓姆仁青崗》、寧夏的秦腔《火焰駒·表花》選段、新疆的舞蹈《絲路花開》等節目輪番上演,臺灣藝人徐承剛演唱的《甲天拼輸贏》配以手語翻譯,充分體現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活動理念。 吉林殘聯王琦主席在觀演後深有感觸地說:"臺灣有個日月潭,吉林有個淨月潭,兩潭相映,情誼相連,我們非常願意邀請臺灣陳嵐老師一行攜手創辦兩潭音樂交流會,讓兩岸藝術之花在山水之間綻放。"吉林籍歌手王凱與嗩吶吹手張亮亮也現場表態,將正式向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發出邀約,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在吉林同臺獻藝,延續這場跨越海峽的藝術之約。 新疆昌吉州殘聯理事長阿力木在演出間隙,與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一行同遊永春山水。一行人漫步於永春的青綠景緻中,暢談兩岸文化特色與助殘心得,歡聲笑語不斷,還頻頻駐足合照,定格下兩岸同胞相知相近的美好瞬間。阿力木理事長當場誠摯發出邀請:"新疆有獨特的民族音樂與人文風情,盼陳習珍老師能帶團前來交流,讓兩岸殘疾人藝術家共奏民族團結與文化融合的樂章。" 鄉愁主題串聯情感紐帶 晚會中,鄉愁主題貫穿始終。董麗娜朗誦的《鄉愁》與臺灣嘉賓吳洪峯的情境表演相得益彰,當《一字鄉愁》的旋律響起時,不少臺胞觀衆輕聲跟唱,展現出兩岸共同的情感記憶。 陳習珍動情地說:"從《鄉愁》詩朗誦到《一字鄉愁》的演唱,每一句都觸動心靈。今晚,鄉愁不再是遺憾,而成爲連接兩岸的橋梁。" 演出在《歌唱祖國》的合唱中圓滿落幕。劉夢緣、張揚任與兩岸藝術家們相互擁抱、交換聯繫方式,約定繼續推動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在永春這個有着"永遠春天"美好寓意的地方,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鄉愁為橋藝暖兩岸 |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永春啓幕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在第32個世界助殘日來臨之際,“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於10月31日在文學大師余光中的故鄉福建永春正式啓動。來自台灣、西藏、寧夏、吉林、河南、福建等地的百餘名嘉賓與演職人員齊聚一堂,以文化為媒、以藝術為橋、以愛心為紐帶,開啓了一場兼具詩意情懷、公益溫度與深厚情誼的沈浸式文化交流之旅,深化兩岸及多地特殊群體的情感聯結與文明互鑒。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永春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特別迎來了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知名詩人陳習珍率領的交流團。團中不僅有協會團員,更特邀“台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隨行助陣,兩岸五地攜手共襄藝術盛舉,讓跨越海峽的手足深情在公益實踐中愈發深厚。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長期深耕特殊群體公益事業,為亞斯伯格症、肯納症群體搭建融入社會、展現自我的平台,而理事長陳習珍自幼與詩歌結緣,對余光中先生的詩作情有獨鍾,其深沈的故鄉情懷始終是她的精神指引。此次率團赴約,既承載著對文學大師的敬仰,更旨在以永春的詩意氛圍為載體,為團員們搭建感受文化、收穫溫暖的橋梁。隨行的張揚任雖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卻在陳習珍十餘年的培育下展露非凡古箏天賦,斬獲多項大獎;3歲便無師自通的劉夢緣憑借靈動琴音屢獲殊榮,常年投身兩岸公益音樂演出,二人用音樂傳遞希望與力量。 活動期間,兩岸五地的殘疾人嘉賓與演職人員一同走進余光中文學館、余光中故居及詩歌主題展館,在青磚瓦黛的古街巷與靈秀山水間沈浸式感受詩歌里的故土意境,聆聽大師與故鄉的淵源故事。參觀途中,大家打破地域界限熱絡交友,歡聲笑語不斷:台灣嘉賓與吉林的亮亮歌手、王凱歌手相談甚歡,與新疆殘聯一行坦誠交流、互訴心聲,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好關係。交流中,吉林、新疆的嘉賓們更是熱情邀約,主動策劃表演合作,誠摯邀請台灣殘疾朋友及張揚任、劉夢緣前往當地登台演出,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有了更具體的延續方向,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在真摯互動中愈發強烈。台灣嘉賓動情表示:“‘鄉愁’在這裡成為我們共同呼吸的空氣,而跨越山海的友誼與演出邀約,更讓這份文化聯結有了溫度與期待。”隨後,大家徜徉於永春的綠水青山,領略“一縣一溪一特色”的生態畫卷,在僑新釀造公司觸摸永春老醋的傳統工藝與創新活力,在五里古街欣賞永春白鶴拳、紙織畫等非遺項目,濃濃鄉愁與文化魅力讓嘉賓們深深沈醉。一位西藏演職人員感慨:“永春的文化與高原迥異卻同樣深厚,更難得的是結識了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定下了未來的相聚之約,讓我們眼界大開、內心溫暖。” 在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展演彩排環節,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陳習珍深情分享余光中《鄉愁》等經典詩作的魅力與自身創作感悟,張揚任、劉夢緣與台中市協進會的團員們一同參與大合唱彩排,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磨合曲目、校准節奏,質樸而專注的狀態感染了在場眾人。不少團員表示,此次旅程不僅感受到了永春的人文底蘊與真摯關懷,收穫了跨越地域的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更在集體彩排中體會到協作的快樂與登台的勇氣,滿心期待明日正式演出的精彩呈現。 主辦方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需求,提供全方位貼心保障,安排專人全程講解引導,並設計詩歌朗誦互動、簡易樂器體驗等環節,讓大家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感受永春的熱情與包容。陳習珍理事長感慨道:“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特殊群體的關懷與守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此次交流不僅是文化的互鑒、情誼的聯結,更促成了未來演出的美好約定,希望未來能與大陸相關單位深化合作,常態化開展文化交流、公益幫扶等活動,共享助殘經驗、共築愛心橋梁。” 據悉,此次活動將詩歌文化、故鄉情懷、公益助殘與藝術展演深度融合,既為台灣特殊群體帶來了獨特的文化藝術體驗、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傳遞了“自強不息、向陽而生”的力量,更增進了兩岸及多地民間公益理念的交流互鑒,讓文化傳承在愛心與情誼的澆灌中煥發新活力,夯實了同胞守望相助的情感基礎。後續,陳習珍計劃整理旅程見聞創作系列詩歌,張揚任、劉夢緣也將把永春之行的感悟與友誼的溫暖融入新的音樂創作,而吉林、新疆與台灣的演出之約,更讓這份跨越海峽的愛心、詩意與深情有了長久延續的可能。

泉州光慧國學院重陽節活動中兩岸特教與家庭心理輔導專家陳習珍熱心為市民公益咨詢維繫家庭和諧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歲歲重陽,情暖僑鄉。近日,泉州光慧國學院以“家國有愛 光慧有孝”為主題的重陽節活動圓滿落幕。活動現場,傳統禮儀展示區里,孩子們身著漢服向長輩行“拱手禮”,孝親故事分享環節中,多位市民講述自家的尊老往事,暖意融融;而另一側的公益咨詢區前,始終排著長隊——這是兩岸特殊教育與家庭心理輔導領域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咨詢專場,近20組家庭帶著親子、婚姻、代際相處的難題而來,最終都帶著可落地的解決方法滿意而歸。作為深耕行業15年的實戰型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專業實力兼具權威認證與落地經驗: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台灣特殊教育專業資格證雙認證,曾獲台灣地區“特殊教育輔導卓越獎”,2018年起牽頭“兩岸家庭正向溝通公益項目”,累計為超3000組家庭提供咨詢服務。此次她帶來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包含針對情緒管理的“離場冷靜法”,還新增了“親子需求翻譯術”“代際共識清單”等實操技巧,專門破解當下家庭常見的溝通痛點。 活動現場,“幼兒家庭爭吵”問題成為咨詢焦點之一。一對年輕夫妻抱著剛滿3歲的孩子前來,丈夫無奈地說:“昨天就因為孩子睡前要不要讀繪本吵了起來,我覺得該讓孩子早點睡,她非要讀,吵到最後孩子哭了,我們也冷戰了一晚上。”針對這類困境,陳習珍老師當場拆解“離場冷靜三步法”,還補充了“事後修復技巧”:“吵完別冷戰,等孩子睡後,你們可以用‘我擔心……’的句式溝通,比如媽媽說‘我擔心不讀繪本會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爸爸說‘我擔心晚睡影響孩子發育’,先講需求,再找折中辦法,比如‘今天讀10分鐘短繪本,明天提前半小時開始’。”夫妻二人邊聽邊記,妻子還掏出手機拍下老師畫的“溝通流程圖”,笑著說:“以前總盯著‘誰對誰錯’,現在知道該怎麼找中間路了。”除了年輕父母關注的親子與婚姻問題,祖輩參與的“代際帶娃矛盾”也佔咨詢量的近三成。一位爺爺帶著兒媳和剛滿1歲的孫子前來,直言“我早上想給孩子餵點米湯,兒媳說太早了,為此我們倆已經拌了好幾次嘴,現在都不敢在她面前餵東西了”。陳習珍老師沒有急於評判,而是拿出紙筆,引導二人一起列“代際共識清單”:先寫下雙方都認可的“核心原則”(比如“寶寶健康安全”“不強迫進食”),再針對“輔食添加”列出具體問題,比如“米湯能不能加”“什麼時候加”,建議他們一起查兒科醫生的專業建議,用“第三方權威”代替“長輩經驗”與“年輕觀念”的對抗。“這樣一來,你們對抗的就不是彼此,而是‘怎麼找到對寶寶最好的方法’。”陳習珍老師的話讓祖孫二人茅塞頓開,爺爺當場表示:“明天就和兒媳一起查資料,再也不因為這事鬧彆扭了。”咨詢間隙,不少家庭還圍著陳習珍老師交流後續問題,有人問“孩子挑食怎麼辦”,有人咨詢“青春期孩子不願說話怎麼引導”,老師都一一耐心解答,還現場演示“親子遊戲溝通法”——用積木搭建“家庭樹”,讓孩子通過擺放積木的位置,表達對家人的感受,不少家長看完後直呼“原來和孩子溝通還能這麼有趣”。 泉州光慧國學院負責人在活動尾聲表示:“我們希望借助重陽這個節日,將傳統文化中的‘家和’理念與現代心理服務結合。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有方法,還懂人心,能幫家庭真正解開疙瘩,未來我們會繼續邀請此類專業力量,讓公益服務真正走進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 此次活動不僅為泉州民眾送上了重陽的溫暖關懷,更搭建了兩岸專業心理服務落地基層的橋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像陳習珍老師這樣的專家,用接地氣的“和諧方案”,為更多家庭點亮幸福生活。
兩岸藝文
劉夢緣

兩岸共祭三山國王 祖廟邀請台灣宮廟參與

【記者 陳嵐 張如鳳 綜合報導】 來自大陸的邀請,期待台灣的回音。廣東揭西縣的霖田三山國王祖廟即將舉辦海峽兩岸三山國王香火傳承,祭祀大典,現特向台灣發出邀請,希望台灣三山國王廟及其他有興趣的團隊和個人積極報名參與此次兩岸大祭典。這次大典旨在進一步深化兩岸的宗教文化交流,突顯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傳承。 為了讓活動更加完美,活動委員會提供了鼎力支持,鑑於台灣的宮廟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和影響力,廣東省活動委員會特地邀請台灣各大宮廟代表及相關人員參加此次香火傳承祭祀大典。 三山國王祖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台灣的三山國王廟就源自於此。此外,台灣三山國王廟的香火也是從這裡傳過去的。其莊嚴肅穆的建築和古老的祭祀儀式,深深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先祖、對傳統的崇敬。皇帝曾對其加以封賜,顯示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這次的祭祀大典,將為來自兩岸的賓客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大家回家看看,共同感受這古老信仰的魅力,以及背後凝聚的民族精神。 許大有先生表示,兩岸共祭,不只是一次宗教儀式的進行,更是一次深厚的文化交流與心靈的對話。我們預期這次活動粵台能成為兩岸關係的新起點,讓民眾更深入地了解並感受到兩岸的文化與信仰的共通性,增進彼此的了解與友情,為兩岸關係的和諧與穩定注入新的活力。 組委會歡迎台灣兄弟姊妹大家來做客,兩岸共同發揚華夏文化,讓香火一代代傳承。台灣宮廟報名專線:0985-047899 李先生,報名至10月28號為止。
劉夢緣

台中市孔子誕辰釋奠典禮首見女佾生 王副市長:文化傳承更全面

「記者/劉夢緣 張如鳳台中報導」 今(28)日是教師節,也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 2573 周年紀念日,台中市孔廟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由副市長王育敏擔任正獻官,以古禮瘞毛血、迎神、八佾舞及三獻禮等 34 道儀節獻祭,一早便吸引上千民眾到場觀禮,感受傳統祭孔典禮的莊嚴氛圍。王副市長表示,台中市孔廟每年舉行祭孔大典,表達對孔子的崇高敬意,不僅體現豐富人文美學與禮儀層次,同時弘揚尊師重道的人文傳統,永續傳承優良文化。 王副市長指出,孔子思想對傳統文化及當代世界文明皆有極大的貢獻,在教育、政治及德行修養方面更有深遠的影響,市府每年投入眾多的人力及物力,全力籌辦祭孔大典,表達對孔子及先賢、先儒崇敬之意,而每年力行國小學童可愛吸睛的八佾舞獻舞更是備受矚目,今年度更首度開放 32 名五年級女學生擔任佾生,提升佾舞的多元性與平等性,並彰顯孔子「有教無類」及「中庸之道」的思維,讓儀禮文化的傳承更加全面。 今日釋奠典禮在晉鼓及鏞鐘合擊聲下揭開莊嚴的祭祀序幕,禮生按照鼓聲節奏就位,各司其事;獻官依隨樂生演奏「咸和之曲」及「寧和之曲」等樂曲,遵行古禮進行 34 道儀程,包括啟扉、瘞(音同易)毛血、迎神、進饌、上香、三獻禮、送神、望燎等,儀節繁複隆重,最後由正獻官代表大家接受孔子賜福蔭的飲福受胙等古禮後送神、闔扉,圓滿完成所有儀式,氣氛莊重肅穆。 力行國小學務主任陳祥裕透露,今年在招收佾生上,女同學反應比男同學熱烈,家長也相當支持,還有六年級及畢業的學姐大呼可惜沒機會參加。而所有參與演出的女佾生都十分珍惜此次的表演機會,認真參與每次排演,整體表現出乎意料的好,也間接提升男佾生專心度,調皮搗蛋的情形減少許多,許多女佾生都紛紛表示,很榮幸參與此次八佾舞的演出,為自己留下獨特的經驗與回憶。 台中市孔廟所長李書華說明,此次祭典全程搭配國語、英語、日語翻譯介紹,讓國內外人士均能參與深具歷史與教育意義的祭孔大典。而來自台中科技大學外語中心美籍老師杭特首度擔任英語司儀,典禮後興奮地表示,很高興台中市孔廟給他參與的機會,在台灣留下難得的文化體驗。 台中市孔廟表示,今年祭孔大典開放民眾憑參禮證進場觀禮,還有可愛吸睛的力行國小學童展現動靜有節、齊整典雅的八佾舞,向至聖先師獻上最崇高敬意,民眾憑參禮證並可領取受福品(壽麵及智慧糕)一份,共享孔子所賜的福蔭,祝福大家增長智慧。另無法到現場觀禮的民眾也可透過台中市孔廟臉書粉絲專(https://ppt.cc/fbsmcx),或至 YouTube 搜尋關鍵字「臺中市各界紀念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 2573 週年釋奠典禮」,線上觀賞隆重的古禮儀典,同樣能獲得先師的福蔭庇佑。 另為提升民眾識詐知能,市府警察局也於活動現場設置攤位發送防詐騙宣導單(品),並邀請王副市長一同向現場民眾宣導防詐觀念。警察局提醒,民眾接獲不明來電時,務必保持冷靜,有任何問題可撥打防詐騙專線165 查證,切勿依電話指示操作ATM 提款機,以免落入詐騙集團圈套。 今日典禮由王副市長擔任正獻官,民政局長吳世瑋擔任糾儀官,分獻官則由教育局長蔣偉民、消防局長孫福佑、數位治理局長林谷隆、水利局長范世億、交通局長葉昭甫、都發局長李正偉、社會局長廖靜芝、原民會代理主任委員楊馨怡等人擔任,另由各區區長、東區、南區、霧峰區及潭子區等高中、國民中、小學校長及孔氏宗親擔任陪祭官,均著長袍禮服進行祭典儀式。      
劉夢緣

公益組每人獲獎盃 嬅藝盃歌唱比賽招募愛心志工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台中報導】 今(11月5日)在台中市嬅藝歌唱演藝公司,舉辦嬅藝盃歌唱比賽,由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以及嬅藝歌唱演藝公司聯合舉辦,今年邁入第13屆了。一早來自南北的賽友齊聚台中嬅藝展演空間,最令人感動還有來自台東的朋友,大家磨拳擦掌,互道加油,比賽現場高手雲集,展開激烈的競爭,精彩萬分。 今年嬅藝盃歌唱比賽分三組,公益組、台語組和國語組。公益組名符其實的就是為了招募志工而設計的組別,榮獲的獎金可抵會員年費,今年更特別加碼,除了前三名,每一位參加的朋友都可獲得獎盃一只,以資鼓勵。 這是一場為公益而舉辦的歌唱比賽,希望藉由賽事招募更多更多喜愛唱歌的朋友加入志工行列,共同奉獻愛心與歌聲,幫助弱勢族群,為台灣社會盡一份心力。 心靈補給站的屬性是純公益,協會宗旨「盡己所能,奉獻己力」,行孝不能等,行善要及時,只要您願意都可以用現有的能力和財力幫助弱勢族群,給予一線光明。 創會理事長安倩嬅老師是一名專業的歌唱音樂老師,她認為,我們的家人在安養機構中雖可獲得專業且完善的照顧,但卻要面臨離家的無奈和家人不在身旁的孤寂,於是召集相同理念的學生,成立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用歌聲陪伴、用心關懷長輩及病友,幫助需要陪伴關懷的族群。 協會志工大多由一群喜愛唱歌的朋友組成,我們用歌聲和關懷陪伴安養機構的住民長輩,增添其生活色彩,延緩身體機能退化,溫暖孤獨之心靈。不定期舉辦慈善募款演唱,籌募急難救助基金,幫助遭遇突發事故的朋友及弱勢族群,讓遭逢突發事故頓失所依者獲得暫時性的支持。 嬅藝盃第13屆歌唱比賽,在歡聲笑語中落幕,恭喜所有獲獎朋友,感謝所有參與的賽友,因為您的支持台灣社會更祥和美滿。 今天的比賽非常熱鬧,在參賽者彼此互相打氣加油中,比賽結果出爐:獲得公益組第一名是:陳俊安、第二名盧佳琦、第三名鍾偉仁。台語組第一名是:林茪燈、第二名毛佩衫、第三名李欣怡國語組第一名是巫鴻裕、第二名黃禾楓、第三名王巧盈,恭喜得獎和所有參賽者,在一整天的比賽當中,最敬業的,是評審老師,安倩嬅、張海星、何子欣、許武真、張士男、郁富、劉庭郡、賴怡璇、小喬,還有忙裡忙外的志工夥伴,嬅藝盃13屆歌唱比賽,在溫馨感人的週日,在彼此互道珍重重中畫下完美的句點。期待新加入的愛心歌唱志工,跟隨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前往社福團體及安養機構愛心義演,下次再相見!
劉夢緣

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領銜 千人共襄盛舉身心障礙者日活動

【記者 山風 隨隊報導】 11/26(日)南投縣政府及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中部分公司,於九族文化村盛大舉辦112年度南投縣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宣導活動,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南投縣政府社會及勞動處張木斌副處長、南投縣政府縣長許淑華辦公室黃馨瑩機要秘書、南投縣議會潘一全副議長服務處苑梅茵副主任、南投縣埔里鎮合歡國際同濟會會長孫盛麗紛紛蒞臨,與現場身心障礙者社福團體及眷屬、社會大眾計1,000多人,一同宣告112年度南投縣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宣導活動「多元參與,幸福領航力」,正式啟程。 本次活動於縣內大型風景遊樂區舉辦,內容豐富精彩,身心障礙團體一早乘坐纜車進入九族文化村,沿途安排網美打卡區及專業攝影師為身心障礙團體拍攝照片、留下紀錄,暖場活動則邀請馳名中外的混障綜藝團進行演出,暖場表演由輪椅爵士舞率先展開,緊接著唐寶寶-林哲立帶來動感的中國風舞蹈;三指歌后-蔡佩芙除了帶來曼妙舞姿,也展現好歌喉;獨臂舞手,百變女王之稱的王蜀蕎,現場也折起花式氣球,與台下民眾互動,場面渲染力十足,充分展現多元參與的精神;同時也規劃政令宣導有獎徵答活動,答對題目者可獲得精美禮盒,並由愚人之友基金會及輔具資源中心、玫瑰啟能教養院上台宣導,以活潑、趣味的方式,與民眾互動零距離、並加深身障福利議題關注,以及讓身障朋友獲得最適切的服務,現場民眾非常踴躍的舉手答題,以至於結束時民眾還意猶未盡,希望能有多一點答題機會,場面熱鬧非凡。 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表示,南投縣政府長年為建構友善身障者的共融環境而努力,同時致力推動各項福利服務及照顧身障朋友權益,期盼大家以多元視角接納、關懷身心障礙朋友,並在社會大眾支持及各機關共同落實下,齊心努力共創平等、宜居的幸福南投。
劉夢緣

愛納奇國際有限公司關懷弱勢舉行全球公益簽約儀式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台中報導】 2023年11月26日    下午,在台中市南屯區文心路一段218號,舉行全球公益簽約儀式。 近期,在台中市誕生了一家新的國際公司,它的背景和不一樣的理念使它於一般企業中鶴立雞群。今天在它所舉辦的醫學講座中宣告了以下的內容:愛納奇國際有限公司成立的宗旨在於:提供人們以「健康及美好生活」為目標,結合研發、生產、行銷、社會公益...等多方向的平台,與社會各界共創「只要有決心、有愛心,就可以提升生命品質」的一個有愛的傳奇事業! 愛納傳奇公益團隊的誕生,是為踐行愛滿人間的理想。在公益的路上愛納奇是實踐家,與「廖老師全球公益團隊」共同攜手走向公益國際的舞台,以濟弱扶貧為本,關懷弱勢族群為途徑,將愛灑滿人間。今天在台中市文心路的辦公大樓,愛納奇國際公司與廖老師全球公益團隊舉行了正式的簽約儀式,由美商健新公司擔任見證,宣示三方將合作履行這份由企業與社團共同推動的「愛納傳奇」永續性公益活動。 另外,愛納奇國際有限公司獨家代理美商健新公司的頂級保健食品,其對於人體細胞營養與更新起了相當不可思議的作用!同時美商健新公司總部也在正式成立大中華地區的營運總部的同時,授權愛納奇為其進軍大陸市場的總代理。可以說:愛納奇在踐行其企業理想的起始,就已站上先馳得點的高度! 相信愛納奇的成長道路將會因為以代理推廣美商健新公司的高科技產品為起點而順暢寬廣!
劉夢緣

2024年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長由吳毓苹連任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台中報導】 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11月18日在台中寶麗金會館,舉行2024年總會長連任暨理事宣誓就職典禮。由2023年現任世界總會長吳毓苹連任2024年總會長。 吳毓苹畢業於靜宜大學化學系,是靜宜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同時也是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永久名譽總會長、世界華商經貿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長年旅居美國舊金山灣區,曾任僑務委員及僑務諮詢委員。 連任典禮邀請1997年總會長黃書瑋,也是現任台北龍山寺董事長監交。並舉行2024年理事及組織八處處長宣誓就職,2024年世界總會副總會長有賴文針(新任)、林瑞楨(新任)、吳睦野(新任)、蔡宗旻(連任)、林文發(連任)、吳三瑋(連任)、蔡明展(連任)、魏德珍(新任)、梁華(新任)、游明桂(新任)、謝雷(新任)、胡淑文(新任)、劉宏洲(新任)等13位。2024年組織八處包括秘書處劉天倫秘書長、王清耀、寇惠風、劉年富3位副秘書長,饒心怡秘書,財務處財務長郭阿月    、副財務長黃淡水,會務發展處處長蘇淑榕,公共關係處處長林秀烜,法規規章處處長呂文三,基金管理處處長廖秋月,會籍管理處處長周麗秋,研究發展處處長蔡志強,法制顧問吳文虎,文化顧問陳在棟,資訊組組長莊岳霖,文宣組組長陳佳娜。當天觀禮貴賓包括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校友服務中心執行長汪凱彰,世界前總會長們包括黃書瑋、柯雨財、林柏根、張正章、葉論飛、陳國書、傅忠雄,阿根廷代表李茂勇,非洲代表明翠中,美國洛杉磯代表楊綺真,美國北加州代表吳明政,香港總會代表梁華總會長、何楓群,吳總會長大學同學劉秀齡博士及來自世界各地會員代表及來賓共襄盛舉! 靜宜大學校長林思伶致詞時表示:「今天是第二次參加傑人會交接典禮,感覺非常親切,傑人會是注重道德品格的社團,如同是國際社會大學,與一般大學培養道德品德是一樣的。」 監交人黃書瑋致詞表示:「傑人會於民國    57年創立,目前發展到國際各地,吳毓苹總會長於任副總會長期間輔導成立9個分會,現在當總會長任內已成立6個分會,值得讚許。」 吳毓苹致詞表示:「國外創會非常辛苦,要花費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時間,常是頂著鋼盔向前衝,目前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全球共有70個分會;2023年接任世界總會長,上任世界總會長以來,今年四月份成立美國芝加哥和平分會及西雅圖分會,七月份成立英國倫敦分會及荷蘭海牙分會,八月份成立澳洲維多利亞分會,十月份在中華民國總會的努力下成立了嘉義分會,希望在2024年任內完成80個分會。」 吳毓苹有鑑於國際傑人會是根據中華文化的四維八德為基礎,以服務社會、助人邁向傑出為任務,促進社會大同為終極目標。全球各大都會的華裔人才眾多,可以吸收為國際傑人會的生力軍,未來再借重華裔推廣至世界各族裔。在這ㄧ方面仍有待努力開發。吳毓苹指出:2024年仍延續「傑人文化、榮耀傳承;改革創新、發揚光大」之年度主題,繼續加強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