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29公頃花海引進國際IP花毯帶來震撼視覺衝擊
【記者如風/臺中報道訊】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重磅登場!11月5日,市府觀旅局盛大舉辦記者會,由張大春副秘書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新社區長林淑惠,以及各區相關單位主管、新社農會代表、休閒農業協會成員、在地里長、長者及愛苗幼兒園孩童等嘉賓踴躍參與,共同揭開這場年度花海盛事的序幕,預告新社已萬事俱備,誠邀海內外遊客共赴花之約。
本屆活動以「花開三盛事」為核心,集結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三大亮點,將於1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精彩上演,為期23天的盛宴將全方位演繹山城獨特魅力。此前,主辦單位已於農業部舉辦展前記者會,三大特展亮點提前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活動核心,本屆盛會圍繞三大主軸打造沉浸式體驗:以「愛與勇氣」為主題的新社花海,用6萬株一串紅、千日紅、波斯菊等多樣草花鋪陳13.5公頃大地畫布,色彩繽紛宛如自然交響;引進國際知名IP打造的2公頃絕美花毯,將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帶來震撼視覺衝擊;更有串聯臺中、苗栗、彰化等8縣市的「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匯集「臺中領鮮」「豐味苗栗」「幸福嘉義」等特色農產品牌,讓遊客在賞花之餘暢享購物樂趣。
總面積達29公頃的展區,將自然景觀、文創藝術與在地農業深度結合,不僅是視覺與感官的雙重饗宴,更為中臺灣觀光產業注入強勁動能。11月8日起,誠邀各界遊客走進新社,在花海中徜徉、在花毯前駐足、在農展中尋味,共度充滿詩意與歡樂的美好時光!

山海同音 兩岸同心——2025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演出永春綻放融合之花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11月1日晚,"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演出"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來自臺灣、西藏、寧夏、新疆、吉林五地的殘疾人藝術家齊聚一堂,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臺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受邀助陣,以藝術爲橋,共同演繹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盛宴。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在晚會授旗儀式中接過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旗幟,成爲活動重要亮點。
本次交流演出是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會於19時30分準時開幕,永春人民會堂內座無虛席。在《白鶴雄風》的武術表演中,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永春白鶴拳的剛柔並濟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
授旗儀式凝聚兩岸共識
晚會中場舉行的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將活動推向高潮。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陳習珍作爲臺灣代表受邀上臺,鄭重接過志願服務隊旗幟。她雙手握旗,眼眶溼潤,這一刻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兩岸助殘事業共同理念的象徵。
陳習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面旗幟代表着責任與承諾,將激勵我們繼續爲兩岸殘疾人藝術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多元藝術展現融合之美
整場演出分爲"源·山海禮讚"、"緣·兩岸情深"、"圓·同心築夢"三個篇章。西藏的堆諧非遺民歌《卓姆仁青崗》、寧夏的秦腔《火焰駒·表花》選段、新疆的舞蹈《絲路花開》等節目輪番上演,臺灣藝人徐承剛演唱的《甲天拼輸贏》配以手語翻譯,充分體現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活動理念。
吉林殘聯王琦主席在觀演後深有感觸地說:"臺灣有個日月潭,吉林有個淨月潭,兩潭相映,情誼相連,我們非常願意邀請臺灣陳嵐老師一行攜手創辦兩潭音樂交流會,讓兩岸藝術之花在山水之間綻放。"吉林籍歌手王凱與嗩吶吹手張亮亮也現場表態,將正式向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發出邀約,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在吉林同臺獻藝,延續這場跨越海峽的藝術之約。
新疆昌吉州殘聯理事長阿力木在演出間隙,與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一行同遊永春山水。一行人漫步於永春的青綠景緻中,暢談兩岸文化特色與助殘心得,歡聲笑語不斷,還頻頻駐足合照,定格下兩岸同胞相知相近的美好瞬間。阿力木理事長當場誠摯發出邀請:"新疆有獨特的民族音樂與人文風情,盼陳習珍老師能帶團前來交流,讓兩岸殘疾人藝術家共奏民族團結與文化融合的樂章。"
鄉愁主題串聯情感紐帶
晚會中,鄉愁主題貫穿始終。董麗娜朗誦的《鄉愁》與臺灣嘉賓吳洪峯的情境表演相得益彰,當《一字鄉愁》的旋律響起時,不少臺胞觀衆輕聲跟唱,展現出兩岸共同的情感記憶。
陳習珍動情地說:"從《鄉愁》詩朗誦到《一字鄉愁》的演唱,每一句都觸動心靈。今晚,鄉愁不再是遺憾,而成爲連接兩岸的橋梁。"
演出在《歌唱祖國》的合唱中圓滿落幕。劉夢緣、張揚任與兩岸藝術家們相互擁抱、交換聯繫方式,約定繼續推動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在永春這個有着"永遠春天"美好寓意的地方,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鄉愁為橋藝暖兩岸 |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永春啓幕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在第32個世界助殘日來臨之際,“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於10月31日在文學大師余光中的故鄉福建永春正式啓動。來自台灣、西藏、寧夏、吉林、河南、福建等地的百餘名嘉賓與演職人員齊聚一堂,以文化為媒、以藝術為橋、以愛心為紐帶,開啓了一場兼具詩意情懷、公益溫度與深厚情誼的沈浸式文化交流之旅,深化兩岸及多地特殊群體的情感聯結與文明互鑒。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永春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特別迎來了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知名詩人陳習珍率領的交流團。團中不僅有協會團員,更特邀“台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隨行助陣,兩岸五地攜手共襄藝術盛舉,讓跨越海峽的手足深情在公益實踐中愈發深厚。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長期深耕特殊群體公益事業,為亞斯伯格症、肯納症群體搭建融入社會、展現自我的平台,而理事長陳習珍自幼與詩歌結緣,對余光中先生的詩作情有獨鍾,其深沈的故鄉情懷始終是她的精神指引。此次率團赴約,既承載著對文學大師的敬仰,更旨在以永春的詩意氛圍為載體,為團員們搭建感受文化、收穫溫暖的橋梁。隨行的張揚任雖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卻在陳習珍十餘年的培育下展露非凡古箏天賦,斬獲多項大獎;3歲便無師自通的劉夢緣憑借靈動琴音屢獲殊榮,常年投身兩岸公益音樂演出,二人用音樂傳遞希望與力量。
活動期間,兩岸五地的殘疾人嘉賓與演職人員一同走進余光中文學館、余光中故居及詩歌主題展館,在青磚瓦黛的古街巷與靈秀山水間沈浸式感受詩歌里的故土意境,聆聽大師與故鄉的淵源故事。參觀途中,大家打破地域界限熱絡交友,歡聲笑語不斷:台灣嘉賓與吉林的亮亮歌手、王凱歌手相談甚歡,與新疆殘聯一行坦誠交流、互訴心聲,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好關係。交流中,吉林、新疆的嘉賓們更是熱情邀約,主動策劃表演合作,誠摯邀請台灣殘疾朋友及張揚任、劉夢緣前往當地登台演出,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有了更具體的延續方向,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在真摯互動中愈發強烈。台灣嘉賓動情表示:“‘鄉愁’在這裡成為我們共同呼吸的空氣,而跨越山海的友誼與演出邀約,更讓這份文化聯結有了溫度與期待。”隨後,大家徜徉於永春的綠水青山,領略“一縣一溪一特色”的生態畫卷,在僑新釀造公司觸摸永春老醋的傳統工藝與創新活力,在五里古街欣賞永春白鶴拳、紙織畫等非遺項目,濃濃鄉愁與文化魅力讓嘉賓們深深沈醉。一位西藏演職人員感慨:“永春的文化與高原迥異卻同樣深厚,更難得的是結識了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定下了未來的相聚之約,讓我們眼界大開、內心溫暖。”
在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展演彩排環節,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陳習珍深情分享余光中《鄉愁》等經典詩作的魅力與自身創作感悟,張揚任、劉夢緣與台中市協進會的團員們一同參與大合唱彩排,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磨合曲目、校准節奏,質樸而專注的狀態感染了在場眾人。不少團員表示,此次旅程不僅感受到了永春的人文底蘊與真摯關懷,收穫了跨越地域的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更在集體彩排中體會到協作的快樂與登台的勇氣,滿心期待明日正式演出的精彩呈現。
主辦方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需求,提供全方位貼心保障,安排專人全程講解引導,並設計詩歌朗誦互動、簡易樂器體驗等環節,讓大家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感受永春的熱情與包容。陳習珍理事長感慨道:“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特殊群體的關懷與守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此次交流不僅是文化的互鑒、情誼的聯結,更促成了未來演出的美好約定,希望未來能與大陸相關單位深化合作,常態化開展文化交流、公益幫扶等活動,共享助殘經驗、共築愛心橋梁。”
據悉,此次活動將詩歌文化、故鄉情懷、公益助殘與藝術展演深度融合,既為台灣特殊群體帶來了獨特的文化藝術體驗、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傳遞了“自強不息、向陽而生”的力量,更增進了兩岸及多地民間公益理念的交流互鑒,讓文化傳承在愛心與情誼的澆灌中煥發新活力,夯實了同胞守望相助的情感基礎。後續,陳習珍計劃整理旅程見聞創作系列詩歌,張揚任、劉夢緣也將把永春之行的感悟與友誼的溫暖融入新的音樂創作,而吉林、新疆與台灣的演出之約,更讓這份跨越海峽的愛心、詩意與深情有了長久延續的可能。
泉州光慧國學院重陽節活動中兩岸特教與家庭心理輔導專家陳習珍熱心為市民公益咨詢維繫家庭和諧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歲歲重陽,情暖僑鄉。近日,泉州光慧國學院以“家國有愛 光慧有孝”為主題的重陽節活動圓滿落幕。活動現場,傳統禮儀展示區里,孩子們身著漢服向長輩行“拱手禮”,孝親故事分享環節中,多位市民講述自家的尊老往事,暖意融融;而另一側的公益咨詢區前,始終排著長隊——這是兩岸特殊教育與家庭心理輔導領域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咨詢專場,近20組家庭帶著親子、婚姻、代際相處的難題而來,最終都帶著可落地的解決方法滿意而歸。作為深耕行業15年的實戰型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專業實力兼具權威認證與落地經驗: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台灣特殊教育專業資格證雙認證,曾獲台灣地區“特殊教育輔導卓越獎”,2018年起牽頭“兩岸家庭正向溝通公益項目”,累計為超3000組家庭提供咨詢服務。此次她帶來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包含針對情緒管理的“離場冷靜法”,還新增了“親子需求翻譯術”“代際共識清單”等實操技巧,專門破解當下家庭常見的溝通痛點。
活動現場,“幼兒家庭爭吵”問題成為咨詢焦點之一。一對年輕夫妻抱著剛滿3歲的孩子前來,丈夫無奈地說:“昨天就因為孩子睡前要不要讀繪本吵了起來,我覺得該讓孩子早點睡,她非要讀,吵到最後孩子哭了,我們也冷戰了一晚上。”針對這類困境,陳習珍老師當場拆解“離場冷靜三步法”,還補充了“事後修復技巧”:“吵完別冷戰,等孩子睡後,你們可以用‘我擔心……’的句式溝通,比如媽媽說‘我擔心不讀繪本會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爸爸說‘我擔心晚睡影響孩子發育’,先講需求,再找折中辦法,比如‘今天讀10分鐘短繪本,明天提前半小時開始’。”夫妻二人邊聽邊記,妻子還掏出手機拍下老師畫的“溝通流程圖”,笑著說:“以前總盯著‘誰對誰錯’,現在知道該怎麼找中間路了。”除了年輕父母關注的親子與婚姻問題,祖輩參與的“代際帶娃矛盾”也佔咨詢量的近三成。一位爺爺帶著兒媳和剛滿1歲的孫子前來,直言“我早上想給孩子餵點米湯,兒媳說太早了,為此我們倆已經拌了好幾次嘴,現在都不敢在她面前餵東西了”。陳習珍老師沒有急於評判,而是拿出紙筆,引導二人一起列“代際共識清單”:先寫下雙方都認可的“核心原則”(比如“寶寶健康安全”“不強迫進食”),再針對“輔食添加”列出具體問題,比如“米湯能不能加”“什麼時候加”,建議他們一起查兒科醫生的專業建議,用“第三方權威”代替“長輩經驗”與“年輕觀念”的對抗。“這樣一來,你們對抗的就不是彼此,而是‘怎麼找到對寶寶最好的方法’。”陳習珍老師的話讓祖孫二人茅塞頓開,爺爺當場表示:“明天就和兒媳一起查資料,再也不因為這事鬧彆扭了。”咨詢間隙,不少家庭還圍著陳習珍老師交流後續問題,有人問“孩子挑食怎麼辦”,有人咨詢“青春期孩子不願說話怎麼引導”,老師都一一耐心解答,還現場演示“親子遊戲溝通法”——用積木搭建“家庭樹”,讓孩子通過擺放積木的位置,表達對家人的感受,不少家長看完後直呼“原來和孩子溝通還能這麼有趣”。
泉州光慧國學院負責人在活動尾聲表示:“我們希望借助重陽這個節日,將傳統文化中的‘家和’理念與現代心理服務結合。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有方法,還懂人心,能幫家庭真正解開疙瘩,未來我們會繼續邀請此類專業力量,讓公益服務真正走進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
此次活動不僅為泉州民眾送上了重陽的溫暖關懷,更搭建了兩岸專業心理服務落地基層的橋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像陳習珍老師這樣的專家,用接地氣的“和諧方案”,為更多家庭點亮幸福生活。
「彰化囝仔好幸福 112年兒童節慶祝活動」十場活動免費入場
【記者 劉夢緣/張如鳳 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為迎接建縣300年的到來,辦理「2023建縣三百 大放藝彩~鄉鎮藝術巡演」,第7場民歌演唱會於3月3日晚間在鹿港鎮體育場登場,邀請7位知名歌手共同演出,縣長王惠美到場與近3,500名縣民同樂,欣賞優美的歌聲,共同感受彰化邁入建縣300年的歡樂氣氛。
林園安排身聲劇場演出《希望之翼》,搭配面具與高蹺舞蹈編排,再結合創意森巴鼓,充滿感官震撼與絢爛色彩的獨特演出,內容非常豐富精彩好玩,免票入場,歡迎參加。
另為慶祝兒童節,縣府辦理「彰化囝仔好幸福─112年兒童節慶祝活動」共十場,後續還有六場活動,分別為4/8(六)15:00在村上國小活動中心;4/9(日)15:00在埔心國中活動中心;4/15(六)19:00在芳苑國中操場;4/16(日)15:00在溪州國小活動中心;4/29(六)15:00在芬園鄉環保公園內風雨球場;4/30(日)15:00在秀水高工活動中心,皆有兒童劇的演出,免票入場,歡迎家長帶著您的小寶貝共度歡樂時光。
今晚民歌演唱會特別邀請民歌手:飛揚的青春-凃佩岑、永遠的神話-羅吉鎮、化裝舞會-于台煙、民謠創作才子-葉佳修、校園民歌女神-王海玲、無敵雙女聲-潘越雲,另為回應歌迷的殷殷期待,特別加碼安排施孝榮演唱,共7位歌手輪番演出。悠揚高亢的歌聲,讓現場民眾聽得如癡如醉,鄉親的熱情,充分展現彰化新活力特色,在動人的音樂下,一起歡慶建縣300年的來臨。
「建縣300 大放藝彩~鄉鎮藝術巡演」最後1場演出,將於4月23日(星期日)晚上7時30分在員林市與會貴賓有縣議員楊竣程、凃淑媚、施佩妤、鹿港鎮長許志宏、縣議員黃俊源服務處秘書王定安、南投縣議員蔡孟娥、于秀英、縣政咨議粘禮淞、莊政強、縣政顧問陳榮財、施正雄、施性鍾、王振森、施炳坤、吳文龍、陳妤蓮、文化局長張雀芬、鹿港鎮代表會主席王炫斐、鹿港鎮民代表許富足、何麗觀、外交部中部辦事處秘書葉湟淇、鹿港老街商圈理事長魏秀娟、詮峰汽車董事長蕭勝坤、建大公司總裁楊銀明、繼茂橡膠工業公司董事長粘振啟、英發企業董事長陳嘉祥、台明將董事長林肇雎、照電子董事長楊儒發、鴻詳家具侯志淵、彰化高中校友會副總幹事楊賜來、彰化縣健康城市發展協會總幹事邱美娟、山崙里長吳順和、菜園里長黃文樹、頭南里長鄭錦昌、草中里長王國書、鹿東里長林茂己、二林鎮民代表洪自然、地方仕紳及民意代表等。
國小學童閱讀獎勵金捐助活動 埔里獅子會助力培養孩子好奇心
【記者 劉夢緣/張如鳳 南投報導】
每年在三月時節,埔里鯉魚潭辦理好山好水好空氣寫生比賽,在疫情期間更是辦理線上寫生比賽,榮獲各界的好評,並榮獲全台一家100個疫情下互助共生做法入選,並將生態與鯉魚潭人文故事,透過線上教育平台,傳遞給全台的小孩,秉持教育意義理念,邀請大家一起在假期中帶著小朋友走出戶外,來看看四面環山的埔里,有撫媚的山林、柔淨的鯉魚潭,漫步在湖畔將山光水色盡收眼底,今日在埔里鯉魚潭辦理大型寫生比賽活動。
有來自台北、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南投、嘉義、高雄等地區的民眾前往參與,一起來埔里鯉魚潭度過一個開心的兒童佳節,主辦單位南投縣埔里中心湖觀光發展協會拉拉表示看著孩子們在認真拿起畫筆繪畫的模樣真的很棒,兒童節是開心的日子,希望每個人都能開心快樂笑得像個孩子,於今日一點半頒發寫生比賽得獎,選出共15名得獎者,國小3~4年級組第一名是嘉義三和國小的簡妘臻表示,第一次來埔里鯉魚潭參加這樣的活動,覺得很棒,可以畫畫也可以玩水,下次我還想來參加。
還有從台北、台中、彰化等地的得獎者家長表示,下次會關注此活動,想要繼續來參加,這次結合埔里獅子會捐助埔里鎮各國小學童閱讀獎勵金達十五萬元,邀請埔里鎮內13所學校校長及老師一起推廣閱讀,對於任何事物都懷抱著新鮮感與好奇心,培養素養=知識+態度+技能,鼓勵埔里鎮內的學童,透過閱讀可以打開自己的視野,期待孩子們與家長度過一個具有意義特別的兒童佳節,讓更多人走進我們的埔里鯉魚潭去欣賞著有豐富的生態美景,一起來埔里鯉魚潭拿禮物及玩樂,感受台灣的心跳聲!
南投縣集集鎮泰順古廊橋成為熱門景點 舉辦攝影比賽紀錄廊橋風光
【記者 劉夢緣/張如鳳 南投報導】
南投縣集集鎮的泰順古廊橋,已經成為遊客到集集指定必遊的景點,也成為許多網紅、部落客版主取景打卡的熱門項目。中華台浙泰順經貿文化協進會為積極推廣廊橋文化與精神,鼓勵大家來一睹泰順廊橋的奇、秀、幻、妙,希望以照片記錄泰順廊橋在不同時間的靈明百態,特別自去年8月開始,舉辦「南投集集鎮浙江泰順廊橋風光」的攝影比賽。
感謝來自全台各地攝影前輩同好們踴躍參與,經過近7個月的收件期,從爆量超過2000多件的參賽作品中,特別邀請中華攝影藝術家學會、台灣攝影學會榮譽理事長王古山、台北攝影學會理事長張照煥、中華攝影藝術家學會理事長范慧玲、台灣攝影學會理事長鄭俊堂、公共電視知名導演鄭弼偉等攝影專家擔任評審委員,分別從社會組和學生組中選出優秀作品,包括社會組金牌獎趙令級、銀牌獎王威荏、銅牌獎李清吉、優選獎卓錫隆、林翠芳、葉世賢等四十名獲獎者。為集集浙江泰順廊橋留下美好的記憶。
頒獎典禮於4月22日(六)上午11時30分,在集集鎮八張里多功能服務中心綜合大樓1樓(武昌宮廣場旁)隆重舉行,縣長許淑華、集集鎮長吳大村、鎮民代表會主席陳雅雯、縣議員黃春麟、游灝、集集鎮里長聯誼會召集人、集集里里長許宗壹、廣明里里長廖貴福、八張里里長鄧智全、玉映里林素玲里長、吳厝里廖文鎬里長、永昌里陳樹連里長等地方人士出席。
縣長許淑華頒獎致詞表示,浙江泰順廊橋當初能夠歷經百般波折而圓橋落成,特別要感謝林明溱前縣長的努力堅持,才能夠為南投為集集爭取了這麼難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當地宗教文化作最美的結合。這次攝影比賽不僅能記錄著古蹟、自然景觀和建築,也為南投增加了重要的景點,更是兩岸交流重要的資產,歡迎大陸的朋友能組團來南投觀光採購南投的農產品。
武昌宮主委陳永琦頒獎致詞強調,泰順廊橋能夠落地集集,完全要感謝當時的林明溱縣長,與立委許淑華,也就是現在的許縣長,召開跨八個部會的協調會議,才能夠解決諸多困難。集集鎮長吳大村指出,今年集集鎮以廊橋為主題,參加美國的國際花燈大展,獲得金牌獎,更顯示廊橋已經成為集集鎮重要的地標和景觀。
中華台浙泰順經貿文化協進會理事長蔡之貫自豪地表示,易經講「天、地、人」三才之道,體現人與自然休戚與共、和諧發展的道理,而廊橋正是這種中華文化思想啟迪的產物,象徵能頂天立地,繼往開來;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對人、對事也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建造廊橋的這種智慧與博愛奉獻精神,體現出廊橋不只是文化建築藝術的精粹,也傳達出「與人為善」的助人精神,正是我們現代社會同樣需要發揚的公民風範。「浙江泰順廊橋」已經成為見證兩岸人民往來、交流溝通、諒解互信的新地標,也是民眾在台灣本地除了台北故宮外,值得一生必遊一次的古典藝術。
典禮現場還同時視訊連線有中國廊橋之鄉美譽的浙江泰順會場,當地出席的嘉賓有溫州市廊橋文化學會會長鐘曉波,泰順縣文旅局領導藍麗娜,泰順縣非遺中心主任鮑厚濟,泰順縣廊橋文化協會會長莊通、名譽會長董曉華,泰順縣攝影家協會會長盧立友,浙江泰順廊橋建造人曾家快,世界最美廊橋所在村泗溪鎮下橋村村長林若政,泰順縣台聯會副會長翁卿華等人。典禮在參觀獲獎的優秀作品與「相約廊橋見」的愉快道別聲中,圓滿畫下句點。
第16屆嬅藝歌唱演藝發表會圓滿成功
「記者/劉夢緣/張如鳳台中報導」
11月18日在台中市益民ㄧ中商圈,舉辦第16屆嬅藝歌唱演藝發表會,在當日熱熱鬧鬧登場了,從下午四點鐘一直到晚上10點,現場座無虛席,加油聲不斷。
第16屆嬅藝歌唱演藝發表會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樂器舞蹈類演出,同學們鋼琴、吉他、爵士鼓、木箱鼓、烏克麗麗、舞蹈,十八般武藝樣樣行,進入嬅藝個個都多才多藝 。
第二階段是台語歌曲發表,首先上場的是4歲幼幼班的小珍珠,演唱安倩嬅老師詞曲、袁晧維主唱~永遠的勝利超級吸睛,聚滿了圍觀的人群。
第三階段是國語歌曲發表,從小到大各個年齡層都有,每位同學精心打扮、賣力演唱,用心的介紹著自己演唱的歌曲,一首接一首,就這麼近百首歌曲在這場活動中接力唱,讓觀眾們大飽耳福。
中部最優質的歌唱培訓班推薦給喜愛唱歌的你、擁有歌手夢的你,想學唱歌、想成為歌手、想擁有紀念單曲、想提升企業知名度的你,進入嬅藝讓你變成多才多藝,在演藝生涯中大放光彩。
所有演出的同學都是素人,大家都是懷著期待、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輪番演出,席間親友團揮手鼓舞、尖叫吶喊、掌聲不斷,給足了同學們信心,彷如大明星般接受粉絲們擁簇獻花。
參與發表會的同學須接受2個月的集訓課程,並且全力配合公司練習時間,完成今天發表會的任務通過考驗者,即可獲得“挑戰成功”獎盃乙座,這項殊榮代表著通過今年的期末考。
嬅藝歌唱演藝公司是台中在地的歌唱經紀公司,也是培育歌手的搖籃。音樂總監安倩嬅老師學資歷完整豐富,20年的教唱經驗編製一套安式教學系統,旗下6位嬅藝之星纖纖、黃鶯、郁富、劉庭墉、劉庭郡、袁晧維都是在安式教學系統的體系下培養而成,各個才情出眾,能說、能演、能唱、能跳、能教,各有所長,各有所屬領域。
慶祝移民節 林右昌:助新住民勇敢追夢 點亮國際舞臺
記者 劉夢緣 台中報導】
內政部移民署今(10)日攜手臺中市政府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共同舉辦移民節「移民心力量閃耀中臺灣」慶祝活動,內政部部長林右昌到場與市民朋友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新住民共同歡慶這場盛大慶典。林右昌表揚優秀新住民,感謝他們為臺灣挹注新力量,並表示內政部對新住民照顧不遺餘力,未來內政部將持續提供新住民更好的服務,協助解決困難,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讓越來越多新住民及其子女勇敢追夢,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
林右昌表示,目前因為婚姻來到臺灣的新住民已經逼近58萬人,加上新二代子女,總數更接近百萬人,成為第三大族群,除婚姻移民,還有數十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認真工作、求學、傳教弘法或投資經商,對於我國基礎建設、科技經濟發展、長者照顧服務及文化生活等各個層面都有非常重要的貢獻,也豐富了臺灣社會的族群面容,特別感謝他們成就當前臺灣社會榮景與獨特風貌,為臺灣帶來源源不絕的新力量。
林右昌指出,內政部相當重視新住民相關權益,於今(112)年6月28日修正公布「入出國及移民法」,透過修法放寬外籍配偶因撫育未成年子女在臺居留相關規定,以保障婚姻移民的家庭團聚權;同時也鬆綁停居留規定,簡化外國人申辦居留程序,以吸納更多優質人才來臺;另一方面也增訂處罰不法態樣及提高罰則,相信一定更能兼顧人權保障及社會安全。
另內政部也設置新住民發展基金、海外培力計畫及獎助學金等方案,協助新住民培養一技之長,適應臺灣社會,同時也結合跨部會資源,推動新住民及其子女築夢計畫及新住民子女國內培育營等輔導措施,培育新二代發揮語言優勢,邁向國際。
內政部表示,移民節睽違5年再次回到人文薈萃的臺中,臺中市政府民政局長吳世瑋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羅偉哲也到場共襄盛舉,今日活動特別表揚持續關心環境議題,並以《小島大歌》入圍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的柯二聽,以及成功研發出「水塔式尿壺」,降低被照顧者半夜如廁風險的咪雅等10位新住民及移工,誠摯感謝他們對臺灣這片土地的付出及卓越貢獻。
內政部指出,今年移民節特別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新住民科學教育,展現多元文化學習成果,活動現場有異國風情舞蹈表演、主題式靜態成果展示及多元文化創意市集等逾50個攤位,讓民眾感受不同族群文化的精采內涵,展現新住民及新二代的藝術創作,並一解新住民朋友的思鄉之情。
表揚志工歌聲送暖陪伴長者感恩餐會
【記者 劉夢緣 台中報導】
臺中市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第四屆志工表揚暨感恩餐會,這是一場為感恩志工的貢獻而舉辦的餐會,他們平日勤奮練習唱歌,希望為機構住民長輩奉獻自己美妙的歌聲,如果有住民點歌也會盡力達成所願,遇上寒流來襲、刮風下雨也從不缺席,熱心公益的精神值得嘉獎。
代表頒發感謝狀的機構有松群護理之家王衍三院長、毓祥護理之家蕭勝中主任,蒞臨現場鼓勵表揚志工的有臺中市社會局西屯區社會福利中心賴雅雯主任、台灣新住民兩岸新思路經貿文化協會陳習珍理事長、亞斯柏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劉夢緣理事長以及長期支持協會會務的捐款人。
首先頒發的是各機構感謝狀,每位志工盛裝站在台上接受表揚,從機構代表手中接過的是他們滿滿的感謝之意,這是一份無上的榮耀啊!毓祥護理之家蕭主任說,只要志工去到機構演唱,阿公阿嬤不止是開心,而是非常非常的開心,他們享受在歌聲之中,開懷的手舞足蹈。
緊接著頒發貢獻獎,榮獲年資滿三年的獎項~珍珠志工,獲獎的有張春華、鍾吉玲、林柏村、劉庭郡,榮獲年資滿五年的獎項~黃金志工,獲獎的有何月美、吳佳彤、李彩紅、江淑芬、卓成言、盧佳琦、賴怡璇、潘雪、纖纖,榮獲年資滿八年的獎項~水晶志工,獲獎的有安倩嬅、劉施賦、楊北雁、張海星、林惠珠、郁富、黃鶯、林思岑,恭喜獲獎的志工,熱血公益,愛心無限。
表揚大會後緊接著是感恩餐會,一道一道美味佳餚上桌,令人垂涎三尺,人人讚不絕口。一開始志工分享著到安養機構的服務心得,讓大家沉浸於滿滿、滿滿的愛之中,接著來到了歡唱時間,現場宛如一場同樂會,笑聲、尖叫聲不間斷,溫馨、歡樂氣氛感染了所有人,讓原本要提早離席的賓客也都捨不得離去呢!
心靈補給站歌聲送暖協會的宗旨是「盡己所能,奉獻己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只要有心,任何人都有能力可以參與付出與奉獻,會員出錢、志工出力,攜手共同為台灣社會謀福利。
因為少子化的衝擊,台灣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加上失智、失能人口增加,更衍生長期照護的問題,現代家庭人員單薄,當面臨家中長輩生病時往往是蠟燭兩頭燒,為能兼顧工作只能把長輩送往長照機構代為照顧,雖然在機構裡可獲得專業與完善的照顧,但是他們心中念念不忘記的還是生活了一輩子的家與親人。
創會理事長安倩嬅老師人美心更美,是一位親力親為的慈善家,她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理念,每個月馬不停蹄的帶領著志工到各大安養中心用歌聲陪伴撫慰住民們的心靈。
餐會最後安理事長感謝大家撥冗參與盛會,並大聲疾呼「志工們,明年我們要繼續為台灣社會弱勢族群奮鬥和努力,好不好啊!」在一片歡聲響起中感恩餐會圓滿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