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29公頃花海引進國際IP花毯帶來震撼視覺衝擊
【記者如風/臺中報道訊】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重磅登場!11月5日,市府觀旅局盛大舉辦記者會,由張大春副秘書長代表盧秀燕市長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新社區長林淑惠,以及各區相關單位主管、新社農會代表、休閒農業協會成員、在地里長、長者及愛苗幼兒園孩童等嘉賓踴躍參與,共同揭開這場年度花海盛事的序幕,預告新社已萬事俱備,誠邀海內外遊客共赴花之約。
本屆活動以「花開三盛事」為核心,集結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三大亮點,將於11月8日至11月30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精彩上演,為期23天的盛宴將全方位演繹山城獨特魅力。此前,主辦單位已於農業部舉辦展前記者會,三大特展亮點提前曝光,引發廣泛關注。
作為活動核心,本屆盛會圍繞三大主軸打造沉浸式體驗:以「愛與勇氣」為主題的新社花海,用6萬株一串紅、千日紅、波斯菊等多樣草花鋪陳13.5公頃大地畫布,色彩繽紛宛如自然交響;引進國際知名IP打造的2公頃絕美花毯,將藝術與自然完美融合,帶來震撼視覺衝擊;更有串聯臺中、苗栗、彰化等8縣市的「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匯集「臺中領鮮」「豐味苗栗」「幸福嘉義」等特色農產品牌,讓遊客在賞花之餘暢享購物樂趣。
總面積達29公頃的展區,將自然景觀、文創藝術與在地農業深度結合,不僅是視覺與感官的雙重饗宴,更為中臺灣觀光產業注入強勁動能。11月8日起,誠邀各界遊客走進新社,在花海中徜徉、在花毯前駐足、在農展中尋味,共度充滿詩意與歡樂的美好時光!

山海同音 兩岸同心——2025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演出永春綻放融合之花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11月1日晚,"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演出"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來自臺灣、西藏、寧夏、新疆、吉林五地的殘疾人藝術家齊聚一堂,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臺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受邀助陣,以藝術爲橋,共同演繹了一場跨越海峽的文化盛宴。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在晚會授旗儀式中接過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旗幟,成爲活動重要亮點。
本次交流演出是2025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會於19時30分準時開幕,永春人民會堂內座無虛席。在《白鶴雄風》的武術表演中,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永春白鶴拳的剛柔並濟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
授旗儀式凝聚兩岸共識
晚會中場舉行的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志願服務隊授旗儀式將活動推向高潮。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陳習珍作爲臺灣代表受邀上臺,鄭重接過志願服務隊旗幟。她雙手握旗,眼眶溼潤,這一刻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兩岸助殘事業共同理念的象徵。
陳習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面旗幟代表着責任與承諾,將激勵我們繼續爲兩岸殘疾人藝術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多元藝術展現融合之美
整場演出分爲"源·山海禮讚"、"緣·兩岸情深"、"圓·同心築夢"三個篇章。西藏的堆諧非遺民歌《卓姆仁青崗》、寧夏的秦腔《火焰駒·表花》選段、新疆的舞蹈《絲路花開》等節目輪番上演,臺灣藝人徐承剛演唱的《甲天拼輸贏》配以手語翻譯,充分體現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活動理念。
吉林殘聯王琦主席在觀演後深有感觸地說:"臺灣有個日月潭,吉林有個淨月潭,兩潭相映,情誼相連,我們非常願意邀請臺灣陳嵐老師一行攜手創辦兩潭音樂交流會,讓兩岸藝術之花在山水之間綻放。"吉林籍歌手王凱與嗩吶吹手張亮亮也現場表態,將正式向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發出邀約,約定來年春暖花開時在吉林同臺獻藝,延續這場跨越海峽的藝術之約。
新疆昌吉州殘聯理事長阿力木在演出間隙,與臺灣代表團團長陳習珍一行同遊永春山水。一行人漫步於永春的青綠景緻中,暢談兩岸文化特色與助殘心得,歡聲笑語不斷,還頻頻駐足合照,定格下兩岸同胞相知相近的美好瞬間。阿力木理事長當場誠摯發出邀請:"新疆有獨特的民族音樂與人文風情,盼陳習珍老師能帶團前來交流,讓兩岸殘疾人藝術家共奏民族團結與文化融合的樂章。"
鄉愁主題串聯情感紐帶
晚會中,鄉愁主題貫穿始終。董麗娜朗誦的《鄉愁》與臺灣嘉賓吳洪峯的情境表演相得益彰,當《一字鄉愁》的旋律響起時,不少臺胞觀衆輕聲跟唱,展現出兩岸共同的情感記憶。
陳習珍動情地說:"從《鄉愁》詩朗誦到《一字鄉愁》的演唱,每一句都觸動心靈。今晚,鄉愁不再是遺憾,而成爲連接兩岸的橋梁。"
演出在《歌唱祖國》的合唱中圓滿落幕。劉夢緣、張揚任與兩岸藝術家們相互擁抱、交換聯繫方式,約定繼續推動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在永春這個有着"永遠春天"美好寓意的地方,兩岸殘疾人藝術交流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發芽,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鄉愁為橋藝暖兩岸 |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永春啓幕
「記者張如鳳/綜合報導」
在第32個世界助殘日來臨之際,“鄉愁永系·春天永駐2025海峽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於10月31日在文學大師余光中的故鄉福建永春正式啓動。來自台灣、西藏、寧夏、吉林、河南、福建等地的百餘名嘉賓與演職人員齊聚一堂,以文化為媒、以藝術為橋、以愛心為紐帶,開啓了一場兼具詩意情懷、公益溫度與深厚情誼的沈浸式文化交流之旅,深化兩岸及多地特殊群體的情感聯結與文明互鑒。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福建省海峽兩岸助殘志願者協會、永春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特別迎來了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理事長、知名詩人陳習珍率領的交流團。團中不僅有協會團員,更特邀“台灣古箏王子”張揚任、“台灣鋼琴公主”劉夢緣隨行助陣,兩岸五地攜手共襄藝術盛舉,讓跨越海峽的手足深情在公益實踐中愈發深厚。
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長期深耕特殊群體公益事業,為亞斯伯格症、肯納症群體搭建融入社會、展現自我的平台,而理事長陳習珍自幼與詩歌結緣,對余光中先生的詩作情有獨鍾,其深沈的故鄉情懷始終是她的精神指引。此次率團赴約,既承載著對文學大師的敬仰,更旨在以永春的詩意氛圍為載體,為團員們搭建感受文化、收穫溫暖的橋梁。隨行的張揚任雖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卻在陳習珍十餘年的培育下展露非凡古箏天賦,斬獲多項大獎;3歲便無師自通的劉夢緣憑借靈動琴音屢獲殊榮,常年投身兩岸公益音樂演出,二人用音樂傳遞希望與力量。
活動期間,兩岸五地的殘疾人嘉賓與演職人員一同走進余光中文學館、余光中故居及詩歌主題展館,在青磚瓦黛的古街巷與靈秀山水間沈浸式感受詩歌里的故土意境,聆聽大師與故鄉的淵源故事。參觀途中,大家打破地域界限熱絡交友,歡聲笑語不斷:台灣嘉賓與吉林的亮亮歌手、王凱歌手相談甚歡,與新疆殘聯一行坦誠交流、互訴心聲,迅速建立起深厚的友好關係。交流中,吉林、新疆的嘉賓們更是熱情邀約,主動策劃表演合作,誠摯邀請台灣殘疾朋友及張揚任、劉夢緣前往當地登台演出,讓這份跨越山海的情誼有了更具體的延續方向,文化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在真摯互動中愈發強烈。台灣嘉賓動情表示:“‘鄉愁’在這裡成為我們共同呼吸的空氣,而跨越山海的友誼與演出邀約,更讓這份文化聯結有了溫度與期待。”隨後,大家徜徉於永春的綠水青山,領略“一縣一溪一特色”的生態畫卷,在僑新釀造公司觸摸永春老醋的傳統工藝與創新活力,在五里古街欣賞永春白鶴拳、紙織畫等非遺項目,濃濃鄉愁與文化魅力讓嘉賓們深深沈醉。一位西藏演職人員感慨:“永春的文化與高原迥異卻同樣深厚,更難得的是結識了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定下了未來的相聚之約,讓我們眼界大開、內心溫暖。”
在兩岸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展演彩排環節,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陳習珍深情分享余光中《鄉愁》等經典詩作的魅力與自身創作感悟,張揚任、劉夢緣與台中市協進會的團員們一同參與大合唱彩排,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磨合曲目、校准節奏,質樸而專注的狀態感染了在場眾人。不少團員表示,此次旅程不僅感受到了永春的人文底蘊與真摯關懷,收穫了跨越地域的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更在集體彩排中體會到協作的快樂與登台的勇氣,滿心期待明日正式演出的精彩呈現。
主辦方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需求,提供全方位貼心保障,安排專人全程講解引導,並設計詩歌朗誦互動、簡易樂器體驗等環節,讓大家在舒適安全的環境中感受永春的熱情與包容。陳習珍理事長感慨道:“兩岸同胞同根同源,特殊群體的關懷與守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此次交流不僅是文化的互鑒、情誼的聯結,更促成了未來演出的美好約定,希望未來能與大陸相關單位深化合作,常態化開展文化交流、公益幫扶等活動,共享助殘經驗、共築愛心橋梁。”
據悉,此次活動將詩歌文化、故鄉情懷、公益助殘與藝術展演深度融合,既為台灣特殊群體帶來了獨特的文化藝術體驗、珍貴友誼與演出邀約,傳遞了“自強不息、向陽而生”的力量,更增進了兩岸及多地民間公益理念的交流互鑒,讓文化傳承在愛心與情誼的澆灌中煥發新活力,夯實了同胞守望相助的情感基礎。後續,陳習珍計劃整理旅程見聞創作系列詩歌,張揚任、劉夢緣也將把永春之行的感悟與友誼的溫暖融入新的音樂創作,而吉林、新疆與台灣的演出之約,更讓這份跨越海峽的愛心、詩意與深情有了長久延續的可能。
泉州光慧國學院重陽節活動中兩岸特教與家庭心理輔導專家陳習珍熱心為市民公益咨詢維繫家庭和諧
「記者如風綜合報導」歲歲重陽,情暖僑鄉。近日,泉州光慧國學院以“家國有愛 光慧有孝”為主題的重陽節活動圓滿落幕。活動現場,傳統禮儀展示區里,孩子們身著漢服向長輩行“拱手禮”,孝親故事分享環節中,多位市民講述自家的尊老往事,暖意融融;而另一側的公益咨詢區前,始終排著長隊——這是兩岸特殊教育與家庭心理輔導領域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咨詢專場,近20組家庭帶著親子、婚姻、代際相處的難題而來,最終都帶著可落地的解決方法滿意而歸。作為深耕行業15年的實戰型專家,陳習珍老師的專業實力兼具權威認證與落地經驗:持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台灣特殊教育專業資格證雙認證,曾獲台灣地區“特殊教育輔導卓越獎”,2018年起牽頭“兩岸家庭正向溝通公益項目”,累計為超3000組家庭提供咨詢服務。此次她帶來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包含針對情緒管理的“離場冷靜法”,還新增了“親子需求翻譯術”“代際共識清單”等實操技巧,專門破解當下家庭常見的溝通痛點。
活動現場,“幼兒家庭爭吵”問題成為咨詢焦點之一。一對年輕夫妻抱著剛滿3歲的孩子前來,丈夫無奈地說:“昨天就因為孩子睡前要不要讀繪本吵了起來,我覺得該讓孩子早點睡,她非要讀,吵到最後孩子哭了,我們也冷戰了一晚上。”針對這類困境,陳習珍老師當場拆解“離場冷靜三步法”,還補充了“事後修復技巧”:“吵完別冷戰,等孩子睡後,你們可以用‘我擔心……’的句式溝通,比如媽媽說‘我擔心不讀繪本會讓孩子失去閱讀興趣’,爸爸說‘我擔心晚睡影響孩子發育’,先講需求,再找折中辦法,比如‘今天讀10分鐘短繪本,明天提前半小時開始’。”夫妻二人邊聽邊記,妻子還掏出手機拍下老師畫的“溝通流程圖”,笑著說:“以前總盯著‘誰對誰錯’,現在知道該怎麼找中間路了。”除了年輕父母關注的親子與婚姻問題,祖輩參與的“代際帶娃矛盾”也佔咨詢量的近三成。一位爺爺帶著兒媳和剛滿1歲的孫子前來,直言“我早上想給孩子餵點米湯,兒媳說太早了,為此我們倆已經拌了好幾次嘴,現在都不敢在她面前餵東西了”。陳習珍老師沒有急於評判,而是拿出紙筆,引導二人一起列“代際共識清單”:先寫下雙方都認可的“核心原則”(比如“寶寶健康安全”“不強迫進食”),再針對“輔食添加”列出具體問題,比如“米湯能不能加”“什麼時候加”,建議他們一起查兒科醫生的專業建議,用“第三方權威”代替“長輩經驗”與“年輕觀念”的對抗。“這樣一來,你們對抗的就不是彼此,而是‘怎麼找到對寶寶最好的方法’。”陳習珍老師的話讓祖孫二人茅塞頓開,爺爺當場表示:“明天就和兒媳一起查資料,再也不因為這事鬧彆扭了。”咨詢間隙,不少家庭還圍著陳習珍老師交流後續問題,有人問“孩子挑食怎麼辦”,有人咨詢“青春期孩子不願說話怎麼引導”,老師都一一耐心解答,還現場演示“親子遊戲溝通法”——用積木搭建“家庭樹”,讓孩子通過擺放積木的位置,表達對家人的感受,不少家長看完後直呼“原來和孩子溝通還能這麼有趣”。
泉州光慧國學院負責人在活動尾聲表示:“我們希望借助重陽這個節日,將傳統文化中的‘家和’理念與現代心理服務結合。陳習珍老師的‘家庭和諧方案’不僅有方法,還懂人心,能幫家庭真正解開疙瘩,未來我們會繼續邀請此類專業力量,讓公益服務真正走進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
此次活動不僅為泉州民眾送上了重陽的溫暖關懷,更搭建了兩岸專業心理服務落地基層的橋梁。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像陳習珍老師這樣的專家,用接地氣的“和諧方案”,為更多家庭點亮幸福生活。
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給亞斯天使愛的舞台
【記者 劉夢緣、曹小滿 台中報導】
今(12月16日)BPW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於台中市臻愛花園會館舉行,除台灣分會的會務報告外,亦邀請當責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文隆演講「當責」的精義,並邀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的台灣夢想起飛樂團,來為晚宴開場表演,給天使愛的舞台,郭壽珍總會長致贈給每一個孩子紅包,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台中第二分會成立林秀芬理事長贈送孩子們可愛的小熊,讓孩子們一整晚都在歡呼。
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總會長郭壽珍致詞表示,2023年12月16號是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的日子。今年對我們而言,是個非常精彩與豐收的一年,除了增加三個新的分會,嘉義、新竹及台中第二分會;我們的會員人數從505人增加至786人。
郭壽珍表示,BPW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今年在國際舞台上也是大放異彩,我們在巴林,取得了2025年進入世界總會,接下亞太區域召集人的門票。對此,我們非常感謝來自大高雄分會會姐-簡赫琳博士的努力,因爲她的表現,讓世界看見台灣。
郭壽珍說明,今年11月底至12月在杜拜舉行的COP28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我也到場參與數場研討會,從中看見台灣的軟實力,TNFD生物多樣性。台大森林系、國泰金控和玉山金控,除了報告其在SDGs的實踐外,更讓世界看見了各種金融的可能性,台灣未來在ESG的範籌,也將佔一席重要的角色。
郭壽珍指出,透過今天各分會的會務報告,大家可以看到各個分會,不論是在教育,平權,生態,社福,能源管理等各領域,均表現出相對優異的佳績。此外,為了讓分會會長及未來的領導團隊對會務運作有更高執行力,我們在今天上午舉辦了一場講座,邀請張文隆執行長,前來講解「當責」的精義,讓大家了解負責與當責的不同。張文隆執行長是「當責式管理」的先驅與發揚者,悉心研究並推廣應用已30餘年。
今日會員大會晚宴上,郭壽珍會長特別邀請社團法人台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台灣夢想起飛樂團,來為晚宴打開場鼓表演,郭壽珍會長表示:希望藉由孩子們舞龍舞獅與太鼓的演出,讓大家看見希望、看見愛!這也是我常念茲在茲的核心價值「因為愛責任在!實現價值觀,所以堅持!」。
美國聖荷西、菲利蒙、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聯合舉行成立大會
「記者張如鳳、劉夢緣/採訪報導」
美國聖荷西、菲利蒙、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於2024年4月20日下午2:00-5:00,在金山灣區華僑文教中心聯合舉行成立大會。三個分會都是由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吳睦野輔導成立,是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吳毓苹,繼2023年在美國成立芝加哥和平會、西雅圖會後新成立的三個分會。目前國際傑人會美國總會轄下已有16個分會。
聯合成立大會由吳睦野主持,聖荷西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周威均、菲利蒙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張麗蓉、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梁小貞擔任共同主席,成立大會邀請貴賓有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長吳毓苹、美國Saratoga 市長趙嬿、Fremont 議員黃潔宜、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吳睦野、國際傑人會美國總會長魏德珍、北加州國際傑人會會長楊昆山、北加州傑人會前會長周燕春、矽谷國際傑人會會長吳文一、北加州大專校聯會會長蔡泓凱、北加州台灣工商會會長王若衣、世華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北加州分會會長高椿惠及前會長胡威妮、聖荷西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馬倩君、聖荷西救難急助協會會長李萍萍、中華聯誼會會長毛小苓。
聯合成立大會典禮中,國際傑人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吳毓苹,致贈三個分會會務贊助金外另外由台灣製作空運到美國的會旗及會議鐘,分別由聖荷西會、菲利蒙會及舊金山和平會三個分會創會會長接受。吳毓苹總會長致詞時表示:「傑人會宗旨『培養倫理品德、培養高尚人格』。為一非政治、非宗教、非經濟性的社會服務團體,重倫理、講友誼、期許己立立人,讓人人都傑出,我們不以傑人自居,而以傑人自勉,希望將傑人會傳播到世界各地,世界總會預計今年成立達80個分會為目標。並期勉三個新分會,努力發揚傑人精神,讓世界充滿光明。
美國總會長魏徳珍表示,很高興能夠見證三個分會聯合成立,相信在三位分會長的共同努力下,將有更多的人加入傑人會,一起來努力發揚光大傑人會的宗旨。
美國聖荷西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周威均說,能當任聖荷西分會會長感到很榮幸,將會全力以赴,帶領分會團隊實現傑人會的宗旨。
美國菲利蒙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張麗蓉希望各分會間能夠一起多辦活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發揚傑人會的宗旨,讓社區更完美。
美國舊金山和平國際傑人會創會會長梁小貞表示,很高興能進入這個平台,希望能有機會和團隊多做一些對灣區華人有益的事情。...
第八届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鹽亭開幕
「記者張如鳳/四川鹽亭報導」
4月18日上午,第八届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在四川省鹽亭縣舉行。 第十二届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宣佈開幕。 第十二届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胡振民,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仇開明,中國僑聯顧問、中國僑聯原副主席康曉萍,第十二届全國政協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顧伯平等出席。 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劉曉晨,中共綿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雲,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分別致辭。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玉賦及僑胞代表視頻致辭。 中共綿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南希主持開幕式。 兩岸專家學者、文化藝術界、工商業界代表及青年學子等300餘人齊聚嫘祖故里,共襄盛舉,以傳統禮儀共同緬懷華夏之母嫘祖,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話海峽兩岸同胞骨肉親情。
劉曉晨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兩岸同胞在嫘祖故里尋根問祖,慎終追遠,共同傳承中華文明,共促同胞心靈契合,意義深遠。 她表示,當前,四川正面臨多重戰畧機遇疊加,我們願與臺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共謀川臺合作發展。 兩岸同胞要心懷民族未來,勇擔時代責任,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共創兩岸美好未來。
李雲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和綿陽人民,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 他說,作為嫘祖故里所在地,綿陽是一座科技之城、產業之城、開放之城、人才之城、生態之城,當前正以朝氣蓬勃發展之勢,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闊步前行。 誠邀大家多到綿陽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綿陽人文魅力、見證綿陽發展勢頭; 期盼大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文化交流促進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兩岸交流合作的成功典範。
劉兆玄說,鹽亭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不僅在經濟上扮演著絲綢生產的關鍵角色,也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嫘祖文化既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智慧,也是我們與世界分享的珍貴文化遺產。 他表示,今天在鹽亭向嫘祖致敬,圓了一個炎黃子孫慎終追遠的心願。 期待通過兩岸共同努力,讓中華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五千年的記憶認同,華夏兒女同根同源,民族大義生生不息; 五千年的共同傳承,炎黃子孫同文同種,絲綢之路綿綿不斷; 五千年的集體弘揚,兩岸同胞同心同行,嫘祖精神代代相傳……今天,我們以兩岸青年的名義,擔負使命並肩出發; 今天,我們以兩岸青年的名義,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今天,我們以兩岸青年的名義,砥礪奮進共圓中國夢……”在開幕式上兩岸青年代表致獻詞成為一大亮點,兩岸青年代表集體致獻詞,向祖國致以青春的禮贊,抒發“共圓中國夢”“復興有我”的錚錚誓言。
“您是火焰,劃破長夜黑暗,母愛的光芒照耀滄海桑田……”伴隨著深情優美的旋律,臺灣歌手熊天平與大陸女歌手楊洋連袂獻唱歌曲——《中華母親》,祈福中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本届活動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四川省文旅廳、民革四川省委、民建四川省委、四川省僑聯、綿陽市人民政府、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主辦,綿陽市台辦、市文廣旅局、民革綿陽市委、民建綿陽市委、綿陽市僑聯、鹽亭縣人民政府承辦,是兩岸同胞及海內外中華兒女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一次盛會。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兩岸一家親青年心連心”兩岸青年嫘祖文化研學活動、2024海峽兩岸嫘祖蠶桑絲綢文化交流會、第二届海峽兩岸(鹽亭)優品嗨購會、海峽兩岸(鹽亭)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等活動。
探尋鄭州中歐班列及打造國際化區域金融中心
「記者張如鳳/河南鄭州報道」
4月9日“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鄭州中歐班列。
2022年4月16日,懸掛著“中歐班列(中豫號)”標識的6列中原班列,分然從位於鄭州、洛陽、新鄉、漯河、南陽的鐵路場站同時出發,推進全省中歐班列統一命名,該一開行管理,統一計劃申報,統一線路布局,統一政策支持“五班一”,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制度型開放戰略,打請造河南國際班列品牌,加快開發強省建設的具體行動,是整合優勢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推動中歐班列擴量提質的重要舉措。
這次中歐班列(中豫號)從五地統一發車,開行鄭州一越南(河內),鄭州一老撾(萬象)、洛陽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新鄉一德國(漢堡),漯河一北部灣港一泰國(林查班),南陽一越南(河內)、滿載着拖拉機農機產品、電子產品、服裝原材料、日用品、機電設備元器件、建築材料等貨物,這標誌着河南“陸上絲綢之路”建設邁向新的里程碑,也標志著河南整合陸港資源、統籌班列開行、發展樞紐經濟和推進高水平開放向著更大步伐、更高層次全面展開。
“”“”
鄭東新區龍湖金融島於2003年正式開發建設“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經過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鄭東新區已集聚省內全部法人金融機構,轄區持牌金融機構數達到426家,涵蓋銀行、證劵、保險、期貨、信托、金融租賃、消費金融等多種業態,同時重點打造的龍子湖基金島集聚私募基金264家,在一平方公里區域內集聚了全省四成私募基金管理人,行業集中度顯著。
目前鄭東新區金融產業由機構集聚型為主轉向金融全業態產融復合型方向發展,區域金融業的綜合競爭力及影響力大幅提升。
龍湖金融島被譽為“河南陸家嘴”是省市重點打造的金融集聚高地,定位于未來鄭東新區國際化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的主承載區和金融行業資源富集區,是鄭東新區拓展金融業發展載體、提升資本吸納能力的重大舉措。龍湖金融島佔地面積約1.07平方公里,被近6平方公里的龍湖水域環繞,有內外環42棟建築群圍合而成,目前龍湖金融島內環已投用9棟樓宇,浙商銀行、光大銀行、太平保險、河南資產等13家金融機構已入駐辦公。龍湖金融島外環河南投資集團已投用,中國人壽已交付,其他項目正加緊建設中,目前已封頂12棟。龍湖金融島實行統一開發建設的創新模式,圍繞金融產業發展需求開發建設標準化金融樓宇,致力為中原科技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力量。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讓中華文化銘刻在心▪堅定文化自信
「記者張如鳳/河南鄭州報道」
4月9日“行走都市圈▪聚焦出彩中原”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只有河南·戲劇幻城》。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是深耕河南31年的建業集團聯袂王潮歌導演共同創作的一部創新文化作品,是建業“挖掘、保護、傳承、光大”中原文化的又一次創新,是王潮歌“印象”“又見”系列之後的升級力作。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全國文化作品中屈指可數的、也是王潮歌所有作品中第一個由民營企業全額投資的項目。這座投資近60億、從未有見的“戲劇幻城”,是建業集團“講好黃河故事”的實際行動和文化自覺。總佔地622畝,項目核心區是一座單邊長328米、高15米的幻城。幻城內擁有21個大大小小的劇場、總時長近700分鐘的不重複劇目、近千名演員,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演出時長最長的戲劇聚落群。
透過宛如時空隧道的城墻進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在四周墙面上刻满的河南1700多个乡镇名字,穿梭在由56个格子组成的戏剧聚落群中,置身其中體驗中原文化的精彩。
現代文創青年作品的匯聚展示《福祿呈祥》
台灣光芒手作烘焙坊合作打造「終飲黃河水▪無憾游幻城!」主體的飲品和麵包,讓黃土地黃河水融入到現代飲食文化裡。
吸引大量國外遊客慕名而來,來自美國的網紅“曹操”表示,來到河南第一吸引我的是美食,還有悠久古老的文化歷史。
觀看“只有河南”劇場,透過與古人的對話,歷代朝起朝落的更替,用靈動的聲光和科技相結合,向觀眾展示了中原歷史的輝煌,文化的傳承,讓中華文化銘刻在心,堅定文化自信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不僅關注外在演出效果,更直抵中原文化、黃河文明的內核。戲劇圍繞“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的主線,面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以講述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爲基調,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精品。《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對於樹立河南文化自信,繁榮黃河文化,促進鄭州建設國家級中心城市,加速中原崛起將具有重要意義。
鄭州航空港區“空中絲路 樞紐全球”
「萬順傳媒報社/記者張如鳳/河南鄭州報道」
航空港區地處鄭州、開封、許昌交界地帶,管轄面積74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2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覆蓋面積2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百萬。2023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94.9億元,同比增長1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6%,五項指標增速領跑全省。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4143.62億元,全省佔比51.11%;新鄭綜保區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值4072.78億元,位列全國166個綜合保稅區第1位。航空港區體制機制改革所激發的發展活力和動力進一步彰顯,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核心增長極作用正在逐步顯現。以中原科技城、中原醫學科學城、中原農谷爲支柱平臺的三足鼎立科技創新大格局,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航空港區深入貫徹省委和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國家航空港經濟實驗區、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圈核心增長極、現代化國際化世界級物流樞紐、中原特區“五大戰略定位”;奮力打造國際先進製造業中心、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國際創新創業中心、國際創意時尚中心、國際人才中心“五大中心”。培育壯大10大產業集羣,即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衛星4大先進製造業,新一代訊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3大戰略新興產業,現代物流、會展商貿、創意時尚3大現代服務業。全面開啓中原醫學科學城等六大功能片區聯動開發,打出全力以赴拼經濟、盡銳出戰謀發展新攻勢。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爲“龍頭”,搭建高能級平臺,集聚頂尖科研人才。
斯高研究院院長、電生理所王功新副所長,帶領兩岸媒體記者參觀實驗工作室並展示利用動物心臟電生理的研究
河南國際物流樞紐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鄺山介紹正在興建的航空樞紐港“航空港、高鐵港、國際陸港、公路港”四港聯動。
河南六通比亞迪項目項目經理 呂崇高表示從2月搬入航空港區專項配送比亞迪汽車零配件,相較之前運輸距離更近,大大降低了運輸及人力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