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藝文

WTBA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前往山西進行文化經貿參訪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World Taiwan Benevolent Association (簡稱WTBA),已經是在美國聯邦政府正式註冊核准的非營利組織,屬於501(C)(3))類,宗旨「心繫台灣放眼世界,服務同鄉聯誼全球」,世界各地分會遍佈全球六大洲,是個完全獨立的非營利團體;不隸屬任何其他組織或類似同鄉會性質團體。
WTBA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於2025年9月中旬起舉辦2025年「山西文化經貿參訪團」;在世界總會長吳睦野團長帶領下,世界永久名譽總會長吳毓苹擔任領隊,一行19位來自世界各地分會會長及代表成員展開10天的文化經貿交流與歷史人文之旅。
此次參訪以「深化文化交流、促進經貿合作、凝聚鄉親」為宗旨,行程涵蓋山西多處著名歷史文化景點,包括:
1. 世界文化遺產-雲崗石窟,感受北魏佛教藝術的宏偉與莊嚴
2. 聳立於絕壁上的建築奇蹟-懸空寺
3. 佛教聖地-五台山,體驗宗教文化薈萃之美
4. 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市風貌-平遙古城
5. 展現晉商風華的喬家大院
參訪團不僅欣賞山西的歷史古蹟與人文底藴,亦拜會山西台聯與山西台資企業經貿單位,就文化、觀光、產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透過座談與互動,雙方期望藉此機會開啓更多台灣或海外與山西在文化、經濟上的交流契機。
回程最後一天拜會了全國台聯,由副會長楊毅周接待,雙方互贈禮物,團員們有個座談會,完成一場非常有建設性的交流。
團長吳睦野總會長表示,此次行程讓大家更深入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厚積澱,同時也見證了台灣鄉親在世界各地凝聚的向心力與影響力。領隊吳毓苹亦指出,文化與經貿交流並行,不僅有助於加強兩岸民間往來,更能促進共同繁榮。
「世界台灣同鄉聯誼總會WTBA」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團結鄉親、服務僑社的宗旨,持續推動國際交流 。此次山西參訪團活動,不僅加深了與當地的聯繫,更凝聚了團員彼此的情誼,為未來的跨領域合作奠下堅實基礎。

“鋼琴公主”劉夢緣再次受邀天津進行融合教育演講/促進津台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
【記者夢夢天津報道】
8月15日——8月17日,由天津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主辦,星童融合孤獨症康復中心承辦的“月亮媽媽伴星計畫全國影子老師培訓”在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成功舉辦。
此次培訓主要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入學先備技能、隨班支持專業輔助、常見案例分析等內容向參訓老師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星童融合理事長霍老師針對融合教育背景與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強調在融合教育的大背景下,要努力提升孩子的能力水平,從多個層面幫助孩子順利融入普校。
星童融合小學部主管董老師從入學先備技能出發,幫助現場老師和家長們暸解特需學生入學基本能力以及常見問題的干預方法,進一步提升融合教育質量,提升影子老師以及陪讀家長的隨班就讀效率。星童融合教學主任高老師針對學校十大環節分解,幫助老師家長細分入校各項能力指標,並幫助家長有效制定合理的干預計畫,確保特需學生的入校基本能力。
培訓過程中,老師與家長們認真聽講並記錄,同時在答疑環節與三位老師積極交流,共同解決日常干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星童融合有幸邀請到臺灣鋼琴公主劉夢緣和融合教育專家張如鳳老師進行分享,幫助特需學生家長減少焦慮,同時積極賦能,爲家長提供合理化建議。
劉夢緣來自臺灣台中市,祖籍四川,母親是臺灣第19屆“大愛獎”陳嵐。4歲時不幸被診斷患有孤獨症,6歲時才開口叫媽媽,情緒非常不穩定,曾是個火爆的“緣小妞”。無意間,她在憑藉音感記憶、無師自通竟然彈出聽過的曲子。於是在母親的堅持和引導下,患有重度孤獨症的女兒不斷成長,終發生質的蛻變,成長爲我們熟知的“鋼琴公主”。如今的劉夢緣更是多家企業及機構代言人,並跟隨母親多次站在哈佛自閉症國際論壇上演講,母女倆常年奔走兩岸,已經做過上千次公開演講。
張如鳳老師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爲家長介紹適合孩子有效的干預方法,並且告訴家長們不要輕言放棄,要對孩子們有信心,只有不斷的努力進步才能幫助孩子達到最好的干預效果。霍老師爲劉夢緣和張如鳳老師頒發聘書,特別聘請她們爲星童融合教育顧問,同時感謝她們爲兩岸融合教育交流與發展做出的貢獻。
星童融合教育理事長霍老師表示,十年前就與夢緣結緣天津,看到夢緣與十年相比不僅在臺上的演講表達和臺下與人的交流中展露出的樂觀自信的個性,了解自身的優勢,將其轉化為正向的能量與技能提升,不僅在演講、唱歌、彈鋼琴持續發展,更發掘自身對美術的興趣,正在潛心進行油畫的創造,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更體現在她能夠獨立的到各地進行融合教育的交流,對於孤獨症家庭而言起到了非常大的激勵和信心,更加促進了津台對於融合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此次培訓不僅傳遞了融合教育的政策、技能與實操經驗,更是星童融合“專業賦能,協同支持”理念的深度實踐。我們深知,融合教育的核心在於構建接納的環境與專業的支持系統。影子教師,正是連接特需學生與普校生活的關鍵橋梁。星童融合將持續深耕,凝聚專業力量,賦能更多師資與家庭,讓每一個特需學生,都能在愛與專業的守護下,自信融入,綻放光彩!

香港人余振芳組織深圳南山義工聯助殘組全力協助第九屆心海自閉症交流會暨慢飛天使音樂會
「記者如風/深圳報導」
2025年8月3日,第九屆心海自閉症交流會暨慢飛天使音樂會在深圳南山區向南社區服務中心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南山區心海康復中心主辦,旨在促進兩岸三地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和教育引導工作,為兒童康復路提供多元化路徑。活動當天,來自兩岸三地的孤獨症兒童、家長、康復教育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200余人齊聚一堂。
“以愛聚力 共向未來——2023年度深圳‘十大最美助殘者’南山義工聯助殘組副組長余振芳,組織深圳南山義工聯助殘組全力協助第九屆心海自閉症交流會暨慢飛天使音樂會,會場人員的佈置、協調和秩序維護。
現場一位精神奕奕的75歲香港人余振芳,從事助殘事業20多年,作爲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余振芳在兒時,便常常聽家裏的長輩聊起內地的生活見聞,這也讓她對深圳這座城市有着模糊的認知。80年代初期,因爲哥哥來深圳蛇口創業,讓她有機會踏足內地這片令她充滿好奇且心生嚮往的熱土。
2004年,餘振芳在香港退休以後,決定要來深圳生活。這一決定也讓她與家人產生分歧,遠在加拿大的2個兒子希望把她接過去生活,頤養天年。
余振芳斷然拒絕了,“我是中國人,我想在退休以後爲別人做一些事情,爲祖國做一些貢獻。”
自此,她在深圳開啓了自己的助殘生涯。
“我不願意離開深圳,深圳是我家。我在深圳能做公益事業,盡我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別人得到了幫助,得到了快樂,我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這就夠了。”
時至今日,75歲高齡的余振芳已經服務深圳自閉症康復中心長達20多年,先後獲得深圳市百名優秀志願者、深圳市五星級志願者、“以愛聚力 共向未來——2023年度深圳‘十大最美助殘者’等表彰。
余振芳表示:我非常鼓勵星星孩子的家長能夠帶孩子走出來看看世界,多接觸人群,她也常常會找時間陪自閉症孩子聊天,講故事,組織各種活動,教給孩子們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最有成就的就是走在路上,這些她帶過的孩子遠遠地就認出我來,大聲的喊我奶奶!”
此次第九屆心海自閉症交流會暨慢飛天使音樂會余振芳帶領南山義工聯助殘組為兩岸三地的自閉症孩子獻上手語舞蹈《感恩的心》為自閉症家庭送上祝福和鼓勵!
台灣參訪團走進天津薊州小穿鄉|感受鄉村振興與文化傳承
【記者如風綜合報道】
2025年6月27日下午,來自台灣的參訪團一行走進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實地感受當地鄉村振興成果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此次活動以“文旅融合·同心同行”為主題,通過參訪全景式鄉野公園、體驗特色民宿及生態農業項目,深化了兩岸同胞的情感聯結,也為津台交流注入新活力。
薊州區穿芳峪鎮小穿芳峪村書記向台灣同胞介紹道:全景式鄉野公園:鄉村振興的“薊州樣板”小穿芳峪村通過“集體+公司+農戶”模式,打造了佔地600畝的鄉野公園,融合民俗民宿、現代園林、鄉村景區和節慶活動四大板塊,形成復合型文旅產業鏈。參訪團先後參觀了徽派四合院民宿、邵窩文化體驗區及雲杉餐廳,對當地將傳統建築與現代服務結合的創新理念表示贊嘆。村內數十棟棟精品民宿統一管理、分散經營的模式,既保留了鄉土特色,又實現了規模化發展,成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的典範。
生態修復與文化傳承:綠水青山間的兩岸共鳴在薊州區春山裡生態修復示範點,參訪團見證了廢棄礦坑蛻變為智慧社區的奇跡。通過生態修復、藝術賦能與產業導入,春山裡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激發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此次參訪活動不僅讓台灣同胞領略了薊州區的自然之美與人文底蘊,更彰顯了兩岸同胞攜手共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決心。期待津台交流合作在這片土地上結出更多碩果!
道教文化盛會 第三屆「龍騰道韻‧福耀中華」書畫展隆重開幕
【記者 劉夢緣 台北報導】
由中華道教聯合總會主辦的第三屆「龍騰道韻‧福耀中華」道教文化書畫展暨陳俗蓉墨情山水澗水墨聯展,於29日在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群英堂隆重舉行開幕典禮。此次盛會吸引了眾多貴賓到場,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等,並共同祝福並欣賞展出作品。此次展覽共展示150件書畫佳作,讓人目不暇給。
中華道教聯合總會總會長楊詩萱表示,道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深遠,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藝術作品中,都蘊含著道教的思想與意境。她期望透過此次國際道教文化書畫展,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到道教文化與書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致詞時表達了對道教文化的敬仰,並指出書畫藝術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能夠促進人們的交流與理解。當天,主辦方特別安排宋主席現場揮毫,吸引媒體與來賓爭相拍照留念,場面熱烈。
此次展覽的重頭戲是陳俗蓉老師的作品。陳老師長期致力於社會慈善公益事業,以無私的愛心吸引了眾多善緣,並得以拜在國際水墨大師葛憲能門下,展開水墨畫創作之旅。展出的幾幅作品,不僅融合了中華文化的古韻,還展現了現代抽象意境,值得細細品味。
第三屆「龍騰道韻‧福耀中華」道教文化書畫展在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的群英堂舉行,中華道教聯合總會楊總會長誠摯邀請各界喜愛中華文化及書畫藝術的朋友們前來參觀,親身感受道教文化的正能量。
今日共同出席畫展的有: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國民城立法院城四書記長在法委員林思銘、中華道教聯合總會總會長楊詩萱、立法委員鄭正鈐、國民黨中常委王伯偷、國民黨中常委朱珍瑤、台北市消防局退休協會理事長謝景旭、菲利斯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金燿、泛大平洋顧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華、萊恩捷有限公司導演朱岩蘭、中華道教聯合總會榮譽總會長林滄敏、中華道教聯合總會副總會長李能緣、玉清聖殿主任委員陳偉民、玉清聖殿副主任委員李曜暄、彰化玄道院主持林淑美、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等貴賓蒞臨祝賀本次「龍騰道韻‧福耀中華」國際道教文化書畫展開幕典禮圓滿成功。
在九華山綻放藝術光芒 邵利新的佛教繪書館啟幕
【記者 陳嵐 安徽報導】
近日,備受矚目的書畫藝術家邵利新,再次吸引了國內外藝術愛好者及新媒體的關注。在合肥成立邵利新書畫工作室後,他與國際徽商書畫院聯合,在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大願文化園區設立了佛教繪書館。邵利新花費半年時間精心創作了九十九幅地藏王和觀音菩薩的作品,熱情迎接韓國佛教觀光團來到昔日王子金橋覺的修行道場。
邵利新,生於1966年,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工筆畫家,擔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及國家一級美術師。他在第一百屆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榮獲金獎,隨後在第四十二屆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經貿文化周上再度獲得金獎。近年來,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重要藝術展覽中展出,並屢獲殊榮。同時,他積極參與藝術教育和社會公益活動,以多種形式推廣中國傳統文化。
邵利新的早年職業生涯涉及多家媒體,曾擔任《安徽工人日報》和《安徽旅遊報》的記者及編輯,為國內多家報刊創作了近千幅插畫作品,成為當時讀者心中的記憶。其長篇小說《城市獵人》更是被改編成成龍主演的同名電影,風靡海內外。此外,他還創作了《天機》《飄過的神馬浮雲》等三部長篇小說,讀者總數超過九千萬。
在藝術創作上,邵利新深耕於丹青世界,憑藉其豐富的想像力和深情的筆觸,創作了多部新作品。他的畫作涵蓋人物、山水、花鳥等多個題材,尤其是動物、仕女及歷史人物的畫作栩栩如生,展現出智慧、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邵利新表示:「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認為藝術不僅是個人表達的方式,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能夠通過我的作品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相結合,並獲得社會民眾的認可,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中華國粹藝術研究協會副主席、著名美術理論評論家湯真指出,邵利新在安徽這片名山大川的土地上成長,與山的溝通賦予了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他的作品中不僅有精湛的繪畫技巧,還融合了書法的力量,筆劃連綿,氣勢磅礴,充分展現了他的藝術才華。
隨著年齡的增長,邵利新的創作題材逐漸從熊貓和仕女延伸至中國傳統十二生肖及佛教系列。他計劃舉辦個人作品展,融合國際及海峽兩岸的藝術交流,並將中國的自然美學和文化精神推向全球。邵利新的努力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藝術的國際化,為傳統文化的弘揚貢獻力量。
詩畫相融 張素蘭以現代水墨創造心靈共鳴
【記者 劉夢緣 上海報導】
「現代水墨」劃時代的藝術革命!由國際策展人吳慧蓮策劃的『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邀請展,在「海派文化」薈萃的上海掀起了一股藝術熱潮。本次展覽選址於靜安區繁華的商業中心,坐落於膠州路上的「上海靜安暻閣酒店 Ginco」。這家酒店由法國Louvre設計團隊打造,日式禪意風格與中國五行元素巧妙結合,展現出獨特的寧靜氛圍。本次展覽將在此特別延展一個月,由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WCECA)、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e郵報、八方新聞與國際聯合報社聯合主辦。
張素蘭老師的作品以詩畫交融為特色,將詩、詞、對聯等元素融入創作意象。她表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美無處不在,隨時隨地豐富我們的生命。藝術創作除了呈現現實的美感體驗,亦反映創作者的心境意象。」邀請您共同欣賞這場從寫實到抽象、具有實驗性且極具個人美學特色的當代水墨畫展。
張素蘭(Sukalpa),字硯芳,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創作碩士班,是台灣知名的現代水墨女畫家。她啟蒙於嶺南派,師承洪瑞霞、歐豪年,書法則拜蔡明讚為師。2016年,她進入由劉國松、羅芳、李振明等多位名家聯合授課的現代水墨班,開始專注於現代水墨的創作。她的作品巧妙結合了東方水墨的暈染層次效果與西方繪畫的大膽用色與構圖,將傳統與現代的元素融為一體,以東方禪意哲學精神為基礎,融合西方邏輯與科學思維,跳脫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引領觀者進入宏觀的宇宙心像。她的近期代表作《一棵開花的樹》入選「2024年全國美術展」水墨類,同時獲得「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藝術類大賞。
張老師以「花皴意象」系列作品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從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象中取材,通過細膩的觀察與深刻的生命體驗,將這些素材融入水墨創作中,探索筆墨線條的張力,並從傳統文人畫中的「皴」法出發,創造出具有現代水墨趣味的獨特風格。此次展出的作品系列包括《花千樹》、《花非花》、《一棵開花的樹》、《花岩水語》、《因風皺面》、《紋身》、《春潮》與《風生水起》等。張老師的作品既符合江南文化的古典雅致,又展現出現代時尚的風貌,開放且自成一格。
展覽於7月28日正式開幕,吸引了大批專業人士及藝術愛好者參觀交流。張老師的家人專程從台灣來到上海,為她在此地的首次展出加油打氣。中國著名田園山水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胥力浦先生也特地從蘇州趕來參加開幕式,並對張素蘭老師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作品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創新,構圖新穎,別具一格。
上海市計算機行業協會秘書長裘維東先生在觀展後表示:「張女士的作品不僅是自然景象的再現,更是藝術家情感與思想的載體。每一筆一劃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傳統水墨與現代藝術的完美融合。」他強調,這場展覽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引導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一片靜謐之地。
「愛地球畫展」代表藝術博士蕭煒(高藝峰)及成夢蓮博士對這次「花皴意象」展覽的表現形式和哲學思想深表認同,讚賞其逆向思維與創作成果。蕭煒表示:「張素蘭畫家的作品如同一首無言的詩,將道家玄妙的哲學思想與現代水墨藝術完美結合,讓人深感震撼。」
策展人吳慧蓮主席感謝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楊紅女士及市場部總監陳侃先生的引薦,讓這場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覽在上海得以舉辦。她也感謝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的總經理傅琦偉女士及其團隊的大力支持,讓『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展覽成功在上海打響第一炮。張素蘭的作品在「滬」、「鄂」、「台」等地博物館、美術館與國際展場的熱烈反響,證明了當代藝術進入各地文化空間的價值。
展覽名稱: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平行宇宙觀•花皴意象•張素蘭
策展人:吳慧蓮
主辦單位: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WCECA)、環球小金人®百大名家、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上海錦玳管理有限公司、e郵報、八方新聞、國際聯合報社
展覽地點:上海靜安暻閣酒店Ginco 一樓大廳(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339號)
展覽期間:2024年7月28日~8月24日(延展至一個月)
周妙玲書法展 揮灑詩詞意境之美 筆墨承載生命哲理之道
【記者 劉夢緣 台南報導】
市府秘書處推展「臺南400·藝起精采」,即日起到8月30日,邀請知名書法家周妙玲老師於民治市政中心辦理「妙筆凌雲」畫法展,展出作品32件。展覽將呈現六體書法作品,包括大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展現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藝術魅力;作品除融合古今特色,以黑色線條穿梭時空,展現漢字的歷史底蘊外,更蘊含深厚的人文思考,反映「生活創造藝術,藝術融入生活」的理念。這場展覽將帶領觀眾進入漢字的時光長廊,感受書法藝術的至簡至璞與至深至厚,並傳達對生活的真摯觀察與情感抒發,為觀眾提供一次心靈沉澱與文化探索的機會,歡迎社會大眾前來欣賞。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老師出生於台南,小學三年級入選書法選手,但因父親認為女孩子專心讀書就好而錯過機會,但已在心中種下習字種子;後來負笈美國杜克斯大學研讀教育研究所,畢業回國任教仍未忘情。直到2007年,在汪崇楹老師啟發下,開始系統地臨寫六體書法碑帖;之後受侯兩傳老師、陳勝雄老師指導書藝,並隨陳茂隆老師學習國畫,書畫融合並進。周老師作品曾獲全國書法賽佳作優選肯定,更入刻永存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為傳承書藝於小學及素懷齋擔任書法指導迄今已10多年,推廣書法貢獻良多。
周妙玲表示,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它能讓人真正感受筆墨之美;她認為,臨帖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實踐,就像時空穿梭,我們跟隨古代書法家的筆墨揮灑,展現最真實的自我表達。書法創作好比人生:起筆、行筆和收筆,如同人生的出生、存活和終結;過程中,我們不斷消除短處,增進長處,是以書法的修行與生命的修行密不可分;書法已然是一種生活藝術,讓我們在歲月中領悟最深的美學。
周老師指出,詩詞是文學的靈魂,而書法則是詩詞的彩衣。在展出作品中,《千字文》令她印象深刻,這篇源自南朝梁代周興嗣侍郎,從【書聖】王羲之書法漢字中,擷取不重複一千個字編寫成涵蓋人生哲理、天文地理、政治社會等多層意涵的長文,至今仍在文字史上廣為流傳。喜愛的小品,則屬草書作品《往事如花雨,愁思若浮雲》,通過流動的筆墨線條,在黑白、乾濕、虛實及整體對比中,表現出悠悠淡淡的視覺意境,令人驚豔。
秘書處表示,書法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周妙玲老師一生的追求,通過書法讓她找到了表達自我、理解生命的方式。她勉勵熱愛書法者「讓最美的線條,在最美的歲月中成就最深的美學領悟」,她的話語充滿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令人敬佩。
秘書處指出,周妙玲書法展「妙筆凌雲」,即日起至8月30日於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舉行,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誠摯歡迎藝術愛好者,一同通過書法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書法的魅力,體會中華文化的深邃。同時邀請您參加8月3日上午的開幕茶會,讓我們一起欣賞周妙玲筆墨人生的書法藝術之路。
周妙玲老師簡介:
1.1965年出生於台南
2.美國杜克斯大學教育碩士畢
3.擔任南瀛書法學會監事2019迄今
4.擔任南化國小(2012)、光榮國小(2013)、素懷齋(2011)書法指導迄今
5.清風書道館會員書法展(2010-2023)、南瀛書法學會書法作品展(2012-2024)
6.第35屆全國書法賽社會組入選(2015)
7.第6屆台灣心潤協會自在盃全國書法賽優選(2017)
8.第10屆地雲林盃全國書畫賽佳作(2018)
9.作品刻於新市北極殿玄武書法碑林(2021)
開幕茶會:113年8月3日(週六)上午10:00於民治一樓展覽大廳辦理。
「一人一伴·微拍秀」2024年兩岸青少年創意微視頻交流創作結營儀式暨頒獎禮
「記者張如鳳 成都報道」
「一人一伴·微拍秀」2024年兩岸青少年創意微視頻交流創作結營儀式暨頒獎禮活動於2024年7月27日在成都市歷史悠久的第一家電影院-新明電影院隆重舉辦。本屆活動以「你好!這就是成都」為主題,邀請兩岸青少年一人一伴,攜手同行,沉浸式感受歷史文化古跡、探秘燦爛古蜀文明、品嘗正宗川味美食、碰觸城市發展脈搏,用鏡頭視頻作品在萬千期待下揭開神秘面紗。
自2018年「一人一伴·微拍秀」首次開啟,有近千名兩岸學子在這裡留下了青春與城市的故事,與台灣青少年一起攜手,爲兩岸青少年提供更多互相學習、交流進步的機會。本屆活動面向海峽兩岸中小學生發起劇本征集,得到兩岸學子積極響應,收到超500份劇本,經過嚴格評審,共評選出兩岸各20份、總計40份入圍作品。兩岸青少年以「美食天府」「世園成都」「文化天府」「熊貓之鄉」為主題,組成四支拍攝隊伍,在專家評審團專業指導下,提前雲端相會,經過線上討論,創作形成四大基礎劇本。
此次陳毓卿校長領銜的臺北市東園小學師生團隊以及台北市議員秦慧珠、成都高新雲芯學校校長馬飛山及學生。精心打磨出了四部優秀的微電影成果。分別是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是《川越海峽 蘭綻兩岸》鏡頭以橋,跨越萬水千山,以蘭花為媒,展現兩岸文化交融之美。每一幀畫面,都是深情的對話,每一縷光影,都映照著一人一伴的共鳴。獲得「最佳導演獎」的是《成都慢生活》以細膩筆觸描繪城市靈魂,慢鏡頭下捕抓生活真諦。每一場景皆是故事;每一段對話,盡顯溫情,引領兩岸學子走進成都悠然時光。獲得「最佳表演獎」的是《武侯三結義》他們以童真演繹經典,情感真摯動人。一言一語,盡顯角色魅力;舉手投足,傳承文化精髓;趣味之中,連接兩岸情誼。影片在小演員一聲“俺也一樣”獲得在場觀眾們的陣陣笑聲及熱烈的掌聲。獲得「最佳影片獎」的是《熊貓信使》以萌動全球的國寶為紐帶,巧妙編織了兩岸情深的故事。熊貓作為友誼使者,穿越千山萬水,不僅傳遞了自然的純真與美好,更深刻詮釋了“兩岸一家親”的溫情與厚誼。頒獎過程中成都學子表演精彩的舞蹈《梨園月夢》,在頒獎典禮尾聲共唱《一人一伴》主題曲,最後校長、嘉賓、兩岸學子代表、成都家庭代表、老師代表一起上台按下打板器,啟動影片展播。
19名台灣青少年分別以「一人一伴」入住成都學生家庭中一起共度了美好的七天生活,成都家庭代表成都媽媽文子表示最初是忐忑不安的期待,因為第一次參與兩岸學生一起交流生活,臨近寶島小朋友到來前還很擔心能不能把小朋友照顧好。沒想到第一天,所有的顧慮都煙消雲散,相處的這幾天,發現寶島來的小朋友特別的有禮貌,自理能力強,性格也特別好,孩子們在一起總能想到特別有意思的遊戲,一瞬間就覺得我就是有三個兒子。在頒獎典禮結束時當主持人說明天寶島的小朋友們就要返回自己的家了,小兒子突然沉默不作聲,問我“為什麼哥哥就不能留在我們家?……”聽我解釋哥哥也想爸爸媽媽了。瞬間哇哇大哭說“如果想哥哥了怎麼辦?”雖然只是短暫的七天相處時間,但在一周時間裡我們家的快樂翻倍,幸福翻倍。
成都媽媽王美玲表示曾經共事過的同事有台灣來的,給我的感覺親和、可愛與禮貌是之前同事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台灣的日月潭,台北的故宮博物院等都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次與小朋友的7天相處讓我看到了他們的親和禮貌是刻在骨子裡的。台灣小朋友對於明天的分別,很是不捨,晚上久久不能入睡,一直不停的跟我們聊天,聊著下次有機會帶爸爸媽媽再來大陸,再來成都,聊著下次還要去成都沒有逛到過的地方,沒吃過的小吃,說一週的時間太短暫了,還不想回去。
此次活動兩岸學子們收穫了深厚的友誼,希望從兩岸青少年的同心同行,兩岸家庭的相依相伴,到兩岸學校的互學互鑒,再到兩座城市的相交相加,「一人一伴·微拍秀」讓兩岸同胞心更近、情更濃。獲獎的四部優秀的微視頻將同步在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優酷視頻、嗶哩嗶哩視頻、YouTube等平台播出。通過這些平台,讓這些充滿文化特色的畫面,包含青春熱情與友誼的故事。全球的視野,讓世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願兩岸的青少年攜手並肩,共話友情,繼續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兩岸殘疾人事業交流合作 推動更深層的發展
【記者 劉夢緣 張如鳳 綜合報導】
為響應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3月31日上午在區殘聯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盛大舉辦了主題為「攜愛同行 點亮星空」的世界自閉症日活動。活動現場充滿了溫暖和關愛,彰顯了平潭綜合實驗區對特殊兒童的熱切關注。
區殘聯黨組書記曹承代代表區殘聯出席了此次活動,向中心在訓殘疾兒童探訪並為他們送上愛心禮物。此次活動不僅旨在幫助公眾正確了解自閉症,更重要的是呼籲社會各界對自閉症羣體寬容、接納、關注,共同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和融入社會的機會。
活動現場,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陳嵐老師和來自台灣的自閉症康復訓練專家講師高子羚向自閉症家長們分享了相關知識,幫助自閉症患兒家庭進行有效康復訓練,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力量。同時,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積極參與了表演和遊戲環節,表現出了勇氣和自信,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無限的潛力和光明的未來。
此外,區殘聯積極探索更多兩岸融合交流合作,通過協助台胞陳嵐在嵐創辦心理諮詢室,為更多殘疾兒童家庭提供心理健康保障。兩岸同胞攜手發揮平潭「先行先試」優勢,促進兩岸殘障同胞情感交融和心靈契合,共同推動兩岸殘疾人事業的交流與合作向著更高、更廣、更深層的發展。
指導單位:平潭綜合實驗區殘疾人聯合會。
主辦單位: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
出席嘉賓:區殘聯黨組書記曹承代、區殘聯副理事長林曉燕、平潭慢飛天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創辦人陳嵐(習珍)老師、台灣愛心大使高子羚、福建省麟斌酒店有限公司、維也納國際酒店(漳州市海澄店)董事長陳祥麟等人。
[兩岸報導]大興機場旗袍展播 余淑琴作品傳承中華文化







